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东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送祝米”习俗的原始意义与传统追溯
张传东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送祝米”是我国一项流行地域广、涉及民族多的传统贺诞民俗。“送祝米”的原始意义包含宗教信仰和实用保健两个方面,它既与我国的巫文化传统特别是民间对“米”的崇拜有关,也与亲戚、邻里之间的互助有关。这项民俗的起源虽难考证但其传统略可追溯,魏晋时期出于实用和宗教的“送米”现象均已经出现,特别是“麻姑掷米”传说与“送祝米”的原始意义深相契合。
“送祝米”; 民俗; 原始意义; 传统文化; 麻姑掷米
“送祝米”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贺诞习俗,源远流长。一直到今天它还流行于某些农村地区。近现代的民俗学者对该习俗进行了大量调查与记录,为我们了解该习俗的现状和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学界对这一习俗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目前的风俗史或文化史类书籍均对其缺少关注,对于该民俗原始意义与传统追溯方面的研究更是鲜有人涉足。
《中国风俗辞典》对该习俗的解释堪称权威:
简称“送米”。汉族民间生育习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等广大地区。生育人家向婴儿外婆家和亲朋故旧报喜,收到消息的人家即备礼品,祝贺新生儿快快长大。礼品中多有米,故名。“送米”的具体日期和礼品种类因地域而异。[1]219
该解释总结了民俗的基本特点是“礼品中多有米”,这是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而笔者对现存有关该民俗的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此定义在民俗名称、日期及流行地域方面尚有需要继续完善、说明之处:
1.关于名称。民俗名称在口耳相传中往往传音传意而不传字,不同地区的后来者在记录民俗名称时便按照自己方言系统的习用文字去对音,所以一般习俗多有别称。从现代民俗学者的考察记录看,该习俗在全国范围内以“送祝米”为通行称呼,使用范围最广。其别称多达十余种,一般为“送X米”结构。“祝”字古音与今天有异,《说文解字》为“之六切”[2];《广韵》释“祝”曰:“《说文》曰祭主赞词,又音粥。”[3]《一切经音义》卷六释“祝”曰,“《说文》作詶,之授反,詶,诅也,今皆作呪。”[4]《经典释文》曰:“祝,之又切。”[5]这些同音字彼此通假产生了一些别称,如在我国通行度仅次于“送祝米”的“送粥米”之名、山东临朐县曾经使用的“望咒米”*“望咒米”乃“送祝米”的民间俗称之一,参见车吉心:《齐鲁文化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26页;“望咒米”的“望”应该是“往”的同声代替字,有“送往”之意,因为现在临朐多称“往助米”,可见音转之痕迹,见山东省临朐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朐县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7页;“咒”乃“呪”的异体字,“呪与咒形体小变,其义则一也”,见张自烈《正字通·口部》,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第142页。之称等。可以推定,其它的别称一般为“送祝米”之名在民间的音转之变,如山东肥城、莒县、临沂等地多称“送助米”*这三个地区的别称情况分别参看:孙家小庄村志编纂委员会编:《孙家小庄村志》,齐鲁书社,2008年,第456页;莒县史志办公室编:《洛河镇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5年,第598页;尚庆夫:《嫦娥怨——尚庆夫剧作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安徽淮北地区称“送钟美”[1]219,河南商丘、山东青州、山东寿光、四川雅安、河南濮阳等地称“送中米”*这五个地区的别称情况分别参看: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河南省志·民俗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孟庆刚,焦永峰等:《青州民俗(下)》,青岛出版社,2010年,第327页;山东省寿光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寿光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455页;雅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雅安市志(续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565页;濮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濮阳市志(卷五)》,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18页。。
