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正(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宗教实践与净慧长老的文学创作
吴光正
(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摘 要:《经窗禅韵》是净慧长老的古体诗词集,是其宗教人生的形象记录。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切入分析,可知其诗词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即试炼期、积淀期和开创期。作为开创生活禅宗风的一代高僧,净慧长老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伤记忆与弘法意识、祖庭意识与生活禅理念、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则具有强烈的个人品格和宗派特性。
关键词:宗教实践;宗教经验;净慧;《经窗禅韵》
20世纪中国佛教文学创作呈现出“佛学为体、文学为用”的特征,这一特征在台湾得到弘扬和发展,各个体裁的文学创作均颇为壮观。两相比较之下,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地区的佛教文学创作只有古体诗词一枝独秀,且只在少数长老笔下熠熠生辉[1]。笔者曾于2009年暑假来到四祖寺参与宗教实践,得到净慧长老的指点和支持,并于2012年暑假在四祖寺召开《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会议,对净慧长老的生活禅有了深刻的体悟。会后多次翻阅净慧长老的诗词集《经窗禅韵》[2],对当代高僧的古体诗词创作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觉得净慧长老的诗词创作对于探索一代高僧的成长和弘法历程、对于探索现当代佛教的发展轨迹无疑是最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现当代佛教研究还存在诸多禁区以及现当代佛教研究受制于官方意识形态话语的情况下,《经窗禅韵》中所承载的宗教实践和宗教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可以这么说,《经窗禅韵》既是一部一代高僧的心灵史,更是一部形象的现当代佛教史。
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净慧长老(1933—2013)出生于湖北新洲,一岁半时即被父母送入尼庵,从此和佛教结缘,在诸大德的培养下成为一代高僧。其宗教人生凸显了20世纪至今中国佛教的发展轨迹,其生活禅理念是太虚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在当代的弘扬和发展。
早在青少年时期,净慧长老便接受了颇为完整的寺院教育,并有幸亲近虚云等高僧大德。在新洲汪集乡间小庵由海善、仁德尼师抚养时,净慧长老一方面在当地发蒙读书,一方面熟读佛经、参加佛教课诵。1947年冬,净慧长老经能庆尼师介绍礼武昌普渡寺宗樵上人为师,法名宗道,号净慧,不久又至三佛寺亲近大馫太老和尚,在念佛堂学习仪轨。1951年春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寺,在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52年承虚云老和尚之命以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宗法脉,1953年被虚云老和尚任命为云门寺监院。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虚云老和尚又把他送入佛学院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班。
1979年净慧长老进入中国佛教协会工作,并先后在河北和湖北开创生活禅道场,致力于弘法事业。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期间,净慧长老担任《法音》编辑并于1981年开始主持编务,达二十年,同时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成员和领导,开展各项法务活动和对外交流。1988年河北省有关部门邀请净慧长老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1989年净慧长老到会履职,除了担任创会会长外,还致力于赵州柏林寺的重建。2003年,净慧长老应湖北省有关部门的邀请,到湖北主持新的道场。当年他又先后到黄梅四祖寺、当阳玉泉寺履职。2013年,他又应邀担任黄梅五祖寺方丈。除了经营以上道场外,净慧长老1999年曾主持房山云居寺石经回藏事宜,并一度担任该寺住持,后来又复兴当阳度门寺、邢台玉泉禅寺、大开元寺、黄梅老祖寺、四祖寺下院芦花庵、虚云禅林等。
