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养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启示

2016-03-07 08:18盖笑松
关键词:养育儿童研究

孙 蕾,王 苏,盖笑松

(1.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2.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积极养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启示

孙蕾1,2,王苏2,盖笑松2

(1.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2.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积极养育指养育者为儿童所提供的稳定的、支持性、结构化的环境。积极养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爱与温暖、行为调节与自主支持三个方面。笔者系统地梳理了关于积极养育的理论观点、基本内涵及其具体表现,对以往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并提出了积极养育的理论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积极养育;温暖;行为调节;自主支持

积极养育(positive parenting)指养育者为儿童所提供的稳定的、支持性、结构化的环境[1]260-271。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最早、最持久、最直接的影响。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养育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普通家庭的儿童,积极养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性水平,以及学业表现等方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249-265[3]1040-1053[4]358-375;对于处境不利家庭或发展高风险儿童,积极养育可以作为保护性因素,促进儿童的积极适应,缓冲儿童的消极发展后果。此外,有纵向研究考查了积极养育对儿童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积极养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童年阶段,持续作用到青少年乃至成年[5]513-530。一项持续25年的纵向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所感知到的家庭中健康的亲子互动模式以及亲密的家庭氛围,可以预测其25年以后中年阶段的情绪发展与生活幸福感水平[6]198-207。

本文将总结国外有关积极养育的研究成果,从积极养育的理论及发展、基本内涵及表现、积极养育与儿童发展的研究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养育研究对实践的教育启示。

一、积极养育的理论基础及发展

(一)Schaefer的养育理论

最初的养育理论内容主要是围绕养育行为的维度而展开讨论。Baldwin(1947)最早提出了关于父母养育的模型,他把养育分为“控制”“民主”和“教育行动”三种类型[7]425-426。Becker(1964)支持这种划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将父母养育进一步发展为“温暖—敌意”“限制—放任”“焦虑—冷静”三个对应的维度[8]169-208。

Schaefer(1965)也是较早的养育理论研究者之一,他最早采用心理测量的方式对父母养育行为进行研究,把养育行为划分为“接受—拒绝”“心理控制—心理自主”“严格控制—放松控制”三个维度[9]413-424,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父母行为测量量表(CRPBI)”,该量表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父母养育行为测量工具之一。Schaefer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养育行为进行维度划分,也为养育行为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其中,接受性、心理自主和严格控制是积极教养行为的主要特征。

(二)Baumrind的养育理论

Baumrind是养育领域最具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在Becker和Schaefer的研究基础上,把父母的养育类型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10]43-88。他认为权威型的父母既严格控制孩子,又鼓励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他们注重以讲道理的方式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行为标准,同时也尊重孩子的自主与个性,与专制型、放任型教养方式相比,权威型教养是最为有效的教养方式。Baumrind对养育行为的划分是迄今为止影响最为广泛的养育理论之一。Rollins和Thomas(1979)在Baumrind的研究基础上,将养育行为进一步发展为“反应性”和“控制”两个维度。在此以后,研究者以“支持”和“控制”的高低水平,将Baumrind养育类型发展为四种:高反应性、高控制(权威型);高反应性、低控制(溺爱型);低反应性、高控制(专制型);低反应性、低控制(放任型)。这种划分方式广泛被研究者使用。

(三)Steinberg的养育模型

Steinberg(1991)的研究发现,权威型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积极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他对Baumrind的“权威型”养育方式进行深入划分,提出了权威养育的三种成分:接纳或温暖、行为监控或严厉、心理自主或民主[11]113-128。Steinberg提出的养育模型体现了积极养育的研究视角,强调了积极养育的重要作用。

(四)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提出,个体具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性、能力感和关联感[12]197-203。该理论认为当上述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将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当这些需求受到阻碍时,个体将朝向消极方向发展或产生功能性障碍。自我决定理论同时认为,自主支持可以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自主支持( autonomy support)指的是:接受他人的观点、承认他人的感受、提供给他们相关信息和选择的机会、将强迫和命令最小化[13]109-134。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自主性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养育科学研究领域,父母的自主支持也成为积极养育的重要特征。