同时俗名的别称也与我国南稻北麦的种植大格局有关。南方多产稻米,贺礼多以稻米、糯米或小米为主,故名称中多带“米”字,如“送祝米”或“送粥米”等;北方喜礼则以小麦为主,如皖北地区“‘送祝米’的主要礼物是小麦”[6]。于是该习俗便有了与“麦”、“面”相关的别称,从田野调查结果看,鲁中淄博地区称“送祝麦”,河南有些地区称“送米面”[7]。所以从全国来看“送祝米”名称中的“米”不单纯指稻谷,还包括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
2.关于日期。从民俗学者的调查结果看,该习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六、九或十二天举行,日期具有确定性。明清小说中多有三日送祝米的记载,《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一回记叙晁家为晁梁办“送粥米”礼时曰:“到了三日,送粥米的拥挤不开。”[8]287又四十九回晁梁为其子举办“洗三”仪式的当天,“姜晁两门亲戚来送粥米的,如流水一般。”[8]657《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应伯爵生子后吴月娘对西门庆说:“他恁大年纪,也才见这个儿子,应二嫂不知怎的喜欢哩!到明日,咱也少不的送些粥米儿与他。”[9]865-866文中“明日”恰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现在河南地区讲究“男十二女九”,故习俗也称“做十二”或“做九”,如汉川地区,送祝米就和九朝同时举行[10]。同时,送祝米的日期也具有约定性,即由产妇的夫家与娘家相约而定,如湖湘地区一般在确定的三日或十二日举行,《乾隆辰州府志》卷十二《风俗》曰:“女既嫁,……既产之日,壻至妇家报喜。三日,母家馈以鸡子、白米及外孙在枕之属,曰三朝。或十二日或满月再馈。”[11]而在湖北三峡地区,“生了小儿后,必须到女家报喜,相互商定日期‘打喜’。到了约定日期,女方家人前来送‘祝米’”[12]。在湘南、湘西等地,“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13]。
3.关于流行范围。通过实地走访和对现代民俗学者调查记录的检看,“送祝米”习俗确实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江西等多个省份至今仍存此习俗。但它并非汉族的独有风俗,在彝族、么佬族、苗族、壮族、赫哲族、白族、瑶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流行*各少数民族的习俗情况分别参看: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上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5页;贵州仡佬族学会:《仡佬族文化百科全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禹舜:《湖南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603页;梁庭望:《中国壮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0页;孙玉民,孙俊梅:《中国赫哲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5页;王锋,等:《中国白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5页;潘琼阁:《中国瑶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5页;何斯强,蒋彬:《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6页;乐其麟:《民间育儿求吉通书》,气象出版社,2003年,第62页。。所以该习俗何以能成为全国性、多民族共有的仪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今天所有关于“送祝米”的记录和解释均将其列为“贺诞”习俗,认为“祝”为祝贺、庆贺之意,仅举两例:
旧时,武汉及其周边各地时兴送祝米。……“祝”的含义是祝福,“米”的含义是衣食丰裕,意谓新生儿长富长禄。[14]
……贺喜最普通的名称是“送祝米”。它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上游、淮河流域等广泛流行。娘家和族亲所送礼物,以大米、小米为主礼之一,又含有祝新生儿顺顺当当长大的寓意,故获得这一称呼。[15]
