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作家考

2016-03-07 11:53陈霞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2期

陈霞

摘 要:伪满洲国作家是鲜为人知的作家群体,他们真实地存在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被遗忘于历史的尘埃中。他们之所以一直被文学史雪藏,有很多时代原因,比如,身份界定、研究资料稀少、作家对自我身份的回避,等等。为了更好地研究伪满洲国文学,本文将对伪满洲国作家的生平、履历进行粗略梳理。

关键词:伪满洲国文学 伪满洲国作家 身份回避

2006年6月29日,《社会科学报》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丽的一篇名为《寻访东北三四十年代“非著名作家”》的文章,此文提及到的伪满洲国“非著名作家”有古丁、疑迟、爵青等“艺文志”同人——当然,这只是伪满洲国“非著名作家”的一部分。这些陌生的、被历史遗忘的“非著名作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文学的领军人物,他们为振兴伪满洲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文学的顶梁柱,如果没有他们,伪满洲国文学将是一片荒芜。然而,这些所谓的“非著名作家”和伪满洲国文学一样并未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构建中,取而代之的是所谓“东北作家群”。这种以偏概全的文学史梳理显然有违历史真实,因为如果没有伪满洲国文学书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终究是一部残缺的文学史记述。目前有关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所能看到的伪满洲国时期文学出版物非常有限,即便个别图书馆有馆藏,但也不轻易示人,当然这与对资料的保护有一定关系。至于收藏者手中的相关资料就更加难得一见了。其次,研究者们对伪满洲国文学先入为主的主观态度,严重影响了学术界对于伪满洲国文学价值的客观判断。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曾不止一次地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伪满洲国时期有文学吗?”或者“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有研究价值吗?”我们姑且不论这些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但这种先入为主的研究态度其实很容易将研究者们引入歧途。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伪满洲国到底有没有文学?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伪满洲国文学的价值究竟有多少?那就需要研究者们以一种客观、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之后再得出结论。如果仅凭主观意识对文学价值和文学意义进行臆测与评判,那就未免有悖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伪满洲国文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并不因为被人忽视就会烟消云散——历史说到底是不能被遗忘的!另外,学术界对伪满洲国作家的批评角度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是否依然以阶级论作为评判标准就有待商榷。伪满洲国著名作家石军是“响涛社”“作风社”成员,1937年时已经发表小说三四十篇,字数不下五十万,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边城集》(收录《新境地》《深林地带》《牵牛花》《混血儿》《非超人》《茧》《动荡》),1938年由城岛文库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暴风雨》,1941年10月由满日文化协会出版的长篇小说《沃土》,长篇《新部落》最初刊载在《艺文志》〔(1940.1(6).113-203))〕,后来被收入由大地图书公司1945年出版小说集《新部落》中,小说集《麦秋》作为“作风文艺丛书”刚刚出版就被警察厅销毁,长篇小说《桥》连载《艺文志》(1943年3期),小说《脱轨的列车》被收入《满洲作家小说集》。以1935年为界,石军的小说创作可分为前后不同阶段。他早期“迷醉于叶灵凤、章衣萍、张资平、穆时英者流的肉麻的恋爱小说,而有意模仿他们的技巧”,后来又转向“盲目地对大地主和资本家做着近于调笑版的攻讦和侮辱”的小说写作,这阶段石军的小说创作开始暴露伪满洲国现实生活的阴暗面,写他认为可怜的人物,小说取材大多来自伪满洲国农村,运用大量的农村俚语,生动地刻画现实生活,但仅限于表面描写,缺乏一定的深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没有“刺穿现实的‘里面”。面对这样一个文学风格多元化的作家,对他的文学批评就不能一味地仅局限于他某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要全面客观、多角度地对一个作家进行了解和分析。而2002年出版的《黑龙江文学通史·第二卷(第六编)日伪统治时期的文学》中,主笔者铁峰是这样评价石军的:“他的这些小说都是为日伪的所谓开拓边疆、建设边疆服务的。有的作品政治色彩很明显,如把抗日联军骂作‘胡匪‘跳梁的丑类‘跳梁于三江密林地带的赵尚志匪……一看便知作者拥护什么,攻击什么。有的作品必须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单看作品的内容,不但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甚至或错误地认为小说在描写边疆人民的生活。”暂且不说这段评语的对错,有关文学批评一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有一点笔者存有很大的疑惑,铁峰是如何根据时代背景解读石军作品的?所谓的“政治特色”仅凭几个称呼就可以盖棺定论?这似乎太过草率了。仅凭石军小说集《麦秋》作为“作风文艺丛书”刚刚出版就被警察厅销毁这一点,就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石军绝对不能算是迎合日伪当局的汉奸文人,至于他描写的农民底层的生活则完全是出于对当时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日伪存在大量的移民问题,建设新部落是事实,这些都无法上纲上线到石军为日伪歌功颂德上面,而且据笔者看到的石军小说创作,也确实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至于对赵尚志等人的称呼问题,回归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日伪政府对文学出版物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作家若想作品顺利发表,或多或少都有些曲意迎合的地方,而且伪满洲国很多作家都写过歌颂大东亚圣战的献纳诗,这其中就有梁山丁等知名作家,但研究者们也没有将其定位为“汉奸文人”,因为,在日伪统治下知识分子为了生存难免会采用些权宜之计。而且根据《伪满洲作家论集》中有关石军的个人履历可知,石军的文学创作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并没有证明石军有亲日倾向的材料。石军在《我与小说》中明确总结了自己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其中也并无所谓派别或者迎合当局的蛛丝马迹,他只是从最初的小资情调回归到了现实主义写作中,而且石军的文笔非常流畅,语言刻画生动,在语言运用、小说情节设置方面可以与小松媲美。这样一位多产、优秀的作家的作品被简单地界定为“美化日伪统治的小说”,似乎有点儿牵强附会。笔者认为,评判伪满洲国作家作品不能一开始便带有主观臆断的情绪,应以平常心态阅读文本,结合伪满洲国大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发掘文学作品表层叙述背后隐藏的别有洞天的文学世界。