1991年净慧长老提出了生活禅理念,并通过1993年柏林禅寺大学生生活禅夏令营加以宣示。净慧长老在《入禅之门》书序中对生活禅的理念作了详尽的介绍,指出由于受传统禅宗和当代海内外许多大德新的弘法观念的启发和影响,提出了“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其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方法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具体落实中的要求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修生活禅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体任中证解脱;生活禅的法门纲宗是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3]2。
为了弘扬生活禅,净慧长老利用一切机会宣讲开示、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双峰禅话》《生活禅钥》《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做人的佛法》《心经禅解》《经窗禅韵》《生活禅语》等一系列著作。这些著作大部分都是对佛教经典的阐发和演绎,目的是建构自己的生活禅理念。比如《做人的佛法》是关于《善生经》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的讲演记录稿,净慧长老选讲这一经一品的目的,旨在强调学佛与做人的一致性,在做人与做事的社会实践中具体落实人间佛教与生活禅的要求。可见,其倡导的生活禅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当代回响。
为了推行生活禅,净慧长老还在如下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一是编辑刊行佛教经典,如编辑出版《中国禅宗灯录大全》《虚云和尚全集》等重要图书和上百种佛教典籍,发起影印《大正藏》《乾隆大藏经》等藏经;二是主办刊物,如主编《法音》,创办《禅》刊,接办《正觉》,与学界共办《中国禅学》;三是设立研究机构,举办各种讲座、论坛,前者如河北禅学研究所、黄梅禅宗文化研究会,后者如“黄梅禅文化高峰论坛”和“河北禅文化论坛”;四是开展生活禅夏令营,如定期举办“禅文化夏令营”。此外,净慧长老还致力于人才培养和僧团建设,等等。
《经窗禅韵》是净慧长老的古体诗词集,是其宗教人生的形象记录。该诗词集初版于2008年,收录长老1955至2006年间的作品;增订本出版于2013年,除增收2007至2013年间创作的作品外,还补录了1955至2006年间的作品。该诗词集由门人、侍者收集整理,按年代编次,并有作者和整理者的注释,对相关作品的典故和创作语境作了具体说明,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代高僧的心灵史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净慧长老的宗教实践和诗词创作情形,我们可以将其古体诗词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即1955—1978年间的试炼期、1979—1990年间的积淀期和1991—2013年间的开创期。
试炼期的文学创作由于受到虚云老和尚和当时形势的影响而呈现出勇猛精进的精神面貌。1955年冬,净慧长老来到云居山,亲承虚云老和尚教诲,曾赋诗表达自己的感悟:“茅蓬三月侍师栖,教益时承庆幸余。命扫客尘归性海,嘱坚戒定出轮回。若非云散何瞻日,不是清波怎见矶。子夜霜钟迷梦觉,个中消息少人知。”(《乙未岁重礼云居敬步虚公师尊追和洪断禅师原韵·侍师受教》)老和尚的教导坚定了净慧长老的宗教修持,为日后的人间试炼打下了厚实的信仰基础。在虚云老和尚的推荐下,净慧长老来到中国佛学院深造,由于受到当时形势的鼓舞,精神状态极为昂扬,他在1956年赋诗送别同学彻洪时指出:“六载同窗情切切,一朝诀别意融融。愿将一滴杨枝水,洒入人民大海中。”(《彻洪同学奉调回川》)诗歌表达了六载同学之情,更传达了用佛法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和愿心。这两首诗一是表达了作者修持愿力,一是表达了作者的济世情怀,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两首诗也可谓一语成谶,注定了净慧长老人间试炼、人间弘法的人生轨迹。