其实,在《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一回中就出现了只送“粥米银”而不参加贺礼的记录[8]286,类似于今天的“送红包”。一旦贺礼货币化、习俗仪式弱化,民俗的原始意味就会变淡,所以该习俗最晚在明清时代已经开始消解它的原始意义了。那么,为何专门送“米”,为何称“祝米”等问题在今天都难寻答案了。而且“送祝米”之名未见于古籍记载,要探寻其俗名始于何时、习俗原始意义等并无文献可征。只能从外围入手进行考查:一是求诸古代文化,即因名循实,从“祝”和“米”的文化意蕴中分析;二是诉诸田野调查,即以今逆古,从今人传说的故事中探寻。
首先,从“祝米”的巫文化内涵分析习俗的原始意义。
该习俗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并以“送祝米”之名最为流行,那“祝米”之名应当可以引导我们窥见这一习俗的一些原始含义。“祝米”一词虽未见诸古籍,但古代有与之结构相似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的构成及含义或许对于我们了解“送祝米”的意义有帮助:
祝药:《墨子·非攻》曰:“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孙诒让引毕沅云:“祝,谓祝由。”[16]清张志聪注《黄帝内经·素问》释“祝由”曰:“对神之辞曰祝。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病从而可愈已。”[17]92
呪水:《北史·魏清河王怿传》曰:“时有沙门惠怜者,自云呪水饮人,能差诸病。”[18]“呪水”类似于道教中为人治病的“符水”。
咒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岣嵝神书》“咒枣治疟”方曰:“执枣一枚,咒曰:吾有枣一枚,一心归大道。优他或优降,或劈火烧之。念七遍,吹枣上,与病人食之,即愈。”[19]
祝币:《文心雕龙·祝盟》曰:“祝币史辞,靡神不至。”[20]“祝币”是巫祝在祭祀时用作飨神的玉帛等祭品,以祈求获得神佑。
“祝”、“呪”、“咒”三字古音义相同,可以通假,且三字都与鬼神崇拜有关,具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祝药”、“咒枣”及“呪水”乃是巫医不分时代巫术治病思想的产物,寄托了人们以巫术驱除疾病的愿望;“祝币”则强调以珍贵物品飨神以获得保佑。依据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功能推测,“祝米”是巫祝专用在生子这一重要人生仪式上的米,“送祝米”习俗则是一场为母子祷神祈福的巫文化活动。其原始意义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如“祝药”等,通过巫祝的祷祝让米获得神性,给产妇食用以驱除病魔;二、如“祝币”,巫祝将世间珍贵之物——米,奉献以飨神悦鬼求得福佑。总之,“祝米”不论是用来飨神还是用来自食,目的都是为了攘灾祸求平安。
那么,“祝米”意义的生成是基于何种巫文化传统呢?
首先,我国本来就有奉米为神,以米驱除邪病的巫文化,“送祝米”习俗只是把该传统意义专用在了出生礼仪中。民以食为天,自然对米、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崇拜有加,《国语·鲁语》所言“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我国有将谷物奉若神灵、视为祥瑞的传统。《白虎通义·社稷》曰:“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21]《春秋繁露》引《尚书大传》曰:“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土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22]《拾遗记》记载,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23]并且人们认为稻谷得天地之正,甚至将稻米饮食和人格理想相提并论,《黄帝内经·素问》曰: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17]100
其次,“米”在我国很早即作为飨神的主要祭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说《山海经》“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24]。王逸注《楚辞·离骚》曰:“糈,精米,所以享神。”[25]现在无锡地区锡东一带民间,从春节斋神、祭祖起,堂前要安放一碗米,称“供米”,“这碗供米(米神)常年不弃,到来年春节才更换。是无锡地区唯一的常年供奉物和供奉神。民间普遍流传‘米是宝中宝,斋神最最好’、‘堂前供米神,邪鬼勿进门’等俗语。”[26]在民间此类以米飨神、祛邪的风俗不一而足,正如民俗学家总结的一样,“孩子受惊生病需要米、避邪赶鬼需要米、结婚时要吃上轿饭、老人去世时要喂最后一口饭、殉葬品中需要五谷袋……等等。”[27]“粥米”是“米”的另一形态,也具有飨神、辟邪的功用。《搜神记》一则曰,蚕神要求人们“作白粥,泛膏于上”以飨神,便能大获[28]55;范成大《口数粥行》诗曰:“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镣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所以“送粥米”的别名流行广泛,不仅因为它与“送祝米”古音相同,还因为它具有与“祝米”一样的巫文化内涵。