穆儒丐就是一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掘的伪满洲国作家。穆儒丐是中国最早用白话文创作小说的作家,他前卫地跟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脚步,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香粉夜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由、平等等新思想的态度并非是一味吹捧、盲从。他冷静、辩证地看待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的冲突问题,究竟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问题,他采取包容的态度——即“兼爱主义”,并将“兼爱主义”贯穿于他的小说创作中。穆儒丐的小说创作不但引领了伪满洲国小说写作的新风尚,而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起了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另外,由于伪满洲国多民族构成的特殊性,导致其多种语言文学创作同时存在。伪满洲国官方认定由汉族人、满族人、朝鲜族人、日本人、俄罗斯人等,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异乡人组成了伪满洲国。因此,伪满洲国文坛的作家不仅仅包括中国作家,还有俄国作家、日本作家、朝鲜作家等,这种跨地域的民族融合为伪满洲国文学写作多样化埋下了伏笔。这些不同民族的作家齐聚伪满洲国,他们共同构建了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伪满洲国文学世界。此外,伪满洲国女性作家的研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部分,除萧红、梅娘外,伪满洲国文坛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女性作家,如吴瑛、但娣、冰壶、蓝翎、杨絮等。这些女作家中杨絮是比较特别的一位,她集演员、作家于一身,在伪满洲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的身上显示着新女性对自我生活的追求,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这些作家被冰封或者遗忘是非常遗憾的。伪满洲国文坛被一群充满活力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占领,他们拼搏向上,有自己的文学理想与文学诉求,尽管他们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这并不妨碍伪满洲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恰恰由于各个文学流派之间的争端促进了伪满洲国文坛的多样性发展。“艺文志”派、“文选”派、“文丛”派的作家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伪满洲国文学的发展轨迹,为后人研究伪满洲国文学留下了丰富的材料。除此之外,很多伪满洲国作家在小说写作之外还进行大量的诗歌、戏剧、文学批评等写作,如古丁、小松、梁山丁、石军等。

目前有关伪满洲国文学发展的研究还处于文献整理的初级阶段。尽管日本学者冈田英树的《伪满洲国文学史》、刘晓丽的《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等伪满洲国文学研究专著已经陆续出版,但这些研究成果只是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冰山还隐藏在历史的尘埃中。令人欣慰的是,伪满洲国文学研究也陆续地进入了年轻研究者们的视野。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相关的博士毕业论文有:2008年吉林大学李彬的《战争背景下东北沦陷区文学与外来文学关系研究》;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祝立新的《〈满洲时代〉及其评论》;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佟雪的《沦陷初期(1931—1937)的东北文学研究》(以伪满洲国《盛京时报》《大同报》《国际协报》文学副刊作为文本分析的切入点);2012年吉林大学詹丽的《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王越的《东北沦陷时期文丛派与艺文志派比较研究》,等等。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批评界也应该相应地加快脚步,对伪满洲国文坛作家作品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历史评判,因为,伪满洲国的存在决定了作家作品具有相当隐蔽的批判意识,如果只是片面地对伪满洲国作家作品做出主观评价,那是有失历史公允的。本文只是一个初级文学研究者凭借自己的感觉而做出的肤浅的文学评判,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很多问题还尚未解决,笔者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期待更多的业内人士对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推进,相信距离伪满洲国文坛浮出历史冰河已经不远了,因为冰山一角已经渐渐浮出水面。