通过对上述养育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爱与温暖”“行为调节”以及“自主支持”是构成积极养育的三大核心成分。

二、积极养育的基本内涵及表现

(一)爱与温暖

“温暖与爱”是一种稳定的家庭情感氛围和亲子互动方式,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接纳性与共情理解。父母能够接纳孩子自身的特点,不强迫孩子做出改变,并且能够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第二,反应性和敏感性。主要表现为当孩子表达一些需要或情感时,父母能够敏锐察觉并及时作出反应;第三,参与性与交流倾听。父母能够主动参与孩子所喜欢或经常从事的活动,并且在亲子互动中经常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感受、问题和想法;第四,积极情感表达与积极评价。父母能够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积极情绪与情感,而且对孩子的良好行为或表现给予表扬或鼓励。

温暖、支持性的养育环境是一种与严厉养育(harsh parenting)相对应的家庭环境。Gerald(1982)提出的“高压家庭理论”认为[14],若父母在家庭中采取消极的互动方式,如敌意、与儿童疏远等,会增加儿童的问题行为。在这种亲子互动过程中,儿童和父母的不适当行为,即儿童的问题行为与父母的无效养育会相互强化,产生“高压循环”。而温暖、支持性的积极养育,能够唤醒儿童的积极情绪,通过儿童的努力控制、亲子关系、安全依恋等因素,促进儿童的积极发展。

(二)行为调节

行为调节是父母为了塑造儿童的行为所创设的结构化的养育环境。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提出规则。积极养育环境下的规则具有明确性、一致性与适宜性的特点。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明确的规则,规则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并且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和规则应该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特点;第二,持续监控。家长需要对孩子是否遵守规则的结果保持密切关注;第三,运用策略。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推理解释、后果运用等)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要求和规则。

Barber(2005)认为,儿童行为调节的最重要的家庭特征体现为权威型养育[15]。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中应该树立权威,而且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尊重、亲子间的经常交流,以及父母对子女提供的帮助。对于儿童而言,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会发展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自我控制能力和成就倾向。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了权威型养育与儿童积极发展之间的关系[16]349-378,这些研究结果也表明具有规则性的、结构化的养育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自主支持

根据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17]1024-1037,家庭中的自主支持(Autonomy Support)是指儿童感受到父母对其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支持,并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获取情感体验的认同,并且感受到较小的压力。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理解儿童的感受和需要。父母能够从儿童的视角,平等对待儿童的看法、感受和需要,同时,父母也会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作出基本的解释;第二,鼓励儿童的自主性。表现为减少父母控制性的行为,鼓励孩子发起自己喜欢或想要从事的活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儿童的活动提供选择性建议,鼓励儿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和问题解决,并且对儿童的自主性行为表现提供及时的积极反馈;第三,为儿童提供支架。在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支持,并且当孩子具有独立完成该任务时,及时取消父母的干预和帮助,以实现儿童能力的发展。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会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去活动和完成任务,但同时个体的动机及行为也一定程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8]68-78。当外界环境是控制性和限制性的时候,个体内部意愿和动机被抑制,不利于个体的适应与发展;而当外界提供自主支持的环境时,个体受到环境的鼓励和支持,能够充分挖掘内在资源,积极主动地适应与发展。

三、积极养育与儿童发展

(一)积极养育与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积极养育与儿童情绪、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已有心理学研究从积极养育的视角探讨了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发展时间的关系,证实了积极养育对儿童独立性、心理成熟度、与同伴和成人的合作性、自我调节和顺从行为的影响[19]1-103[20]3-25。研究发现,父母积极养育水平越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性能力越强。也有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以及严厉管教等因素,父母的支持性养育(包括温暖、教育主动性、诱导性规则,积极参与)可以预测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适应水平。

积极养育能够减少儿童内外化行为问题。Debra(2012)等人发现,母亲在儿童3岁以前的积极养育水平,可以预测儿童4—12阶段的外化行为问题。母亲的积极养育程度越高,儿童在童年阶段的外化行为问题越少。Eisenberg(2005)等人对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的纵向研究结果也表明:积极养育可以通过努力控制降低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积极养育影响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作用机制是:积极养育可以通过影响儿童与情绪有关的调节来减少外化行为问题。此外,也有研究发现,积极养育会通过影响应对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安全依恋,进而影响儿童的行为调节。父母的积极情感表达,可以使儿童有更多的心理资源去处理消极的情绪和负性生活事件,增加儿童对环境的可预测性,产生更少的消极情绪,降低反社会性行为,减少问题行为。

