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延
(济南大学 美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地域服饰文化研究管窥
亓 延
(济南大学 美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随着服饰理论的不断发展,地域服饰文化研究逐渐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对国内某个有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或者是汉族局部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而系统性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基本没有。地域服饰文化研究不仅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特性,还具备一定的地理差异性。挖掘地域服饰文化对当今服装设计发展及打造地域服饰文化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域服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
地域服饰是指在一定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地域空间内的人群所穿的服饰。地域服饰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空间内人群所穿的服饰本身及与其有关系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它凝结在服饰物质本体内又游离于服饰本体之外,是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近年来,随着服饰理论研究的不断开拓,地域服饰文化逐渐成为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将分析地域服饰文化研究缘起,总结地域服饰文化研究现状,探究地域服饰文化研究特性,并对地域服饰文化研究提出展望。
地域服饰文化研究的出现与当今服饰文化理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目前,服饰文化理论研究逐渐向对象细化、内容扩展、视野开放三方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关于服饰文化理论的研究主要形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以论述服饰发展史为主旨的研究。这一类研究主要立足于考古实据和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服饰发展变迁进行纵向的梳理和考证,如对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对中国某个朝代服饰发展史的研究、对西方服饰史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某个服饰类别如首服、足服发展史的研究等。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成果有很多,比较显著的为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它将地下考古文物材料与纸上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这种方法被称为“二重证据法”,广泛应用于古代服饰研究领域。
第二类是关于服饰本身的专项研究。包括基于某一服饰类别,如对军服、内衣、饰品等的研究;或者对服饰物质形态本身的研究,如服饰色彩、面料、图案、品牌、结构、工艺等;或者对某服饰特征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横向比较的研究等。这一类主要立足于运用艺术学、服装学等理论对实物形态进行单项研究。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最多。
第三类是将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服饰的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各种理论方法与服饰结合的学科性理论研究,如服饰社会学、服饰民俗学、服饰文化学等;第二部分是将一种或多种理论方法应用于单个民族服饰的研究,如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苗族服饰文化研究等;第三部分是将一种或多种理论方法应用于某个地域服饰的研究,如齐鲁服饰文化研究、吴地服饰文化研究等,称为地域服饰文化研究。近年来,这一类研究呈递增的趋势。
本文选题来自于上述第三类中的地域服饰文化研究。地域服饰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地域服饰文化个案中寻找古为今用和西为中用的合理方法,这对现代服装设计理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加强地域特色文化特别是服饰文化的发掘、研究,对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现有成果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关于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关于地域差异和服饰关系的理论分析。如卢博佳认为中国南北方地域差异对服饰文化流行起着重要的影响[1]。张竞琼探讨了中国服饰文明中心的地域流变问题,认为中国服饰文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时尚中心由西向东的历史地域演变过程,而自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产业从整体上又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2]。贺金连探析了服饰流行色的地域性差异,他认为不同区域服饰流行色的差异关系到不同地区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文化和色彩营销等诸多方面的问题[3]。许桂香综述了我国服饰地理研究的特点,剖析了服饰地域差异和服饰地理的关系[4]。总的来说,关于这类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
第二类是关于国外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如杨程从式样、廓型、结构、装饰效果、面料、色彩及图案等方面阐述了地域性文化影响下的西式服饰表现,与中式服饰表现形成鲜明对比[5]。张皋鹏从历史和地域角度分析了西式服饰构造方法的特点,将整个西式服饰的演变分为披挂式、半合体式、合体式三个发展阶段[6]。沈晓平对带有典型地域特征的非洲传统服饰图案艺术基高、基坦卡、康茄以及博戈朗作了比较和分析[7]。于影对俄罗斯民族服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俄罗斯民族服饰的地域特点及文化体现[8]。由于汉语翻译资料的缺乏,关于这类的研究成果也极其有限。
