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的新人道主义基础

2016-03-07 04:52郭玲玲

郭玲玲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110036)



环境伦理学的新人道主义基础

郭玲玲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110036)

摘 要:环境危机是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这种伦理学并不采用传统人道主义和传统伦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为二者会阻碍其通向自然的伦理之路。它采用一种新的人道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石,这种“人”具有整体意识、有限主体意识、生存意识和未来主义意识。它将人类的“能够做”规范成为人类的“应当做”,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理解为“伙伴关系”,将隐藏在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社会关系带入研究视野,使环境伦理学成为解决人类环境危机和生存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传统人道主义;新人道主义;环境伦理学

·生态文明建设·

一、环境问题的凸显与环境伦理学的产生

《人类环境宣言》指出,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谨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害。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1]。

人类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面向科学技术,另一种面向人文价值。所以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依靠科学技术的提升,包括更新使用工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估算自然资源的可开采和利用程度,进行合理开发;在维护自然环境多样性的同时也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诉诸人的心灵意识,在扩大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同时,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合理的伙伴,建立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伦理道德关系,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加强人类自身道德修养,规范人类实践行为,维系自然健康发展。本文提及的环境伦理学就是在解决环境问题的第二条道路上应运而生的。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这门学科虽然被命名为环境伦理学,但其面向的真实对象却是人类自己。《只有一个地球》中写道:最受污染危害的,最受退化威胁的,以及最易受不可恢复的损伤的,既不是哪一种资源,哪一种动物,也不是哪一类植物或生物群落,甚至也不是到处都有的空气或巨大的海洋。受到最大威胁的是人类本身[2]。“人”在环境伦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伦理行为实施的主体,又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客体,是整个环境伦理学中的终极目的。于是在环境伦理学中对“人”的定义和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人们倾向于使用业已成型的概念和理解方式对新的学科进行填充和解读,却忽略了时代不同、问题不同,必然带来理论基础和解决方式的变化,对于环境伦理学也是如此。在环境伦理学中,一提到“人”,大家都会常识性地想到经典的人道主义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典型伦理学理论,认为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上的典型伦理学就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也可以简要地称其为人学基础。但真实的情况却大相径庭。两者非但不能成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还会成为人类通向自然伦理之路的阻碍。

为了更好地区别本文在后面所确立的新人道主义,在这里姑且把人们习以为常所理解的人道主义称之为传统人道主义,把研究内容仅局限于人际之间的伦理学称之为传统伦理学。

二、传统人道主义和传统伦理学对人类通往自然之路的阻碍

传统人道主义是随着文艺复兴一同兴起的,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它一方面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进行无情地批判,另一方面又确立了人之为人的自然本性。相对于宗教神学“神为主,人为奴”的关系,它主张摆脱神的束缚,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相对于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它主张关注人的世俗生活,肯定人的合理的物质欲望;相对于中世纪不平等的人际制度,它主张人人平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在人类经过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传统人道主义的兴起犹如一束光照亮人们的现世生活,为人类找到合理的自身属性奠定了基础。

随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确立,传统人道主义开始从人本阶段进入到理性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期中,理性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人性构成中的主导因素。人也因此成为世界的主体,开始了对世界的控制。尤其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更加颠倒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作为人类认识的对象本是自在的,人类通过认知和实践对世界进行把握,从而形成知识。人类的知识应与被认识的对象,即世界相符合。但在康德那里,知识首先被确立起来,认识的对象,即世界只有和知识相符合才能确立其在先天结构中的位置。这时的世界不是自在的,而是被给予的、被构造的。因此,在康德那里,世界的存在必须要和人的先天认识相符合,人成为决定世界存在的核心,世界成为人实现其自身目的的手段。

康德说:“在目的的秩序里,人(以及每一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本身,亦即他决不能为任何人(甚至上帝)单单用作手段,若非在这种情形下他自身同时就是目的。”[3]144对于主体人来说,在认识论中成为主体是不够的,这种主体性地位还必须扩展到实践领域和道德领域。“在全部被造物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3]95传统人道主义以人对世界的主导性地位为核心思想,以人的价值取向为评价标准,以人的思维逻辑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这必然造成主客二分的对象式思维。

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构建环境伦理学的基础,自然就会在人的主体性思维之下被当成完完全全的客体存在,被当作没有其自身价值的事物,而只在人被赋予的有用性和实用性中找到存在的根基。人类也忘却自己本身的出处,忘记对生命产生之处的敬畏,而成为为所欲为的绝对主体。它会让人成为神,以居高自傲的姿态俯视自然和一切自然物,造成人与自然的最终分离。所以环境伦理学是绝然不能建立在传统人道主义基础之上的。

