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下乡和农民上网

2016-03-07 07:09知鱼
环球人物 2016年1期
关键词:桃花源延安马云

知鱼

年味渐浓。马云“走马”延安,宣布阿里巴巴即将启动“年货节”——“双11”后又一个购物嘉年华。有人说:无非是新增了一个剁手党的节日,吃货的Party,城里人的狂欢。可马云说:这次的主角不是网民,而是农民。通过电商扶贫,他希望农民能从“农民工”变成“农民商”,真正富起来。

新年新希望,马云的这个愿望,并不小众。就在马云去延安的第二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再次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眼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阶段的开局之年,身后是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尚待“精准扶贫”,重农安民,就绝不能让一个农民掉队。

电商扶贫的潜力和魅力,不仅已经被中央敏锐地捕捉到,电商扶贫试点工作也已经陆续展开。国务院扶贫办已将电商扶贫纳入了2015年十大扶贫工程之一,多省已通过在贫困村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的方式,将贫困地区优势产品对接外部市场,成绩喜人。不论是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甘肃陇南市,还是国家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河南新安县,搭车“互联网+”不到1年,当地很多群众就实现了脱贫致富。陇南一张书法用的麻纸在网上卖到16元,延川大枣、洛川苹果、延安小米已经热销网络,这无不说明:当互联网的风向农村吹,打掉了中间渠道,农民“从赚一块钱变为赚两块钱”就不是梦想。

在商言商,赢利是马云的天职,而扶贫并不是。然而,当阿里发展涉农电商的企业目标与电商扶贫的政策目标高度一致之时,马云做这个“顺水人情”也不难。“猫狗大战”愈演愈烈,电商既有江湖饱和,那么马云助农就是自助。因此,从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到2015年10月共同提出《“互联网+扶贫”联合行动倡议书》,再到马云亲自“上山下乡”,他其实是两步并作一步走。

电商扶贫,是农业文明如何成功对接商业文明的命题。网络让世界更平,但互联网技术并非完全中性。“城里人会玩”,孕育、发展、壮大了互联网经济,但也几乎“垄断”了互联网经济下的光荣与梦想。对于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经济生活离触网还很遥远。“互联网+”的透镜下,机会斑斓多彩,却也将“城乡中国”的位势差放得更大。农业现代化的脚步一旦跟不上,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剪刀差就会越大,相对贫困会就持续下去。正如马云在延安的演讲中所说的:“在农村,贫穷,不是我们农民不勤奋,而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没有同步协同发展,农业文明没有跟上商业文明的发展。”

早些年,我们身边总是流传着这样的小细节:日本的鸡蛋可以追踪到某一只具体的母鸡、美国的白菜可以定位到某个具体的菜园。我们深受鼓舞却又束手无策:现代农业,那么近又那么远。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迎来了追赶的“黄金时点”。“互联网+扶贫”,成为互联网经济倒灌农业的尝试。而要让农民真正具备自我的持续发展能力,就应该让他们学会以互联网思维变革经济生产方式与发展形态,真正拥抱现代农业。万里长征第一步。这条路要走实走稳,离不开政府对农村交通、物流、网络、科技等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完善,更离不开农村互联网人才体系的发展壮大。

马云说:农村电商能让我们早点看到“桃花源”。他的原意或是“电商,让农村更美好”,但桃花源的比喻也许不甚恰当。桃花源的美妙与遗憾都在于无人问津,农产品却最怕这个。要共享互联网经济的成果,农民的出路在桃花源外。这些年来,农村扶贫工作的思路已经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而能否将“鱼”卖出桃花源、卖个好价钱,不仅需要捕鱼为业的“武陵人”马云作信使,也需要更多人共同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桃花源延安马云
延安的故事
菊与星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马云不卖“一句话”
《桃花源记》
《延安文学》2017年总目录
你心中的桃花源
打个平手
如果是马云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