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尺
摘 要:薛宝钗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她与林黛玉同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然而她也是《红楼梦》中最复杂、最难解的人物形象,历来引起的争议也最大。本文探寻作者寄托在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内蕴,将薛宝钗形象与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比较,分析薛宝钗的出世品格与入世精神,阐释薛宝钗作为解脱者和先觉者的一面。
关键词:《红楼梦》 宝钗 无情 解脱 无为
《红楼梦》一书,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谜。而作为作者用功最深、读者也最难理解的人物,“艳冠群芳”的薛宝钗,则更是令人爱恨交织,多少年来人们对她褒贬不一,贬之者多将宝钗目为封建伦理的卫道士,或觊觎“宝二奶奶”宝座的阴谋家,将宝钗庸俗化。而褒之者则又多着眼于宝钗的品行与操守。更有论者似乎看到了宝钗人格的复杂性和两面性,综合了两方面的意见。这些见解,虽然都不无道理,然而仔细深究起来,以世俗的观点来评价外在的宝钗,未免太偏颇。对于曹雪芹笔下那位“山中高士”薛宝钗,是肤浅而有失公允的。宝钗之所以为宝钗者,并不在于她的外在行为和处世方式,而在与她的思想境界与精神。本文则试图探究作者寄托在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内蕴,从根本上找出宝钗为人处世的规律,由内而外地剖析宝钗这一人物形象以及背后作者所寄寓的哲思。
一、宝钗无情的辨析
周汝昌先生在《情榜证源》一文中指出,《红楼梦》情榜的判词,宝玉是“情不情”,黛玉是“情情”,金钏是“情烈”。{1}至于宝钗,原文与脂批并未指出,而周汝昌先生也没有进行推断,刘心武先生则认为是“冷情”{2}。我们详案原文,在第六十三回中,宝钗抽中的花签是艳冠群芳的牡丹,判词则为“任是无情也动人”{3}。结合全书对宝钗的描写,如宝钗的木讷:“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4},以及宝钗的素净:“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5},又如宝钗对待爱情的态度,从来都听之任之,绝不与黛玉争胜,反而对“情敌”黛玉怜爱有加,仿佛真是没有感情的人。故此,我们完全可以拈出宝钗花签判词中“无情”二字,作为全书对宝钗的判语。
在现代汉语的话语体系中,“无情”是一个贬义词,通常有着“冷酷无情”,或“无情无义”的含义。有人因宝钗判词中出现了“无情”字样而对宝钗进行了无情的否定与批判,这是偏颇的。俞晓红先生在《任是无情也动人》一文中则指出宝钗的无情,蕴含着冷和暖的两个方面。“既渗透阴森的冷漠,又弥漫煦煦的温情,两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6}。该文对宝钗无情的剖析十分精彩,提出这样的意见也十分宝贵,给后学者提供了新的视野。然而,囿于当时流行的观点,作者最终将宝钗之冷暖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归结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这是令人遗憾的。笔者认为,在探讨无情的含义之时,我们必须看到两点事实:第一,《红楼梦》成书于清代,距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一个时期里,一个词语的语义发生演变是很常见的。第二,具体到《红楼梦》一书中来,《红楼梦》自有其独特的话语体系,有些词语的语义是《红楼梦》所独有的。如“意淫”一词,在现代是一个词义十分猥亵的词语,而在《红楼梦》中,“意淫”则与“皮肤滥淫”对举,是滥淫的反面,指代一种作者十分推崇与追求的精神境界。而“无情”一词,在《红楼梦》中,实则是与甲戌本凡例中的“妄动风月之情”对举,是妄情的反面,是无欲,是无求,是达观,是历遍了、看透了滚滚红尘的冷暖无常之后的彻悟。
我们看《红楼梦》中,林黛玉初次接触《牡丹亭》,即为其中的语言引得心驰神摇,“一发如痴如醉”“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7},皆因黛玉从前没有接触过这类书的缘故。至于宝钗,她从不痴迷于这些“淫词艳曲”,并不是她天生就会遵守“封建礼教”,才能做到无动于衷。在第四十二回中,她有一段自白,自己“从小七八岁上也勾人缠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8}。可见宝钗对这些小说戏曲,并非如封建淑女一般从不涉足,相反,她的淡定平和,是建立在博学多闻的基础上的。她不仅曾经全面地阅读过这些书,而且对这些书还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如在第二十二回中,宝钗点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出戏,不仅热闹,符合贾母的口味,而且宝钗还能深切地体味出该戏文的精华所在,能一语点醒宝玉,使宝玉对原本最怕的热闹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看法,喜得宝玉拍膝画圈,称赏不绝。可见,宝钗对于戏曲小说之类闲书的淡然,实是历遍了之后的彻悟,与不解风情不知欣赏的俗人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宝钗的人生境界亦是如此,看似“无情”,而实则是对宇宙人生有了太多的感悟和经历,悟透了世态的冷暖与无常。然而这样的“无情”,饱含着对万事万物更为深刻全面的体悟,与懵懂的无情和冷酷的无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惟其如此,“无情”才可以作为山中高士宝钗的判词。也正因为如此,在情榜之中,宝钗的判词“无情”是不带贬义色彩的,是对宝钗的思想和感情一种客观又深刻的概括。
二、出世品格与入世精神
