欧洲古书传奇

2016-03-07 09:37文泽尔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2期
关键词:书脊古书藏书

文泽尔

艺术

19世纪快速印刷机量产之前,欧洲的书籍印刷大都是小作坊形式,产量很少,真正是“做书”,上线和书壳完全手工进行,鎏金、烫印、银搭扣、皮革包面,加上精细的版画、缤纷的色彩,不惜工本,极为华丽,堪称艺术品。

百年之美

19世纪瑞士著名诗人与历史小说家迈耶的短篇史诗《修顿最后的日子》(Conrad Ferdinand Meyer: Huttens letzte Tage)有30多个不同年份的版本,其中以1913年版最为珍贵,总印数只有不到200册,战争摧毁了其中的大多数库存,其余皆被身份不同的显赫藏家收藏。纳粹党魁希特勒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贝希特斯加登的鹰巢藏书室中,也收有这本诗集。

这本1913年版的诗集装帧考究,封面精心设计为兼具古典纹章学风格和20世纪初现代主义结构观的菱格镶嵌嵌套纹路,并以真金烫镀,布面染色华丽鲜艳,历经百年,乍一看仿佛刚出厂一般崭新。

而真金烫镀、布面染色等,仅是古书装帧工艺的一小部分。

为书脊鎏金

18世纪印刷品

竹节书脊

最华丽的古书

是如何炼成的

◎ 马臀皮

18、19世纪的高价书惯用马臀皮面烫印。马臀皮也叫科尔多瓦皮,是马臀上方的一小部分皮革,被称为皮革中的钻石,密度最高,柔韧耐磨,手感细腻,最适合制作高档书皮。

烫印工艺与皮革需要彼此配合,若是皮面粗糙,很容易造成漏印,而马臀皮对压轧十分敏感,处理不好烫印温度和压力就容易变形走样。

◎ 泥金、刻皮、竹节书脊

中世纪的泥金手抄本,常嵌入大量极具艺术价值的插画作品,比如《大海德堡诗歌手抄本》,泥金工艺复杂而昂贵,封面华丽,内页框边装饰,色彩多由天然颜料制成。

由诸如Cotta、Black & Armstrong等出版商推出的《歌德全集》,动辄五六十卷,每本都是鞣皮烫金封面,且用上了刻皮工艺,宽厚书脊上更施以竹节镶嵌等手段,将《浮士德》以极为华丽的姿态展示给读者。

刻皮最开始是纯手工作业,包括切割、冲孔、雕花、镂空等步骤,工艺要求很高,工匠使用的工具有上百种。刻皮工艺与刺绣、烫金、镶嵌结合,将古书装帧技艺推上最高峰。

竹节书脊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工艺,在一般方脊或圆脊的基础上,里衬漆布,并用厚垫环或铁箍固定成叠书芯,再衬布,加压裱糊,反复数次,最后进行捶压处理。一旦偷工减料,书脊便很容易开裂。而工艺精到的竹节书脊,一两百年也不会毁坏。

◎ 从木版到铜版

1486年德国的美因茨出版了一本《圣地记游》,最大的木刻插图《威尼斯全景》长1.5米,轰动一时。

为追求细节,木版逐渐过渡到更为精细的铜版。16世纪,欧洲铜版画兴起,早期印刷用铜版画常使用一种名为Mezzotint的细凿刻法,在两版多套色彩的基础上,予画面以深度和层次感。铜版画在乾隆时期就已传入中国,铜版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就是乾隆皇帝命人为表彰征战有功的将士制作的。

1520年的出版工艺

◎ 四色套印

欧洲现代书籍出版的历史是从德国开始的。15世纪中叶,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报纸杂志业开始萌芽。当时德国的印刷中心之一在易北河畔的莱比锡,1481年,欧洲第一本活字排版的书在此问世。当时欧洲的印刷中心还有斯图加特、慕尼黑、布鲁塞尔、威尼斯、伦敦。

15世纪的书籍大部分是黑白印刷,双色、四色套印十分少见,价格也很昂贵。1454~1455年版古登堡圣经是单色活字印刷,印完后再由人工插图和装订,所以存世有彩画,在欧洲印刷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成为重要的收藏品。

Tips

关于欧洲古书的八卦

欧洲古书的常见类型

死海羊皮卷

公元前1世纪—公元3世纪,主要为以色列文,少数是希腊文。形式:卷轴式。

手抄本(抄绘本)

