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吴敏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交际策略
李智,吴敏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亦是记载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亦承载着传递文化的作用。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的瑰宝,亦表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于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应当精准的翻译和应用,加强彼此文化的理解。
语言;英汉谚语;差异比较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6.02.026
语言作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更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道德传统、社会实践活动等。而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亦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各方各面。笔者试将收集到的英汉谚语进行分类,同汉语谚语进行比较,从分类比较中得出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并简要探讨分析英汉两种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应用。
(一)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
西方文化主要起源于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这两种文化对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1]古希腊的社会渗透着民主精神,而这种民主一直影响西方社会,所以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有谚曰:“We’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Every man is a king in his own house”(每个人都是家里的皇帝)。古希腊曾经灿烂的文化对英美国家的影响不能小觑,英语中的许多谚语都源自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历史故事、经典作品等。例如:
“When Greeks meet Greeks,then was the tug of war.”意为“两雄相遇,必起冲突”。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间,古希腊分为很多个城邦,城邦之间不时爆发争霸战,希腊裔的马其顿国王腓力和儿子亚历山大大帝要建立霸权的时候,各城邦合力抵抗,又是苦战连场。所以十七世纪英国剧作家纳撒尼尔·李就写出这样一句话。常用于两个自负的人或两个实力相当的党派团体之间的争斗。
欧美国家大多数信奉基督教,因此《圣经》的传颂率很高,《圣经》中的句子被当作解决一切生活问题的指南针,因此,《圣经》中许多金句在天长日久的诵读中成了谚语的一部分,例如:
①“All are of the dust,and all turn to dust again”意为“一切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出自《圣经·传道书》第三章第二十节;
②“There is a time to speak,and a time to be silent”意为“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出自《圣经·传道书》第三章第七节;
诸如上述,出自《圣经》的谚语还有很多。透过这一现象,我们能够发现《圣经》已经是西方国家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元素,许多谚语都从《圣经》中来,这是英语谚语一个突出的特点,它展现出来的文化元素亦特点鲜明。
中国的文化历史远比欧美国家的文化要深厚,中华上下五千年,其积淀的文化也是其他民族不可模仿和超越的。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和磨难,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使得“中国特色”也反映在谚语中,例如:
①“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衙门”是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只在中国有这种叫法;
②“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是佛教的三个活动场所,是汉语内的词汇,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拜访,只要拜访,必定有事相求;
③“小卒过河,意在吃帅”:“卒”最初指隶役穿的一种衣服,后指士兵。“帅”指军队中最高级别的指挥官,后中国象棋中亦有“卒”、“帅”;
从以上对比能够看出,不同的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在其著作《论语言的起源》中所说:“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2]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特殊的表达文化的的方式,我们能够从英汉谚语中的差别看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间的差异。
(二)宗教信仰的不同
1.欧美国家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是民族文化不同的一个主要区别特征,谚语亦反应出这种不同。欧美国家大多信仰基督教,因而许多谚语都同基督教和《圣经》有关。《圣经》为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其中不乏反映宗教的谚语,例如: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e” 意为:灾祸从不单独来;
还有一部分谚语反应出的宗教色彩更浓,上帝、天堂、十字架、教堂等直接出现在谚语中,例如:
“God is above all” 意为:上帝高于一切;
2.中国的宗教信仰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后,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成为汉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尚、庙、佛、修行等常反应在谚语中。例如:
①“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②“人心诚,菩萨灵”;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到,欧美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谚语中反应基督教的信仰就很多,几乎不涉及佛教和其他;而中国信奉佛教和道教,在谚语中,“佛”、“庙”“神”等出现频率就极高。
(三)审美习惯的不同
一个民族的审美习惯和情趣往往受民族个性的影响。[3]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心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就会不同,因此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审美上也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对谚语喻体的选择上。喻体的选择大多为动物、自然界的山川河流等,这些在英汉谚语中都有体现,但相近的意思选择的表达喻体却不一样。
1.喻体所选择的动物不同
英汉谚语中喻体为动物的谚语都有很多。英语谚语作为喻体的动物比较广,有狼、羊、狗、乌鸦,甚至蝴蝶,而汉语谚语作为喻体的动物通常都选自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同一个意思选择的喻体不同。例如:
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而这些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相关行业企业与高校的密切合作。周谷平等认为身处“一带一路”建设第一线的产业界最清楚沿线国家的经济需求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需求,因此加强两者间的合作既要求产业界要及时向高校传递人才需求信息,也要求高校主动与产业界协同制定人才规格标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6]。
①“To break a butterfly upon the wheel”意为“对蝴蝶施加车裂的刑罚”,这一句同汉语谚语中的“杀鸡用牛刀”意思很接近,但一个选择“蝴蝶”作喻体,一个选择“鸡”、“牛”作喻体;
②“To 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意为“派狼去看管羊”,指用人不当,反而遭殃,同汉语谚语“老鼠看仓,看个精光”意思相近,但英语谚语的喻体选择的是“狼”和“羊”,而汉语谚语选择的喻体是“老鼠”;
2.对“狗”的理解不同
在英美文化中,他们视“狗”为“Man’s best friend”,所以英语谚语中,出现“狗”的谚语的含义往往为积极正面,或为中性意义,几乎不含贬义,例如:
①“Love me,love my dog”意为“爱屋及乌”;
