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叶小鸾的游仙思想

2016-03-06 19:46:28钱丽君
关键词:影响

钱丽君

(湖南理工学院 中文系,湖南 岳阳 410000)



浅析叶小鸾的游仙思想

钱丽君

(湖南理工学院 中文系,湖南 岳阳410000)

摘要:叶小鸾是明代较为出众的女性文人,其聪颖多才,小小年纪就凭借在吟诗填词上的悟性得到了家人的赞许;但她又生性敏感,时代背景与家庭氛围的熏染使其对俗世生活产生了颇多感悟,最终促使她形成了浓郁的游仙思想,其游仙思想中既蕴蓄着她对绝对自由的渴望,又包涵着她对众生平等的向往,还隐含着她对及时行乐的追求。

关键词:叶小鸾;游仙思想;诗词创作;影响

“游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门特殊的体裁,始见于先秦文学作品,唐宋趋于兴盛,至明清仍有余绪。“仙”与“游”是“游仙”的本质,“仙”即是“神仙”。何谓“神仙”,庄子《逍遥游》中道出了神仙姿容不凡、“不食五谷”[1]的原始形态,而他们“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正是“游”的具体体现。神仙是超越人类的特殊存在,其“不食五谷”“游乎四海”的超自然能力使得凡人心向往之,并顺势产生了游仙思想。游仙思想是人类精神上的永久常驻,其核心就是超越时空与快乐自由。当人类对死亡产生恐惧或在现实生活中受缚,游仙便成了他们的精神消解之法。其不仅对古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强大渗透力,还深入到艺术创作领域,促进了游仙文学的产生及发展。先秦的《楚辞·远游》篇,最早开启游仙母题;汉乐府《上陵》《天马》等篇章,展现了世人对仙界的渴望;魏晋间游仙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阮籍、嵇康等人,通过游仙表明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其情志更上一层。游仙文学虽散见于诸多文学作品,但以男性文人的创作居多,直至明代,女子从事文学创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一形势才有所改观。明代涌现出了大批才女作家,叶小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江苏吴江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其聪颖过人,常与家人一起吟诗填词,颇有见地。无奈家道中落,衣单食薄,家人只得将她送至舅家寄养,十岁才归家。孰料小鸾归家次年,其父却将其许人,自此,她郁郁寡欢,未几年,未嫁而卒。小鸾亡故后,其家人不解死因,以其“飞升仙去”加以追述,崇祯五年,其兄弟世儋、世佺便梦见其成仙;其母沈宜修亦作《季女琼章传》记录此次托梦的经过,深刻表达了对小鸾成仙一事的笃信;其父叶绍袁也借与江南文人共同举行的招魂仪式,来获知小鸾成仙后的讯息。[2]这些不解与误读不是空穴来风,其依据就是小鸾的作品,小鸾遗作名为《返生香》,收录了她生平所作,其作品中蕴藏的情感细腻深幽,愁绪无端,诸多诗词表面上书写的是闺阁少女的伤春之叹,怀人之思,但强烈的厌世情绪及求仙渴望也多有倾注,就连吟咏杨花之作也融入了“岂若瑶台下,琼葩伴月飞”的遁世之想,其父叶绍袁阅后只能感慨:“本咏杨花而思及瑶台,雪月高情挺上,仙则仙矣,一清澈骨,冷气逼人,岂是享年之道?伤哉痛哉!”[3]

一 叶小鸾游仙思想形成的原因

叶小鸾只是一个稚龄女子,在最美的年华,为什么不尽情展现个人喜乐,却时时在诗词中寄寓自己的无端愁绪,甚至是遁世之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家人宗教思想的启发。明代的禅宗思想广为盛行,且对世俗影响较大,钱谦益的《列朝诗集·闺集》中录有不少僧侣,小鸾父亲叶绍袁的《湖隐外史》专列了《梵钠》《飞锡》《灵章》三章来记述居于分湖的佛家大师和占卜之士。[4]沈宜修也笃信佛教,叶绍袁为她所作的祭文中,就曾感叹“(沈)竺千梵典,尤极探研”,[5]可见其具有极深的佛学修养。在家人的影响下,小鸾自小便接受了佛学理念,她虔诚于参禅礼佛,并在诗词中留下清晰的禅理痕迹,如《鹧鸪天·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其一“一卷楞严一炷香,蒲团为伴世相忘”,表现了她拜佛的虔诚;其父对亡女故居进行了“中供大士,几设内典”[3]的调整,亦可看出她生前的宗教认同;其母曾说她“性高旷,厌繁华”,[6]可见她深受禅宗中“不慕浮华”理念的熏陶。此外,她在日常生活中尤喜独处,对领悟禅理大有裨益。