净慧长老的这种精神面貌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注定要遭遇波折和打击,但他的诗词却往往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加以观照。对于单调而繁重的劳动生活,诗人是这样咏叹的:“了却日常耕作事,挑灯独坐补衣裳。生涯自喜归淳朴,引线穿针兴味长。”(《劳动杂韵》)“喜近松林筑小居,也藏锄镐也藏书。粗茶淡饭贫中味,困学勤耕乐有余。”(《新居落成题壁》)“一盏清茶一炷香,农余饭后读书忙。有人问我书中味,霞蔚云蒸古木苍。”(《农余杂韵》)“文章经世寸心奢,薄技资生未到家。还是山庄春意满,耕云锄雾乐生涯。”(《新春杂感》)“红花沤罢插秧初,稻正青肥麦又黄。漫向老天夸自得,四时瓜菜任先尝。”(《漫兴》)这五首诗分别写于1964、1972、1975、1978年,传达了诗人随遇而安、随缘任运的情怀。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牢骚满腹,而是拥抱生活,在劳动中寻求快乐,在诗书中寻求安宁。这是一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境界,这是一种人间试炼后的解脱与轻松。
面对“本与云门为后进,谁期贾岛作前身”(《四十初度》)这样的窘境,净慧长老有着强烈的愧疚更有着强烈的期盼。“十载别离人事改,愧无片善达黎民。”(《纪梦》)“转眼韶华四十春,读书学道两无成。”(《四十初度》)云云,谈的是自己无由一展抱负的苦闷。但是,他也能自我解脱:“眼底诸缘都放下,恰如平地一神仙。虽愧不才难致用,却欣春色满人间。”(《和化石老人原韵》)这种安贫乐道不是独善其身不是消极沉沦,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一种积极等待。1976年2月14日所写的《元宵赠友》便传达了个中消息:“应从俗谛归真谛,了却尘缘结净缘。莫道此生虚浪掷,好将钟鼓续薪传。”诗中表达的是一个僧人恢复僧籍、传灯弘法的热切期盼。随着“四人帮”倒台,这种期盼的实现就在眼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巧把时装当袈裟,宽肠大肚笑哈哈。人间富贵应无份,八德池中上品花。”(《和化石老人原韵》)境遇的转换让净慧长老有幸能够出游武汉和桂林,并写下了《桂林纪游杂咏》、《武汉杂咏》组诗,传达了“何幸天安人定日,名山胜水共忘忧”、“金身还四大,清众换新装”的愉悦之情。与此同时,他也向中国佛教协会的诸位领导人呈送诗歌表达心愿,《呈明真、正果两法师》、《呈赵朴初居士》就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
积淀期的诗词创作是净慧长老投身中国佛教协会复会工作的文学记录。伴随着整个佛教界的复苏与新生,净慧长老的喜悦之情和中兴佛教的豪情每每形诸笔端。告别亲友时他便指出:“尚喜与民忧乐共,此番远别应高歌”(《别亲友》);来到北京后,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重到都门书感》:“策马扬鞭无尽意,自忘铅钝请长缨。”从此,他与友人期许,希望能为佛教贡献自己的力量:“明时应喜青山在,策马齐奔万里程。”(《读老友白光法师来信感书》)从此,他对弟子和后进勉力有加:“流风余韵应犹在,寂寞吾门望汝贤。”(《闻齐贤徒在云居写经赋此勉之》)从此,他用诗歌见证中国佛教复兴的各种新气象。《喜闻宽忍师挂笠福州林阳寺,敬步原韵以赠》、《本焕老和尚传临济宗法脉回正定临济祖庭,陪有明和尚赴南岭接法,志感》记载了教界龙象振兴道场的事迹;《重游东林寺写怀》、《重游苏州虎丘咏生公说法台》则记载了佛教丛林复兴的新气象;《送传印法师赴日留学》、《送隆藏赴日本留学》描述的是教界龙象出国留学的情形;《访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偶拈一绝至感》、《随中国佛教法务团参礼美国万佛城杂韵》、《参礼韩国汉城曹溪寺有感,呈徐义玄长老》等诗篇是净慧长老外事活动的记录,表达了他自己参学兴教的愿望。
积淀期的佛教复兴工作为净慧长老未来开创生活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机缘,命运也在眷顾这位蓄势待发的高僧。1987年10月15日,净慧长老陪日本中日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参拜河北赵县赵州塔,见赵州门庭萧条,不禁潸然泪下,于是萌生规复祖庭之意。《参拜赵州从谂禅师塔》对此有强烈的表达:“来参真际观音院,何幸国师塔尚存。寂寂禅风千载后,庭前柏子待何人?”1988年,净慧长老接到河北省政府的公函,请他主持河北省佛教协会的诸项工作,1989年到会履职后净慧长老便着手复兴赵州祖庭。十年后,净慧长老在《忆初到柏林禅寺》再一次回顾了这一机缘:“山门不见法堂摧,断碣残垣共劫灰。前世赵州今世我,片云孤塔几徘徊。”
在繁忙的佛教复兴工作之余,净慧长老也时常在禅境中流连忘返。《相应》一诗传达了净慧长老另一个层面的修持境界:“任任腾腾触事真,溪声山色本来人。应无所住所缘住,般若观中万法泯。”如果说试炼期的诗歌表达了净慧长老劳动改造中随缘任运的情怀,那么《相应》这首诗则表达了净慧长老在顺境中对人间万法的佛学观照。此时的他,已经悟透了人间的荣辱升沉和悲欢离合,不再执着,亦无所挂碍。《登九华山神光岭述意》一诗亦颇具禅意:“绿叶兼红叶,群山入望中。烟霞怜我老,云外一声钟。”其空灵境界,应该是净慧长老心境的写照。
