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与应对

2016-03-06 23:50王相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内容大学生

王相东

(广州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与应对

王相东

(广州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方法不适合,教师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等现实挑战。但是潮流不可逆转,只能抓住机会,因时而变。积极利用慕课模式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力,转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扩展教师知识结构,构建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让慕课为我所用。

慕课;思政课;挑战;应对

慕课(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在近期进入中国。[1]

“面对异军突起的‘慕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必须改革!”[2]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宁波举行的“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作出的呼吁。在慕课风暴来袭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也要迎接挑战,积极应对。

一、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活泼还是呆板,思政课教学内容必须新颖。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九五后,他们是数字化原居民,生长在网络的时代,对网络有着天然的亲和力。网络的生动直观影响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使他们只喜欢生动直观的视频,而厌倦深刻深奥的理论。而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三观教育重任,不但理论性很强,而且要传播主流的意识形态,说教性也较强,思政课本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要想生动直观是不容易做到的。多年以来,广大思政课教师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教师教学难、学生接受难,教学效果差状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依然按照传统方法教学,不突破对教学内容的广义理解,那么教学内容就很难新颖,自然也就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慕课的生动有趣,思政课教学内容必须活泼生动。

其次,在场还是退场,教学方法必须革新。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教师一方的独角戏,那么教学效果肯定是不成功的。传统上,教什么怎么教都是由教师来确定,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可以掌控着教学目标的大方向,把控好课堂,但是坏处也是明显的,这就是忽视了学生想学什么怎么学的大问题。传统的课堂上,老师讲讲义,学生做笔记,一派和谐景象,学生很少质疑,也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现在的大学生热情奔放、毫不掩饰,他们渴望表现自己,深怕老师不提问。所以,现在的大学课堂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在场的快乐,而不是老师一言堂,学生感觉无事可做,似乎是局外人的退场感觉。面对慕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思政课也务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

再次,名师还是助教,更多教师可能会转换角色。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来自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特长,所以每位老师都会有短板,而不可能做“万金油”。要做慕课名师,可能只是极少部分人员,大部分的思政课教师可能要做名师的助教角色。对于这一问题,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提出这样的担忧:“‘慕课’教学形式下,思政课的教学只是由少数‘明星’教师担任主讲,其他的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都成为主讲教师的助手。这不仅对主讲教师来说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麻烦,更不利于其他教师的正常发展和成长。主讲的‘明星’教师时间长了也就不明星了,或者明星效应呈递减趋势,而其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消退呈递增趋势,这种状况的持续,影响的将是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动力和队伍整体建设。”[3]广大思政课教师还没有做好思想观念的转变准备,特别是对于普通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来说,采取慕课教学以后,可能意味着自己角色的改变。

最后,学霸还是学渣,更多学生可能会两级分化。现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更多的是教师的讲授,而“慕课”的革命性在于强调“学”,这样便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4]我国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儿,他们一直以来都比较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但被动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而且还需要检查督促,否则很难完成任务。在功利化价值观非常盛行的当今社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可能还比较自觉,因为这些课程是教会他们怎样生活的工具,但是对于思政课就不会那么自觉了,因为思政课是教会他们为什么活着的理论武器。为什么活着似乎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根本思考不到这个层面或者不愿意去思考。这样一来,那些带着明显功利目标的学生,比如要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等的学生也会自觉地学习思政课,而那些没有考试目标的学生则根本不可能在老师不在场的课外时间去学习思政课。其结果就会造成少数的思政课学霸和大多数的思政课学渣。

二、顺应潮流,应时而变,积极应对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两面性。当慕课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一定带来了重要的机遇。我们常说要学会处理矛盾,就要抓住重点,扬长避短,为我所用。面对来势汹汹的慕课大潮,消极抵抗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顺应潮流,应时而变,积极应对。