第三类是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主要是指对以单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为主的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如刘晓静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9]。高金锁认为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与地域民俗风情是他们民族精神的体现[10]。黄星分析了广西壮族服饰色彩的地域文化特性,他认为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国家都会受到历史、文化背景及心理的影响而偏爱或禁忌某种色彩[11]。张旭丹认为赫哲族所处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类型和民族文化的精神取向[12]。唐吟研究了桂北壮族服饰文化的特征和地域关系,揭示了该地区壮族服饰地域适应性规律和形成机制[13]。陈舒以贵州苗族刺绣为例,讨论了民族地域文化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14]。李洁探讨了苗族服饰纹样符号中的地域特征[15]。汪静、桑吉才让、李玉琴等分别对不同地域的藏族传统服饰概况作了分析,介绍了藏族传统服饰的地域性特征及成因,探讨了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问题[16-18]。赵孟雄探讨了白族服饰的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意蕴,认为白族服饰体现出来的民族审美文化特点与该民族居住环境、性格特征、审美爱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9]。苗苹研究了黑龙江省金代女真族服饰的发展和演变,他认为金代女真族的服饰有很多独特风格,从某些程度上彰显出黑龙江省的地域特色[20]。另外,李晓祥、蒙耀远、李晶晶和王声跃也分别探讨了黔西北威宁式苗族、贵州水族、菁口村哈尼族和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色、地域特征及传承发展等问题[21-24]。上述成果主要着重于对服饰艺术特点、聚集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背景、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
第四类是关于中国汉族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主要是指除少数民族之外的以行政单位、文化单位或地理环境为主的地域服饰文化的研究。如亓延总结了齐鲁地域汉族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并作了展望[25]。李采姣研究了浙江服饰艺术的地域特色,认为浙江富有特色的地方服饰的形成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浇灌[26]。孙杰对楚汉时期荆楚地区的女性服饰作了研究,分析了荆楚地区楚汉女性服饰的不同,探讨了荆楚地域文化对楚汉女性服饰的影响[27]。刘云华对宁波地区红帮服饰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红帮裁缝是特定社会历史机遇、独特地域精神以及文化生存土壤的内外因素共同促成的,红帮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与其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28]。梁惠娥研究了江苏地区古今丧服的演变及其特征,挖掘了江苏地区丧服的文化内涵[29]。伍春明对近代广州服饰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承载着颇具生命力的岭南文化因子,显现出清新别致的地域文化特色[30]。亓晓丽、徐桂香分别对岭南民族服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31-32]。毕亦痴研究了苏州甪直乡村妇女的传统服饰,她认为汉族服饰在不同的季节、年龄、场合、地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33]。石历丽从造型、工艺、图案、功能等方面分析了陕西肚兜的地域特色[34]。高燮初对吴地服饰文化也作了系统的研究。[35]由这些成果可以看出,此类研究涉及的地域范围相对固定,变化范围比较小,主要着重于对服饰艺术特点、服饰变迁特征、地域自然地理特点、地域文化背景、民俗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以中国地域服饰文化研究为主,对国外地域服饰文化或者地域服饰理论研究得相对较少。关于中国地域服饰文化研究,一般偏重于对中国境内某个有特点的少数民族或者是汉族局部地域服饰文化进行研究,且研究内容比较单一,方法比较单调,研究广度、深度不够,更缺乏系统性。至今把地域服饰文化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全局、综合理论性研究的基本没有。因此,除已有研究成果之外,还有很多内容、视角、观点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汉书·王吉传》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之训,显见服饰的地域性很强,需与地理环境相适应,与生产力进步同步发展,因而有历史和地理差异。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地域服饰文化地理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布和服饰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基础,自然环境不同,其服装样式、色彩及审美观念等都不同。如位于长江下游,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宁、沪、杭三角地带的吴地地域文化,形成了吴地独具风采、别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考古挖掘出土文物证明了吴地是人类服饰用料——葛、麻、丝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古吴人在“断发文身”的同时,还梳着发髻。历代千姿百态的发饰和首饰,丰富多彩的服饰,表现出吴地服饰文化的地域特色。特别是以稻作生产为主的水乡劳动人民的“荆钗布裙”,其工艺特点、实用价值和审美情趣,反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35]齐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地处北半球暖温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明显,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兼有南方、北方、沿海、内陆的各种地理优势,其气候条件决定了其服饰的种类与尺寸大小,其耕作环境决定了其服饰的形制以及搭配的发式,其土地条件形成了其服饰面料的多样性,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则决定了其服饰的图案以及色彩等[36]。