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反思与建构——以教育学为视角

2016-03-07 15:51:22宋庆侠陈绪新
关键词:系统工程教育学

宋庆侠, 陈绪新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反思与建构
——以教育学为视角

宋庆侠,陈绪新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把法治中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公民意识具有法治价值,是法治国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培养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教育作为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现状,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通过对具体教育要素的分析,提出系统完善的公民意识培养方法,以期为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可供操作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要素;公民意识教育;系统工程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是适应“法治中国”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张友渔把公民意识誉为“现代社会意识的重要支柱”[1]。公民意识的提高关涉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进步,关涉到国家的永续发展。当前,公民意识的薄弱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这是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1.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古希腊雅典和古罗马城邦时期,随着民主政治的萌芽与发展,出现了“公民”的称呼,也叫作“市民”。柏拉图《理想国》中就有很多关于公民教育思想的论述。公民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方式,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内化为公民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培养与现代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意识的教育过程。公民意识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

2.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 民主与法治意识民主是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主权在民是民主思想的理论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2]法治是人民民主的可靠保障,没有法治,人民民主就无法顺利实施。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3]。新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与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得到充分的提高,才能保障社会稳定有序的运行;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公民的各项权利才能够得到保障,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2) 自由与平等意识公民的自由意识是公民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基础,是公民意识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和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公民在享受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积极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平等意识实质就是公民对现实生活中平等问题的内心体验。我国封建等级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压制。自由与平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如果自由和平等意识得不到提高,社会各个阶层的差距将会拉大,从而引发社会动荡。

(3) 权利与责任意识权利意识是主体对社会权利系统的主观理性把握,是权力体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权利意识的强弱是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等。责任意识也可以说是公民义务的履行。公民的责任意识是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相互统一的,共同构成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现状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杰出代表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曾指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4]他认为,阻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原因是这些国家“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4]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公民意识的弱化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李慎之先生于1997年11月在《改革》杂志座谈会上曾这样描述我国公民意识现状“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5]。我国公民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法律观念不强

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史,塑造了中国人以义务为本位的价值观,以人治为保障的秩序观,法律被认为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治国之术。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法学界进行的关于公民宪法意识的调查显示,尽管96.9%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我国有一部名叫《宪法》的法,但超过3/4的人没有看过《宪法》,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还不够理想[6]。当前,整个社会缺乏民主、法治氛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充斥党政建设,以致上行下效、为政不仁现象多发。民众更是“私民”、“臣民” 思想盛行,每每只顾“小家”生活,封闭自守。法律无法发挥它应有的效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仍存在很大的挑战。

2.权利和义务观念淡漠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我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公民也应当积极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办法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更有甚者只顾行使权利,缺乏义务观念。例如有些公民不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认为其可有可无;有些人在选举时任人唯亲,使得公民选举失去其本意;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无视政府的办事宗旨和公民的个人财产,不惜采用暴力,对公民个人合法经营的土地和住宅进行强制征收和拆迁等。公民权利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聚合点。

3.缺乏公民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一种精神。我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忽视了公民意识的培育。“我是一个商人,我不应该考虑穷人。投资者让我去赚钱,而不是救济穷人。”[7]任志强的这一言论反映了中国精英阶层对社会责任的淡漠。“社会责任”就像是一只皮球,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把它往别人的怀里送,却忘记了那应该是自己的本份。老人摔倒扶与不扶问题、三聚氰胺问题、各类矿难、贪污等社会现象,一次次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威胁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我国公民意识淡漠的原因

1.受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儒家文化精神为核心,总体上属于“依附性”政治文化,充斥着王权主义、臣民思想、人治观念。王权主义强调等级观念,束缚了人们自由、平等意识的发展;臣民意识让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处于被动,盲目顺从;人治观念让民众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明君圣主,抑制其主观能动性,所谓“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这样的政治风气长时间遏制了人们的权利行使及参政议政,弱化了人们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而助长了人们臣民意识和私民意识的发展。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至今,公民意识中仍然缺乏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责任等思想观念的融汇与洗礼。思想的牢笼禁锢了社会的自由和进步。

2.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这给公民意识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接受彻底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的洗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盲目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加上西方不良意识形态的入侵,使人们的意识领域出现了混乱,为我国意识形态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社会制度还不完善,法律体系也不够健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加的多元化,也更加的难以控制。曾经的隐患与当前的国情形成了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现状。

3.缺乏系统完备的公民意识教育

我国缺乏系统完备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古代的公民意识教育大多是通过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而当前的公民意识教育强调课堂灌输,枯燥乏味,没有效果。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共同作用。由于我国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公民意识教育系统的构建仍然任重而道远。此外,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缺乏核心价值体系来凝聚民族的力量,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致使我国陷入了意识形态危机。