那么,传统伦理学又是如何成为人类通向自然之路的阻碍呢?其实,伦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本身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其表现方式就是研究问题的不断时代化、研究对象的不断丰富化和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化。在传统伦理学的视域中,伦理即人伦之理,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应有之理。在《说文解字》中,“伦”指从人,仑声,辈也。“理”指从玉,里声,治玉也。”伦理指向一种等级、次序、顺序的关系。后来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皆是由此发展而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秩序关系。因此,在传统伦理学那里,人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平等和正义,也就是在人和他的同类之间的应有之理。

因此,传统伦理学的研究视域是被确定下来的。第一,它只研究属人范围内的同类伦理关系。不同个体之所以能被称为是同类,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人性基础和共同的人性价值。这种人性及其价值在实践层面表现在对于终极自由的追求。这是一种能动地创造性活动。所以我才像对待我自己一样对待他人,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第二,对于环境或自然物的研究是被排除在外的。环境或自然物因为不具有人性,所以不属于人的同类,而属于人的异类。对于同类,我们上面提到过,人可以“爱他人如己”。可对于异类,这个原则就完全行不通。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又在时刻“交往”着,既然在“交往”就会处于某种关系中,那么人可能按照物性,即环境或自然的本性,亦或自然或环境本身的价值来对待它们吗?决然不可能。因为此时的人已经成为世界的绝对主体,没有任何其他事物可以成为和他并驾齐驱的伦理伙伴。于是,人必须和自然发生关系,但在不可能是“朋友关系”的情况下,就只能把自然当成是人的对象,以实践的方式来对待它。这时的对象本质已经不是物性了,而是人的异在或外在,它只能作为为了满足人的终极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而存在,只有从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去评价才能被称为是有价值。它由人道原理而来,依赖人道原理而确立,但却被当成“非人”的对象。于是,传统伦理学成为“人应以人的方式对待人”和“人应以人为目的的方式对待物”的理论。

如此一来,建立在传统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传统伦理学只适用于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一旦将研究视野扩大到人与环境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传统伦理学非但不能起到任何规范和限制的作用,而且会为人类非理性的实践行为提供理论基础。人作为目的,只要满足其需要,任何实践行为都被看成是合理的,包括“对物的遗忘”行为。物和自然成为“为人的存在”,成为“满足人需要的存在”,成为“为人产生又被人所用的人化自然”,而不是具有存在论根基的自在之物和自在自然。

三、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之上的环境伦理学

虽然上面提到了传统人道主义和以其为基础的传统伦理学对人类通向自然伦理之路的阻碍。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人道主义恢复了人的自然本性,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帮助人类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统治。只是时代发生了变化,问题发生了变化,对于其中的核心因素——“人”的理解也应该发生合理的变化。任何时代,“人的发展”,“如何让人更好地发展”始终都是本时代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天然地认为它就是合理的、就是终极的,其他一切条件和因素都应作为工具和手段来为它服务。而应当从问题本身出发进行解读和说明。往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问题本身当中。”

首先,应当明确这个“人”是一个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之上的“人”。相对比在传统人道主义视域中的人,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在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权衡中,它更加关注整体利益。它认为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和融入整体利益之中,并以整体利益的获得为终极目标。第二,在人的相对主体地位和绝对主体地位的权衡中,它认为人的主体地位是相对的、有限的。人不仅产生于自然,而且依赖于自然。所以,人对于自然来说具有某种不可摆脱程度的非超越性。第三,在人的享乐意识和生存意识的权衡中,它认为人的生存应当是居于首位的。任何破坏人类的基本生存,包括生存环境和生存必需品为代价的发展都是应当被摒弃的。第四,在现世主义和未来主义的权衡中,它更加侧重于未来主义,看到现当代的人类只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沧海一粟,要想人类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为“未到场”的人进行代言,做出符合他们生存需求和利益需要之决定。《联合国环境方案》中有一句寓意深刻的话:“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因此,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正是这种新人道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核心因素——“人”,这种人是一种“新人”,是具有新人道主义意识的人。这种“人”会在整体利益、相对主体地位和生存意识的视野下关照人的实践行为,让其具有实质的合法性。

其次,这个具有新人道主义意识的“人”应当在环境伦理学中“如何”去做。第一,将人类的“能够做”规范成为人类的“应当做”。传统伦理学的着眼点是解决由单个人构成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它通过对个人行为的调整和约束来达到整个社会规范的合理性。它的视域仅仅局限在社会内部,对于属于人类整体的实践行为和超出人伦视野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价。但环境伦理学则不同,它放大了伦理学的研究视域,把整个人类当作一个整体,研究它和外在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使自然进入了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对于人类整体的行为可以进行综合的价值评价。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在当今社会,人类之所以会面临种种生存危机,其中实践论的根源就在于主体性过于强大的人类认为在对自然的关系上,“凡是人类能够做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应当的”,造成了人的主体性无限膨胀和“能够做”与“应当做”之间关系的混淆。