另外,岭南地域服饰在历史演变和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形成物质服饰景观上“重头饰、轻脚饰”“轻、薄”为其主要特色。其地域内由于民系居住的地理环境、民俗的差异,服饰在民系区域也各有个性,分布在江河丘陵地区的广府人服饰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深处山区的客家人服饰文化景观特征单一,居住在沿海的福佬人服饰特征是精细、耐水,最终形成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服饰地理分布[32]。总之,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貌、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均会对当地服饰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域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其次,人文历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地域服饰文化的独特性。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综合表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透过服饰这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政治变革、经济盛衰、文化交融和风尚演化的影子。将地域服饰作为一个切入点不仅可以再现某地域的社会风貌,而且由此可以探讨某地域社会发展的态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地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表征着某地域历史变迁的步伐。对岭南地域来说,岭南服饰文化一方面是人与地理环境相互调适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就是表达人们期望平安,以便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愿望。于是,保佑在人生的重要环节中平安的人生礼仪服饰、消灾祈福服饰也就出现了。这些服饰与普通民众的服饰也无太大区分与差异,但建立在民系风俗文化差异基础上的非物质服饰文化景观则带有较强地域特点。[32]齐鲁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大地上孕育的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无疑是一种独立形态的区域文化。汉代以后,作为地域文化的齐鲁文化逐渐融入中华主流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且在外广泛传播,形成了其他地域文化无法比拟的覆盖面和渗透力。齐鲁富有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则是表现齐鲁文化传统思想和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但是,进入近现代后,齐鲁地域的文明优势不仅与北京和上海无法相比,而且落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如果说十九世纪以后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果是东方从属于西方。那么,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不同地域服饰文化交流的结果是外省文化从属于作为新文化中心的北京和上海的精英文化。[37]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关于近现代服饰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研究北京、上海等地服饰文化发展的原因。
总之,地域服饰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系,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化深受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等因素长期作用的影响。因此,它同时具备了研究服饰理论的地理差异性和人文独特性,这也是进行地域服饰文化研究的必要条件。
对于地域服饰文化,我们可以从地域服饰艺术特色、地域服饰文化内涵、地域服饰文化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关于地域服饰艺术特色,主要是对每个地域服饰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的分析,研究其造型、纹样、色彩、工艺等特征,并按照民族、用途、时间等对其进行划分;关于地域服饰文化内涵,可从其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民俗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注重总结地域服饰文化的整体特征,探讨其分布规律;关于地域服饰文化应用,可从现代服饰设计灵感来源、服饰文化产业打造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设计灵感来源及提取,发掘其对现代生活的作用,这对加强地域文化挖掘、促进中国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其中之一的地域服饰文化理应受到大家的重视和保护。首先,我们应该抓紧记录这些地域服饰文化,尤其是地域传统服饰文化;其次,我们要有意识地传承这些地域服饰文化,达到一种文化自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更好地创新这些地域服饰文化,使其活态传承,这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生态的重要举措。不久的将来,随着地域文化产业的不断加强,地域服饰文化研究必将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青睐。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在借鉴原来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多学科、多方法理论,在论据中不断地补充新资料,在立论和方法上不断地超越别人,进一步充实和打造地域服饰文化研究。可以说,地域服饰文化研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必然会迎来更为灿烂的前景!
