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畅,周颂伦(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浅析骑士精神与武士道的相同之处
魏 畅,周颂伦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自中世纪兴起的武士道与骑士精神,分别对日本与欧洲(德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乃至逐渐沉淀为两种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不容视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十分深远并且发人深思的,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局势,以文化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来了解其同盟基础及思想差异,不失为更加深入了解二者的一种方法。关键词:军国主义;武士道;骑士精神;日本
周颂伦(1952—),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主要从事日本史研究。
骑士最初起源于日耳曼民族的重装骑兵和亲兵制[1],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在那个局势纷繁复杂的年代,为了拥有在战争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兵种,国王和贵族们会悉心培育一些年轻人,使之成为骑士。骑士阶层则是伴随着领土和采邑制度的推行而产生的。骑士作为贵族的底层,可以获得一小块封地,作为回报,他们要履行义务为王国或领主作战。骑士制度实际上主要是一种法兰西的制度[2]。公元843年,东法兰克王国一分为包括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施瓦本和图林根在内的五个公国。公元919年,萨克森公国亨利一世建立德意志王国。1226—1285年,条顿骑士团经过五十多年的流血屠杀终于完成了对普鲁士的征服,并以其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骑士团国,随着普鲁士的不断壮大与发展,最终作为德意志邦联中最强有力的一方统一了德国。所以德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深受骑士精神影响的。
而日本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九世纪中期开始,最初作为一些地方领主扩张势力、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而后逐渐成熟化、制度化,成为了专业的、以宗族和主从关系为基础的军事组织。到了十世纪,朝廷为镇压地方叛乱势力而借助于各地武士的力量,使其地位进一步得到中央的承认,最终成为日本的特权阶级。
从起源方面来看,武士与骑士的相似之处就初见端倪。武士与骑士的起源从事实上来讲都是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关于武士的起源,无论是领主论、职能论还是国衙军制论,都能看到经济因素在主家与武士之间所起到的维系作用。正因如此,“食禄报恩”成为描述主从关系最好的写照。而骑士制度的发展与采邑制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由于中世纪时期人们的生活与土地息息相关,所以利益往往成为维系主从关系的纽带。在此基础上,为了稳固主从关系、进一步规范武士与骑士的行为,将其由带有野性杀伐气息的军人转化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武士道与骑士精神应运而生。
武士道的要求是:“义、仁、名誉、礼、勇、诚、忠义”;骑士制度的守则是“英勇、怜悯、谦恭、公正、牺牲、严守法律、诚实与精神”。武士与骑士作为同一时代不同文化的代表,承载着日本与西欧的精神特质的缩影,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传奇故事中都留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武士道与骑士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及道德的约束有着不能忽视的影响,但是笔者认为它们对于日本与德国最终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也提供了文化上的依据。纵观日本与德国自二战后发展的不同路径,笔者试图透过武士道与骑士精神的对比与探究来了解其同盟基础及思想差异,并希望对其未来动向窥见一斑。
由于中世纪欧洲国家的形成可以说与战争息息相关,因此其社会风气本身就是十分军事化的。骑士作为战斗人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有人形容“一个骑在马上的法兰克人能把巴比伦城墙冲个窟窿”。并且出于宗教信仰,用军事手段反对异教徒作为骑士团的义务,“我们就是进了天堂也要再下来与撒拉逊人战斗”[3]。“我不是来送和平的,而是来送剑的”正是其态度最好的写照。
“武士”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公元10世纪,字面意思为“那些服务的人”,仅用于军事环境中[4],而骑士也是建立在采邑制基础上的贵族化的亲兵。所以武士道和骑士制度自其主体产生以来就被赋予了浓厚的军事色彩。并且,对于骑士与武士而言,在骑士精神与武士道的培养过程中,不仅是强调武艺的学习与锻炼,诸如勇敢、坚忍、舍生取义等精神的养成也是其教育的重点。
对于武士道中所倡导的“勇”的追求可以上溯至神话时代。“原始的信仰与崇拜往往积淀成为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并成为其文化生长和价值选择的制约力量。日本神道的三种神器是镜、玉、剑,象征智、仁、勇三种力量,这种崇拜对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象征着勇的神器——剑成为日本历史上各个时期崇尚武力的见证[5]。在武士从小的教养中,品行和勇武是被格外重视的,作为一名合格武士所需要的教育包括击剑、剑术、柔术或柔道,马术、矛术、兵法等一系列军事知识。而宫本武藏作为旧式武士道的代表人物更是好勇斗狠,其所著《兵法三十五条》主要记述了兵法奥妙、剑道派别,对于自身练功、决斗的体会更是详细写明,不乏痛下毒手、致人死命的案例。以其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在民间大受欢迎,以至后来日本军国主义者为服务侵略战争,经常鼓吹、宣扬宫本的做法及精神。
