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历史研究
展现民族智慧
——《史记》人物传记编纂成就析论之三
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高明的历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历史人物智慧的闪光,司马迁恰恰对此有出色的建树。《史记》人物列传堪称展现了中华民族发皇壮大时期智慧发展的轨迹。书中所写晏婴、蔺相如、张良、韩信等人物,皆为有过人的谋略,并以坚毅的努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局面,因而彪炳史册的睿智之士。后人读《史记》,在了解复杂、生动的客观历史进程的同时,又能从中获得极其宝贵的智慧的启示。
《史记》;人物传记;民族智慧;历史编纂
司马迁写人物,极其重视记载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审时度势,作出正确决策,因而取得成功。故而,他精心撰写的七十列传,堪称展现了中华民族发皇壮大时期智慧发展的轨迹。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是长期地与荒诞杜撰之说和落后迷信意识相斗争而发展的。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一方面是汉朝文治武功成就显著,社会状况蓬勃向上,另一方面,却是鬼神迷信、灾异吉凶之说盛行。那么,是相信人类的努力终于战胜了种种阻碍、推动了社会前进,以此来观察历史呢?还是相信巫师术士编造的种种谎言来解释历史?这对司马迁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司马迁恰恰是在根本观点上重视人的作用,在解释历史进程的动因时一贯强调人的智慧、作为,推动了社会前进。因此,司马迁为后人提供的不仅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信史,而且是一部展现我们的先人如何运用智慧解决各种复杂难题,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其中包括历代睿智之士对复杂情况的透彻分析,过人的远见谋略,果断的决定,坚毅的努力等。《史记》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成就是,在记述人物作为的同时,又让我们从中获得极其宝贵的智慧的启示。展读其中许多出色篇章,无不发人深思,益人神智。
春秋战国时期的智者,我们可以举出晏婴和蔺相如两位典型。
《管晏列传》是司马迁为春秋齐国名相管仲和晏婴撰写的合传。管仲辅佐的齐桓公是大有作为的政治家,管仲为他谋划了一整套改革内政的方针,“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贵轻重,慎权衡”,“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因而助桓公而成霸业。晏婴是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名相,其时齐国颓势已成,国内连续出现危机局面。司马迁首先称誉晏婴操守的廉正和善于应对混乱政局的智慧:“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其次,赞扬晏婴有荐举人才的眼光和襟怀。越石父是贤人,却因事被囚禁,晏婴先是解下自己乘的左骖为他赎罪,而后又延请他为家中上客。晏婴善于从细微处观察人的变化。他仔细观察出每日为他驾车的御者待人接物的态度前后有很大变化,原先这位御者为一国之相驾着驷马大车,意气洋洋,十分自得,而后来却常常表现出谦抑的样子。晏婴很觉奇怪,就问御者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御者回答说,是他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观察他,见他为相国驾车,神气得不得了,回到家里,妻子提出要离开他,说:“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均见《史记》卷62《管晏列传》。晏婴感到御者能听取意见立即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后定能有所作为,就举荐他为齐国大夫。
在《齐太公世家》中,还记载有晏婴身为大臣,秉持利国利民的原则,在国君面前正直地谏议、正直地行事的事迹,足以与晏婴本传中的记述相映衬。齐灵公二十七年(前572年),晋伐齐,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庄公六年(前548年),发生崔杼弑庄公的事件。崔杼之妻(原为棠公妻,棠公死后,崔杼娶之)貌美,庄公与之私通。五月乙亥(十七日),庄公借口探问生病的崔杼,到崔家以后却被崔氏的徒属关上大门。崔氏徒属从里面杀出,庄公逃走不得,登上高台请求和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于宗庙,不许。庄公狼狈地爬到墙上,被箭射中,坠下来被崔氏之徒杀死。晏婴闻讯,赶到崔家门外。面对如此复杂混乱的局面,晏婴作为大臣,首先严肃地表示,不能为这位因私人的不光彩行为而丧命的国君担负责任,他在大门外高声宣布:“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而因崔杼干的是弑君之事,他要在道义上表示对其谴责,向庄公致哀,在现场尽到大臣的礼数。“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其后齐景公好建造华丽的宫室,大养狗马,对民众征收重赋,施以严酷刑罚,民众怨声载道。景公三十二年(前516年),彗星出现,齐国君臣惊惶不安。晏婴却借此机会,冷静而机智地向景公进谏。《齐太公世家》详载了晏婴正直锋利的言辞:
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将出,彗星何俱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以上引文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
蔺相如是司马迁所大力表彰的具有大智大勇的人物,他的高度智慧主要表现在外交斗争上,作为赵国使者,在秦强赵弱的情况下,他一再挫败了秦国强横的气焰,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为了表现蔺相如折冲樽俎的智慧,司马迁在蔺相如传的开头,巧妙地作了铺垫。其时,秦昭王恃秦国强大,向赵惠文王送交一封表面平和,而实则包含威胁和欺诈阴谋的信,说秦愿拿十五城交换赵国刚刚得到的宝玉“和氏璧”。蔺相如为赵惠文王分析说:“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并自告奋勇愿担当出使重任,“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相如奉璧入秦,他是如何在秦国群臣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摧折秦昭王强横霸道的气焰的?又是如何用巧计“完璧归赵”的?司马迁绘声绘色,对此作了生动的记述。秦昭王接过和氏璧,心花怒放,“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蔺相如见此情景,心想,果然不出所料,秦王信中所言偿赵十五城完全是个骗局,毫无真心实意。于是假称璧上有个小斑点,要回了和氏璧,靠着宫中大柱站定,怒发冲冠,对秦昭王一阵厉声斥责:“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蔺相如的无畏气势震慑全场,他怒责秦昭王的锋利言辞更令其理屈词穷!相如当机立断,提出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秦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才敢献璧。秦王不好强夺,只好勉强答应。蔺相如却利用这间隙,派随从穿着粗布衣,怀揣着宝玉,从小路归璧于赵国。五日以后,再见秦王,相如以甘愿付出生命来维护赵国尊严的决心,首先责备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无一能坚守信用,因为怕白白受骗,已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并说:“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见相如已用计完璧归赵,无奈只好设法圆场,说: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绝了秦赵之欢,不如礼送他回去吧!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璧欺骗秦国吗?