[1] 卢博佳.中国南北方地域差异对服饰文化流行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4):142.
[2] 张竞琼.服装文明中心的地域流变[J].社会科学家,2014,(2):139-145.
[3] 贺金连.探析服装流行色彩的地域性差异[J].现代装饰:理论版2015,(2):218-219.
[4] 许桂香,司徒尚纪.我国服饰地理研究管窥与评价[J].热带地理,2007,27(5):477-481.
[5] 杨程.地域性文化影响下的服装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0.
[6] 张皋鹏.服装构造方法的历史和地域特征[J].纺织学报,2006,27(4):113-116.
[7] 沈晓平.多元的表诵——非洲传统服饰图案的比较[J].北方美术,2000,(4):79-80.
[8] 于影.浅析俄罗斯民族服饰中民族文化的体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197-198.
[9] 刘晓静.谈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0,(8):158.
[10] 高金锁.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地域特征分析[J].学术探索,2009,(1):87-89.
[11] 黄星.从广西壮族的服饰色彩特点中浅析色彩的地域文化特性[J].设计,2014,(3):181-182.
[12] 张旭丹.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赫哲族鱼皮服饰款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207.
[13] 唐吟,韦晓娟.桂北壮族服饰文化的地域适应性探析[J].艺海,2014,(12):185-186.
[14] 陈舒.论民族地域文化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以贵州苗族刺绣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2):58-62.
[15] 李洁.傩巫文化视角下苗族服饰纹样符号中的地域特征[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4,(8):25-27.
[16] 汪静.藏族传统服装地域特色的成因及当代传承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4.
[17] 桑吉才让.藏族服饰的地域特征及审美情趣[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13-15.
[18] 李玉琴.藏族服饰的区域特征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9,(6):24-27.
[19] 赵孟雄.白族服饰的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意蕴[J].思想战线,2010,(S1):29-31.
[20] 苗苹.黑龙江省金代女真族服饰装饰图案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1] 李晓祥.浅析威宁式苗族服饰特色及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5,(15):99.
[22] 蒙耀远.田野调查实录系列——贵州水族服饰文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4):22-27.
[23] 李晶晶.菁口村哈尼族女性服饰时尚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24] 王声跃,严舒红.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J].人文地理,2003,(2):81-83.
[25] 亓延.齐鲁地域汉族服饰研究及展望[J].服饰导刊,2014,(3):86-92.
[26] 李采姣.论浙江服饰艺术的地域特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1):109-111.
[27] 孙杰.楚汉时期荆楚地区女性服饰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3.
[28] 刘云华.红帮服饰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J].新美术,2014,(7):114-118.
[29] 梁惠娥,陈潇潇.江苏民间丧服形制演变及其文化解读[J].创意与设计,2015,(4):25-32.
[30] 伍春明,杨丹琳,莫丹丹.近代广州服饰的历史文化解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7-81.
[31] 亓晓丽.岭南民族服饰纹样艺术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327-329.
[32] 许桂香.岭南服饰历史文化地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64.
[33] 毕亦痴.甪直乡村妇女传统服饰现状[J].装饰,2007,(5):88-89.
[34] 石历丽.陕西肚兜的地域特色[J].西北美术,2009,(3):40-42.
[35] 高燮初.吴文化知识丛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
[36] 亓延,范雪荣,崔荣荣.齐鲁地理环境对其服饰文化形成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1,32(4):106-111.
[37] 魏建.齐鲁文化精神传统在近现代山东的历史转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4,(2):83-86.
2016-04-05
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基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山东服装创意产业研究”(项目编号:J15WF04)、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山东省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159)、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近代齐鲁服饰文化传承对当今服饰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160071101)的阶段性成果。
亓延(1983—),女,山东济南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技术。E-mail: soa_qiy@ujn.edu.cn
TS941.19
A
1009-9034(2016)02-00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