宝钗是无情的。宝钗的房间,“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9},连陈设也没有。有些论者认为这是宝钗装作节俭的样子以讨贾母的欢心,则余不敢从其教也。以宝钗的冰雪聪明与善解人意,岂有不知贾母的忌讳而故意为之?她为贾母点戏时都知道拣热闹的,若为了讨好贾母收拾房屋,自然也会拣热闹的来。因此我们知道,雪洞一般的素净与不事雕琢,正是宝钗平日的状态,看似朴素简陋,但宝钗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然天真的大美,“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0}这是解脱者才能体会到的美。《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11},又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2},宝钗是去此取彼的。就如同宝钗的海棠诗“淡极始知花更艳”{13}一样,平淡到了极致,才是至美;无情到了极致,便是至情。
正是由于她的出世无情,才给了她一双更全面地阅世的慧眼,让她对有情的世界有着审美的体悟,也愈发使她多情而可爱。我们知道,审美的境界需要去除物欲的干扰,摆脱功利性,从而达到凝神的境界。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14}。而《道德经》开篇也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15},可见《道德经》中解脱者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是何其相似的。作为解脱者的薛宝钗,她无时无刻不用此等审美的境界去体悟宇宙人生,自然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和更为生动的审美体验。从这个角度去看,宝钗其实是多情的。试看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宝钗看到一双“出色的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蹁跹,十分有趣”,便童心大发,“意欲扑下来玩耍”{16}。此时的宝钗,完全沉浸在蝴蝶花草的自然妙境中去了,融入审美之境,“移情”于蝴蝶之上了,“移情”是审美境界的一种表现形式,此时的宝钗,如同梦蝶的庄子,物化为一,这正是看似“无情”的宝钗多情的一面。
无情的宝钗是一位出世者。然而,多情的宝钗又是入世的,出世与入世并不矛盾,因为一个未曾阅世的人,是不知何者为世的,更谈不上出世。未曾经历过红尘的人,又怎么能说看破红尘呢?因此,真正的解脱者,是历遍了世事之后的淡然,是入世而出世的。因此白居易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17}(白居易《中隐》)苏轼亦有诗云:“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18}(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可见真正的解脱者,既不需要环境的深山白云,也不需要形式的缁衣素服,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和宁静,出世而入世,无情而有情,宝钗就是这样一位解脱者。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说:“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19}在宝钗这样一位解脱者身上,出世与入世是相辅相成的,就正如她的有情与无情是相辅相成的一般。宝钗是无情而有情的,宝钗的无情,代表着她出世的品格,而宝钗的有情,则代表了她入世的精神。正因为解脱者的出世与入世,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悟得世间的无情,只是解脱的第一步。倘若泥于出世无情的境界,只是一位“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自了汉”{20},如《红楼梦》中的妙玉、惜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21},是他们的了悟之境,然而,“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22},却是她们的误境,她们得不到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解脱,是既要有“超凡入圣”的出世而绝情,又要有“超圣入凡”的入世而有情,既入世而又出世。
太虚幻境的对联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23}甄宝玉与贾宝玉在书中是一对影子,这对联的上联告诉我们,真和假,不过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而下联则告诉我们,有情与无情,却也是解脱的一体两面。太虚幻境,其实是《红楼梦》中的解脱之境,警幻者,警悟世间之幻境也。而这解脱之境的门联,正是告诉我们参透真假,看破有无,引领我们到达解脱之境的。这是全书的大关键、大根本,若忽视它,便当真辜负了曹公的十年辛苦了。其实,宝玉黛玉湘云等一干人,将来都要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下世度脱,成为解脱者的。只是全书余稿已佚,只剩下一位早已先于宝黛湘云解脱的“山中高士”薛宝钗了。
三、无为与解脱