所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米”的神性、辟邪性和飨神等功用,是“送祝米”习俗形成的文化基础,这也是民俗称呼中一般含有“米”字的根本原因。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在生子的时候大张旗鼓地以米飨神驱魔呢?因为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母亲难产、孩子夭折的发生率很高,人们常将这些灾祸归因为鬼祟并极力设法攘除。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诘》篇中有两则曰:
人生子未能行而死,恒然,是不辜鬼处之。以庚日日始出时濆门以灰,有祭,十日收祭,裹以白茅,狸(埋)野,则毋(无)央(殃)矣。
人恒亡赤子,是水亡伤取之,乃为灰室而牢之六,县(悬)以则得矣;刊之以则死矣;亨(烹)而食之,不害矣。[29]
《论衡·订鬼》引《礼》说:
颛顼氏有三子,生而故妖死,去为疫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库,善惊人小儿。[30]
于是人们便求助巫术,类似于各地的“洗三”礼中都有老者充当巫祝并口颂祝词。而且,先民固有视女性为不洁、产血为污秽的观念,认为“血露”也是灾祸的导源。关于我国的产血禁忌习俗前辈学者多有阐发,如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姅,妇人污也。”曰:“谓月事及免身及伤孕皆是也。《广韵》曰:‘姅,伤孕也。’伤孕者,怀子伤也。”[31]晋陈延之《小品方》曰:“妇人产后满月者,以其产生,身经闇秽,血露未净,不可出户牖,至井灶所也,亦不朝神祇及祠祀也。”[32]24此禁忌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广泛存在,此不赘述。所以“血露”之秽及其引起的灾难与鬼祟是人们极力避免的。从这一点上看,送祝米的意义还在于驱除因产血给全家带来的“邪祟”。
其次,从民间传说探求习俗的原始意义。现代民俗学者通过田野调查记录了一些地区所流传的关于民俗的渊源的传说,民间各地对“祝”字的不同理解使得对习俗意义的说法不一,概括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人名说、谐音说。湖南民间认为“祝”是指南宋农民起义领导杨幺的妻子“祝荷花”:
该风俗起源于南宋初年杨幺农民起义时的龙阳县(今汉寿县)。杨幺夫人姓名为祝荷花,专管照顾出征农民的家属工作,凡妇女生产,便送上两升大米,一只母鸡,两斤红糖,一对鲋鱼,后相沿成习。因杨幺妇人之姓而有“祝米”之名。[33]
史书未见杨幺妻祝荷花之名与事,故此说当为民间根据“祝米”之名附会音义而成;谐音说。湖北巴东民间认为,“祝”乃“竹”之谐音:
大山、田妹夫妇生子后生计难以维持,邻里就送竹子上结的米子送给孕妇做粥,以帮助产妇发奶。因此当地称为“送竹米”。又说现在取了谐音改为“送祝米”。[34]
另一民间传说认为:汉末刘备出生后,乡民偷偷将米、盐、肉等放到竹筒里救济被官府迫害的刘备母子,刘备称帝后人们“想图个吉利,哪家生了娃儿,就把米、肉之类装在竹筒里送去,表示祝贺”称为“送竹米”,后因谐音而称“送祝米”。[35]150
还有些地区认为“祝”是“粥”或“助”的谐音。有一民间传说认为:朱元璋降生后邻人怜其母子贫苦,乃赠米助以熬粥度日。朱元璋称帝后民间便有了“送粥米”之俗,后来也因谐音称“送祝米”[35]152。有“送粥米”别名的地区多认同此说法,因为当地人民将“粥米”视为对新产母子的营养品,如四川地区粥米指“一岁左右小儿所吃食物”[1]220;南方一些地区如广东封开县、江苏无锡及京族内部等还流行乡人为产妇送米粥以增强营养的做法,只是俗称“送羹”*“送羹”与“送米”实同而名异,这三个地区的民俗情况分别参看封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封开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71页;朱海容:《古吴春秋——无锡民俗文化(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4年,第76页;何思源:《中国京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6页。。所以,当地人民从实用的角度自然认为“祝”是“粥”的谐音。