开创期的诗词创作是净慧长老开创生活禅、弘扬生活禅的形象记录。净慧长老1989年到河北佛教协会主持工作,并着手重建赵州柏林寺,但柏林禅寺的建设工作直到1991年才在诗歌中反映出来。从此,他以河北赵州柏林寺和湖北黄梅四祖寺为中心开始他的生活禅建设,直至2013年圆寂,魂牵梦绕、念兹在兹,并屡屡行诸吟咏。净慧长老喜欢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盘点自己的人生轨迹,正如试炼期撰写《三十初度》、《四十初度》,积淀期撰写《随缘》、《主编〈法音〉十年》一样,他在开创期撰写了《六十写怀》、《庚寅母难日写怀》、《净慧自赞》回顾自己的一生。《庚寅母难日写怀》云:“七十余年一梦间,半随风雨半云烟。萧萧白发同霜雪,寂寂禅心息妄澜。”《净慧自赞》云:“早岁参禅悦,截流识此心。云门蒙授记,赵州作主人。生活禅风立,修行不择根。把握在当下,电光石火顷。七旬承道信,八旬侍弘忍。五载当阳道,玉泉度门兴。宝掌千年寿,虚公百廿春;同参东西祖,道绝去来今。”这两首诗是净慧长老对自己中兴道场开创生活禅的努力所作的总结,尤其是后一首诗写于净慧长老圆寂前,写完后曾嘱咐弟子暂时不要发表,可以视为净慧长老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全面总结,“半随风雨半云烟”道出了净慧长老坎坷一生的人生经历和随缘任运的豁达襟怀。由此可见,净慧长老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和尚,净慧长老的创作思维也始终是一个宗教家的思维。翻阅开创期的诗词,我们便会发现,举凡道场建设、法事活动乃至唱和、纪游、咏怀,均是围绕着弘法兴教而展开,诗词创作甚至就是其弘法兴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净慧长老用诗歌描述了自己苦心经营道场的整个过程。1992年赵州祖庭举行禅七,净慧长老作诗表达自己漂泊多年终于可以有寺院施展抱负的欣慰之情:“风霜历尽未心安,老大来参柏子禅。欲把行囊高挂起,从今不费草鞋钱。”(《赵州祖庭结七有感》)2002年到湖北当阳行脚时,净慧长老又萌生了复兴神秀祖庭度门寺的打算,他在诗歌中将自己的当阳之行视为前缘分定:“梦中唤我楚天行,莫是三生有旧盟”;并且以赵州行脚的精神激励自己:“遥想赵州行脚事,敢将衰朽负前因。”(《当阳玉泉行》)道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经费,净慧长老也时常为此发愁,并行诸吟咏:“万人同建万佛楼,赤手空拳费运筹。铁架擎天赀费急,羞囊无计暗生愁。”(《柏林禅寺万佛楼工地杂感》)不过,好在有香港的李嘉诚和杨勋兄弟作大护法,道场建设进行得非常顺利。为了答谢,净慧长老常常赋诗加以颂扬,称他们是维摩长者、祇园长者。为了中兴度门寺,净慧长老甚至赋诗向大护法化缘:“重到度门意转赊,荒山曾是法王家。青莲地涌群峰合,何日楞伽绽妙花。度门不见大通碑,寂寞空山草木悲。我欲拂尘磨古镜,还期众力共扶持。”(《甲申正月初三日重礼度门寺杂感三首,并寄杨钊居士》)这首诗叙述了度门寺的辉煌史迹和荒芜景象,表达了自己期待施主扶持重兴道场的愿望,很庄重,也很得体,诗在净慧长老手中成了弘法的有力手段。
《经窗禅韵》所收作品时空跨度巨大,中国佛教在这个巨大的时空中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净慧长老也从一个青年僧成长为一代高僧,其中的劫难与因缘形塑了一代高僧的宗教经验也形塑了一代高僧的文学创作。本节拟从创伤记忆与弘法意识、祖庭意识与生活禅理念、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勾勒激荡于净慧长老诗词中的主旋律。
中国近现代佛教历经太平天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无论是僧团还是道场,可谓是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一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为佛教的复兴呕心沥血,这对青年僧净慧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1953年秋,虚云老和尚前往云居山驻锡,经七年困苦,古刹云居寺得以中兴。1955年冬,净慧长老来到老和尚身边做随身侍者,写下了《乙未岁重礼云居敬步虚公师尊追和洪断禅师原韵·登山抒感》一诗:“天上云居古道场,登临热恼化清凉。砌成岩壁凌千丈,移到峰峦锁万方。弹击金身尘片片,炮轰佛殿草苍苍。劫灰力拨来虚老,丕振颓风挽夕阳。”此诗描写抗战期间日军对千年古刹的摧毁和虚云老和尚复兴佛教的愿力和毅力,其中的创伤记忆和弘法意识由于佛教和净慧长老本人在此后的发展中历尽劫难而成为净慧长老诗词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净慧长老在建国后被迫下放农村劳动达十五年之久,尽管他把这一劫难当作一种宗教试炼并以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加以排遣,但是这一劫难带给净慧长老的伤害太深以至于在其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创伤记忆。