说起老庄思想,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无为。的确,无为在道德经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是道家的代表思想。但是在儒家思想中,无为亦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尧舜禹三代政治,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理想国,而孔子曾不无感慨地说道:“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舜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24},希风之情溢于言表。又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中,孔子之所以最赞赏曾皙的理想,盖因为曾皙的政治理想最临于自然,临于自然也就临于无为。因此,在无为这一思想境界上,儒家与道家是合一的。而佛家亦然,《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25}佛道儒三家思想,最终都归结到了无为二字。
我们来看宝钗,她的诗才不下黛玉,理治之才亦不下凤姐,然而她却藏愚守拙,所谓“知其雄,守其雌”{26}。再看她在第五十六回中处理家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27},既使得大观园事事有人细心料理,又叫园子里的奴才们都有钱可赚,这正是惠而不费。知雄守雌也好,惠而不费也好,这都是无为思想的典范。再比如,在第四十二回中,宝钗评论世人读书,也能体现出宝钗的无为思想,宝钗说道:“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28}这一席话,其实就是《道德经》中“绝圣弃智”{29}思想的精辟阐释。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心中暗伏”。宝玉若也听了这话,断不至于讥讽宝钗“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30}。宝玉之误解,盖由于其时宝玉之于解脱,只得其一,未得其二,只知无常,未解入世而已。宝钗对于沽名钓誉者,并非没有清醒的认识,她知道圣贤之书被那些人糟蹋着,她还在《螃蟹咏》诗中讽刺道:“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31}但是她是一位解脱者,犹如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尘”{32},又如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33},她既有出世的品格,又有入世的精神,所以她会觉得各人都要做好本分的事,女儿该作好针线之事,男儿则该辅国治民与耕种买卖。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34}正如《红楼梦》中的宝钗,既有着出世的品格,又有着入世的精神,而又时时事事践行着本分。
四、结语
王国维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红楼梦》则不然,其精神之存于解脱”{35},实在是极为精辟的见解。而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就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所设置的先觉者。她先于众人解脱,因此在全书仅存的温柔富贵之乡部分,她始终以一位山中高士的姿态,与尚在觉迷之途的众人形成对比。她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她既受人喜爱,又被人误解。然而她却从未有半点介怀。停机德也好,咏絮才也好,金玉缘也好,鬓如霜也好,对于她而言不过只是身外之物,她只是想守住自己的那一份天性天真。
{1} 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2}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3}④⑤⑦⑧⑨{13}{16}{20}{21}{22}{23}{28}{30}{31} 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26页,第462页,第65页,第198页,第348页,第331页,第302页,第226页,第623页,第531页,第623页,第6页,第348页,第291页,第317页。
{6} 俞晓红:《任是无情也动人》,《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期,第123页。
{10}{24}{27}{33}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1页,第162页,第210页,第194页。
{11}{12}{15}{26}{29}{32} 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7页,第45页,第1页,第73页,第45页,第148页。
{14} 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5页。
{17}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011页。
{18} 王友胜校点:《苏诗补注》,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第79页。
{19}{3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页,第378页。
{25} 宣方译注:《金刚经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7页。
{35}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 王友胜校点.苏诗补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7] 宣方译注.金刚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8] 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
[9] 俞晓红.任是无情也动人[J].红楼梦学刊,1983(4).
[10]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