其二,亲人不幸婚姻的触动。小鸾自小便被送到舅舅家寄养,舅母艰于嗣育,又长年抱病,却未得到尽心呵护;生父常年在外,母亲只能独守空房;长姐遇人不淑,婚姻生活无尽悲戚。这些女性亲人常通过游仙来排遣愁闷,其母常沉浸于思隐望仙的梦境之中,如“悄悄妲娥来伴我。沉水琼绡共袅”(《念奴娇》),其姐的游仙诗词也摆脱不了消极色彩,如“有恨随流水,无缘去入山”(《梦中思隐作》)。亲人的不幸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小鸾,使得她对婚姻的态度非常冷淡,但崇祯五年,她亦该出嫁,面对既不能抗命又不想屈从的婚姻,她只能像家人一样作遁世之想,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毅然选择了摒弃凡尘。她曾作《晓起闻梵声感悟》偈云:“数声清磬梵音长,惊动寒林九月霜。……堪叹阎浮多苦恼,何时同得度慈航”,就可看出她想与尘网诀别的苗头,其父评点此偈云:“十六岁女子作此偈,何等识见。胸中无半丝尘墨。”[3]更甚的是,她在宴尔将近之时还留下了绝笔:“自怜华发盈双鬓,无奈浮生促百年”,其父只能感叹她已“不可留”。

其三,敏感早慧的个性气质。小鸾出生于书香世家,在文学气息的熏陶下,她博览群书,十岁就能以“枫冷乱红凋”对其母之“桂寒清露湿”,尤为聪慧。不过自小被寄养的人生经历令她较为敏感,常产生伤春悲秋的愁思,如“柳絮飞残不见春,近来闲杀惜花心”(《浣溪沙·春夜》)、“雁字无人寄得.落叶纷纷如摘”(《谒金门·秋雨》)等,均表现了她对时光苦短,青春易逝的感伤。 尽管她平日多喜乐,略无愁态,然“握笔便多断肠语”,如“世事浮云。人情飞絮。恹恹愁绪丝千缕”(《水龙吟》)、“掩重门,落花流水,依稀随断魂”(《后庭花破子·夜思》)等凄词冷句,均可看出她对世事人情充满了绝望,使得她只能到理想世界中寻得栖息之地,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窘境,这种理想世界便是无忧无虑的神仙世界,也是她灵魂皈依的绝妙之所。

二叶小鸾游仙思想的内涵

小鸾作品的游仙思想,是其化解内心困惑与隐忧的情感寄托,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了她对仙界绝对自由的渴望,又涵盖了她对众生平等的向往,还囊括了她对及时行乐的追求。

1.对绝对自由的渴望。

封建社会,女性被纲常伦理禁锢在家庭的牢笼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直至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王学后进李贽提出了“童心说”,树立了人生平等观,女性的社会地位才有所提升。但积习已久的男权制度,令女性的社会活动无法完全开禁。小鸾亦深有体会,她长在深闺,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精神和肉体的禁锢使得她极其不自由,只能凭借诗词发声,通过游仙来表达自己对绝对自由的渴望。小鸾的游仙诗词是心灵世界的自我书写,一方面,她在诗词中表现了对受制生活的烦闷,另一方面,她亦抒发了高蹈出世之志。不自由的闺中生活,使得她在游仙诗词中发出了无尽的感慨,如“梦里有山堪遁世,醒来无酒可浇愁。独怜闲处最难求”(《送春近作》),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明了现实中无酒浇愁、闲处难寻的无奈;而“几欲呼天天更赊。自知山水此生遐”(《书怀》),通过刻画“呼天”这一举动,展现了对天界的强烈期求,可就算是如此悲怆的呼喊,依旧是天路难寻,以致其只能感慨,自己这一生怕是都无法享受惬意的山水生活了。正因为尘世生活充满了烦躁与苦闷,所以她在游仙诗词中抒写了高蹈出世之志,如“我思在霄汉,飚举任所之”(《池畔》),记述了自己希望悠游于浩瀚长空,随风飘荡的自由渴望;又如“飘飘似欲乘风去,去住瑶池白玉苔”(《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 其四)中,她亦希冀自己能够飘然乘风,飞向王母娘娘的殿前,成为仙界的一员。总的来说,对处处受缚、繁乱冗杂的凡尘生活的厌弃,对超世拔俗、优游天外的神仙世界的渴望,是小鸾真性情的展现,也正是她追求绝对自由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2.对众生平等的向往。

