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对汉语夫妻称谓的影响

2016-03-07 11:53王达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方文化

王达

摘 要:称谓,就是人们可以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人们的交际不能没有称谓。夫妻称谓作为称谓语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反映了夫妻关系及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因此研究夫妻称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分析夫妻称谓的历时演变过程中,探讨西方文化对汉语夫妻称谓的影响。

关键词:夫妻称谓 西方文化 历时演变

一、汉语夫妻称谓的历时演变

《易传·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由此可见夫妻关系之重要性。中华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夫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方式,现将从先秦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新时期等来研究夫妻称谓的历时演变。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夫妻称谓所使用的方式有:妻、妇、妃、室、内、夫、子、君、伯、良等。在先秦时期对丈夫的称谓有“君”“伯”“子”“士”等官爵称谓。如《礼记·玉藻》:“君命屈狄”,孔颖达疏:“君谓女君,子男之妻也。”“子”是我国古代第四等爵位名。《春秋·僖公九年》:“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用“君”“伯”“子”“士”等官爵称谓表明妻子对丈夫的敬畏,表明丈夫在家里的地位。总之对丈夫的称谓体现的是对“外”的指向。

先秦时期对妻子的称谓有“内”“内主”“内人”“内子”“室”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齐庆封好田而耆酒,与庆舍政,则以其内实迁于卢蒲嬖氏,易内而饮酒。”《礼记·檀弓下》:“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

“室”的本义为居室,后来指为妻子,《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总之,对妻子的称呼体现了“内”的活动范围,也体现了妻子在家庭中所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从先秦时期的夫妻称谓可以看出已有男女之分,对丈夫的称谓强调其“外”的特征,即丈夫的社会角色和价值,对妻子的称谓强调其“内”的特征,即表明妻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义务。这一时期从夫妻称谓上看没有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只是表明男女的角色之分即“男外女内”,丈夫与妻子的地位是平等的。

(二)秦汉、隋唐时期

秦汉隋唐时期夫妻称谓的数量大幅增加,并出现了爱称美称。对丈夫的称谓有“郎”“郎君”“郎伯”等。“郎”是古代官职名,对丈夫称“郎”表明妻子对丈夫的尊敬,如唐·王建《七夕曲》中“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明星未出少停车”;这时期对妻子的称谓出现了自谦之词,“山妻”“荆妻”等,如唐·杜甫《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遣老夫》中“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等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夫妻之间在这一时期充满浪漫情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夫妻之间互相称呼为“卿”,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此外,当时在对妻子的称谓语之前添加了修饰词语且多是表褒奖,如“仁妻”“贤妻”“良妻”等,如《魏世家》中“家贫则思良妻”,苏辙诗中“别久愧良妻”。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论证了“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对妇女有一定的束缚,但并没有完全禁锢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风气还是相对自由开放的。

(三)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达到了对女性禁锢的最高峰。这一时期对丈夫的称谓有“相公”“官人”“老爷”等,如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中“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中“〔旦儿〕(田夫人)老爷,船行了数日,可端的几时方到那泉州也?”“相公”“官人”是官爵称谓,但“老爷”则是表明妻子的地位极其低下,跟随仆人对家中男主人的称呼,表明丈夫在家里的绝对权威,实行一言堂。这一时期对妻子的称谓有“太太”“娘”“娘子”等,如明·史可法《家书八》中“太太娶了八哥媳妇,夫人更要小心,凡事务须含忍,不可存一点成心,只要求公姑欢喜”。《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中“娘子今日何置言,贫富前生恶业牵。不是交娘得如此,下情终日也饥寒”。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老公”“老婆”的称谓,如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二六出中“劝你莫图它做老公,它毕竟是个鬼头风”,明·汤显祖《牡丹亭·淮警》中“未封王号时,俺是个怕老婆的强盗,封王之后,也要做怕老婆的王”。此外,这一时期相比较秦汉隋唐时期对妻子的称呼多以贬低为主,如“贱荆”“贱内”“贱房”“贱妻”“贱室”“拙妇”“拙荆”,等等。女性自称还出现了“奴”“奴家”等。如《官场现形记》第十回中“他一定要每月替我扣下十两银子,替我汇到舍间,作贱内的日用”。宋·张先《菩萨蛮》中“花若胜如奴,花还解语无?”这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端。总之在宋元明清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将“三纲五常”发挥到了极致,将男尊女卑、男女有别的思想深入贯彻到被统治阶级的思想中,女性毫无婚姻自由可言,女性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是整个历史上的低谷,因此这一时期对女性多用贬义称谓。

(四)新时期

1.民国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至此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了,成立了中华民国,第一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此时在夫妻称谓方面新旧方式并存。夫妻之间的旧称谓有“先生”“官人”“相公”“太太”“夫人”“娘子”“贱内”等。这一时期,由于民主思潮深入人心,一些接受过先进教育的知识分子中夫妻之间开始互相称呼姓名,丈夫与妻子之间互相称呼名字表明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是男女平等的体现,并且表明西方的民主共和观念已经在中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刚刚推翻帝制因此夫妻称谓之间新旧方式并存。

2.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等特征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新型婚姻制度,因此与之相适应,夫妻称谓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老婆”“老公”“孩子他妈”“孩子他爸”等民间含蓄称谓方式仍在使用,与此同时,出现了表明夫妻关系平等原则的新的称谓方式“爱人”,该词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使用。“爱人”这个称谓不分男女,体现了夫妻平等。“文革”期间,男生在追求女生称为“建立革命同志友情”{1}。总之,这一时期的夫妻称谓真正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原则。

