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旺 王宁
在寒风凛冽的严冬,生活在北京城区的鸟类多是麻雀、喜鹊、乌鸦等留鸟,偶然飞起的啄木鸟常会吸引人们好奇的目光。然而,一旦到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京城的鸟类会不断地多起来,因为夏候鸟来了。在北京众多的夏候鸟中,燕子是人们熟知的鸟种之一。燕子飞行敏捷,伴人而居,是人人喜爱的鸟类。
北京地区的燕子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雨燕目雨燕科的鸟类,如北京雨燕、白腰雨燕和白喉针尾雨燕。另一类是雀形目燕科的鸟类,包括家燕、金腰燕、崖沙燕、岩燕、毛脚燕和烟腹毛脚燕。在这些燕子当中,最著名的要数北京雨燕。
全年迁徙距离逾3万公里
北京雨燕,又叫楼燕、麻燕、褐雨燕,是雨燕科一种常见鸟类,主要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地区繁殖。1870年,英国著名鸟类学家罗伯特·斯温侯(Robert Swinhoe)在北京采集到了这种鸟的标本,并将其命名为“北京雨燕”。在中国,北京雨燕不仅出现在北京,在华北、东北、西北以及四川的西北部都有其繁殖记录,是中国常见的夏候鸟。
北京雨燕体型较大,翅膀呈细长而尖的镰刀形,尾羽形成较浅的分叉,体重31克-41克,体长169毫米-184毫米。成鸟的雌雄个体体色相似,体羽多为黑褐色,喉部呈灰白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雨燕的腿、脚短而弱,四趾都向前,爪短而钩曲。喙呈短的三角形,口裂非常宽大,便于在空中兜捕昆虫。
北京雨燕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不仅飞得快、飞得高,而且飞行动作也十分敏捷。在城区,经常能见到大群雨燕在城楼附近上下翻飞,在旷地、田野间、湖沼水面也能见到它们竞逐飞翔的场景,尤其在下雨前后最为活跃,因而有“雨燕”之称。又因为它们常聚群在古都的城楼等高大古建筑上繁殖,又有“楼燕”之称。雨燕每小时飞行速度可达110公里-200公里,是世界上长距离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它能够在飞行中完成捕食、收集巢材、求偶、交配等活动,甚至可以边飞行边休息。雨燕能飞得很高,据说曾有飞行员在数千米的高空中见到其飞翔。在高空飞行时雨燕很少扇翅,尖长的翅膀能提供强大的升力。展开双翅时,雨燕能够长距离地滑翔;向内收起翅膀时,又能够高速冲刺追捕飞虫。
雨燕虽然具有超强的飞行能力,但是由于它们的腿和脚都比较短而弱,所以在地面上活动的能力较差,只能很吃力地爬行,不能奔走和跳跃。雨燕的脚趾都向前,不能抓握树枝,所以它们不会在树上停栖,也不会进入树林中活动。雨燕短而钩曲的爪,能够牢固地抓住岩石峭壁或者建筑物的垂直面,需要飞行时,双脚松开,身体自然跌落即可展翅飞行。因为翼长与腿长的比例,如果它们不慎跌落地面,就很难通过自身的跳跃腾空起飞,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天敌的伤害。
雨燕是著名的候鸟,古老的北京城是其重要的繁殖地。那么它的越冬地在哪里呢?以往我们一直推测它在非洲越冬,但没有直接的证据。
2014年5月,在北京颐和园的廓如亭(又称八方亭),由中国观鸟会组织志愿者为31只北京雨燕佩戴了一种新型的定位装置——光敏定位仪,对雨燕的迁徙进行定位和追踪研究。这种光敏定位仪仅重0.65克,可以准确记录雨燕飞行路线和活动区域。时隔一年,志愿者在原地回收到了13只佩戴追踪器的雨燕。对定位仪数据研究的结果显示,这13只雨燕于2014年7月22日前后经中国内蒙古方向往西北迁飞,从天山北部到达中亚地区,然后向南穿过阿拉伯半岛,于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主要集中在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3国,其核心区域为3国交界处的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及周边地区。定位仪还显示,2015年2月至4月,这些鸟儿又沿相似路线返回中国北京颐和园进行繁殖。经测算,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万公里以上。
1天能捕7000多只昆虫
在北京,雨燕是典型的夏候鸟,每当杨柳返青的时节,它们便从遥远的非洲纷纷返回繁殖地。根据观测,绝大多数雨燕4月初来到北京,并开始筑巢产卵。雨燕具有集群繁殖的习性,成群的雨燕在同一个建筑物上共同筑巢,一对雨燕营造一个巢。不同巢之间的距离很近,有些甚至在一米之内。选择巢址的工作一般由雄鸟来完成。北京雨燕主要营巢于建筑物的洞穴、缝隙之中,尤其喜欢在一些高大的古建筑上筑巢。此外,在一些仿古建筑甚至现代建筑物上,也有少量的雨燕繁殖。春夏季节的黄昏,在有雨燕聚群繁殖的建筑物周围,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尖锐叫声,一道道黑色的剪影划过天空,成为古都北京引人注目的景观。
雨燕的巢一般距地面8米-20米,结构比较简单,多为碟状。观察发现,筑巢所用巢材包括塑料袋、废纸、羽毛、棉絮、植物花序、干草、动物毛等,其中塑料袋、废纸和干草等占40%左右,巢材用唾液黏合而成。由于在地面上行动困难,雨燕是在低空飞行时用喙衔起巢材或者用脚抓起巢材,有时是在空中叼住被风吹起来的巢材。北京雨燕具有超强的导航定向能力,常常多年返回同一地点繁殖,还有延用旧巢的习性。我们对颐和园廓如亭的36个雨燕巢进行了测量,其外径为11.13厘米±1.46厘米,内径8.74厘米±1.29厘米。巢高为2.69厘米±1.03厘米,巢深为厘米2.64±0.98厘米。北京雨燕每窝产卵2枚-4枚,多为2枚-3枚。雨燕的卵呈长圆形,纯白色,没有斑点。