蔺相如以其大智大勇挫败了秦国贪婪强横的图谋,为赵国立了大功,“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蔺相如又一次在外交上表现出大智大勇,是在第二年的“渑池会”上。酒宴上,秦王故意设法让赵国受辱,一共经过三个回合,一是秦王强令赵王鼓瑟,二是秦御史在史册上记载,秦王“令赵王鼓瑟”,三是秦国群臣高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一一以相同的方式回敬。当蔺相如上前要求秦王奏缻,秦王恼怒拒绝时,相如以甘愿一死强请:“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招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整个会见结束,秦王始终无法凌驾于赵王之上。而赵国内廉颇将军率领军队严阵以待,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司马迁着力刻画的蔺相如智勇过人的气势,令后世读者感到回肠荡气、血脉贲张。
司马迁将蔺相如与廉颇合写为一篇合传,因为两人同是赵国举足轻重的大臣,彼此的事迹又紧密相联。当年廉颇率兵大破齐军,立了大功拜为上卿时,蔺相如只是缪贤的家臣,无名之辈。因相如凭借智勇、两次挫败强秦、扬名诸侯,赵王先拜他为上大夫,渑池会后又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因此十分不满,以为自己是赵国名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舌为劳,却位居其上,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说后极度忍让,上朝时常常称病,不与廉颇争座次。路上远远望见廉将军车骑过来,自己立即引车避匿。相如的随从十分生气,纷纷向蔺相如抱怨,说:您与廉将军同为上卿,现今闻知廉将军有意羞辱,您就处处躲避,害怕得很,这样懦怯连普通人都感到羞耻,更何况处于卿相的高位?我们感到丢人,不愿再跟随您了!相如反问这些随从:您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回答说:当然不如秦王厉害。相如这时才明白讲出心中的想法,他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上引文均见《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知大受感动,肉袒负荆,让宾客领着亲自登门谢罪,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两人重新和好,成为生死之交。蔺相如在外交场合,面对强横的秦王却无所畏惧,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过人的智慧一再挫败强秦的图谋,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而在处理国内事务上却表现出高风亮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以谦和、坦诚、包容的态度化解与廉颇将军的矛盾,使廉颇知错谢罪,最终将相同心为国出力!司马迁着力刻画的蔺相如大智勇的形象历代传扬,被改编成的戏剧作品《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长期上演不衰。
楚汉之际是历史一大变局,也是在群雄角逐中展现汉初杰出人物智慧的空前历史大舞台。从高祖沛县起兵、经过艰难转战进入关中,到楚汉双方长期相持,到高祖建立帝业、稳定统治基础,八年之间演出了无数生动跌宕的活剧,中华民族的智慧也在这一时期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楚汉之际精英人物的典型,就是高祖置酒洛阳南宫时所评论的“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精到地概括三人智谋和功绩的特点,张良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萧何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韩信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史记》卷8《高祖本纪》。。这里重点讲张良*本节将《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两篇结合列传的记载一起论述。因为此两篇系专记张良陈平事迹,其笔法与《淮阴侯列传》等无异,而与《齐太公世家》、《晋世家》等篇主要记述诸侯国盛衰者明显不同。。
高品质的维护工作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营的坚实基础。而车辆维修、维护更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导致的大量维修、保障资源的投入,使得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维护成本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据相关统计,每年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维护成本约占运营总支出的 35%[2]。如何能够在保障车辆运营安全、可靠、可用等各样属性的前提下,实现车辆维修、维护成本甚至是维修、保障资源配置的最小化,是“后轨交时代”首当其冲的重要话题。
张良字子房,其祖父与父亲相继为韩国五世之相。张良少年和青年时期受到了多家学说教育、影响,曾受教于儒家的礼学,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曾研习兵家权谋著作,并且崇尚侠义精神。正由于他广泛地接受诸多学派的思想营养,因而成长为卓异的智谋之士,堪称是古代华夏民族杰出智慧的代表人物,尤其对于道家的“大直若诎”、以曲求伸,对兵家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以及儒家的经权之说、济世安民思想,体会、运用得最为精到。在反秦风暴掀起之时,张良即聚众投附刘邦,以后他便成为汉高祖最重要的谋士。不但张良本人最后功成身退之时自称“以三寸舌,为帝者师,位列侯”,而且后人也公认他是“帝师”的典型人物。司马迁为张良立传,明言其“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而只是选择“关天下所以存亡”者,载于史册之中。举其最要者约有五项。