这种创伤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挥之不去。“未除旧病增新病”,他“俯仰人生不胜悲”(《卧病偶占》);元旦来临,他“思量为僧身上事,徒余愧泪湿袈裟”(《元旦》);“经窗不魅听蛙声”,他也感到“旧梦如烟累此心”(《夏夜偶拈》);回到曹溪礼祖,看到“柏翠松虬新老树”,心情也是“一半心酸一半甜”(《岭南记游》);和友人唱和时,他“犹忆牛棚风雨夜,枕边常带泪花香”(《和云君居士〈七绝十九首〉》)。法兄的圆寂,他写诗追悼,不忘提及这一不堪回首的岁月:“云门才拭辛酸泪,反右交心又折磨。”(《哭佛源法兄和尚》)净慧长老晚年的这种追忆甚至让他感慨:“茫茫苦海望无边,不尽辛酸到暮年。”(《因事写怀》)
这种创伤记忆加深了净慧长老对佛教道场的关注,其诗歌中的废墟意象就是这种关注的体现。1974年,净慧长老登上新洲大岐山龙王顶,看到的是“松入青云里,碑横漫草中”,从残碑断简中发现了“龄上座”的碑刻,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缅怀之情(《登新洲大岐山龙王顶》)。1987年参拜赵州从谂禅师塔时,不禁泪流满面地发出了“断碑残碣埋荒草,禅河谁复问源头”的呼喊(《参拜赵州从谂禅师塔》)。从此,净慧长老参访佛教圣迹,总是会在诗词中描绘佛教的废墟:“怪哉不见残碑影,想是深山浩劫仍。”(《再咏“箕踞石”二绝》)“我到灵山无别事,凋零圣地万千愁。”(《参拜灵山有感》)废墟在这里成了劫难的象征,是净慧长老的一种创伤记忆。
这种创伤记忆激发了净慧长老的弘法意识,让他在满目废墟中振奋起来,投身于佛教道场的建设。云居寺一直由文物、旅游部门管理,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力争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由僧团管理。1999年,净慧长老受请担任房山云居寺住持,主持石经回藏事宜。他在诗歌中发出了“更有禅林还旧主,莫教众愿付云烟”的感慨,表达了“琬公盛德高风在,愤发桑榆敢问年”的意愿,但是此事“终付云烟”,让净慧长老痛心不已(《读崔恩卿先生〈云居寺石经回藏随想〉有感》)。2002 年12月16日,净慧长老来到当阳参拜荒芜的玉泉寺、度门寺,作诗明志:“梦中唤我楚天行,莫是三生有旧盟。遥想赵州行脚事,敢将衰朽负前因。”(《当阳玉泉行》)游览黄梅中山寺,看到的是断壁残经,中兴之情油然而生:“吾曹焉可怠,奋起振玄音。”(《游黄梅中山寺》)
在中兴道场的过程中,净慧长老也对佛教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于僧人无法主管僧寺,他发出了“天下名山僧共建,主权几度属禅门”的感慨(《赴泰国迎归佛牙舍利有感》);对于政府主导寺院收取巨额门票,他感慨到“禅门孔府摇钱树,千载文明亦痛哉”(《游婺源有感》),因而坚决主张寺院不收门票,漫步四祖寺山门时,情不自禁地吟唱自己的得意诗作:“更有新闻惊四座,停车游赏不收钱”(《四祖寺山门漫步》)。他也反思寺院自身的建设,在《杂感诗》中批评僧人不守戒律以及收取巨额开光费的不合理行为。在废墟面前,净慧长老更期待弟子们能够实现薪火传承。邢台玉泉禅寺建好后,他作诗表达自己对弟子的期待:“寄语堂前新衲子,山门有望续薪传。”(《小住邢台玉泉禅寺成杂感六首,并示寺中诸徒众》)经过十来年的建设,净慧长老把赵州禅寺建设成了一座中国佛教界对外交流的窗口,他退位交棒,作诗表达自己的期待:“洒扫山门十五年,传灯建寺酬前缘。古稀遂我林泉愿,继振宗风赖后贤。”(《柏林退位说偈》)
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一直面临着如何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民国时期的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这个理念因为1949年的政权更替而在海峡两岸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台湾地区的慈航法师、印顺法师以及法鼓山、佛光山、中台禅寺和慈济功德会等僧团弘扬人间佛教,成功地实现了汉传佛教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大陆地区的发展则曲折得多,但在赵朴初居士以及一大批高僧的努力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净慧长老在人间佛教的理念影响下于1991年提出了生活禅的理念,思考的也是如何让禅真正走出禅堂、走出山门、走到社会也即如何让禅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净慧长老看到了社会上对禅的需要,但觉得社会上一方面是把禅推向了一个热潮,另外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把禅歪曲了。迫于这样一种形势,长老从历代祖师的语录、佛言祖语当中体会到修行不能离开生活,于是就提出了“生活禅”[3]93。在具体的弘法实践中,净慧长老一直在思考生活禅的理论渊源也即生活禅和如来禅、祖师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宗教思维体现在诗词创作中就呈现出强烈的祖庭意识和生活禅理念。