伪满洲国作家:

赵鲜文,“东北文学研究会”成员,曾用笔名于扬、鲜羊鱼、赵子悲、老旭等。“九·一八”事变前在老东北大学文科学习时期,即从事新文学写作,出版散文小说集《昭陵红叶》,长篇小说《泪痕》(连载《盛京时报》1927.11.2—1927.11.30)。他是东北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的短篇小说《北沟子》,曾发表于“七·七”事变前的上海《文学》杂志。东北沦陷时期继续为沈阳《新青年》月刊撰稿,后应《华文每日》杂志邀请,以鲜鱼羊的笔名发表了纪实小说《到北京去》。另还著有短篇小说《金钱世界》《家庭惨》《看坟人》等。其作品贴近现实,尽管故事情节稍显简单,但在当时东北文坛也确实开启了写实、关注农民小人物命运的新风气。

陶明浚(1894—1960),字犀然,别号豫园,沈阳市东郊上高士村人,蒙古族正蓝旗,家中世代为武官。他是东北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作家。1913年8月考入奉天省立第一中学,1916年中学毕业,留校作国文教员。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学习,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带领全班同学示威游行,并参加火烧赵家楼。1920年秋大学毕业,到奉天文学专门学校任国文教员。1921年到奉天省立高等师范任教。1923年秋,东北大学成立,被聘为文学院教授,并兼任“清史馆”纂修等职,参加了《奉天通志》的编写,其间在报刊上发表了很多诗文,并以骈体文著称当时文坛。1927年他在沈阳创办《新亚日报》和达德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逃亡天津,任河北省政府秘书,1934年回东北,任长春教员讲习所教授,1937年任吉林师道大学教师,讲授汉文,1946年8月任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1948年3月到北京,1960年5月2号逝世。陶明浚是位非常高产的作家,先后出版了诗、文、文艺理论和小说共一百多种,还有大量遗稿未来得及出版。著有《荀子释义》《沈南诗文初集》《文学评论》《沈南丛书》《诗说杂记》《豫园志异》《红楼梦别本》《红楼三梦》《红楼梦传奇》《新续红楼梦》《东游记》《吕仙全传》《汤公案》(连载《东满报》1943.8.20—1943.12.24)、《玉人影》(连载《通化新报》1943.6.2—1943.8.31)等。

赵恂九(1905—1968),原名赵忠忱,笔名大我、竹心、猪心。出生于奉天金州(今大连市金州区)三十里堡。1925年入旅顺第二中学,因品学兼优荣获金州辽东育英会奖学金。1929年毕业后进入大连《泰东日报》社任编辑,在该报社十五年间做过政治、经济、社会、地方、文艺副刊等版面的编务,担任过编辑人、整理部长、论说委员。1937年以“日本内地视察团”团员身份去日本旅行一个月。1944年,因故被免去编辑人职务。三四十年代,赵恂九曾创作过二十三部中长篇小说,是当时大连一位闻名遐迩的小说家,数量之多为大连作家之冠。其作品主要有《荒郊泪》(诚文信书局出版)、《声声慢》(连载于《泰东日报》1940.1.9—1940.9.28)、《故乡之春》(连载于《泰东日报》1941.4.22—1941.11.19)、《梦断花残》(发表《麒麟》1941年创刊号)、《他的忏悔》(连载《泰东日报》1934.6.19—1934.11.23)、《水中缘》(连载《泰东日报》1932.7.9—1932.12.6)、《海滨》《芳亭》《如此年华》《梦逝》《情系云山》《雨过天晴》《风暴风狂》《鸾飘凤泊》(实业洋行出版部)、《春梦》(诚文信书局康德九年出版),等等。日本投降后,赵恂九于1946年创建金县第二初级中学,任校长,第二年被免职。后任普兰店国民党县师资训练班教育长。国民党吉林省长梁华盛委任他为《吉林日报》副刊编辑。吉林解放后,他曾在鹤岗煤矿做文化教员。1950年回乡。1952年被判刑15年,在狱中他创作了《监狱之花》。1968年在泰来劳改农场病故。