可以看出,民间的解释皆是“祝米”之名形成后的附会之说,在这些解释中“祝”皆为现代汉语的读音,并且“祝”和“米”礼神祛鬼的原始巫文化含义已经不见踪迹,而是偏于强调民俗在妇婴保健、营养方面的作用。这些传说故事的出现应该较晚,但这些故事中所强调的“祝米”的实用性却不见得是晚出。因为一般民俗兼具宗教性和实用性,民间的各种说法能够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在“送祝米”习俗生成过程中,人们对“米”实用性的重视:首先在物质贫乏、温饱难求的时代,一家添丁的确需要亲友接济,所以很多地区别称“送助米”;其次,妇女新产确实急需补充营养,明《小品方》即曰:“夫死生皆有三日也,古时妇人产,下地落草,法如就死也。既得生产,谓之免难也。亲属将猪肝来庆之,以猪肝补养,五日内伤绝也,非庆其儿也。”[32]24我们可以看出“送祝米”的时间一般离生产日期较近,其目的明显有催奶、增加营养的成分,所以也有地方称“下汤米”、“下乳汁米”*此俗名参看车吉心编:《齐鲁文化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26页。“下”有“送”的含义,如《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黛玉笑道:‘今日齐来,谁下帖子请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富农老李家怕斗,着忙跟穷人结亲,愿把姑娘许配老王家,彩礼也下了。”等。
中国的稻作及稻作文化源远流长,“送祝米”习俗应是稻作文化的内容之一,所以其形成时间也应较早。日本也是以稻作为主的国家,他们虽然没有“送祝米”习俗,但同样有以稻米为产妇消灾祈福的传统:
“米”又被称之为“靈穀”,据说是寄寓着“靈力”,所以称米为“チカラ”从前人们登山前要吃“山越餅”(越山糕),又称其为“力餅”。也有的地方在妇女的产期前后,让她们吃米糕或白米饭,据说这样可以“扼払”(消灾避邪)。[36]
据林河先生考证,中日两国在稻作生产中皆形成了一种“粳糯文化”[37],在贺诞习俗上的共通性说明两国都受到了“粳糯文化”的影响。可是因为相关文献的缺少和民间传说的不可靠,对俗源的研究难以深入。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梳理一下习俗传统,为进一步探源奠定基础。
明清小说中“送粥米”之名开始出现,且对“送粥米”习俗的记述频繁,如《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一、二十五、四十九、六十六回,《红楼梦》第六十一回等,凡六处。可见明清时期此民俗之风盛。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条曰,女子“就蓐分娩讫,人争送粟米炭醋之类”[38];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育子》记录南宋时临安女子“足月,既坐蓐分娩,亲朋争送细米炭醋”[39]。说明最晚在北宋时期送米贺诞之俗已经形成。
唐朝有为新生儿举办“汤饼会(筵)”以招待来客的习俗,《新唐书·玄宗王皇后传》中记王皇后言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40]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曰:“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添麒麟。”汤饼会(筵)的参加者应该携带贺礼,贺礼是不是米面之类的东西呢?据民俗学家考察,现在云南一带也有举办“汤饼筵”的贺诞习俗,又称“粥米客”,因“亲友送红糖、糯米给产妇熬粥滋补身体”而得名[41]。所以可以推测,唐代已经有了送米贺诞的习俗,只是未见关于俗名的文献记载。
晋干宝《搜神记》记录了一则为产妇赠“粥糜”的故事,可能是“送祝米”习俗较早的源头:
……有张妪者,尝往周家佣赁,野合,有身,月满,当孕,便遣出外,驻车屋下,产得儿。主人往视,哀其孤寒,作粥糜食之。[28]123
小说中“粥糜”与“粥米”义同音近,或为“祝米”的早期称呼。为妇婴作“粥糜”的行为,是“粥米”和生子结合的较早记录。小说中所述赠“粥糜”的目的完全是出于对妇婴的接济,印证了我们对习俗实用性的论断。
晋葛洪的《神仙传·王远传》记载了神仙麻姑为新产的蔡经弟妇“掷米”除秽之事,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送米和生子相结合的故事,《四库全书》本《神仙传》内容如下:
……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姪,时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乃止之曰:“噫! 且立勿前。”即求少许米,至得米,便以撒地,谓以米祛其秽也,视米皆成珍珠。方平笑曰:“姑故少年也,吾老矣,不喜复作此曹辈狡狯变化也。”
麻姑的行为被后人美其名曰“掷米成珠”,此故事当在魏晋及其之前流传甚广,如在《列异传》中已经有了蔡经遇麻姑的故事片段。只是魏晋之前难寻可资追溯习俗源头的文献了。
“麻姑掷米”的故事是不是“送祝米”习俗的渊源尚未可知,但应当是该习俗传统中可追溯的最早记录,因为此故事与“送祝米”习俗有许多相同之处。
首先,两者都有浓重的巫文化色彩。
麻姑具有与巫祝同类的身份。《神仙传·王远传》借王远之口曰“麻姑神人也”,“神人”犹巫祝,可为人祈福除祸,扬雄《长杨赋》曾曰,“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且麻姑掷米时口中有词曰“以米祛其秽也”,这与巫祝在祈祷仪式中的祝词相类。