《长阿含经》云:“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生共世故名众生”,[7]展现了“众生平等”的佛禅精髓。小鸾也是一个推崇平等之人,在她身上,首先体现了明人李贽“童心说”中的男女平等思想,这种思想的突出表现就是对女性的个性、尊严与理想进行捍卫。在世俗礼教的束缚下,她循规蹈矩,听从安排,不敢有出格之举,只能在游仙诗词中寄寓自己的平等理想。她在游仙诗词中描写了很多女性形象,西王母便是典型代表,她拥有王的能力,像人间帝王统管凡间一样主宰着仙界,可见在小鸾心目中女子地位之重。其次,小鸾追慕神仙,期求遐举,其游仙诗词中刻画的求仙者形象,大致可认为是她自己的化身,仙界漫游中,她不像凡人一样谨小慎微,而是大胆地追寻,如“西去曾游王母池,琼苏酒泛九彼危”(《鹧鸪天·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其五),通过描写王母池中酒水任人取饮的情状,表明了仙界的自由平等;而“骑白鹿,驾青螭,群仙齐和步虚词”(《鹧鸪天·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其五)中,群仙不受约束、齐聚唱和的场面在凡间也极为难得。此外,“众生在五道中轮回,天道与人道都是五道之一”的佛禅思想,使得小鸾更为大胆,在畅游仙界的同时,她还与神仙进行了平等愉悦的交往,如“朝来携伴寻芝去,到晚提壶沽酒回”(《鹧鸪天·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其二),通过描绘自己与仙人一起采芝沽酒的日常生活,肯定了神仙对凡人的接纳。之后,就算相求于神仙她也不卑不亢:“问天肯借片云游,袅袅乘风归去也”(《浪淘沙· 秋怀近作》),她欲借天云游的举动,表明了其心目中的仙界并非高不可攀,相反,开敞、包容的仙界,恰可作为世人的灵魂净地。

3.对及时行乐的追求。

及时行乐的思想发端于春秋,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不但极尽生前之享乐,更是有海上求仙之盛举,[8]汉代进一步衍化,汉典中记载的汝南人费长房入悬壶求仙(《后汉书·方术列传》),海边人乘槎至天河见牛郎、织女(《博物志》)的故事,均是时人思慕仙界,渴望及时行乐的体现。之后,人们的享乐意识进一步增强,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阐明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旨趣,如李白“人生得意需尽欢”(《将进酒》),罗隐“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均是典型代表。小鸾的游仙诗词中亦蕴含着及时行乐的内在追求,并希望借此实现生命本真的价值。及时行乐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人生苦短的无奈,一层是游仙长生的追求。小鸾在尘世中深感人生苦短,无奈写下了“但恐岁月晚,相看泪如丝”(《池畔》)、“自怜华发盈双鬓,无奈浮生促百年”(《秋暮独坐有感忆两姊》)等诗词,来表明自己对浮生短暂,人事难尽的担忧。她是凡人,年寿有限,她担心白发苍苍之时还不能契合尘世。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她不得不走向飘渺的仙境,以求得精神的独立与生存的欢娱。此外,其诗词中还对仙人生活的舒适、仙界的富贵进行了铺描,并带有明显的浪漫色彩,如“朝来携伴寻芝去,到晚提壶沽酒回”(《鹧鸪天·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其二),通过描写自己与同伴相携寻芝,提壶沽酒的生活,展现了神仙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紫笙吹彻缑山上,清磬敲残鹫岭西”(《鹧鸪天·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其三),书写了人神同乐的浪漫情怀;“骑白鹿,驾青螭,群仙齐和步虚词”(《鹧鸪天·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其五),刻画了神仙齐聚唱和的宏伟场面。在小鸾笔下,“游”是身心俱动的求仙之举,更是物我两忘的融合之境,她在仙境中放纵书酒,毫无羁绊,其及时行乐的人生体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

三结语

叶小鸾生长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因敏感早慧,她对尘世生活的感悟显得真切深沉,短暂的青春、世故的婚姻、复杂的人世,使得她内心充满了感伤。她不想隐忍,不想屈从,可在伦理纲常的禁锢下,她只能借诗词发声。她在诗词中构建了一个虚无缥缈、无拘无束的神仙世界,且形成了浓郁的游仙思想,表达了她对众生平等、绝对自由、现时享乐的向往与追求。一个十几岁闺阁少女的人生观、婚姻观也许略显稚嫩,但她的超凡脱俗,令人动容,她对传统观念的反对、对世俗生活的反抗,很多成年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参考文献

[1]郭庆蕃.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刘云云.沈宜修母女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叶小鸾.返生香[A].叶绍袁.冀勤,辑校.午梦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张秋玲.叶小鸾悲剧探析[D].安徽:安徽大学,2012.

[5]沈宜修.郦吹[A].叶绍袁.冀勤,辑校.午梦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沈宜修.季女琼章传[A].叶绍袁.冀勤,辑校.午梦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佛陀耶舍.长阿含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8]赵荣.游仙长生与及时享乐一一汉乐府游仙诗的生命价值追寻[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Class No.:I206.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nalysis of YeXiaoluan’s Immortal Thoughts

Qian Liju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Hu’nan 410000,China)

Abstract:Ye Xiaoluan was a famous female writer lived in the Ming dynasty. When she was young, she got approval from the family by her virtue of the poetry writing. But family atmosphere and her personality prompted her to form an immortal thoughts. These ideas contained both her desire for the absolute freedom,which is the yearning to the equality of all living things . The thought implied the pursuit of enjoying pleasure in good time.

Key words:Ye Xiaoluan; immortal thoughts; poetic creation; impact

中图分类号:I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4-0119-3

作者简介:钱丽君,硕士,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0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