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圣
(东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处,辽宁大连 116025)
编者按:
《大学》思想的渊源
钟永圣
(东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处,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大学》问世以后,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对《大学》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大学》身后“传承”的贡献,两千多年来从未有学者对《大学》身前的“渊源”加以梳理。追根溯源,探讨《大学》思想观念的形成来源,论证《大学》的思想至少渊源于《易经·坤卦·文言》《尚书·尧典》和《论语·里仁》三篇儒家经典文献,并进而说明中华道统、儒家心法俱是“天人合一”境界,不但给现代经济学“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理论提供了中国版本,还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物质决定时空”观提供了物理学之外的人文学版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学》所阐述的由内而外的贯通顺序,是一切人文学术构建的共同核心路径。
关键词:《大学》;思想渊源;扩展秩序;物质决定时空
一、引言
曾子的原本《大学》虽然在宋代被朱熹改动,但是也被他从《礼记》中抽出来,列为“四书”之首,影响中国人、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无以复加,连没读过书的人都会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重要的文献,如果不搞清楚它的思想来源,就无法真正理解和体会什么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无法知道中华文化在历史上达到了什么高度、广度和深度,那么谈“文化自信”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自信。
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还有连续的远古传承的文明,这一独一无二的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不能用西方史观来评判优劣、划分时段和鉴定真伪。例如,不能以文字的产生与否作为“文明社会起始的标准”,因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自有其不立文字的“心法”,自有其“口耳相传”的传统。“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并非虚言,时机成熟的时候,老师一句话的提示或者点拨就可以让弟子茅塞顿开、登堂入室、直入圣域。中国传统上所分立的各家学派,道、儒、医、武等,以及唐朝之后的释家禅宗,无一例外地都存在着这种传承现象。正如《黄帝内经》上所言的传承规矩,“非其人不授,非其真不传”,有些品性不真、心地不纯的弟子,即使资质上佳,也不会得到老师的心法,纵然抢得“衣钵”,也不是真传人。
儒家学派孔门当中,虽然公认颜回境界第一,但是不幸短命早亡,后来得孔门心法的,首推曾子。《论语·里仁》篇记载,有一天孔子忽然叫曾子的名字,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恭敬地应答“唯”,孔门最重要的传承就这样完成了。曾子后来写了自己的心得报告《大学》,详细地说明了“一以贯之”的内涵,才使后人明白儒家的贯通境界。所以,曾子《大学》是其传承中华上古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是继承的表达,而不是创作的表现。追溯《大学》思想渊源的典籍来源,会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传承的,更加有力地指导我们当下的学习,特别是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经典的案例帮助。
二、孔子“述而不作”的儒家传统决定了《大学》的主旨思想必有渊源
现在看曾子的《大学》,已经是2400年前的文章,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传统经典”,它本身已经是无数灵感、思想和文章的“渊源”,很少有人会越过《大学》的历史坐标去向上再追寻“英雄的出处”。所以遍览群书,几乎不见有人追问:《大学》的思想从何而来?
但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是“故老相传”,传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与心法,传的是“一以贯之”的圆满智慧,虽然在时代表述上似乎“江山代有人才出”,各有面貌,但是在性质上只是印证而没有创新。例如现在世界公认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可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说明在他之前就有“道”,也有善于修道的人,而且史书明确记载,后世公认,汉代的“文景之治”是依靠着“黄老之道”取得的盛世大治。所以,很明显,老子不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他之前有黄帝,黄帝之前有广成子,广成子之前亦必定有人,只是由于上古邈远,人们早已经不得而知。远古洪荒,文本难寻,器识不够的人们又难以得“道”和明“道”,得到传承的老子写下《道德经》,把他所得之“道”阐述清楚,又使后人能够明白,实在是功德无量之举。所以,就后代学人来说,尊称老子为“道”家学说创始人也是可以接受的事实。
同理,《论语·述而第七》记载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同样不是自己创造一个叫做“儒家”的文化概念体系或者学术体系,而是“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圆满继承者。他只不过是以春秋时代为背景,用春秋时代的语言,时刻遵循中华中道至理来回答弟子、诸侯、大夫等人的疑问,自然而然地成就了被后人称之为“儒家”的思想表达,这种情况恰恰是《易经》中“与时偕行”观念的体现。
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各诸侯国公认的“无所不知”的博学者。孔子年仅十七岁时,鲁国权臣孟釐子临终前告诫儿子孟懿子说:“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作为年老将逝的大夫,可谓一生阅人无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政治遗言”交代儿子以一个十七岁的生活穷苦、地位卑贱的少年为师,应该是古今中外都十分罕见的事情,足见孔子“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卓尔不群。及其年长,其智慧和影响力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就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局面,上至诸侯国君,下至无名之辈,无不以一睹真容、当面求教为快。这样的老师都没说自己有“创见”,孔子评价的“参也鲁”的曾子,怎么会妄自尊大,自创学说?所以曾子写《大学》,不过是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自己得到的“传承”而已。