麻姑掷米与民间“送祝米”的目的性是一致的。麻姑掷米是为了“以米祛其秽”,麻姑“掷米”和现代婚俗中“撒米”的行为很相似。如在江南地区民间婚嫁习俗中,“男方要在娶亲花轿中放置‘坐轿米’以驱邪,即花轿进行中要有一个撒米郎向花轿不断撒米,谓能够驱除妖魔鬼怪进花轿。”[42]结合我国古代先民的禁忌习俗,麻姑所谓的“秽”正是女子生产带来的“血露”之秽。“麻姑掷米”的行为和目的正是基于对传统巫文化中“米”的特性的认识。清代《茯苓仙传奇》中更清楚地表明了麻姑掷米的原因:
(生下,引老旦、旦上)参见仙姑。(贴拱手介,小旦后上,贴摇手介)此女弗前,莫是新产?(老旦)不敢相瞒,产后尚未弥月。(贴取米遥掷介,老旦拾介)这真奇事,怎么生米掷地,粒粒皆成丹砂?(末笑介)姑尚年少,予了不喜作此狡狯。(贴笑介)聊以解禳耳。(老旦同小旦下,贴)
(寄生草)将米粒,排山阵;借丹砂,护血光。也不是凭他幻术淆真相,留将巧技招虚谤。多只为恐沾不净来魔障,因此上小施奇异博轩渠,大家快乐都无恙。[43]
麻姑自言掷米乃“聊以解禳”,“解禳”系道教祷神除殃之词,是祝祷之意;“血光”即指“血露”之秽带来的灾难;“不净”即《神仙传》所言之“秽”;“魔障”虽然是佛教语,但在我们日常使用中它仍指“邪魔鬼祟”*在佛教中“魔障”“指一切扰乱身心、妨碍修行的意念和行为”,参看任继愈:《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55页。元曲《二姻缘》有唱词曰,“你一个鬼精灵会魔障这生人意,可知我这个酒糟头不识你这拖刀计”。此处“魔障”即为“指障碍善事、夺人生命的恶鬼神”。参看霍松林,申士尧:《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487-494页。。凡此种种言语,皆在说明麻姑掷米是为妇婴驱邪、求福,这和“送祝米”民俗在意义上是一致的。
同时,麻姑故事的很多版本中有“掷米成丹”之说,《太平广记》“王远”条、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葛洪《神仙传》、清代戏曲《茯苓仙传奇》等,皆曰麻姑掷米化为“丹砂”。而《神农本草经》曰,丹砂能“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44];《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李少君言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之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45]所以,“掷米成丹”之说,似更着重强调麻姑送米驱邪避鬼的目的性。
其次,麻姑“掷米”的时间和民间“送祝米”的时间基本一致。
关于麻姑“掷米”的时间,《太平广记》“王远”条曰在蔡经弟妇产后“数日”。《太平御览》卷八〇三、《事类赋注》、《云笈七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增订汉魏丛书》本的《神仙传》,皆作“数十日”。“数日”或“数十日”均和现代民俗中常规时间点大致相合。清代麻姑传说《茯苓仙传奇》言麻姑掷米时间乃蔡经弟妇产后“未弥月”,现代民俗中贺诞的时间均在产后一月之内举行,这个时间段也基本符合。
最后,麻姑影响的扩大与“送祝米”习俗的流播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魏晋之后麻姑故事也绵延不绝,社会上层文人的诗、文、词、曲、画等各类传播媒介中均有麻姑的影子,“麻姑献寿”、“沧海桑田”、“掷米成珠(丹)”等典故尤为人称道。道教的兴盛、道教文学的勃兴也带动了麻姑故事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如后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唐代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明都穆撰《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明陈克昌编《麻姑集》等,皆本《神仙传》而踵事增华,尤其对“麻姑掷米”情节叙写甚详。所以,麻姑作为道教主仙之一在中国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其进一步影响民间“送祝米”习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若因名循实,我国传统的巫文化是习俗产生的大背景,人们对难产、夭病的恐惧及对稻米的崇拜是习俗产生的心理基础,人们需要在婴孩诞生不久的关键时刻通过这一祭仪消除心理上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同时也以此表达对母婴安康、家庭幸福的企盼和祝福。以今观古,从相关的民间传说内容考察,“送祝米”习俗是产妇在哺乳期饮食和营养的现实需要,是亲友之间朴素的互助精神的体现。以目前所知的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传统追溯,该习俗最早可以上溯至魏晋时期,其中麻姑“掷米成珠”或“掷米成丹”的传说故事应该与习俗的形成与流播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1]叶大兵,乌丙安.中国风俗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8.