一是刘邦从沛县起兵,沿途作战连败秦兵,又攻破险关、首先进入关中,多得张良正确的谋划。如,沛公从洛阳南下,得张良之助,接连攻下韩十余城。沛公又同张良一起,攻下豫西南重镇宛城,然后入武关。再西进,来到蓝田东南险要的峣关。沛公本欲派出两万兵硬攻。张良阻止他,劝他采用“智取”的办法。张良说,峣关邻近秦都咸阳,守关将士有战斗力。但我已打听到,守关的秦将是屠户之子,这种人最易受收买。张良智取的办法,一方面是布下疑兵,按五万大军的阵势在各个山头插上旗帜,使秦将感到恐惧,另一方面是派郦食其用重宝贿赂守关秦将。“智取”之计大获成功,不费一兵一卒夺得险关。“秦将果叛,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逐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怀王曾与各路反秦将领约,“先入关中者封汉王”,沛公用张良之计,首先攻入关中,占据秦都咸阳,因而掌握了政治上极其重要的主动权。张良又及时劝说沛公不在咸阳享乐,封府库。“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二是,鸿门宴上,因用张良计策,沛公得以从险境中脱身。张良又通过与项伯昔日的深交,请项伯劝说项羽,使项羽放弃消灭刘邦的打算。汉元年(前206年),项羽大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巴、蜀。张良以刘邦赏赐给他的厚礼赠送项伯,项伯为汉王说情,项羽同意,刘邦乃得汉中为封地。刘邦就封,率领人马入汉中,听张良之计,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麻痹项羽。遂使此后刘邦得以汉中为根据地,重整力量,还定三秦,然后东向与项羽争天下。三是,楚汉双方在彭城激战,汉王大败。在此紧急情势下,汉王向张良求教,希望张良提出计策。张良献计主张立即重用英布、彭越、韩信三人,可划给他们各自大片的作战活动地盘,让九江王英布占有楚地,因他与项羽有深刻的矛盾;彭越作战骁勇,让他占有梁地;“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刘邦完全听从,“乃遣随何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韩信将兵击之,因举燕、代、齐、赵。”张良作出的这一战略规划对于刘胜项败的最后结局有决定性的意义,故司马迁评论说:“然卒破楚者,此三人之力也”!遂使项羽多面受敌,活动范围越来越缩小,陷于不可挽回的衰颓的趋势中。三是,至汉三年(前203年),刘、项在荥阳、城皋一带长期相持,汉王深深为此苦恼,急于寻找给项羽制造障碍的办法。郦食其提出应实行立六国贵族之后,分封为王,授予他们金印,他们就都会向风望义,拥戴沛公,那么项羽也会北向称臣。沛公表示赞成,让郦食其负责刻造金印,赶紧办理。正好张良来谒见,当即分析利害,痛陈得失,滔滔雄辩讲出八项理由。他强调周武王实行分封之时,能“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而您汉王现今有此经济力量吗?目前项羽势力尚强,双方胜负未决,您汉王能如西周初年那样“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吗?尤其是,如实行分封诸侯,就等于将数年来聚集在您汉王麾下的文武人才全部遣散:“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张良陈说的八项利害,使刘邦猛然醒悟。“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乃公事!’令趣销印。”*以上均见《史记》卷55《留侯世家》。张良此番透彻的分析和坚决劝阻,避免了因分封六国贵族而出现的历史倒退,对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和建立统一的西汉国家实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再一次证明张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确有超乎常人的政治远见。四是,促使刘邦在力量对比上超过项羽,并最终形成对楚军包围之势,也得力于张良的正确计策。汉四年,韩信大破齐军之后,派使者向刘邦要求封王。当时刘邦正处于困难形势,本想发怒拒绝。张良及时地劝说高祖,使他立即改变态度,答应封韩信为齐王,并派张良亲自送去印绶。到了这年秋天,楚汉相争已到最后阶段。刘邦追项羽,却兵败固陵。此时刘邦召彭越出兵合力进攻项羽,彭越却婉言拒绝,说:“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高祖征集各地诸侯军,竟无有响应者。高祖再度陷入苦恼,于是又向张良求计。张良一针见血地分析局势,提出关键在于对彭越、韩信两人必须明确划出分封给他们的地盘,应将原来魏豹的地界划给彭越,将陈以东的地盘划给韩信,两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了,他们便会立即出兵,合力对付项羽。张良的详细计议是:“齐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为魏相国。今豹死毋后,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早定。与此两国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齐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复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高祖立即听从,派使者告知彭越睢阳以北大片地盘为其封地。“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史记》卷90《魏豹彭越列传》。张良以他高超谋略迅速征集来几十万大军,帮助高祖取得战胜项羽的最后胜利。