爵青(1917—1962),吉林长春人,本名刘佩,曾用笔名爵青、刘爵青、刘宁、可钦、辽丁等,伪满洲国时期著名作家,“艺文志”同人,被称为“鬼才”。从事文学写作,以小说写作著称,也兼有诗歌写作、文学评论写作。幼年就读于日本公学堂。1933年毕业于长春交通学校后进入沈阳奉天美术学校,与成玄、金音创办《冷雾周刊》,倡导唯美主义艺术和象征化朦胧诗。1935年美专毕业后在满铁哈尔滨铁路局、佳木斯市公署等处做事。30年代末、40年代初,先后担任“满日文化协会”勤务、“满洲文艺家协会”委员、“满洲文艺家协会”审查第二部和企画部部员等伪职。1942年11月作为伪“满洲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参加在日本召开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其长篇小说《黄金的窄门》获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赏”次赏,1944年作为伪“满洲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三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伪满洲国时期出版的作品有:1938年被列入“城岛文库”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群像》;1941年艺文书房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欧阳家的人们》,并获第七次“盛京文艺赏”;1943年艺文书房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归乡》;另有长篇小说《黄金的窄门》获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次赏,《青服的民族》和《麦》,《麦》获第二次“‘文话会作品赏”。解放后供职于吉林大学。爵青翻译《人类的故事》(1941年满日文化协会出版)、《菊里夫人传》(1943年艺文书房出版,与吟梅合译)。

石军(1912—1950),原名王世浚,辽宁普兰店人。笔名世浚、秦渭、玫泉、闻迁、文泉、石军、飞血、老命、季梁。1928年考入旅顺师范学堂,1932年毕业,任三十里堡农村小学教员及普兰店公学堂教员。日伪时期历任伪岫岩县公署行政科长、伪绥滨县公署庶务科长,满洲文艺家协会会员、大东亚联络部副部长,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伪满洲国作家代表团代表。193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批评等,其中以小说成绩最为突出。他早期为“响涛社”和“作风社”成员之一,当时伪满洲国著名的杂志《明明》《艺文志》《文选》《新青年》等均刊载过他的小说,石军是一名非常高产的作家,1937年时已经发表小说三四十篇,字数不下五十万。《赌徒》是石军小说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他告别了之前“迷醉于叶灵凤、章衣萍、张资平、穆时英者流的肉麻的恋爱小说,而有意模仿他们的技巧”而转向“盲目地对大地主和资本家做着近于调笑版的攻讦和侮辱”{1}的小说写作,即他开始暴露伪满洲国现实生活的阴暗面,写他认为可怜的人物,小说取材大多来自伪满洲国农村,运用大量的农村俚语,生动地刻画现实生活,但仅限于表面描写,缺乏一定的深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没有“刺穿现实的‘里面”{2}。石军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边城集》,其短篇小说集《暴风雨》1938年由城岛文库出版,长篇小说《沃土》1941年10月由满日文化协会出版,还著有长篇《新部落》最初刊载在《艺文志》〔1940.1(6).113-203〕,后由大地图书公司出版,其小说集《麦秋》作为“作风文艺丛书”刚刚出版就被警察厅销毁,长篇小说《桥》连载《艺文志》(1943年3期),他还著有中短篇小说《隐疚》《脱轨的列车》《牵牛花》等。1945年解放后归乡,一度做大连《新生时报》编辑、大连工业厅主任秘书,1950年逝世。

罗麦(1920.9.20—1976.9.20),现代女作家。原名左希贤,曾用笔名左蒂、左忆。生于沈阳市郊沟子沿村。1937年毕业于沈阳药剂师范专科学校。翌年因家境贫困出外谋生,先后当过雇员、校对、记者、编辑。1942年开始写作,发表短篇小说《柳琦》(长春《麒麟》杂志)。1943年主编《女作家创作选》,1945年编辑《妇女生活》,由北平海燕书店出版。1947年和高兰编辑《东北民报》副刊,发表《东北沦陷区作家群像》和短篇小说《在三等车上》等。1948年在沈阳参加共产党地下工作,到解放区哈尔滨担任东北军区卫生部药局司药,并在《生活报》上发表作品。后任《生活报》副刊编辑。1949年任《好孩子》杂志编辑、编辑室主任。1953年任《中国少年报》文艺编辑、文艺组长,并发表作品《玻璃眼睛》《八个小英雄》等。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主要作品有描写母女两代悲惨遭遇的小说《没有光的星》(1945年,北平新民印书馆)和儿童文学作品《小白鸭》(1944年)、《大灰马》(1944年)。