公元前—15世纪末、16世纪初,多有极精美的手绘插图,早期多为宗教题材,艺术价值很高。形式:缝馈式。

摇篮本

15世纪16世纪初(1450~1500),使用古登堡于1454~1455年间发明的西方活字印刷术,从此书籍走向批量印刷。至今发现的摇篮本已经超过48000种,德国收藏得最多,约5~8万册,英国、法国次之,平均每种存世只有十几册。形式:从散页到竹节本。

欧洲藏书家最多的国家——意大利

意大利的藏书家集中在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和米兰,一些显赫的藏书世家甚至已有五百余年的藏书史。

与之相对的是,据《镜报》统计,统一后的德国,是全球最缺乏家族藏书继承观的发达国家。一些老宅藏书在上一代藏书家去世后,后代往往整体廉价出售或随意捐赠其藏品,造成大批高价古书流失。德国、奥地利、瑞士有职业的藏书评估师,可以有偿为大批古书估值,也会以抽成的方式协助进行拍卖。

欧洲那些显赫的藏书家

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中世纪宗教书籍),巴黎布拉尔(藏书癖,藏书超过六十万册)

英国:伦敦莱维尔爵士(鸟类书籍),牛津特雷德斯坎特家族(植物学书籍),理查德·赫伯(十九世纪藏书狂热爱好者,各类书籍都藏)

神圣罗马帝国:鲁道夫二世(猎奇书籍)

欧洲古书店最多的城市——伦敦

伦敦各处老街区上都有古书店,cecil court上古书店尤为集中,查令十字街上的大店不少也兼营古书,piccadilly广场的Hatchards书店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欧洲那些著名的古书店

Bernard Quaritch Ltd:英国古书界巨头,1847年成立。

Antiquariat Michael Steinbach:德国古书店,经营尼德兰宗教类古书。

Peter Harrington Antiquarian Books:伦敦古书店,以初版书和签名书

为特色,1969年成立。

Antiquariaat Het Bisschopshof:荷兰古书店。

Librairie Lardanchet:巴黎古书店,以法文古书为主。

1465年,中世纪祈祷书

Tips

最惊悚的古书

哈佛大学收藏了法国作家阿尔塞纳·乌赛所著的一本书,1880年,布朗医生为这本书装订上了人皮封面,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本得到证实的人皮装帧古书。

“属于我的书”

藏书票是用以标明书归谁所有的一种小版画,一般贴在翻开后的扉页左侧,上面标记的EX LIBRIS是拉丁文,意为“属于我的书”。

欧洲藏书家的书票通常以木版画的形式印制,一次制作数百张,有些还有藏书者的签名。

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1470年德国人Johannes Knabensberg制作的“刺猬藏书票”。

如何淘一本真正的古书

在昂贵、正式的大型拍卖会上,古书拍品都有一张“身份证”,写明该书的流转情况、之前的主人都是谁。小型拍卖会上的古书常有假货,如果买回后不放心,可以寻求大型图书馆机构、博物馆或大学的古籍部门进行付费鉴定。鉴定名画所用的碳14法也能用于书籍鉴定。

如何保存古书

为了节约成本,部分便宜的欧洲古书只在三边的最上面刷漆,以防止竖放时积灰。三边刷漆的皮面精装书可以用湿抹布清洁,但最好还是擦干。

古书所用的纸张,除了纸莎草纸和羊皮纸,就是一些无酸纸。无酸纸制作的书籍容易生虫,可以使用樟脑精来解决。

日常保存古书,最好是储存在避光、通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在日光下晾晒容易毁坏书籍,特别是会使书褪色。

书皮、三边、扉页上的大理石纹等不规则纹路的装饰,是用不同的化学药品、染料对接触面进行表层浸染与腐蚀的结果。这能让每本古书都独一无二,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防腐防蛀的作用。

1454~1455年,古登堡圣经

生活

中世纪前后,欧洲书籍的内容大多和宗教相关,最精美的书籍几乎都是祈祷书、圣经,不过也不乏充满意趣的、描写市井生活的古书珍品,通过它们,现代读者得以逛逛中世纪的大都市,看看古人的日常,见识他们的奇思妙想。

世界上第一套旅游手册

木版画,中世纪城池维罗纳,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发生地。

银版摄影术1839年才由达盖尔发明,而旅行专栏这种玩意儿,“一战”结束才开始于民众之间流行。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时期,普通都市居民如果想要知道大洋彼岸或者同一个帝国中其他城市的风土民情、城景市貌,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买书。