[3]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437.
[4]玄应.一切经音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198.
[5]陆德明.经典释文·尚书音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88.
[6]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M].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32.
[7]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河南省志:民俗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75.
[8]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9]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865-866.
[10]邵文杰.河南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771.
[11]席绍葆,等.乾隆辰州府志:风俗[M].长沙:岳麓书社,2010:275.
[12]胡长贵,李崇琛,胡孝红.三峡民俗风情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88.
[13]杜纯梓.湖湘文化要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41.
[14]严宏俊.老汉阳民俗录[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13.
[15]万建中.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68.
[16]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133.
[17]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18]李延寿.北史:卷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717.
[19]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57.
[20]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180.
[21]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83.
[22]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1:170.
[23]王嘉,撰,齐治平,校注.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5.
[2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济南:齐鲁书社,1997:22.
[25]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7.
[26]朱海容.古吴春秋:无锡民俗文化(上)[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4:77.
[27]刘健.浙江省部分地区的稻作文化[M]//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中国民间文化(93/2):民间稻作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47.
[28]干宝,撰,汪绍楹,校.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14.
[30]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935.
[3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25.
[32]高文柱.小品方辑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3]汪玢玲,张志立.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301.
[34]邹天毅.巴东民间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44.
[35]雪犁.中华民俗源流集成:仪礼[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36]戴洪祥.日本的“米”文化[J].日语知识.1994(9):46.
[37]林河.“粳糯文化”的源流——中、日稻作文化与民俗的比较研究[M]//任兆胜,李云峰.稻作与祭仪: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6.
[38]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00.
[39]吴自牧.梦梁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310.
[40]欧阳修.新唐书:卷七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5:3491.
[41]潘倩菲.实用中国风俗辞典:粥米客[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221.
[42]姜彬.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497.
[43]玉泉樵子.茯苓仙传奇[M]//知虫天子.香艳丛书.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8:1128.
[44]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1.
[45]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13:1665.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Traditional Custom of Sending Zhoumi
ZHANG Chuan-dong
(SchoolofLiterature&Journalism,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Sending Zhoum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custom celebrating baby’s birth which is popular in wide areas and popular among ethnic group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sending Zhoumi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practical care. The wizard culture of China,especially the folk worship of rice is the religious basis of the custom formation. And the mutually suppor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 or relatives is the realistic basis of the customs formation. Nowadays,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the folk custom sending Zhoumi is very difficult, but tracing its tradition, we can find that the phenomena of sending rice has emerged from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ales about Ma-Gu scattering rice is same as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ustom.
Sending Zhoumi; folk custom; original meaning; traditional culture;Ma-Gu scattering rice
2016-04-06
10.7671/j.issn.1672-0202.2016.05.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W032)
张传东(1979—),男,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鲁东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E-mail:zhchd8150@126.com
K892.21
A
1672-0202(2016)05-01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