“骑士精神”最初指马术,到了十二世纪,其外延逐渐扩大,逐渐变为当时的人生规范。骑士精神所倡导的八项美德为:英勇、谦恭、怜悯、公正、牺牲、诚实、精神以及荣誉。
武士道最初的观念只是封建制度下的食禄报恩主义。随着武士社会地位的逐渐提高,武士道也由制度论上升为道德论,并最终升成为信仰论[6]。武士道的要求是“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包括了英雄主义、自律、献身、节欲、忠诚、珍惜名誉、生活简朴等中心价值观念。即要做到忠诚至上、义字当先,以勇武为本,注重修养,轻死重名。
关于忠、义。武士道在建立之初就是以规范武士行为,不断向武士灌输忠于主人的思想为目的的,这在整个武士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极好的保留和极大的发扬。在众多的武士道信条中,“忠”应该是其核心,是武士道的基础。这种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度上的关系所激发出的力量是不可思议而惊人的。“忠义一体”在武士道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封建主仆关系甚至比父子关系更加具有约束性、更加坚不可摧。武士道所要求的其他诸如勇敢、仁爱、知礼、守信,知耻、重名、轻生等种种信条,无不是为了巩固以“忠”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即使拥有种种美德,单是“不忠”这一条罪名便会使武士被排除在社会之外。所以对于武士而言,忠诚是最大的美德,不忠则是难以饶恕的罪过。
关于修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仁爱知礼,诚信待人。武士道中的仁来源于儒家思想,但是对于弱者、劣者、败者的仁,被赞赏为特别适合武士的德行[7]。而礼则要求武士的语言、举止、应对、进退以及衣食住行要符合其身份和地位,指待人接物要郑重。而对于诚,新渡户稻造在书中这样说:没有信实和诚实,礼仪便是一场闹剧和演戏。可见,“信”也是评价武士修为的重要标准。此处最能体现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儒教与武士道作为被统治者宣扬的统治工具,虽然主观上是为了方便对于个人势力的巩固以及对于国家的统治,但客观上都起到了提高人民修养的作用。
骑士精神和武士道作为道德体系的功用是卓有成效的。骑士和武士的本质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军人,杀戮的职责使他们难以避免的带有野蛮和血腥的习气。道德上的约束无疑在思想精神上给予了他们更加积极向上的引导,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及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功劳。
骑士精神深深地与基督教联系在一起。为了对于骑士加以约束,基督教用自己的道德箴言和伦理观念来训诫这些骑士,诱之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信仰上帝者得永生之利,晓之以地狱烈火和末日审判之害。加之对骑士提供的经济利益及庇护,骑士逐渐依附于基督教,并成为“基督教战士”。教会宣扬骑士是上帝在世间的战士,在授封仪式上要做弥撒,并通过宣誓来坚定骑士对上帝的信仰。宗教对骑士精神的影响在十字军东征中更是显得尤为突出,而十字军东征对骑士精神的一个重要影响便是骑士团的创立。骑士团所宣扬的互助友爱的兄弟精神,以及不顾一切将圣战进行到底的牺牲和坚持使骑士精神绽放出充满魅力的人性光辉。
而武士道的渊源可追溯到三方面:神道教——忠义观念的主要来源,强调对于君主、祖先以及父母绝对的忠诚,倡导孝行和爱国主义;佛教——教导武士以平静的心态对世事泰然处之,是武士道中服从性的来源之一;儒学思想——主要指孔孟的教诲,这是武士道道德教义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神道教作为日本本土的宗教对于日本人精神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由神道的教义所刻骨铭心的对主君的忠诚是其他宗教所没有教导过的东西,靠这些对武士的傲慢性格赋予了服从性[8]。也可以说以此为武士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
宗教对于武士和骑士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使他们在迷乱中找到了平静的皈依,使他们所做的一切不再仅仅是没有灵魂的杀戮,在血腥的世界中给出了一条无形的、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准绳。融合了宗教的武士道和骑士精神无不散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随着庄园经济的衰落以及军事装备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备有火器射击武器的雇佣军逐渐取代了骑士作为战斗人员的地位,骑士阶层走向了衰亡。而武士集团也同样最终难逃被取代的命运,只能在历史记录和文学作品中寻觅其踪迹。但是,骑士精神和武士道却流传下来。其积极影响和暗藏的消极因素时至今日也依然存在。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二者对于民族精神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得益于作为道德体系并融入了宗教理念的存在,二者所倡导的美德与民众的普世价值观合而为一,并且出于对武士阶层和骑士阶层的崇敬和向往,人们也争相以此为准则。对于两种精神的发扬和追求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共识,并最终沉淀为日本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一种底色,对于日本而欧洲的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