自1572年开始,地理学家兼神学家Georg Braun,聘请铜版画家Frans Hogenberg,陆续设计、出版了一套名为《寰宇城市》(Civitates Orbis Terrarum)的地图集。这或许是世界上第一套旅游手册,它以城市俯瞰街景图为核心主题,详细介绍了航海家和旅行者们到达的每一个城市,包括环境、建筑形制、重要景点、节庆习俗等,对于当地人的外貌和穿衣风格以及特色菜也都逐一说明。

《寰宇城市》中描绘的伦敦(见本页图):泰晤士河是城市的交通动脉,皇家平底驳船、大货船和民众的小舟穿梭不绝;图上的桥便是建于12世纪的伦敦桥,其北岸右侧不远处是伦敦塔。地图上部左侧徽章代表1399年后的英国王室,右侧徽章代表英格兰。

中世纪的罗曼史

14世纪,在家中纺织的姑娘们可能会听闻这样一个传说:美丽的姑娘Melusine,因报复父亲而被母亲惩罚,每周六她的下半身会变成蛇身;她在森林中遇到王子,两人相爱,王子许诺周六绝不进入她的房间,但有一天这个秘密还是被王子发现,Melusine化身为龙,永远不再归来。

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在法国北部和塞浦路斯,最著名的文学版本由Jean dArras于1382-1394年间完成,1456年翻译为德文,成为畅销故事书,1500年又译为英文,风行15、16世纪。

生意

达·芬奇手稿之图解花卉。

和今天一样,19世纪的出版商也有成本控制的问题,既要注意成本,又想试探市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经营办法。

延续500年的老传统

当年,享誉欧洲的文艺评论家Ernst Karl Guhl的专栏备受关注,柏林Guttentag出版社将其文章收进《艺术家信笺》(Ernst Karl Guhl: K  nstler-Briefe)一书,分别于1853年和1856年出版。

同一作者,主题相似,分册推出,这种做法在欧洲出版界至少有五百年传统了。分册出版,在有效分散成本的同时,还能通过市场实践,验证某部作品是否确实具有畅销潜质。

也正因为如此,欧美古书收藏讲究全套、全品。比如1899年首版首印、由Geo Hill出版的《绿野仙踪》,总数只有100本,单本好品售价10万美元左右。因为《绿野仙踪》叫好又叫座,出版商在加印之余,又陆续出版了“奥兹国”系列的其他作品,册数众多,但仅有包括1899年初版的才算是最完整的收藏。即使装帧、品相相差无几,整套初版“奥兹”和整套再版“奥兹”之间,价格相差上千倍也不奇怪。

19世纪的阅读口味

现代人或许很难理解古书年代读者们的阅读品味。今天的纸书阅读者更爱小说、散文、实用主义的教程和画册绘本,而数百年前的人们却更中意科学著作。1859年11月24日清晨,《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在伦敦John Murray书屋发售,盛况空前,初版印刷的1250本被抢购一空,早起等在书屋门外的购买者中,不乏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这样的名家。

《物种起源》初版是古书收藏界的宠儿,收藏家们通常只藏不售,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手,导致长期有价无市。这本书的拥有者,包括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墨索里尼的藏书,基本都会贴上绘有自己扶额苦读侧身像的藏书票,目前,仅是这样一张藏书票便已价值不菲。

1859年《物种起源》初版。

19世纪《艺术家信笺》。

跨越时空的传奇

1506年,在米兰,达·芬奇开始使用粉红色墨水书写一份手稿,历时4年完成。这本独一无二的大师手制书,展开后共72页,以镜像书写配合大量插图的方式,囊括天文、光学、解剖、工学、地质、博物等方面的各种创见,极其珍贵。

1717年,20岁的英国旅行家兼古书收藏家Thomas Coke在意大利旅行时,购入这份当时已有两百年历史的手稿。接近50岁时,Coke被册封为莱斯特伯爵,手稿也正式被人们称作莱斯特手稿。

1994年11月,佳士得纽约拍卖会,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了莱斯特手稿。手稿被扫描后数字化,其中部分作为翌年发售的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95的默认屏保和墙纸。正本被拆散后在各地进行展出,并复刻成书,真正进入了大众视野。

1951年英国的查令十字街,这里集结了众多书店。

猜你喜欢
书脊古书藏书
说春秋时人言及的古书“九丘”
我和古书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
《野隐好读上古书》(美术作品)
一套古书 一段痛史
能装订书脊的订书机
能对书脊装订的订书机
珍惜每一本藏书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