积极养育是处境不利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处境不利家庭在抚养子女的过程将面临一系列影响积极养育的压力因素,增加儿童的发展风险和消极发展后果。有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压力通过消极养育影响青少年的积极适应和问题行为。Coger(1994)提出的“家庭压力模型”也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通过一系列因素对儿童产生影响,其中一个因素即无效养育。可见,对于处境不利儿童,养育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的过程。大量研究发现,积极养育可以缓解风险因素(如经济困难、单亲、父母抑郁、儿童发展障碍等)对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Melinda(2010)等人探讨了积极养育、家庭凝聚力对移民家庭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积极养育可以促进移民家庭儿童的人际自我效能感;Kwok(2005)等人的研究发现,积极养育对丧失父母、父母抑郁家庭中的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上述研究都表明,积极养育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弹性资源,缓解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风险,促进儿童的积极适应。

(二)积极养育与儿童认知和学业表现

积极养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业表现、语言发展以及认知发展。Steinberg(1989)从父母接受性、心理自主支持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考查积极养育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养育能够显著促进青少年的学业成绩。Luster(2004)等人研究发现,对于低收入未成年家庭,母亲在儿童早期的积极养育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及入学时学业动机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积极养育对注意缺陷(ADHD)儿童发展的调节作用。James(2012)等人研究发现,消极养育能够预测6—9岁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水平;Healey(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的积极养育能够调节学前儿童ADHD症状与发展障碍之间的关系,上述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积极养育可以作为发展障碍或发展风险儿童的重要保护性因素,也对发展障碍和风险儿童的干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积极养育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发现,当父母敌意、惩罚性的消极表达会引起儿童情绪上的过度唤醒,儿童集中注意力和注意力的转移均会发生困难,从而会导致儿童的自我调节和学习受到影响;当父母为儿童提供温暖、支持性的养育环境时,能够唤醒儿童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与问题解决能力,儿童也更愿意加工父母的信息,内化父母的要求,并更好地控制其情绪和行为,也会更有更高程度的动机去集中其注意力。关于积极养育对儿童认知与学业表现的研究发现也支持了维果斯基的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点,即影响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是通过与支持性、反应性的成人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而支持性、反应性的成长环境,也是构成积极养育的核心特征。

四、积极养育研究的教育启示

通过对积极养育理论和研究的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具有以下启示:

第一,积极养育研究是养育科学的发展和完善。以往国内外关于养育的研究大多基于儿童的视角,或者从儿童的发展问题出发,考查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养育者的视角开展的整体性的、系统的心理学研究尚相对匮乏。养育科学(Parenting Science)是近来新兴的心理学分支领域,积极养育研究是完全从养育者的视角所开展的心理学研究,关于积极养育的理论发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养育科学这一心理学分支领域的系统化、结构化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也为养育科学在教育中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积极养育的基本内涵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框架。积极养育从整个家庭系统中考查教育的有效成分,研究积极养育基本成分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此外,也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积极养育不同成分在儿童发展中的不同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例如,Davidov(2006)等人研究发现,母亲的温暖性会通过儿童的积极情绪影响其同伴接纳、儿童行为调节;母亲的反应性则更容易影响儿童的消极情绪调节、同情心、安全依恋、学业能力,以及儿童对行为规则的内化[21]206-211。这些研究发现对家庭教育实践的指导提供了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第三,积极养育的干预研究对国内亲职教育的启示。上述研究发现为基于家庭的预防性与干预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国外已开展的关于积极养育的干预项目,如3P项目(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PT项目(parent-training program)、FGCB项目(Family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等家庭干预项目,都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国外关于积极养育的基础研究和干预项目,都为我国开展促进积极养育的亲职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政府、地方、社区、学校以及各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建立积极养育的专业培训机构和课程,为父母提供专业育儿技能的培训服务,以保证父母及时更新现代科学育儿理念和技巧,使更多的儿童能够得到专业、科学的看护和养育,优化儿童的成长环境。

