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冰
天朗气清、秋色宜人,趁着假日,带家人去太湖边游玩。上午饱览了湖滨美景,中午食过湖中佳肴,下午决定去往太湖码头买些新鲜的水产回家。
驱车行至位于光福镇的码头,发现竟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此时距太湖开捕节已过月余,正是各类湖鲜上市的好时节。“太湖三白”、大头鲢鱼等,条条个个,鱼鲜蟹肥。
兜转一圏,我们停在了一个售卖银鱼的摊点。盆中条条孩童小指大小的银鱼,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双双点墨般的眼睛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晶莹的光芒。母亲悄悄告诉我判别银鱼是否新鲜主要看它的双眼,亮晶晶的便是刚出水不久的。所以这个摊上的银鱼很新鲜。
摊主是个30多岁皮肤黝黑的女子,一看便是太湖当地渔家女。此时她刚与一个50多岁的中年妇女谈好价格,拿着一个黑色厚厚的塑料袋往里装银鱼。
买主跟她说:“你拿个薄点的普通塑料袋装哪。”摊主答道:“都用这种袋子的。”中年妇女有些心疼地嚷道:“银鱼本来分量就轻,价格又贵,用这个袋子要多算多少钱啊。”摊主并未理睬她,手上继续用勺子装着。中年妇女又说道:“和你说话呢,都是老主顾了,换个袋子吧。”摊主放下了手中的勺子,有些不耐烦地跟她说:“你到底买不买啊?”中年女子这才说:“你称吧,你称吧。”等到她们称好、付完钱,中年妇女才一边拿着袋子一边口中嘟哝着离开。
这时轮到我们购买。母亲看着摊主说:“我要一斤,你拿个薄口袋装吧。”我心中一惊,心想母亲今天是怎么了,这样摊主一定不愿意的。而摊主也一脸诧异地看着我们。
母亲接着说道:“没事的,你们也不容易,称的时候外面再套只厚塑料袋好了,我主要想让水产环保些,直接用厚塑料袋化学味道太重了。”听罢,摊主没说什么,拿出了一只薄薄透明的塑料袋往里装起了银鱼。
我这才明白母亲的用意,她是既要为家人的健康着想,又不想损伤摊主的利益。不一会儿,摊主装好了银鱼,拿起了杆秤直接在透明塑料袋上称了起来。母亲见状,提醒她道:“再套个塑料袋吧。”摊主爽朗地答道:“没事的,就直接用这只塑料袋吧。别人对我爽气,我也不能太小气的。”
称完银鱼,付完钱,母亲跟摊主打了声招呼就和我离开了。临走时,我又回望了一眼太湖,在秋日午后的阳光照射下,湖面似乎有了些暖意。
有时,人与人交往时产生的隔阂就像那只厚厚的塑料袋一样,如果刻意想去破除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只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为对方考虑一些,隔阂有时就会自然消散了。
编辑/佟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