五是,向高祖献计,平息诸将军争功的不满。汉六年正月高祖大封功臣,先行分封二十余人,大多是跟随高祖在沛郡起兵的文武近臣,其余将领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高祖在洛阳南宫,望见宫外罕有的情景,诸将三五成堆坐在沙中议论不休。高祖问张良,他们讲得这么起劲,想干什么?张良回答:他们想谋反。因为,陛下出身平民,是靠着这些将领打下了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高祖为此十分发愁,再次求教于张良,张良让高祖找“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先封。高祖说最恨的是雍齿,但因他功多,不忍杀他。张良说:“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高祖摆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同时命令丞相、御史对诸将赶快定功行封。酒宴结束,诸将大喜,都说:“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张良又用他的智慧平息了一场将要爆发的风暴。
这次分封行赏,高祖再次高声赞誉张良的过人智慧和卓著功勋,说:“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以上均见《史记》卷55《留侯世家》。让他自择齐三万户受封。张良却极其谦让,只要求封于留,留是沛郡东南的小县,因为张良跟从高祖起兵时在这里会合,于是封为留侯。
陈平在汉初与张良同为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的杰出人物,当魏无知将他荐给汉王刘邦时,就称他为“奇谋之士”。他从小好读书,其兄勤于耕田,支持陈平外出游学,因而很有智谋,遇事每有奇妙计策。陈平早年在乡间有为乡亲分肉公平、受到父老称扬的著名故事:“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可见其志向之远大!项羽从江东起兵至中原,陈平曾归附他,但不受项羽重用,于是只身杖剑往修武投奔刘邦。渡河时,船夫见他长得高大白皙,猜他是逃亡将领,身上定有钱财,一直斜着眼盯陈平,想伺机害他。陈平见状不妙,“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投汉后,汉王赏识其才能,甚为信用,拜为护军中尉。刘项在荥阳长期相距,楚军急攻,断绝汉军运粮通道,把汉军包围在荥阳城中。陈平对汉王分析形势,说:项王手下正直有谋略的人物,只有亚父范增等数人。“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于是汉王出资四万斤金,让陈平行反间计。陈平派人在楚军将领中散布说,范增等人自以功多,却未得封王,已与汉王暗中联合,要消灭项氏势力。项王果然产生疑心。“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出计让项羽紧急攻下荥阳城,项王因对他怀疑,不听从。亚父范增于是愤而离开项王,走到半路背发疽而死。项王从此失去最重要的谋士,军事行动更加陷入盲目,加速走向下坡路。陈平又用声东击西的计策让汉王脱离荥阳重围:“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汉王得此机会回到关中收集军士,补充给养,重整旗鼓,再次出关,到荥阳、广武前线与楚军对抗,最后战胜项羽。
汉六年(前201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汉廷诸将主张发兵消灭他。高祖忧心忡忡,向陈平求教。陈平分析韩信兵强将勇,汉朝如采取军事行动,不仅无取胜把握,反而会出现危险局势。陈平向高祖献“伪游云梦”的计策,说:“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祖依计而行,在韩信半道迎接时,事先布置好武士将他捆绑,“遂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还至洛阳,赦信以为淮阴侯,而与功臣剖符定封”。次年,陈平以护军中尉随高祖北行至代,高祖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祖临终托付国事,交代继萧何、曹参之后,由王陵、陈平任相国。至其后,诸吕用事,几成篡逆之势,幸得陈平与周勃定计,诛杀诸吕,迎立文帝,为保卫汉家政权立了大功,文帝拜陈平为丞相。司马迁总结陈平一生,赞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乎!”*均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
记载军事上的攻守策略和胜败影响,是司马迁著史重要内容之一。兵家之奇计无穷,也是古代民族智慧的生动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司马穰苴、吴起、孙武、孙膑、乐毅、赵奢,秦的白起、王翦、蒙恬等,司马迁对他们的谋略和战功,都有生动的记述,而汉初最为出色的军事家则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
韩信之拜为汉之大将,曾经历了一系列的戏剧性场面。他形象壮伟,又有谋略,当项羽的人马渡过淮河北上时,他投靠项羽,曾多次向项羽提供计策,但都不被采纳。汉王率领部众离开关中赴汉中就国,他离楚归汉,得了个管粮仓的小职位。又因犯法,要同其他十三人一起斩头,该轮到韩信了,他抬头一看,恰好汉王的亲随将领滕公路过,韩信急忙向他大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就释放了他,一交谈,很佩服他的见识。于是立即向汉王推荐,任他为治粟都尉,韩信又多次与萧何接触,萧何认为他是个出色的人才。队伍长途跋涉,一直到了南郑,韩信心想,萧何是汉王的左膀右臂,他认为我是个将才,可是已过了这么多天了,估计萧何早该在汉王面前举荐过,却不见提拔我的动静,汉王不重用我,我不如另找出路!韩信跑了,萧何一听说,急得头上冒火,于是有了以下紧张、生动,成为韩信人生重要转折的戏剧性场面: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萧何称韩信“国士无双”,是他从关中到南郑历经崎岖山路长途行军,从多方面对韩信的观察、了解,而对其高度智慧、才能所作的极高评价!他如此郑重举荐,并且坚持一定要拜韩信为大将,一定要举行最为隆重的仪式,就是认定韩信将是帮助汉王争取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当年的“拜将台”,历经两千年风云,至今故址犹存,场面广大,可容纳数万人,是所有到汉中参观、旅游的人必定要前往瞻仰的胜地,人们完全可以想象当年汉王拜韩信为大将的场面是如何空前的隆重、热烈。