曲狂夫,北京人,笔名松江散人,狂夫,20年代末期在大连、沈阳的报纸上以曲狂夫的名字发表文学作品,后到哈尔滨,是哈尔滨文坛上著名的作家。他的小说很多,主要有自费出版的中长篇小说集《哈尔滨的一个女性》(署名曲狂夫,哈尔滨市图书馆藏),其中收录作品有《梦》《松江潮》《哈尔滨的一个女性》等,其大部分作品均以报刊连载形式出现,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松水红粉录》《二少爷》《松江潮》(连载《国际协报》1934.3.1—1934.3.31)、《四小姐》等,中篇小说《佛门罪人》等,短篇小说《松花江上》《长白山下的野火》(连载《国际协报》1936.7.27—1936.8.24)等。

王孟素,1913年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原名王尚志,曾用笔名望梅、孟素、顾盈等,“冷雾社”成员。伪满洲国著名评论家,也有小说、诗歌创作。1934年以梦素为笔名在《满洲报》《民生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1935年引发伪满洲国“建设文坛”的争论。1940年其评论集《我的意识》被编入“文选文丛”第三辑,但未能按计划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铁道部工作。

陈因,1914年生于辽宁抚顺,笔名石卒,1933年与秋萤创办“飘零社”,1934年到北京求学。1937年从北京回沈阳变卖家产与秋萤筹办“文选刊行会”,创办文艺刊物《文选》,1944年三十岁的陈因因贫病交加病逝于故乡。他是伪满洲国著名作家、评论家,主编《满洲作家论集》,文学评论有《王乾哥》(评论外文的诗歌)、《青色诗抄》(评论成弦诗集)、《无花的蔷薇》(评论小松的小说)、《季季草》(评论山丁的诗集)等。

励行建,192x年生,回族。原名马(fou二声),曾有笔名洗园、今明、励行建、杜文鱼、唐琼、西原、马洗园等。中学时代开始创作,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风夜》,为避免日伪上海出版,这本小说集并未引起当时文坛的注意。1937年在哈尔滨《大北新报》上为《大北风》文艺周刊撰稿,他是位多产作家,有“满洲巴金”之称。东北解放后,在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任上尉军医,以后调到甘肃工作。

张我权,1913年生,辽宁营口人。笔名戈禾,“文丛刊行会”同人。“九·一八”事变前就是东北知名作家,主要从事东北乡土文学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大凌河》等,小说《三迁》刊载《文选》第二期。主编儿童读物有1945年国民株式会社出版的《游戏的故事》和1945年国民图书公司出版的《冒险的故事》。

陈,1915年6月10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沙浒屯,原名刘国兴,曾用笔名殊莹、陈、果行、曼弟、姜醒民、江侨、余去明、何为、刘慰、衣尼等。1929年到哈尔滨,高小毕业后,1931年考入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三中学校,后转入吉林省立六中。1936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并考取小学教导资格。先后任教于哈尔滨正阳南及南岗小学五年。1942年元旦因哈尔滨左翼文学事件而被捕入狱,1945年8月16日出狱。十六岁时即在《国民公报·曙光》发表短篇小说《忆》。1933年,以殊莹的笔名参加《国际协报·国际公园》关于“孝”的论战,并在《五日画报》副刊发表短篇小说《两兄弟》和散文《信》。1934年春,入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学习,先后在《商报晚刊》《国际协报》《哈尔滨公报》等报刊发表长诗《狂人之歌》、长篇小说《追寻》、散文《蚊子的歌》、短篇小说《飘泊青年》等。主要作品有:以个人生活经历为题材,表现小知识分子苦闷思想的长篇小说《卖歌者》(1935),短篇小说《三月的哀愁》《江恋》《继母》《妻去之后》《云子姑娘》;以反抗日伪统治和工人生活斗争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棉袍》等。1937年,与关沫南、高山、励行建等人合编《大北风》文艺周刊。1940年,与关沫南主办《北地人语》《南北极》两种刊物。这时的创作多以揭露日伪统治为内容,有广播话剧《夜景》、广播歌剧《夜与黎明》和短篇小说《生活风景线》等。1941年,写了散文《灵魂之献》、短篇小说《离婚》。当德国法西斯闪击苏联之后,即以反侵略战争为主题,写出中篇小说《飞絮》,发表在《荒火》周刊上。年末发表评论《满洲文坛一年记》(《大北新报》)。由于宣传抗日,在“一二·三一左翼文学事件”中被捕,在日伪狱中关押四年,1945年8月出狱,写于这一年的长篇小说《铁窗回想记》,就是反映狱中生活和斗争的。1946年在《热风》和《民主新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无泪的祭文》,广播剧《出家记》、小说《蒋介石的悲哀》等,都是揭露、抨击反动派打内战的。在此期间,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将军的文字秘书,后任哈尔滨中苏友协文化部编辑科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教员、《东北文艺》编委、中学副校长、《哈市教育》主编、沈阳行政干校教育科长等职,并被选为文协东北总分会常委。解放后,1953年调任沈阳市文联创作部长,并兼“业余作者之家”主任。1956年起,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东北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任教。历任中国作家协会长春分会理事、黑龙江省语文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并先后被选为沈阳市人民代表、哈尔滨区人民代表、黑龙江省政协委员。1999年出版《未名集》以及《黑龙江现代文学史》。