②“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the lion”意为“宁做犬首,不做狮尾”;
而在中国文化中,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生厌的事物,如骂人喜欢骂别人“狗娘养的”、“狗东西”等,在谚语中,出现“狗”的谚语大多是带有贬义的,例如:
②“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3.地域环境的不同
谚语的产生往往同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经验等密切相关,山川河流、农业耕种等都渗透在谚语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经验,人民大众创造出来的谚语也是不同的。英国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古以来,航海经验十分丰富,因此与海有关的谚语就较多,例如:
①“A good sailor may mistake in a dark night”意为:好水手黑夜航行也会出错;
②“It is hard sailing where there is no wind”意为:无风难使航;
中国东边沿海,有很长一条海岸线,但是航海业的发展在古代并不发达,因此关于航海的谚语很少,不过,与“海”相关的谚语有不少,例如:
①“海枯终见底,人死不见心”;
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国山川河流众多,大好河山共同钩织了美丽的中国,许多著名的山川河流名扬世界,因此同这些山川、河流相关的谚语也很丰富,例如:
①“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
②“有理压得泰山倒”。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自古就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基数大,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众多,且历史非常悠久,而劳动是谚语产生的来源之一,因此同农业相关的汉语谚语非常多,这些农业谚语中有些是总结作物生长规律的,有些是总结生产经验的,有些是从农业活动中获得的启发,都是农业活动带来的智慧结晶,例如:
①“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
②“早稻要枪,晚稻要养”;
③“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西方国家的农业比中国更早进入机械化,少了人力在田间的辛苦劳作,因而谚语中所反应的农业生产就不如中国谚语丰富多彩,且西方大多数国家土地面积有限,国家面积远不及中国,因此种植的农作物较为单一,因而有关农业的谚语不多。
(四)思想观念的不同
欧美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利益,更多倾向强调“自我”的感受,自我的利益往往是在其他利益之上的。例如:
①“Hunger knows no friend” 意为:饥饿时顾不上朋友;
②“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 意为:钱包丰厚的人不需要朋友;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更重视集体,提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例如:
①“求人需求大丈夫,济人需济急难时”;
②“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家有难百家忙”;
③“帮人一口得一升,救人一命积善功”。
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社会发展不同,社会性质亦不同,因此思想观念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精准的翻译和应用英汉谚语
随着中国发展的国际化,跨国文化交流已成为一种常态,而英语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需要了解、掌握的一门外语,当下对英语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作为日常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谚语又是语言里的瑰宝,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两种谚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更精准的翻译和应用。[4]例如:
①表达“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时应考虑到欧美文化对我们所称谓的“枪”、“箭”不是十分熟悉的情况,可以把此句用他们的方式翻译出来——“A snake in the grass”(躲在草里的蛇);
②表达“宰相肚里能撑船”时,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文化,将其翻译为“He has a conscience like a cheverel’s skin”(他有颗软羔羊皮似的良心)羔羊皮能缩能伸,比喻宽宏大量,同“宰相肚里能撑船”意义相近。
(二)加深彼此文化的理解
通过上文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出,谚语表达出的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在东方和西方是不同的,随着中国和欧美国家日益频繁的来往和交流,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彼此文化间的差异性,例如中国有句古谚“挂羊头,卖狗肉”就不能直接翻译成“Hang sheep’s head and sale dog’s meat”这样很容易产生因文化不同、反感词汇不同而引起的误会和不满。
“谚语”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概念,也不是欧美国家独有的概念,英汉谚语都是从大众中产生的,我们都认为谚语是“一个国家的智慧、风趣和精神均体现在其中”,所以深入理解双方谚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交流和交往中更多一份宽容、一份理解。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其谚语中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跨国际文化中,只有深入了解谚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准确、熟练的运用它们。同时,我们在学习谚语时,只有先了解到谚语所表达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带给我们的体验。
[1]李文颖.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谚语之比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2-55.
[2]颜云燕.略谈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92-96.
[3]邢菲、田永丽.从文化视角看英汉谚语语言特征差异[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2):151-153.
[4]吴婕.从英汉谚语看中英文化内涵差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21-122.
[责任编辑 王云江]
The differences cultural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their communicatives strategies
LI Zhi, WU Mi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Language is a tool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and it's also a symbol system of culture.Language and culture interact and restrict each other.Proverbs as a special form of language also bear the role of culture transmission.English proverbs and Chinese proverbs, as the treasures of the two different language also s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The different cultural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should be translated and applied accurately,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s cultur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languag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omparison
H313.3; H136.3
A
1673-9477(2016)02-074-03
[投稿日期]2016-03-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2BYY079)
李智(1991-),女,湖北竹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