拜将完毕,汉王急切地向韩信询问取胜的计策,于是有了历史上影响刘项之争整个进程的著名的“汉中对”。韩信纵观时代风云,把握战争全局,对刘项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策略得失作了极其透彻的分析,节节道出事情的本质,议论掷地有声。他首先向汉王指陈,项羽虽然在个人勇力和军事实力上占据优势,但他的政策措施存在致命的错误,因此“其强易弱”,从长远看是可以战胜的。“项羽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平常生活上关心下属,但到论功行赏、封爵授印的关头,却“忍不能予”,又任人唯亲,所以“诸侯不平”。而注定项羽最后必然失败的原因是,他实行残酷的杀戮政策,早已失去民心:“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其次,韩信为汉王提出在汉中积蓄力量之后,迅速还定三秦的战略设想。他说,项王东归彭城,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王,企图利用他们堵死汉王的出路,但是此三人早已遭到关中人民唾弃,因为三人为“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因此章邯等三人力量极虚弱,绝对无法抵挡汉王的进军。韩信最后所特别强调的是,汉王的方针恰好与项羽相反,除秦苛法,实行仁政,安抚百姓,深得民心,这是战胜项羽、夺得天下的根本保证。他说:“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听了韩信此番高屋建瓴的议论和明确的战略规划,汉王极其赞赏,“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韩信的这篇“汉中对”,充分说明他首先是一位有极高智慧的战略思想家,他能最大限度地掌握各个方面有用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认识事情发展的内在逻辑,因而提出精到的预见。韩信军事上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其高度的智慧之上,因而能够做到如汉高祖所评价的,“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在楚汉战争中,他受汉王委派,独当一面,转战于山西、河北,山东一带,连续击败魏、代、赵、燕、齐等拥戴项王的割据势力,使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归属于汉王号令之下,且在每次取得大胜之后,抽取精兵及时补充荥阳、成皋前线,支持汉王与项羽的正面对抗,因而为汉王在军事力量上取得对项羽的优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善用奇兵,以少胜多,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是韩信连战皆捷的用兵之道。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以酣畅的笔墨记载了其破魏、破赵、破齐三次战役,都着力表现韩信指挥作战的这一特点。攻魏之役,对手是魏王豹。他陈列大军扼守薄坂,企图将韩信军队堵截在黄河对岸临晋关。韩信布下疑兵,在临晋关征集许多渡船,做出要用船只强渡过河的样子。同时在下游夏阳河面上,偷偷地用大量木盆、木桶之类浮具载士兵渡过黄河,奔袭魏之重镇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破赵井陉之战是更大的战役,汉军由韩信、张耳率领,从山西东南进发攻赵。其时,赵王歇、大将成安君陈馀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众,要利用险要地形,与远道来袭、士卒疲惫的汉军正面作战。韩信率军仅有数万人,兵力处于劣势。他先打听到,赵王歇手下广武君李左车曾向陈馀提出用奇兵埋伏、断汉军粮道,使其前后受敌的计策,不被采纳。韩信闻知大喜,他利用径道窄长、北有山峰、南有泜水的地形特点,布置了“奇兵拔帜,背水而阵,佯败诱敌,前后夹攻”的计策。此役分为三个步骤,环环相扣。第一步骤,韩信指挥汉军在远离井陉三十里之外即驻扎下来,至半夜,精选出二千骑兵,布置他们每人身带一面汉军赤帜,从小路登山,隐蔽起来监视赵军大营,命令他们:“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第二步,至拂晓时分,韩信让副将传令:“今日破赵会食!”以主将的坚强信心调动士卒的战斗情绪。可是将领们谁都不相信,赵军有二十万之众,哪能这样轻易取胜?韩信对身边军吏透露了他的意图,说,赵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扎建营盘,他们如果见不到汉军主将的旗鼓出动,肯定不会出击,一定要引诱他们从营盘里冲出来!于是,韩信派出一万士兵先行出动,在路旁选择一块地方背靠河岸摆开阵势,赵军远远望见,不禁大笑。第三步骤,天大亮时,韩信,张耳率领主力,建旗击鼓,威风凛凛向井陉进发。赵军见汉军主将出动,急忙冲出营盘迎击,双方展开激烈战斗。韩信精心设计的一幕终于出现:
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庆功会上,诸将向韩信请教:兵法上讲,作战布营要背靠山峰、前临水泽,可是您却恰好相反,命令我们背水而阵,并且传令“破赵会食”、当时我们并不信服,而结果取得大胜,请问这是什么战术?韩信回答说:兵法上还讲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呀!况且这几万人马,并非我长期训练出来,而是短时间集合起来的,等于“驱市人而战之”,我如果不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还能使全军奋勇杀敌、取得大胜吗?诸将听罢,无不叹服!