就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而言,有人称,武士道就是大和民族的脊梁。对于日本人有这样的评价:“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 喜新而又顽固;驯服而又不驯。”[9]这种种矛盾的表现看似偶然却实则必然。武士道中所提倡的仁与礼使日本人对内注重自身的修养,他们是重名誉的、温和有礼的、诚实的。但同时武士道所宣扬的尚武、尽忠的思想也深深扎根,配合着武士在战斗中所传达出的弱肉强食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激发了民族精神中恶的一面。所以日本人拥有作为君子的气质和修养,但心中兽性的魔鬼无时无刻不在审时度势、伺机而动。对于德国而言,除上述中世纪骑士精神外,慷慨、注重礼节和仪表风度也是骑士精神所传递的美好品质之一,这些都促进了欧洲社会的风气文明和较为温文尔雅的性格。如果欧洲留给世界的印象是优雅的,而德国留给世界的印象是优雅并且深沉。骑士精神中对于基督教的信仰及捍卫赋予了他们对于理想执着追求的勇气,日耳曼民族不仅在精神上是高贵的勇者,在行动中更是深受骑士精神影响的战士。由骑士团忠贞、服从、安贫的苦行僧教规与骑士阶级所信奉的侠义精神又促成了德国人无坚不摧的意志力,包括克制、服从纪律、遵守秩序。但是对于铁与血的信仰,将战争不仅视为科学、更是视为艺术的狂热,也为其民族形象涂上了一抹血色。
就推动社会发展而言,如果算起将日本带入资本主义国家的功劳,武士道无疑是明治维新的原动力。在文化方面,它包容了神道教、儒教、佛教,体现了广阔的包容性,为日本接受西方新思想、新事物提供了可能。另外,结合王阳明的思想,日本武士阶层为“知行合一”赋予了更富于行动与实践的色彩。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武士道中宣扬的尽忠思想。天皇作为最高的效忠对象,在武士中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使民众紧紧团结在天皇周围,并最终将掌握在幕府手中的权力奉还给天皇。并且在经济发展方面也以效忠天皇的热忱来对企业尽忠。如此,社会的发展呈现一种良性的进步状态。而对于德国而言,德意志精神可以概括为开拓进取,是一种不卑不亢,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德国与日本曾经共同发动了给世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都曾进行过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军国主义的一度盛行无疑给世界历史都蒙上了一层血色的阴影。这与武士道与骑士精神背后所掩藏的、武士与骑士原本所带有野蛮与杀伐、贪婪与掠夺的习性也是有很大的联系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阴暗面的存在。纵观武士道与骑士精神的相同点以及二者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来说,我们不能否认其推动民族与国家团结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警惕二者所具有的野蛮以及掠夺的劣根性。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今天,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 陈志坚.西欧中世纪骑士的起源和演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4):20-25.
[2] 埃德加•普雷斯蒂奇.骑士制度[M].林中泽,梁铁祥,林诗维,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69.
[3] 倪世光 许桂敏.论骑士行为准则的基督教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38-142.
[4]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武士[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80.
[5] 高小岩.浅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J].日本问题研究,2006(2):51-56.
[6] 戴季陶.日本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5.
[7]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2.
[8] 薛春.论日本武士道精神[J].科技信息,2008(14):93-94.
[9]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熊云达,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ii.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valry and Bushido
WEI Chang, ZHOU Song-lu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Abstract:Bushido and chivalry, from the Middle Age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Japan and Europe (especially Germany) and gradually become two cultures in shaping their national spirit. The influenc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s profound and thought-provoking in a turbul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omparing their basis and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is a good way to know them with their cultures as a key.
Key words:militarism; Bushido; Chivalry; Japan
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16)04-0043-04
收稿日期:2015-12-26
作者简介:魏畅(1991—),女,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9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日本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