回到时间的序列中,“能够做”与“应当做”的关系经历了“从同一到分离”的演变过程。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人类的实践能力仅仅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生存,谈不上实践行为对于自然的僭越和对自身生存的威胁。“能够做”和“应当做”之间的冲突并未凸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无须进入到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中。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实践能力急速发展,在貌似繁荣的社会发展背后却隐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这时人类“能够做”的实践活动已经脱离了“应当做”的范畴,而和无限制的人类欲望、无休止的物质利益的获得相关联。“能够做”的范围远远超出“应当做”的限制,两者的疏离产生了,并带给人类生存困境和危机。因此,必须对“能够做”加以伦理道德的规范才能使其成为合理的“应当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伦理学的研究视域当中,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如何对待自然也就成为一种伦理关系了。

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理解为“伙伴关系”。“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4]

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产生于自然界,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5]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狩猎、采集、耕种、工业生产等阶段,自然界都为人类提供着适合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生存资源。例如,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阳光、空气、水源等,来自于自然界的赋予;人类发展需要的石油、煤、铁等,来自于自然界的供给。“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6]由此可见,人类虽然具有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从发生学的角度讲这种改造活动必须遵守原初状态的规律,即自然界本身的规律,而不能逾越。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必须和自然环境、其他自然物和谐相处,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实践论的角度看,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是人类认知活动和改造活动的对象。自然界虽然可以为人类提供先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资源,但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存在是不会像动物一样满足基本的适应性生存的。他必须在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合目的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彰显其作为主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否认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是认为必须把这种活动限制在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和自然资源得以再生的范围内,把自然界和各种自然资源作为和人类具有同等地位的生命体持续地存在下去。因此,这种关系就不能是一种纯粹的“对象性关系”,而必须是一种主体间的“伙伴关系”,其中的核心原则是人类的生存利益。

第三,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引入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7]人的生存包含两方面的维度:一是自然存在物,二是社会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须遵守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把自己的实践活动限制在自然规律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明确谈到过。作为社会存在物,人还应当遵守社会规律。这种规律是在人和人交往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由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有关法律、制度、伦理、道德方面的规律。这些规律同自然规律不同,它涉及到人际之间的公平、公正、平等、正义等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规范着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而且对这些社会规律的遵循与否间接地影响着人对待自然的态度。

《我们共同的未来》被称为是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国际宣言和路标文件。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8]因此,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时,我们必须分为横轴和纵轴两个彼此不同、又相互关联的坐标。横轴关乎人类发展的时间问题,涉及当代人和未到场人的关系。纵轴关乎人类发展的空间问题,涉及不同国家、民族、种族的同时代人的关系问题。

在空间轴上,地球上的所有居民都生活于共同世界之中。共同世界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根本“环境”,它不同于自在的自然或自然物,而是更多的和人造物、人的实践成果相联系。这个共同世界是开放的,是丰富的,是被人们所共享的。在这样一个境遇下对于人与人关系问题的处理需要的是“太空船”理论,而非“救生艇”理论。共同世界这一概念提醒我们,不同肤色、民族、种族的人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竞争关系,更存在着休戚与共的生存关系。人与人之间必须形成一种公平、平等、正义的时代精神。在时间轴上,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我们给“未到场”的人同样赋予主体性特征。其一源自于人类生命体的延续性。人是一种始终在路上的生物存在,不仅指精神上的绵延性,更指身体上的延续性。每一代人都是人类发展序列中的一个阶段,未来人在当代虽然没有实存,但却终会以主体的姿态到场。所以当代人的发展既要满足其本身的需要,又不会对未来人产生不良影响。其二源自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既然未来人终会到场,那必然需要一定的自然资源满足其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某些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长时间的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如果当代人过度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必定会使自然资源枯竭,对未来人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不仅在人道上是不合理的,而且在伦理上也是指向非善的。所以,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全人类发展的终极指向。

参考文献:

[1]人类环境宣言[R].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

[2][英]沃德,[美]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R].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

[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

[4][德]恩斯特·卡希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

[5][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0.

[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

[8]我们共同的未来[R].东京: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责任编辑:王 春]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6)03-0121-05

收稿日期:2016-02-28

基金项目:201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哲学思考”(L10AZX001)

作者简介:郭玲玲(1978—),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

Neo-Humanism Found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GUO Ling-ling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Management,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al crisis is the focus problem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such situation,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ethics does not take the traditional humanism and traditional ethics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because they will block the path to the ethics of nature. It uses the neo -humanism as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nstead. This kind of "human being" has the universal consciousness,limited subject consciousness,survival consciousness and futurism consciousness. It transforms "could do" of human being into "should do",t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as the "partnership",brings the social relations into the research which is hidden behind human being and nature. Environmental ethics become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survival plight of human being.

Key words:traditional humanism;neo-humanism;environmental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