李正中,1921生,吉林伊通人,曾用笔名柯炬、常春藤、韦烽、韦长明、李莫等,朱的丈夫。1941年毕业于长春法政大学。历任长春《光复报》编辑、国民书店编辑部长兼《东北文学》主编、东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助理员、沈阳石棉制品厂教师。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哈尔滨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授兼书法教授、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楹联学会理事、沈阳诗词学会理事。创作以文学、书法为主,兼及诗词和楹联。传略及著作评介辑入《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现代文学词典》。书法作品1939年参加伪满洲美术展览书法部获佳作奖,参加首届中日书法联展获特等奖,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法展,获各等级奖多次。曾在沈阳及黑龙江举办《李正中诗书展》,1991年应邀在日本东京展出近期书法作品。作品辑入《沈阳市书法篆刻作品集》《沈阳书林》《当代书法篆刻大观》《当代书法家诗词墨迹选》《当代楹联墨迹大赛选集》《国际现代书法集》。辞条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著有《寄吾庐诗稿》《行行吟草》(一、二集),中篇小说《乡怀》,诗集《七月》,短篇小说集《笋》《炉火》,诗集《春天一株草》,散文集《无限之生与无限之旅》等。

小说《》获得《盛京时报》1941年文艺征文二等奖。

朱(1922.3.16—2012.8.13),女,出生于北京,幼年迁居吉林,毕业于吉林女子中学附设的师范班,本名张杏娟,笔名朱。主要的文学创作时间是1941年至1945年。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说《大黑龙江的忧郁》,1945年出版小说集《樱》,与丈夫李正中一起,成为与吴郎和吴瑛、山丁和左蒂、柳龙光和梅娘并称的“东北四大知名夫妇作家”。

吴瑛(1915—1961),女,出生于吉林市,原名吴玉英,笔名瑛子、吴瑛等。毕业于吉林女子中学,1935年开始文学创作,担任过《大同报》外勤记者、伪满洲帝国通讯社、《斯民》杂志等编辑,主编过不定期文艺刊物《满洲文艺》。193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两极》,获得“民间文艺赏文学赏”,伪“满洲文艺家协会”会员。1942年,曾作为伪“满洲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发表中篇小说《缰花》《墟园》,短篇小说《坠》《欲》《翠红》《秋天的故事》《六月的蛆》等多篇。1945年光复后,迁居南京,曾在南京市建业区文化馆工作,1961年病死。

王秋萤(1914—1995),辽宁抚顺人,原名王之平,曾用笔名秋萤、苏克、舒柯、牛何之、林缓、谷实、孙育、洪荒、黄玄等,解放后主要笔名黄玄。他是伪满洲国时期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编辑人。1931年与友人组织“飘零社”,借助《抚顺民报》出刊《飘零》。1934年进入沈阳《民声晚报》开始新闻生涯,先后任《大同报》《盛京时报》副刊编辑。1940年与陈因等人组成“文选刊行会”,主编文艺刊物《文选》。1941年长春文丛刊行会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去故集》,1942年文选刊行会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小工车》,1942年大连实业洋行出版他的长篇小说《河流的底层》,1944年编《满洲新文学史料》由开明图书公司出版。1944年为躲避日本宪兵队的跟踪曾逃到上海,终因路费用尽一个月后又回到沈阳。第二年夏天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审讯几个小时后被释放。1984年写《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概括》一文,是伪满洲国文坛研究的重要材料。