在《论语》的篇章编排和篇目名称上,也可以窥见孔门弟子谨守老师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教导。《论语》中约定俗成,“子曰”就是特指“孔子说”,可是,信奉“龙头凤尾”也好,“虎头豹尾”也好,中国人一直十分讲究“编筐揻篓,全在收口”,恰恰十分重要的结尾一篇的标题不是《子曰·第二十》,而是《尧曰·第二十》。为什么?说明什么?说明编辑《论语》的孔门弟子深刻领悟和明白,老师孔子传承的是古圣先贤的道统,是从周公、文王向上追溯一直可以追溯到尧舜的一脉相承的华夏上古传统文化。所以,“尧曰”既代表古圣先贤说,也表明孔子及其弟子“慎终追远、谦卑退让”的美德,绝对没有自是自尊的傲慢,而是一以贯之地表明“子曰”其实是“尧曰”传下来的。这说明《大学》也一定是渊源于曾子那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孔子教学的经典是曾子著述《大学》的直接典籍来源
孔子教学,因材施教,因机施教,灵动活泼,法无定法。颜渊天资超迈,子贡评价其“回也闻一以知十”,连孔子都说“吾与汝弗如也”,可是《论语·子罕第九》记载颜回想到老师时会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而子贡也有同感,《论语·公冶长第五》记载子贡也是忽然有一天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曾子比孔子小46岁,两个“学霸”级别的大师兄都难以窥测老师学问道德境界的涯岸,得一“鲁”字评价的曾子又怎能“跟上老师的步伐”?可以想见,曾子只能是“学而第一”,有所用心,在老师指定的教材上下功夫,以期取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步。史传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教学,培养弟子们做到“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全面发展。这在《论语》的记载中可见一斑。例如《论语·述而第七》中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弟子评价:“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又如《论语·泰伯第八》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想见,对于孙子辈的曾子来说,晚年的孔子形象,一定是读《易》至于韦编三绝的勤学者,一定是“删《诗》《书》,订《礼》《乐》”的文献整理者,一定是“人与辞俱老”的成就者,从容淡定,温文尔雅,诲人不倦,令人由衷钦佩和感动。那么,见贤思齐,跟着老师钻研《易经》或者帮着老师整理《尚书》(《易》《书》汉代以后称《易经》《尚书》),或者听老师讲解这些经典,或者自己向老师请教学习这些经典时产生的疑问,全在情理之中。
根据这些史实进行推测、分析和比较,显然《大学》思想的典籍来源至少有三个:《易经·坤卦·文言》《尚书·尧典》和《论语·里仁》篇。
以下逐篇对比分析。《易经·坤卦·文言》中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发于事业。”这段话是“经典当中的经典”,一句话说清楚了“天人合一”境界,一下子解释清楚了“人成事才成”的道理,也明确了“由内而外”的“自生秩序”乃至“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君子是“伦理”的评判,正位居体是“心理”的修养,畅于四肢是“生理”的表现,发于事业是“物理”的呈现。伦理来自自然之理,即中国古代所说的“天理”,则这一段话把天理、伦理、心理、生理和物理一以贯之的扩展顺序说清楚了,而曾子在《大学》里所论述的“三纲”和“八目”是同一扩展顺序的不同表达。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说的是君子行道,终于在某一时刻达到“明”,此时之“明”也就是“通”,“大通”也就是“圆觉”,而“明德”指的是觉悟后生起的本地光明,是“真实不虚的存在”,当然此中光景不足为外人道也,非要解释一下的话,今天时代的人可以参考一下光量子理论揭示的“意识使物质状态变得确定”的物理事实。此时不论是“不亦说乎”还是“法喜充满”,都是美不胜收。用《易经》的话来形容就是“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内心纯净必生德相,印堂发亮为明,容光焕发为明,步履从容为明,神态安适为明,音声醇和为明,语言精当为明,所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所谓“诚于中必形于外”。接下来《大学》所言的“在亲民”,就是《易经》所言的“发于事业”,就是“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就是“举而措诸民谓之事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后,《易经》所言的“美之至也”被曾子化为《大学》的词汇:止于至善。
至于“八目”,同样是更加细致地把《易经·坤卦·文言》这段话“注解”了一遍:君子“格物致知”即是君子“黄中通理”,“诚意正心”就是“正位居体”,“身修”即是“畅于四肢”,“家齐国治天下平”就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读通了《大学》和《易经·坤卦·文言》的主旨,我们就更加能够理解为什么孔子会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为尽管不同时代的传承人表达出来的语言好像各有面貌,但是传承的内核确实只有一个,本质上只能传述而没有创造。
再对比阅读《大学》和《尚书·尧典》。《尚书·尧典》的开篇就是:“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段是说上古盛德天子尧的德行,表现出来就是“钦、明、文、思、安安”和“允恭克让”,这是“伦理”评判;“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同《易经》中形容君子的“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的表达是异曲同工,是心理、生理的内德外发于社会物理现象的过程。后面的行文,几乎就是另一版本的《大学》:“克明”的重点是明,“俊”就是美,俊德就是美德,所以“克明俊德”可以“翻译”成“明明德”;九族就是家族,百姓就是人民,所以“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这一段就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亲民”。天子修德以治理,能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也就是在大学之道上“止于至善”了。这样,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把《尚书·尧典》开篇这段话诵读上百遍,融化于胸,如果想要“换一种说法”,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心得”,那么曾子《大学》的开篇就出来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帝尧的德行,是君子为人处世、发展人生事业的共同特点:先行修德,而后亲九族,使家族和睦;而后一视同仁,使百姓在公平正义中安居乐业,明理达时;而后求同存异,使各国和谐相处,天下太平。