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显堂
好像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被“论”过,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等。近期,有外国媒体和人士还唱起了“中国恐慌论”的调子。
“中国恐慌论”出炉的背景,一方面是美联储加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另一方面是中国股市新年伊始出现波动,熔断机制暂停实施。这甚至引发了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有外国媒体和人士便借题发挥,怀疑中国政府管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能力。而所谓的“中国恐慌论”就恐慌在对中国政府治理经济的能力缺乏信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经济的动力之源。中国经济一“感冒”,全球经济就要打喷嚏。因此,全球高度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实属正常,但不应人为制造所谓的“中国恐慌论”。
实际上,中国经济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成长的烦恼”,出现一些波动起伏是正常现象,更何况中国政府拥有治理经济的智慧和能力。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从具体国情出发,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确保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一套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正确主张,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尤其是在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央政府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一直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这不仅是世界经济的奇迹,也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纵观全球经济,不仅风景这边独好,而且未来这边风景会更美好,根本没有必要为中国经济恐慌。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经济就没有困难、没有矛盾、没有挑战。恰恰相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很多,矛盾很突出,挑战也很严峻。但天底下不可能存在没有困难、没有矛盾、没有挑战的经济体,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迎接挑战。
观察中国经济不能一叶障目,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用西方经济概念来诠释中国经济现象,而要立足中国国情,站在制高点上进行全方位观察与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从中央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确立、经济特征的把握、经济改革重点的选择、开放新战略的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兴起以及经济的合理增长等因素综合起来看,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找不到支持“中国恐慌论”的理由。
制造“中国恐慌论”的人士,或许是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国情,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经济的特性,也就难以理解中国政府从中国国情出发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令人担忧的是国人中也产生了一些“恐慌”情绪。在此,笔者呼吁国人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足够的信心,在心理上保持足够的定力,并对“中国恐慌论”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为中国经济而恐慌,更不能人为地制造恐慌情绪而破坏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