金小天,生卒年不详。“东北文学研究会”成员,“文选”同人,原名金光耀,笔名小天。“九·一八”事变前即从事新文学批评,1923年3月17日在《盛京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艺术上的民族精神》,1930年6月22日在《盛京时报》发表评论《文学展望》。创作小说、散文。长篇小说《柳枝》(连载《盛京时报》1928.2.11—1928.11.28)、《屈原》(连载《盛京时报》1930.12.2—1931.6.12)、《鸾凤离魂录》(未完),另有短篇小说《陶渊明》(连载《盛京时报·神皋杂俎》1930.11.4—1930.11.10)等。1926年4月任《盛京时报》增刊《紫陌》主编。在新文学写作方面受到穆儒丐的提携。

白朗(1912—1994),辽宁省沈阳市人,原名刘东兰,笔名刘莉、白朗、弋白等。1927年肄业于黑龙江省初级女师,1932年参加杨靖宇领导的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担任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副刊编辑,主编《文艺周刊》及《儿童》《妇女》等栏目,同年创办《文艺》周刊。1933年发表短篇小说《只有一条路》《叛逆的儿子》;1934年发表中篇小说《四年间》。1935年—1937年离开东北到上海从事文学创作。1946年任党报《东北日报》副刊部部长、东北文艺协会出版部副部长和《东北文艺》副主编。194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代表大会。1950年在东北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西行散记》,短篇小说集《牺牲》《伊瓦鲁河畔》,中篇小说《老夫妻》,记述作家战地访问团活动的日记体中篇《我们十四个》。解放后发表了著名中篇小说《为了幸福的明天》,另有长篇小说《在轨道上前进》、短篇小说集《牛四的故事》和《北斗》,散文集《斯大林——世界的光明》《月夜到黎明》,抗联女烈士传记《一面光荣的旗帜》,以及特写集《锻炼》、长篇传记《何香凝传》和《白朗文集》等。

马寻,1916生于沈阳市朱尔屯,原名马骧弟,曾用笔名金音、骧弟、湘弟、丁巩、之耕、司马进、楸楠、S.D等。1929年与姜灵非、成雪竹于沈阳创办南郊社,姜灵非负责编务,马寻负责供稿,《南郊》不定期出版三期后因资金不足而夭折。1933年马寻与成雪竹、姜灵非组织文学团体“冷雾”社,被当时文学刊物称为“冷雾派”或“朦胧派”,《冷雾》是以诗歌为主的刊物,时人石卒认为“冷雾”是伪满洲国诗歌发展的第三个阶段。1938年吉林高等师范毕业执教女师。诗歌、戏剧、小说创作均有涉足,最早以诗歌写作走入文坛。出版诗集《塞外梦》(益智书店1941年版)、《朝花集》(大地图书公司1943年版),小说集《教群》(五星书林1943年版)、《牧场》(大地图书公司1943年),长篇小说《明珠梦》连载《新满洲》月刊,著有剧本《艺人狂梦记》等,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翅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长篇小说《风雨关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等。马寻是为数不多新中国成立后依然进行文学创作的伪满洲国时期著名作家。

成弦(1916—1983),辽宁沈阳市人,原名成骏,又名成雪竹,曾用笔名雪竹、成弦、伍未折、未哲、魏则、奈何堂、清道人、刁斗、阿竺、尤年莲等,“冷雾社”成员,1933年与马寻等合编诗刊《冷雾》。1934年担任《凤凰》《电影新潮》杂志主编。1935年艺专毕业,参加奉天美术家协会。1935年至1941年间,任沈阳《新青年》编辑、编辑主任,并且发表大量抒情诗、小说、散文、剧本,出版诗集《青色诗抄》(1939年,满日文化协会诗歌丛刊刊行会)。1941年与陈健男编辑《满洲文艺》,出版诗集《焚桐集》(长春大地图书公司1944年版)。另有文溯书局出版的散文集《奈何草》,出版年不详。1942年任《盛京时报》编辑。1946年任《沈阳日报》副总编辑,并编辑文艺周刊《文艺版图》。建国后创作历史小说《张作霖演义》。