净慧长老对中国佛教的历代祖师极为钦佩,对历代祖师的道场更是顶礼膜拜,并在诗词创作中流露出浓厚的祖庭意识。道安法师是净慧长老极为钦佩的古代大德,将其视为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道安法师故里为其修建祖师道场,净慧长老听闻后当即赋诗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弥天大智越千年,岂忍丰碑逐逝川。”“老衲随缘开笑口,诗人乘兴应高歌!”(《道安法师故里重建寺院,和陈云君先生原韵》)在参拜、住持、复兴禅宗历代祖师道场时,净慧长老总是颂扬历代祖师的开创业绩和灯火薪传的生命力。他赞叹四祖开创坐作并重的农禅之风:“四祖单传最上乘,双峰功业九州称。农禅兼务开心运,云水安居定祖绳。天子三招辞病老,缁林千载颂高僧。东山崛起南能出,法海波澜涌万层。”(《四祖道信禅师颂》)入主四祖寺,他吟诗述怀:“灯传五叶曹溪远,梦觉三生濯港寒。我到黄梅添一笑,流花桥下水潺潺。”(《双峰杂感》)他扩建邢州大开元寺,是因为该寺曾勒石立《曹溪能大师碑》,所谓“六代传衣宗旨定,一碑昭世是非彰”是也(《邢台大开元寺扩建奠基香语》);他在邢州玉泉禅寺设立五叶堂,是希望弟子能像历代祖师那样禅开五叶,“门前流水越千年”(《闲题三首》)。对于自己在河北复兴赵州道场柏林寺,净慧长老更是欣慰不已:“重振三门真际院,欣看庭柏又苍苍。”(《忆得旧句,成七绝一首》)
与此同时,净慧长老还在诗歌中反复阐述生活禅理念,叙述自己的生活禅实践。他的《修行生活》、《生活禅》便是用诗偈写成的生活禅理论:“修行生活禅,处处结人缘。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修行生活禅,觉照在当前。悲智菩提愿,随时度有缘。”《和云君居士〈七绝十一首〉》、《忆一九九六年二游》、《喜明海禅人〈禅心三无〉问世》、《和陈云君先生〈四祖寺千僧斋诗四首〉》等诗作则是在咏叹生活禅的实践。
更为重要的是,净慧长老在表达祖庭意识时,总是将祖师的宗教实践和生活禅联系起来。得知自己即将入主五祖寺,净慧长老赋诗强调东山佛法的人间性格:“佛法不离世间觉,人间遍种白莲花。”(《将有东山执帚之役,感赋》)其《喜林治先生过访赐诗,谨步原韵奉酬》则强调了生活禅与祖师禅的内在关系:“我愧年年住赵州,吃茶公案亦难酬。与君共饮曹溪水,生活禅门且作舟。”这一内在关系在《生活禅》一诗中说得更加明确:“人间佛教生活禅,佛祖真宗代代传。震旦国中开正眼,环球慧日更高悬。”很显然,净慧长老的祖庭意识和生活禅之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净慧长老看来,历代祖师的禅宗实践为生活禅宗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弘扬祖师禅、中兴祖师道场也就是弘扬生活禅。
净慧长老的剃度师虚云老和尚是一个有着国际影响的禅宗大师,净慧长老本人参加中国佛教协会工作后又不断参与外事活动,他的生活禅理念就是在海外尤其是中国台湾佛教发展理念的刺激下催生的,他的大量涉外活动诗和纪游诗具有很开阔的国际视野。他在诗歌中反复咏叹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佛教联系,如《陪日本净土宗第二次访华团参礼山西玄中寺赠友人》旨在揭示中国净土宗和日本净土宗之间的内在关联,《初礼天台山》则强调了中国天台宗和日本天台宗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四祖寺接受韩国佛母会赠送“金缕九条衣”述怀》甚至强调了黄梅禅和韩国禅之间的内在关联。他在接待海外佛教代表、参访海外佛教圣地时总是细心观察仔细揣摩,认真学习他们的发展经验。他赞叹美国万佛城里“济济英才播法音”(《随中国佛教法务团参礼美国万佛城杂韵》),更敬佩铃木大拙“禅风禅骨五洲传”的弘法伟业(《读〈禅风禅骨〉口占》)。在世界佛教发展伟业的感染下,净慧长老在弘法事业上也萌生了强烈的全球意识。他到过东南亚弘法,并赋诗纪念:“竹杖芒鞋天地外,飘然一衲又南洋。”(《奉和陈云君居士〈新加坡声闻禅院落成即兴〉》)他接引欧洲人学禅,《赠瑞士明契禅人》、《示德国常真禅人》均呈现了明显的全球意识。
透过对净慧长老的诗词分析,我们发现,净慧长老的诗词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试炼期的诗词其功能主要体现为咏怀,积淀期的诗词其功能主要体现为叙事,开创期的诗词其功能主要体现为弘法,每一时期的诗词都由个人修持和入世兴教两个部分构成,各个时期的诗词真实地反映了一代高僧的人生轨迹,是一部形象的当代佛教发展史。作为开创生活禅宗风的一代高僧,净慧长老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伤记忆与弘法意识、祖庭意识与生活禅理念、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具有强烈的个人品格和宗派特性。