韩信破齐之役,又是另一番出敌不意的奇策。其时,汉王苦于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王相持,情况艰难。他连夜驰至黄河北修武韩信军营中,当即命令张耳备守赵地,令韩信收集赵兵东击齐,使项王后方受敌。韩信远行千里,先击败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田广退走高密,韩信追至高密西,此时项王派将军龙且救齐,士卒号称二十万。两军夹潍水而阵。望着滔滔北流的潍河水,韩信又定下破敌的妙计。他命令连夜在潍河上流用万余只沙袋垒成堤坝、堵住河水,而龙且、田广军对此毫不知觉。至次日,韩信“引军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以上均见《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
司马迁深谙兵家致胜的策略,用“出奇无穷”四字概括这些杰出军事家的智慧。他有一段极精彩的议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见《史记》卷82《田单列传赞》。对于军事辩证法讲得很透彻。此恰如熟悉兵法的魏武帝曹操所言:“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也”*《史记集解》所引,见《史记》卷82《田单列传》注。。正面抵抗敌人为正,乘敌不备奇兵突袭为奇。兵不厌诈,高明的指挥家审时度势、以地制宜,灵活变化其战略策略,采取布置疑兵、乘敌不备、声东击西、聚而歼之等战术,因而能以少胜多,克敌制胜。正与奇互相配合、互相转化、交相运用,使前敌不可测量,如寻环中不知边际。司马迁又引用《孙子·九地篇》所言:“始如处女,适(同“敌”)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用兵之始要示敌以弱,犹如处女之闲静柔弱,使敌人麻痹,存轻视之心,让其敞开门户,放松戒备,然后抓住战机,像脱网之兔那样狂奔急驰,突袭敌人,使猝不及防。司马迁生动记载韩信指挥的三次战役,都深得兵家取胜的要诀。尤其是井陉破赵之役,更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令人信服地凸显韩信非凡的胆识和用兵智慧!
韩信最后因谋反被吕后、萧何用计擒杀,夷三族。司马迁对韩信一生的功过作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他高度称誉韩信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他为奠定刘项之争胜败局面所立下的大功,在《太史公自序》中特意揭示出《淮阴侯列传》的撰述义旨是记述和表彰韩信的功绩,云:“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同时严肃地批评韩信身为汉朝大将,却不重视提高道德修养,谦虚让人,相反地居功自傲,不明时代潮流的趋向,在汉朝建立、国家统一局面已成的情势下以谋反来对抗,酿成悲剧结局,并对此深为感叹,说:“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将司马迁的两段议论综合起来,确是知人论世的定评。
人类历史的进程充满艰难曲折,个人的生活道路同样要经历许多坎坷甚至苦难。司马迁作为一位思想深沉的历史学家,胸中装着民族几千年的曲折历史进程和无数人物的奋斗经历,尤其是结合他本人遭受腐刑,在极度屈辱和悲愤中忍辱负重以求进取的经历,他对人生的磨难和奋斗有着更深的体会。他在《史记》篇章中一再抒发他胸中的愤懑与感慨,如说:历史上像虞舜、伊尹、傅说、吕尚等圣贤人物尚且遭受厄难,而“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史记》卷124《游侠列传》。同时又一再表示,像“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这些遭受困厄,“不得通其道”,却能发愤自雄,干出一番事业的“俶傥非常之人”,是多么值得敬佩*司马迁《报任安书》,见《汉书》卷62《司马迁传》。!因此,司马迁撰著的人物传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力表彰从困厄中奋起的人物,记载他们如何以非凡的智慧毅力,在伤痕累累、痛不欲生中重新站立起来,做出令人赞叹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范雎蔡泽列传》即为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篇章,两人都屡遭困厄,而发愤自励,最后在秦国取得相位,在秦统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范雎魏人,有口辩之才,游说诸侯,家贫无以自资,先事魏中大夫须贾为门客。须贾为魏昭王使齐,范雎跟从,居留数月。齐襄王闻范雎有辩才,赐他十斤金及牛酒,范雎辞不敢受。须贾闻之大怒,以为范雎私通齐国,回魏后向魏相魏齐报告。遂惨遭魏齐凶残对待,几乎致死,“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范雎从裹尸的苇席中,恳求看守的吏卒救他,吏卒带着苇席将他扔到外面。魏人郑安平早知范雎是贤才,救出了他,范雎藏匿起来,改名换姓,称为张禄。此时,秦昭王使者王稽正出使于魏,郑安平改扮为吏卒求见,说:“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于是安排连夜见王稽,经一交谈,王稽知范雎很有见识,便设法偷偷载入秦国。进入秦境,便遇到秦相国穰侯东行县邑的车骑,范雎早已闻知穰侯把持国政,一向防范山东列国人士入秦,于是藏到车内,不让穰侯发现:“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又问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穰侯精明过人,行了十余里又派从骑回来搜索,此时范雎早有防备先下车走远,躲过一关,遂跟随王稽到了咸阳。
当时,秦昭王在位已有三十六年,先后败楚、攻齐、困三晋,连续对诸侯各国取胜,甚为自得,厌天下辩士,不相信他们的话,范雎虽有王稽荐举,昭王不信,以粗恶食物待之,岁余不得见。但范雎看准了秦国内的情势:宣太后擅权,穰侯(太后异父弟)任相国,华阳君(太后同父弟)、泾阳君、高陵君(均为昭王同母弟)“三人者更将,有封邑,以太后故,私家富重于王室”。穰侯为了扩大其在陶邑的封地,甚至伐过韩、赵出兵攻打齐国。秦昭王实际上左右不了国事,这正是秦国要害之所在!范雎于是向昭王上书,说:明主“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又说,还有最要紧的事,不敢写出来。请求面见,以陈良策,“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一语无效,请伏斧质”。