四、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系统工程的构建

公民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育,教育又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应通过对各类教育要素的解读,使三者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构建公民意识培养的系统工程。

1.家庭教育加强公民意识培养

(1) 教育者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贯穿孩子成长的一生,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父母重视。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父母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身教示范。其次,父母从小就要注意锻炼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真正明了是非对错,勇于承担,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不可过分溺爱。最后,父母必须明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要利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2) 教育对象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当然就是孩子。孩子的培养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孩子的心灵纯洁得就像是一张白纸,需要家庭为他增添不同的色彩,使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对孩子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首先注意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回答。其次,要注意孩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最后,因为孩子在不同的成长时期特点也是不同,例如青春期的孩子反叛特征明显,我们对其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应当偏向温和,对于其道德取向也应该慢慢引导。

(3) 教育方法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注意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有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而不是被动的灌输。这种民主平等的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民主平等意识。另一方面,公民意识教育有很多方法,比如说谈话法、实践法、榜样示范法、环境陶冶法等等,家长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促进孩子公民意识的提高,除言传身教外,还可以通过实践教育、书本教育、视频教育等多种途径,因人施教,更好地促进孩子对公民意识的理解和践行。

(4) 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的环境对于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民主、自由、平等意识。对于现代的社会来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那就是父母的关系。单亲家庭或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或父爱、母爱缺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产生很多问题,这也是很多家庭情感、意识、人格等教育所面临的现实。

2.学校教育保障公民意识培养

(1)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教师的教育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当前学校教育中,公民意识教育收效甚微,首先就是教师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是懂得教育的人。一些老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其公民意识的培养。还有的老师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教育,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老师缺乏责任心,缺乏课堂教学艺术,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教育者需要反思和提高的地方。对于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老师应该引起极大的重视,一个没有公民意识的学生一定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没有发展潜力的人,自私而没有潜力的人生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其次,教师应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知道老师的魅力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最后 ,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让学生乐于学,勤于思。

(2) 教育对象学校教育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对象就是学生。学生是一个能动的群体,在学校教育中,片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书本的灌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时代的学生与以往不同,他们是一群向往自由的孩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学生在某一方面所拥有的知识远远超过老师。这是个教学相长的时代,也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差异,善于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明确是与非、善与恶,主动地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

(3) 教育方法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国外在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主要采用隐性教育,把公民意识教育寓于学生具体科目的学习中,通过实践或者是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我国更多的是片面采用讲授法,强制灌输。那么,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外教育的经验,本文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应当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因为公民意识的形成过程本来就应该是心灵的陶冶,进而形成认知,隐性教育缺失是我国公民教育缺失的重要方面。应把公民意识教育寓于具体学科,插入课堂教学,通过实践和环境熏陶,使他们内化为公民的道德品质。

(4) 教育环境学校教育中的教育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环境,公民意识的践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教育,所以,学校应多提供一些舞台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内心获得对公民意识的认同感。学校应营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参与国家大事的激情和热情,展示现代学生的新风貌。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的主人,一定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知识同步发展,真正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社会教育推动公民意识培养

社会教育的教育者应当是具有相互影响的公民全体。公民共同处在一个社会大环境之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又都是受教育者。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每天也都处在不停的学习和实践之中。社会教育主要是言传身教,环境熏陶。由于社会教育涉及的范围极广,所以,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对于全体公民的影响巨大 。社会教育主要在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社会风气的形成。应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社会环境中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具有存在感和幸福感;应净化网络环境,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利用网络的优势大力宣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共同推动公民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和福.试论我国公民意识现状及提升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

[2]张晓光.论公民意识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科会学版),1989,(1):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46.

[4][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J].殷陆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

[5]李慎之.修改宪法和公民教育[J].改革,1999,(3):1.

[6]上官丕亮.关于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调查报告[M].东吴法学,2003:1.

[7]滕讯·新闻说吧.中国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吗[EB/OL].[2015-04-02].view.new.qq.com/zt12006/duty/index.htm.

(责任编辑刘翠)

Reflection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ics

SONG Qing-xia,CHEN Xu-xin

(School of Marxism,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akes the rule of law as the them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promotes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important for the rule of law, and i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system of national rule of law,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citizen consciousness. In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pecific elements of educ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respectively, the systematic citizen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in China.

Key words:pedagogics; educational element; citizen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systematic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6)01-0140-05

作者简介:宋庆侠(1991-),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生;陈绪新(1970-),男,安徽六安人,博士,江南大学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05-18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教育学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2
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稿约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稿约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通信系统工程应用创新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稿约
系统工程
小说月刊(2015年3期)2015-04-19 07:05:54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