第一,借鉴慕课的巨大优势,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网络起源于西方,他们掌握着主动权,传播什么怎么传播,很多时候都是由他们决定的。在今天这样仍然存在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时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总是处心积虑持续不断地通过其媒介帝国主义战略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宣传,大吹特吹其西式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诋毁我国形象,摧毁无知青年的三观。如果我们不拿起自己的大喇叭来宣传我们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信仰,那么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思想阵地。慕课巨大的传播力度启示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拓展我们的宣传途径,让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用中国故事叙述出来,只要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叙述成慕课似的精彩短片,就一定会吸引学生,当然也会吸引所有想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们。比如,把系统深奥的理论做成“十分钟读懂什么”、“什么讲故事时间”等微视频的方式,一定会大受欢迎。

第二,创新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广义的理解。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远比教材内容更为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其实是一个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问题。思政课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它面对的受众是全国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大学生,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如果思政课教师不加以转化创新,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讲授,一定不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目的是让思政课入心入脑。各地各专业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不一,思想状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务必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因材施教,解决学生的现实关切和思想实际问题。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把大学生关注的当地、当前问题加进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比如采取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方式,引起教学内容等。

第三,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慕课有三项技术优势:“微课程”、“小测验”和“实时解答”。“微课程”用十分钟左右的小视频,讲清楚重点难点问题;“小测验” 嵌入在课程中,来确定学生是否理解教学中的问题;如果学生完成测试则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如果没有通过测试,那么他们必须重新学习刚学的内容,类似游戏中的通关。“实时解答”是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在学习时,有问题可以即时提问,就会获得来自教师、其他学习伙伴的实时解答。[5]

思政课教学要让学生有事可做必须借鉴慕课教学模式。视频教学是思政课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已为广大教师采用。因其直观生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视频尤其青睐。视频选择应遵循短小精新原则,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如果没有合适的视频,要么教师自己做,要么宁缺毋滥。视频观看之后,一定要有学生讨论和教师分析评价,否则也会成为过眼烟云。问题教学法是思政课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把思政课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难题。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这才符合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可以体会到问题的有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新的问题就会被提出来。教师把学生的新问题和原问题进行整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让全部同学参与,思政课堂就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

第四,扩展教师知识结构,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网络时代打破了知识垄断局面,每一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各种知识。现在的大学生网络技术运用娴熟,获取各种知识甚至比老师更为全面。如果老师没有足够多的知识是无法赢得学生尊敬的。大学老师都是来自各种专业领域,对自己的专业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但也会隔行如隔山。思政课都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需要老师具备文史哲政经法等全方位的知识储备,否则很难讲清楚问题。教师要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以历史为纬线,以哲学为经线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关注时代难点热点问题,关注大学生所思所想,补齐短板,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最终做到什么问题都能讲,且讲得精辟透彻。

第五,多方联动,共建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慕课教学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学精神,否则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已经开设慕课的学校对学生的监督评价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启发。思政课理论教学效果主要靠课堂主阵地,但是光靠课堂教学不能使学生完全牢固掌握,必须要学生在课外时间复习巩固。课外时间的学生学习情况如何监督,需要其他部门配合。信息部门做好学生网上学习情况统计监控,学生处做好学生早晚读点名登记,班委做好学生分类学习情况统计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在被动管理中逐步走向主动学习。学生的思想状况则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等是学生活动集中的地方,团委、院系做好学生思想状况记录,监督学生品德提升。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评价机制的改进,思政课教学要把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评价向多元的动态的教学评价转变。动态评价增加了教师的难度,但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则是非常必要的。

三、顺应慕课教学趋势,搞好思政课教学

黑格尔说:“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慕课大潮之所以汹涌澎湃,席卷全球,说明它适应了今天这个时代的需要。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颠覆性巨变,快餐式、碎片化吸收知识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无论怎样哀叹、批判今天的大学生都无济于事,只能在顺应潮流的教学中偷偷塞进我们的思想。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广大思政课教师更为积极主动地借鉴慕课教学模式,在首先改变自己的情况下,然后改变学生,最终实现思政课教学轻松活泼深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目的。

[1]汤敏.慕课革命 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吴晶,郑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面对“慕课”,我们必须改革![EB/OL].新华网,2013-11-5.

[3]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4]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08-21.

[5]李梁.“慕课”视域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

2095-4654(2016)09-0151-03

2016-05-18

广州商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5B017)

G642

A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内容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