范雎上书果然打动了秦昭王,于是安排在离宫接见。范雎假装不认路,闯入秦王妃嫔居住的永巷。正好昭王走过来,宦官急忙驱逐范雎,威吓他:“大王来了!”范雎大喊:秦国还有大王吗?秦国只是听从太后、穰侯的命令罢了!他有意以此激怒秦昭王。昭王对这番情景看得清楚,愿意听范雎说个明白,便向范雎连声表示欢迎和道歉,说是早该亲自迎接您,因为事务繁忙拖延太久,现在才得敬执宾主之礼。范雎也表示辞让。“是日观范雎之见者,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秦王屏退左右,宫中空无一人。秦王一再表示诚恳欢迎的礼节,长跪不起,请求赐教。范雎先谦虚了一番,然后说:我所要讲的事关重大,皆匡正君王之事,处人骨肉之间,可能前一出言后即伏诛。但是,像伍子胥历经患难,最后遭受惨祸,但他终使吴国强大。我之所言只要少有补于秦国,死了又有何恨!“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因以是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于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无与昭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臣死而秦治,是臣死贤于生。”昭王被他的忠心所感动,表示信赖他,说,“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秦王亦拜。范雎见气氛如此融洽,就先行试探,说:秦四塞为固,形势最为险要。但“至今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听到这里,昭王更加迫切地表示愿进一步受教。但范雎机警地觉察到周围有人窃听,不敢冒失从事,于是“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察王之俯仰”。他批评穰侯越过韩、魏而攻齐是计策的失误,而向昭王提出“远交而近攻”的策略,即对楚、赵、齐采取外交攻势,使三国依附于秦,对邻近的韩则加以压服,不然就“举兵以伐之”。昭王对此完全听从,“乃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采用范雎的部署,两年内连续攻取魏国的怀邑、邢丘。范雎又向昭王献计,进攻韩之荥阳,使“其国断而为三”。
数年间,范雎取得了昭王完全的信任,终于找到机会陈述废太后、逐穰侯之计策,说:“臣居山东时,闻齐有田文,不闻其有王也;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也。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范雎极言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之危害:满朝文武,无非相国之人,大王只是孤身一人,万世之后,有秦国者就不是嬴姓子孙了!“昭王闻之大惧,曰:‘善。’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秦王乃拜范雎为相。”逐走穰侯,范雎以相国之位掌握秦国最高行政权力,且封为应侯。这是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年)事。范雎从五年前受尽践踏凌辱、差点致死的处境,至此成为秦相,走向他人生经历的顶点。“天下事皆决于相君”,秦昭王甚至在宴请赵平原君时称范雎为“叔父”。
范雎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其时王稽的职务仍为谒者,因王稽之请,范雎遂向秦昭王举荐,任之为河东郡守,并给予“三年不上计”的优待。范雎又向昭王举荐郑安平,拜其为将军。范雎采取进攻近邻魏、韩、赵三国的策略,攻取汾陉、广武等地。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应侯范雎又对赵行反间计,使赵撤换老将廉颇、改派毫无军事指挥才能的赵括为将军,因而导致秦将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大胜,进而包围邯郸。此后,应侯范雎却屡感失意。将军郑安平,攻赵被困,以兵二万人降赵。王稽任河东守,对外私通诸侯国,被诛杀。范雎负有举荐不当的责任,对此感到羞惭,秦昭王也每每临朝叹息。
这时秦国出现了又一位奇士蔡泽。蔡泽是燕国人,他多年游学于诸侯各国,并一再向各国国君自荐,而无人看重。他到赵国,被驱逐。又到韩、魏,半路上连随身带的炊具都被抢走,多日挨饿。这时他打听到秦相范雎处于窘境,自料机会来到,于是只身入秦。蔡泽未见秦昭王,先故意要激怒范雎,扬言说:只要秦王见我,一定夺走范雎的职位,让我当秦相。等他见范雎时,又态度倨傲,长揖不拜。范雎问,听说你讲要代我相秦,你能讲出什么道理?于是蔡泽对准范雎的心病,长篇大论,引古证今,大意是说:您不要眼光短浅,要懂得四时运行、成功者退的道理。既然得志于天下,又能功成身退,享受富贵尊荣,享其天年,名声远播,泽惠后人,与天地相终始,这样难道不是仁圣聪明的行为吗?他又举出像商君、吴起、大夫种、白起,这四人能伸而不能屈,能上而不能下,最后获罪受戮,不都是提供了反面教训吗?古今多少人物的经历证明,身与名俱全者是为上。“吾闻之,‘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书》曰‘成功之下,不可久处’。四子之祸,君何居焉?君何不以此时归印,让贤者而授之?”一席话,说得应侯范雎点头称是,于是尊为上宾。几天后,范雎入朝向昭王举荐蔡泽,说:“其人辩士,明于三王之事,五伯之业,世俗之变,足以寄秦国之政。臣之见人甚众,莫及,臣不如也。”昭王乃召见蔡泽,“与语,大悦之,拜为客卿”。范雎称病请归相印,昭王遂拜蔡泽为秦相,乃向昭王献计攻灭西周。蔡泽任秦相数月,有人忌恨他,他不敢恋栈,辞归相印,号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司马迁深切地同情范雎、蔡泽的人生经历,大力表彰两人坚强地度过艰难困苦,最终建树功业的智慧和精神,并在篇末写了含义深刻的赞语:“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二人羁旅入秦,继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以上均见《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司马迁从范雎、蔡泽二人的遭遇和作为,总结出其中蕴涵的深刻的哲理,指出从客观条件言,一个人要取得功业,必须有恰当的机遇,有贡献智谋、能力的实际凭借,因此,像范雎、蔡泽二人以及其他辩士在山东各国游说诸侯,却至白首无所遇,并非他们缺乏智谋,而是战国末期山东六国已居于劣势,不能为他们提供活动的舞台。