这样,曾子《大学》的“八目”也就可以生发阐扬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经典之间虽然用词不同,但是确实一脉相承,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易经·坤卦·文言》中的“正位居体”的“居”换成同义字“里”,把《尚书》中记载帝尧行事时的“居心”定义为“仁”德,则《论语·里仁》的开篇也出来了:“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众所周知,曾子受其老师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影响,应该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怎知道曾子《大学》中通过格物所要达到的那一“知”不是孔子择要处仁才能得的那一“知”?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通读孔子教授给学生的中国原典,可以发现《大学》的思想来源,体悟到“传承”的真实存在。曾子被认为是孔子心法的传承人,自然在大原则上同老师是一样的,孔子说自己“信而好古,述而不作”,那么曾子必定也是如此的。虽然《大学》表面上看是个人的“创作”,但是从文化精神上确是百分之百的“传承”。也就是说,《大学》这篇经典文献的核心精神,一定是曾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原来就有的”。这种文化渊源的考察,更能让我们对中华上古文化产生敬意,恰如《论语·学而第一》中记载曾子本人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孔子是诗歌大师,礼乐大师。在陈绝粮七日尚且弦歌不断,弟子们耳濡目染,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情。《大学》里多处引用《诗经》,显然曾子《大学》的思想也必定受到《诗经》传统和思想的熏陶,就是不需证明的事实了。
四、《大学》的“三纲八目”思想是人文社会科学构建的基本法则
孔子传给曾子儒门心法造就了《大学》诸理贯通的真实境界。《大学》不是普通文人的著作,没有实修体证的功夫,写不出来。《庄子》里面记载,曾子高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其自守的修养已经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的境界。如果没有身体上的实际修证,根本“做”不到。《大学》的真学者,必定如孔子、颜子、曾子这样的人,淫邪不能惑其心,厚禄不能诱其身;践行自然之道,利而不害;传承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大学》所阐述的思想是一切人文学科的共同基础。
哈耶克位列20世纪西方五大思想家之一,曾经根植于西方文化传统论述“自生秩序”。其实那不过是中国传统上“天人合一观”思想在规则制度方面的西方语境表达。广义相对论提出之后,100多年来仅仅被人们看作是“物理定律”,不知道其揭示“物质决定时空”的真相实质,不仅仅适用于物质世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大学》所述的“内圣外王”的顺序,不是人为的臆测和构想,而是人类社会的“物理法则”,它以人类社会为观察对象,把现代物理学的两大贡献统一起来:“诚意正心”说的是量子力学里的“意识参与决定物质由迭加态变成确定态”,是“内圣”的意识决定了身外的物质世界相应地变成“盛世大治”;“修齐治平”说的是广义相对论“物质决定时空”在人类社会的应用,“外王”的功业来自于原本不确定的人生状态在个人“身修”之后形成的确定的“道德操守”,是道德意识确定了身外有序的物质世界状态。理解了这一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大学》里面说的“有德此有人”这句话的真正内涵,从而对“道德”升起敬畏,意诚心正地为人、为学、为事业。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孔子家语[M].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艾伯斯坦.哈耶克传[M].秋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爱因斯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M].杨润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顾樵.量子力学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8]飞车来人.速食爱因斯坦相对论[M].徐亚岚,译.台北:台北瑞升文化公司,2011.
[9]朱清时院士:不可思议的量子意识[EB/OL].(2015-11-16)[2016-05-13].http://mt.sohu.com/20151116/n426580064.shtml.
收稿日期:2016-05-26
作者简介:钟永圣(1973-),男,博士
文章编号:1671-7031(2016)03-0084-05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志码:A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有关部门和科研工作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们认为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程碑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将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认知道路,由此才能真正地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定地实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在这一构建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纠正,许多中华民族经过历史检验的核心价值观念,将重新得到尊重和确立。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将呈现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中和自信的崭新局面。
为此,本刊自本期开始,特设“正观”专栏,邀请《中国经典经济学》一书的作者、辽宁省首届“最佳写书人”奖获得者钟永圣博士主笔,通过一组既独立成篇又互相关联的论文,梳理中华原创经典的核心精神及其在不同的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学术体现,探讨如何在精准传承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与时相应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范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