透过净慧长老诗词的分析,我们发现,要了解佛教实践,要了解佛教文学,不仅要考察官方文件、宗教著作和碑刻文献,更要考察宗教家的文学创作。这类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文本,有助于我们走近宗教家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探究佛教史的内在风神[4]。净慧长老曾赋诗批评学术界的禅学著作隔靴搔痒:“公案从来不易评,隔靴搔痒语频频。徒将知解诳良辈,梦里人教梦里人。”“无门关外禅仍禅,俗汉无行话不惭。继起宗门终有赖,无边春色满人间。”(《读坊间流通禅书感赋》)在净慧长老看来,这类禅学著作之所以显得那么隔膜,就是因为学者们对禅门宗风、禅门实践了解不够。我们今天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就应该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加以切入,只有这样才能体贴历代大德的精神世界[5]。
参考文献:
[1]谭桂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净慧.经窗禅韵[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净慧.经窗禅韵[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
[3]净慧.入禅之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4]吴光正.佛教实践、佛教语言与佛教文学创作[J].学术交流,2013,(2):144-146.
[5]吴光正.宗教学术史: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6.
[责任编辑:郑红翠]
·文学与文化研究·
Religious Practice and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Master Jing Hui
WU Guang-zh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Jing Chuang Chan Yun is a set of Master Jing Hui’s archaic poetry,which records the image of his religious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practice to cut into the analyses,the poetry creation by Master Jing Hui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period of trial,period of accumulation and period of creation. As an Eminent monk of starting a new life Zen,Master Jing Hui’s poetry reflect the traumatic memory and preaching consciousness,Zuting consciousness and Zen philosophy of life,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global consciousness. These have strong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ectaria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religious practice;religious experience;Jing Hui;Jing Chuang Chan Yun
中图分类号:I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6)02-0080-07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文学史”(15ZDB069)子课题“现当代佛教文学史”
作者简介:吴光正(1969—),男,江西永丰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从事宗教文学和元明清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