3.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断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相应地,夫妻称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爱人”一词有逐渐淡化的趋势,“爱人”翻译成英文是“lover”,是指配偶以外的情人,与我们所说的爱人在语义上发生冲突。“先生”“夫人”“老婆”“老公”等夫妻称谓被使用。另外,由于女性在职场上打拼,在经济上已经实现独立自主,丈夫一般把经济大权交给妻子,因此有时称妻子为“财政部长”“领导”等,表明此时妻子已经是半边天的地位,甚至有时在家里的地位要略高。由于受西方文化直接、浪漫、开放性的影响,夫妻称谓不再拘谨含蓄,而是表现得浪漫开放,如丈夫称妻子为“宝贝”“小心肝”等。总之,这一时期在夫妻称谓上体现的是男女平等、直接开放,以及浪漫等特点。

二、西方的夫妻称谓

我们这儿讲的西方夫妻称谓以英美国家为例做重点阐述。在英美国家夫妻之间一般情况下以名字互相称呼对方,还有一些比较有情趣的称谓如“darling” “dear”“sweetheart”“honey”“baby”“love”等。宋美龄由于深受英美文化的熏陶,当年对蒋介石的称呼就是“darling”。英美人在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时,一般称“my wife”“my husband”,或“Mr Green”“Mrs Green”。若是对特别熟悉的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时称“Jane”“James”,或“my hubby”“my old man”等。在英美国家也有一些非常保守的夫妻,如果他们有孩子的话,他们互相称呼对方为“mother” “father”。现在在英美国家“partner”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称谓,由于夫妻本身也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用“partner”这个词表明夫妻双方的地位平等。值得注意的是“lover”一词带有贬义色彩,意思是女人婚外的情人,并不等于汉语中的爱人,“mistress”是男人婚外的情人,也具有贬义色彩。因此当我们学习英美人的浪漫想用昵称来称呼丈夫或妻子时不能用“lover”和“mistress”。总之,在英美国家夫妻称谓体现的是男女平等,浪漫开放等特点。

三、西方文化对汉语夫妻称谓的影响

(一)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等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决定向西方学习以增强国家实力。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地主阶级发动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学贯中西的近代思想家严复提出发展民力、民智、民德的主张,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之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巨大的解放,西方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受新思想熏陶和接受西方教育的人开始在夫妻之间互相称呼名字。之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中国人民再一次受到民主观念的洗礼。渐渐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直至今日,民主的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髓中,因此在夫妻称谓上不再有歧视性的称谓,而是使用名字等表示夫妻平等地位的称谓。

(二)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

女权运动诞生于西方资产阶级中,女权运动又称妇女解放运动,就是反对歧视女性,使女性获得应有的权利和地位,实现男女平等。西方的女权运动对全世界的妇女解放运动都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在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知识女性弘扬戊戌变法解放女性的精神,掀起了我国最早的妇女解放运动,用报刊等方式传播西方女权主义精神,后来在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女性联合起来争取教育婚姻自主权。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中国妇女逐渐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落后思想的束缚,女性逐渐参与到政治社会活动中,享有与男性一样的权利,追求男女平等,实现妇女的自我解放。反映在夫妻称谓上便是很少再有对女性的歧视性称谓,而是以互相称呼名字等表明男女平等的称谓方式来代替之前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撑起半边天的女权主义思想的传播,使女性的地位更是大大提高,男女平等已经得到法律的保护。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西方交流的频繁,在西方女权主义的巨大影响下,中国女性走出家庭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使很多男性都望尘莫及,因此出现了“女强人”“女汉子”等称呼,在家庭生活中女性的地位甚至有点高于男性,因此在夫妻称谓上丈夫称妻子为“财政部长”“头儿”等,表明女性在家里的地位已实现男女平等,甚至要高于男性。

(三)西方文化的开放性、直接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的影响

西方文化具有开放性,西方人具有感情奔放、大胆直接、激进的性格特征。在对待爱情方面,西方人更是大胆直接、敢于追求,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刚好相反。中国自古就有“发乎于情,止于礼”的古训,主张含蓄内敛,男女有别,在过去对女子就有三从四德的要求,要求女子要矜持,因此我们在感情表达上以含蓄内敛为主,那么反映在夫妻称谓上就是很少有亲昵的称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的电影、小说等文化输出品受到国人的追捧和喜爱,也受到英语热和出国热等方面的影响,西方的价值观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人们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越来越外向直接,不再含蓄内敛,反映在夫妻称谓上,很多人现在使用比较亲昵的称谓如“宝贝”“小心肝”“honey”“baby”“darling”等。

四、结语

家庭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夫妻关系是家庭的主导关系,因此研究夫妻称谓极具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汉语夫妻称谓的历时演变过程,夫妻称谓从男女有别、夫尊妻卑、等级森严的特点转变为男女平等、亲昵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影响的烙印,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民主思潮的影响、女权运动的影响、西方文化直接开放性的影响,可以说,汉语夫妻称谓能具有现在的特点,西方文化的影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西方文化对汉语夫妻称谓的影响,以此来表明西方文化在汉语夫妻称谓演变中的作用。

{1} 陈月明:《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以及文化印记》,《汉语学习》1990年5期。

参考文献:

[1] 陈月明.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以及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1990(5).

[2] 程饶枝.从两性称谓管窥女性地位的提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3).

[3] 丁崇明.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

[4] 郭艳玲.夫妻称谓的历时演变过程及相关因素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吉常宏.汉语称谓大词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 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7] 袁凌新.论民本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06(4).

[8] 周泓.西方女性主义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2000(12).

猜你喜欢
西方文化
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探究提升高中学术历史课堂有效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大学英语教学
西方文化在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
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