而秦国正占据着统一天下的主动地位,范雎、蔡泽的智谋恰好与客观历史趋势相符合,因而只身入秦,而能继踵取卿相,建功立业。但是从主观条件说,却是由于两人能从困厄屈辱中奋起。人的经历,总要遭受挫折以至灾难,怯懦者在困难面前灰心失望,一事无成;而对于有坚忍的毅力,有智慧卓识的人来说,屡遭磨难反而激发他最后取得成功,司马迁精心撰写的这篇生动的传记和揭示的深刻的道理,正是为了激励后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季布栾布列传》同样是凸显人物如何从困厄中奋起这一主题的感人篇章,虽然栾布、季布二人未能跻身卿相,但司马迁同样通过精心的刻画,大力表彰他们战胜艰难祸患的坚强性格和出色智慧,与前一篇可谓异曲同工。季布,楚人,勇猛有豪侠之气,曾在项羽手下为将,“数窘汉王”。项羽被灭之后,高祖悬赏捉拿他。季布藏匿到濮阳周家,搜查的人也跟到濮阳。周氏为了救他,让他穿着囚徒衣服,坐着运载奴隶的车子,卖给山东著名大侠朱家,朱家知道季布是个有勇有识的人物,于是通过向汝阴侯滕公说情,请求高祖赦免他,拜为郎中。至惠帝时,为中郎将。匈奴单于向汉廷发来侮辱性书信,吕后大怒,召诸将商议。上将军樊哙口出大言,说: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为了讨好吕后,都表示赞成。唯独季布当场对樊哙严词责备,说:“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季布出人意外一番怒斥,使朝廷上的气氛顿时极度紧张,大臣们人人骇怕,都为他捏一把汗,但吕后觉得他所言确有道理,于是“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顾个人可能遭遇不测,以异乎寻常的远见和勇气,敢于陈言,此举使吕后得以继续执行高祖与民休息的政策,是他为汉初社会立了一功!季布任河东太守,文帝时曾受召见。他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名声,楚地流传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栾布,梁人,原先与彭越同为无业游民,交往密切。栾布因穷困,在齐为人当雇工,做酒保,后又被人略卖到燕当奴隶。栾布曾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提拔他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后高祖以谋反罪诛杀彭越,夷三族。其时,栾布正出使于齐。高祖将彭越枭首于洛阳城门下,并下诏:“有敢收视者,辄捕之。”栾布从齐回来,却敢于到彭越断头之下禀奏出使之事,祠而哭之。高祖大怒,欲烹栾布。栾布以慷慨激昂的言词回答高祖,说:彭越在楚汉相争中举足轻重,为汉立了大功。“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栾布不怕就汤镬的威胁,视死如归,他反过来责备高祖以证据不足的罪名诛杀彭越,将令功臣人人自危!栾布充满豪壮之气的举动和言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于是高祖乃释布罪,拜为都尉”。文帝时,任栾布为燕相,拜为将军,吴楚反时,栾布因军功封为俞侯。“燕齐之间皆为栾布为立社,号曰栾公社。”
司马迁深深感慨季布、栾布人生道路的大起大落,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不幸遭遇,以含义深刻的语句表达了本人的生死观。篇末赞语说:“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屦(典)军搴旗者数矣,(《索隐》:徐氏云一作“覆”,按下云“搴旗”,则“覆军”为是。)可谓壮士。然至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以上均见《史记》卷100《季布栾布列传》。如何对待生与死,司马迁有最深刻的体会。当季布被搜查追捕、变身为奴,受到最屈辱的对待之时,他不去寻死,从世俗眼光看似乎十分卑下。那么,在当时是什么支持他活下去呢?必定是他自信其才能,预见今后还会有一番作为,果然他最终成为汉朝名将。所以有智慧、有远见、意志坚强的人能看透生与死。而如果因一时灰心绝望去寻死,那决不是勇敢而是怯懦者所为,是由于没有远大抱负。而栾布敢于违抗高祖的诏令去祭拜彭越,愿为此付出生命,所以才不贪生怕死。这两种对待生死的态度,都值得后人敬佩!司马迁大力表彰季布和栾布能正确对待生死,而最终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这与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书》卷62《司马迁传》。的名言恰恰互相映照,因而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总起来说,从春秋初年齐国贤相晏婴,到汉初季布、栾布,司马迁所成功记述的典型人物的经历、智慧和功绩,都已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珍贵的历史记忆。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件的堆积,不是古老档案资料索然无味的汇集。历史要记载我们的先人百折不挠拓荒创业的劳绩,要展示前人如何以智慧和勇毅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步一步地推动社会前进。高明的历史学家特别需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历史人物智慧的闪光,给予后人宝贵的激励和启示。司马迁恰恰成功地做到了,他重视总结民族智慧,又善于用高超的手法展现民族智慧,在这方面同样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责任编辑:王戎]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项目号:09ZSA001)阶段性成果。
陈其泰(1939-),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K234
A
1003-8353(2016)04-00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