第四,积极养育对处境不利儿童教育的启示。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证实了积极养育对处境不利家庭儿童、发展风险儿童以及发展障碍儿童的保护作用。对于这些儿童,积极养育可以作为中介因素,调节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这些儿童更有可能在积极养育的过程中获益;因此,上述积极养育的研究证据为处境不利和发展风险儿童的促进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五,国内亟待开展积极养育本土化研究。关于父母养育的跨文化研究发现,父母在养育目标和养育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文化的差异。因此,国外的积极养育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养育科学领域的应用上也具有文化背景的局限性。目前,国内研究中明确以“积极养育”为主题的相关研究还相当薄弱,在未来的研究中,亟待开展积极养育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积极养育的理论框架、基本成分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期对国内的积极养育实践提供本土化的研究依据。

[1] Oi-man Kwok,Rachel A.H.,Irwin N.S.,Tim S.A.,Sharlene A.W.& Jenn-Yun Tein.Positive parenting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parentally bereaved children[J].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05,34(2).

[2] Kochanska,G.,Forman,D.r.,&Coy,K.C.Implications of the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in infancy on socialization in the second year of life[J].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1999,22.

[3] Landry,S.H.,Smith,K.E.,Miller-Loncar,C.L.,& Swank,P.R. Predicting cognitive-language and social growth curves from early maternal behaviors in children at varying degrees of biological risk[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7,33.

[4] Landry,S.H.,Smith,K.E.,Swank,P.R.,& Miller-Loncar,C.L. Early maternal and child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later independent cognitive and social functioning[J].Child Development,2000,71.

[5] Jones,D.J.,Forehand,R.,&Beach,S.R.H. Maternal and paternal parenting during adolescence:Forecasting early adult psychosocial adjustment[J].Adolescence,2000,35.

[6] Bell.L.G.&Bell.D.C.Family dynamics in adolescence affect midlife well-being[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005,19.

[7] Baldwin,A.L.Changes in parent behavior during childhood[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47(2).

[8] Becker,W.C.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M].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64.

[9] Schaefer,E.S.Children’s reports of parental behavior: An inventory[J]. Child development,1965,36.

[10] Baumrind,D. 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J].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1967,75.

[11] Silk, J. S., Morris, A. S., Kanaya, T., & Steinberg, 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utonomy granting: Opposite ends of a continuum or distinct construct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3,13(1).

[12] 胡小勇,郭永玉.自主——受控动机效应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

[13] Deci,E.L.,& Ryan,R.M.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5,19.

[14] Patterson,G.R. Coercive family process[M].Eugene,OR:Castalia,1982.

[15] Barber,B.K.,Stolz,H.E.,& Olsen,J.A.Parental support,psychological control,and behavioral control:assessing relevance across time,culture,and method[M].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2005,70.

[16] Baumrind,D.Rearing competent children[M].Child development today and tomorrow,1989.

[17] Deci,E.L.,&Ryan,R.M.The support of autonomy and the control of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3(6).

[18] Ryan,R.M.&Deci,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

[19] Baumrind,D.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s,1971,4.

[20] Dix,T. The affecitive organization of parenting: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process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1,110.

[21] 李燕,肖博文.父母的人格、教养行为与儿童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责任编辑:何宏俭]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Positive Parent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SUN Lei1,2,WANG Su2,GAI Xiao-song2

(1.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China)

Positive parenting reflects the caregiver’s creation of a supportive, stable, and structured environment. It mainly includes warmth and love, behavior regulation, and autonomy support. This thesis analyzes variou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basic connotations,and the researches of positive parenting. The findings and opinions from them were summarized briefly so as to field and stimulate more practice work.

Positive Parenting;Warmth;Behavior Regulation;Sutonomy Support

2016-02-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18);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科项目(201138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孙蕾(1978-),女,吉林吉林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读博士后;王苏(1988-),女,辽宁海城人,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盖笑松(1971-),吉林辽源人,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G44

A

1001-6201(2016)05-0213-05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5.040

猜你喜欢
养育儿童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