北京雨燕孵化、育雏具有不同步性。正常情况下,从产第一枚卵时就开始抱孵。据野外观察,雨燕的雌雄鸟都参与孵卵,孵化期21天-23天。刚出生的雏鸟全身呈肉红色,裸露无羽,腿脚无力,双眼尚未睁开,体温也不恒定,需要亲鸟喂食和保温。育雏期平均为30天。通过对比繁殖前后一些地区北京雨燕的种群数量,我们估算出平均每对雨燕繁殖出2.17只-3.38只幼鸟,反映出其繁殖率较高。较高的繁殖率是对雨燕长距离迁徙的一种适应,即通过高出生率来弥补雨燕迁徙过程中较高的死亡率。
雨燕是著名的食虫鸟,能捕食大量农林害虫。在北京地区,取食时雨燕集中在繁殖地周围数百米的高空中。繁殖后期,随着雏鸟出生,雨燕的食物需求量增大,其活动空间也相应扩大。全天候观察表明,雨燕的活动有早、晚两个高峰,早晨在日出前后的6点-8点,傍晚在日落前后的17点-19点。雨燕的食物以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等各种飞行的昆虫为主,包括大量的蚊、蝇、虻等。在欧洲曾记录到其有500多种食物。据调查,一只10日龄的北京雨燕幼鸟,每天可由亲鸟喂食248只昆虫。俄罗斯著名鸟类学家布拉戈斯克洛诺夫(К.Н.Благосклонов)曾对雨燕进行过详细的观察,发现雨燕每天喂雏20次,且每次带回很多虫子。“在一只雨燕的口中,装有372只小型昆虫。其中有12只大蚊子,许多小型蝇子、蚊子和蚜虫。这种雨燕即使一天只饲喂雏鸟20次,它一天也应当可以捕获7000多只昆虫,而在整个育雏期内就不少于25万只。”
愿“京燕”
继续与北京人朝夕相伴
雨燕最早是在树洞、山区的悬崖峭壁或岩石洞穴中繁殖的,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它们便开始与人相伴。在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到雨燕的种种神奇之处,了解到雨燕不仅能够消灭大量害虫,还能够预报天气的变化等。在中国的许多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燕子的记述,其中包括了北京雨燕。例如在《诗经》中就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而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宋代的罗愿在《尔雅翼》中描述过雨燕的特征,认为“胡燕,比越燕而大,臆前白质黑章,其声亦大”。在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胡燕,多在屋檐下作巢”的描写,并记述了一个民间的传说“人见白燕,主生贵女”。这个民间传说认为,如果有人见到了白色的北京雨燕,那么他的女儿将会大富大贵。
由于具有漂亮的体形、惊人的飞行速度、高超的飞行能力,再加上能够消灭害虫、预报天气、反映环境变化等特点,雨燕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北京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之一,这里是北京雨燕的模式标本产地,因此与这种鸟类的关系更为密切。北京市民自古就对雨燕一直十分喜爱。在有关北京的历史文献中,曾有很多关于雨燕的记载。1989年北京雨燕被列入《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组委会所采用的吉祥物“燕燕”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也选用了“京燕”的造型。一些专家曾建议将北京雨燕确定为北京市的“市鸟”。
近20年来,有迹象显示,北京城区的雨燕数量明显减少。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为此,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汪纪戎等委员提出了“关于保护北京雨燕,为北京雨燕筑安居”的提案。2000年,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开展了“北京地区雨燕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雨燕大约在每年3月底、4月初飞临北京,7月底、8月初完全离开,在北京的居留期大约在120天左右。北京城区雨燕的繁殖种群数量维持在3000只左右。与历史记录相比,其数量出现了显著下降。导致北京雨燕数量下降的潜在因素有很多,但据我们的野外调查发现,适宜雨燕的繁殖场所越来越少是根本原因。此外,为了保护古建筑,人们常常在这些建筑的外面加盖一层致密的防鸟网,更使雨燕繁殖的危机雪上加霜。因此,采取合理的方法,加强对雨燕“居所”及生存环境的保护,为其提供充足的繁殖巢址,对北京雨燕的生存至关重要。
目前,颐和园、雍和宫、前门、天坛、历代帝王庙等地是北京雨燕的重要繁殖地,应加强对这些地区雨燕种群的保护。此外,我们建议采取悬挂人工巢箱或建造雨燕塔来解决目前北京雨燕繁殖场所缺乏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利用人工巢箱对雨燕进行招引的实验,并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在一些居民区和公园内开展北京雨燕的人工招引工作。在一些公园、景区内选择适宜地点建造雨燕塔,供北京雨燕“安居”,这不仅有利于北京雨燕的生存,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欣赏鸟类和观测鸟类的新景点。
北京雨燕与北京人民朝夕相伴了数千年,已经成为北京的象征。希望这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京燕”能够在北京长期生存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