姜灵非(1914—1942),原名姜琛,笔名倦鸿(早期)、灵非(中期)、未名(后期),“冷雾社”组织者。主持文学刊物《南郊》,另有雪竹、马寻、高鲲鹏参加。曾任《新青年》《新文化月报》《兴满文化月报》编辑。是伪满洲国著名的作家,有诗歌、小说等创作。姜灵非生前并没有文集出版,1942年他病逝后作品由马寻编辑并结集出版,据马寻《想念灵非》一文记录,中短篇小说集《人生剧场》交由艺文书房出版,小说诗文集《一颗落星》拟由五星书林出版。姜灵非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灰色命运与战栗的人》连载于《新青年》(未完),另外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新土地》拟交开明书店出版,后不明原因未果。

田,1917年生,黑龙江通河人。原名于明仁,曾用名于德光、白桦,笔名努力、于逸秋、田、白桦、沙利清、白拓芳、罗芜等,文选同人。著有短诗集《沙漠的消息》《故乡》,均未出版。短篇小说《黄昏》等,长篇小说《大地的波动》1940年连载《华文每日》,并获得该刊举办的“第一次征募长篇小说首奖”,另著有独幕剧《齿科医生的家族》,诗歌《微吟》《在隅川上》等。

支援,1919年生,河北省滦平人。原名支振垣,笔名支援、支原。1939年到哈尔滨在邮政管理局工作,1940年—1941年任《滨江日报》文艺副刊编辑。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白藤花》《当》等。

李民,本名王度,1918年12月14日生于吉林省吉林市,诗人、小说家、电影编剧。曾用笔名林适(时)民、杜白雨、吕奇、王介人等进行文学活动。1935年10月,吉林一中毕业前东渡日本,翌年4月入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创作科,专供“文学创作”。1937年7月8日出版日语诗集《新鲜的情感》。1939年1月在东京被捕,后经家人营救被驱逐出境回到家乡。1939年9月入满日文化协会,12月入“满映”,成为“满映”创作剧本最多的编剧——共有六部剧本搬上银幕(《龙争虎斗》《镜花水月》《璎珞公主》《娘娘庙》《黑脸贼》与丁明共作)。1943年6月因受到日本特务的严密监视而逃离伪满洲国。

小梅,1914年生于山东省黄见,少年时到哈尔滨,就读于法大夜校,现名孙陵,又名孙发生。“九·一八”事变后,在中东路三岔河车站邮局任职,后调入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邮局。与著名作家杨朔友好,从事古体诗词写作,多发表在哈尔滨《五日画报》《国际协报》、长春《大同报》等副刊。1935年担任长春《大同报》编辑,开始新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宝祥哥的胜利》等。1936年秋离开东北,到上海,曾与杨朔、孟十还等作家开设书店。“八·一三”后投笔从戎,著有报告文学《迫声》《突围记》,长篇小说《大风雷》一、二部。抗战胜利后去台湾,先后创作长篇小说《莽原》《觉醒的人》及《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等著作。1983年逝世。

也丽,1902年12月15日生于辽宁省苦兰店杏树屯,原名刘云清,曾用笔名浏溟、镜海、野藜等。响涛社同人、开拓文艺研究社同人、作风刊行会同人。1923年从旅顺师范学堂毕业,曾任小学教师二十多年。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诗、散文、小说多发表在大连《泰东日报》《满洲报》副刊。东北沦陷时期出版小说集《花》和散文集《黄花集》,《黄花集》未能与读者见面,便被伪警察厅禁止发行,作者受到通缉。1947年,任大连新华中学教务长,1959年被下放农村,1982年恢复原职,1986年8月15日病逝。

戈壁,1917年生原名申弼,辽宁省盖县人,现名申述,曾用戈壁笔名投稿沈阳《新青年》月刊。后考入《华文每日》任编辑,1943年在北平《妇女杂志》任编辑,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总编室主任。194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离乡集》。

李季风,伪满洲国时期著名评论家。评论《光明在前面》发表在《新满洲》上小说《夜》连载于《新满洲》。

蓝苓,原名朱华,曾用笔名莎丽、蓝苓、林苓、阿华等。1918年生于河北省昌黎县,幼年时随父母到东北,在齐齐哈尔读小学、中学,毕业于黑龙江省女师,曾任小学教师。伪满洲国时期著名女作家,1937年开始文学写作,诗歌创作有《科尔沁草原的牧者》《沙漠之旅》等,小说《端午》《日出》《夜航》等。曾任《东北教育》编辑、《人民教育》编辑、《教师报》驻东北记者、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副编审。

{1}{2} 石军:《我与小说》,《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第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