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姓源流考辨

2016-03-06 15:47岳海鹰
关键词:鲍叔牙齐国姓氏

岳海鹰

(1.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2.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504)



鲍姓源流考辨

岳海鹰1,2

(1.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2.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504)

中华姓氏特别是汉族姓氏的研究,是探索民族和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涉及鲍姓的研究寥寥无几。其中《史记》关于鲍姓记载有误之处,有些前人虽已更正,但有关齐国鲍姓灭族事件却无人更正。本文拟就鲍姓的起源、迁徙流布及齐国鲍姓命运等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同仁。

中华姓氏;鲍姓源流;齐国鲍氏;《史记》勘误

一、鲍姓的起源及来历

姓氏兴盛于父系氏族社会,最初为各部落或氏族名称。中华汉族姓氏起源当属于古昊,其对应大汶口——龙山文化族属的可能性最大,发音特点体现在一个单元音或单元辅音对应一个姓氏。少数汉姓是文明初创的部落或氏族名称,如唐尧、虞舜、姒禹等。上古姓氏是高级贵族的专利,所谓“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1]61-62。直至春秋末年,战乱剧烈,各国相继变法,编设户籍,建立服役制度,才必须明确个人身份,需要确立平民姓氏,实现了全民姓氏的普及。然而战国以前的上古,姓氏是如同性命一样的神圣标记。凡有姓氏者必然与王族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因此,鲍姓在春秋早期必然是高级贵族后裔,甚至与王族有血缘关系。

从字形看,“鲍”从鱼从包。“鱼”为表意,“包”为形声,全字发“包”音。而“包”在这里更为重要,也是表意部分。可以说,“鲍”这个字的主体即为“包”的表意。华夏先民语言主要以单音节为概念要素,简练故发音复杂,加上书写不便,所以汉字经历了字数由少到多、字义由繁到简的过程。古字多通假,“包”为一例。如《尚书·禹贡》 “草木渐包”,“包”是“苞”的通假字。《易经·姤卦》“包有鱼,无咎”,“包”是“庖”的通假字。上古无“炮”字,“炮”古音读“包”,《说文解字》“炮火炙肉也,从火包声,薄交切。”然而烤肉早已有之。“炮”字出现前,“包”也是“炮”的通假字,指烘烤肉食的加工工艺。如果加工的是鱼类等水产品,这个字就是“鲍”。所以,“鲍”的意思就是把水产品制干。历史上秦始皇死后,李斯等秘不发丧,到九原尸体发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10]264这里,鲍鱼指海鱼干。海鱼腌制后的返潮问题在古代是无法解决的,所以一车海鱼干的腥臭足以掩盖尸体的腐臭。另外,“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5]4621,也是这个意思。古文基本以单字表意,“鲍鱼”是复合词,“鲍”是炮制方法,“鱼”是炮制物品。水产品制干与肉干相近,都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人类贮存防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因此,根据先秦人对鲍字的使用,鲍首先是水产品的炮制方法,后来才衍生出其它含义。

目前,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始自商代,商代以前的任何姓氏都无从考证。由于古人传承的有关姓氏记载资料的不完整性,如今的研究者也无法观其史实之全貌。因此,鲍姓最初来历,目前主要有太昊风姓、大禹姒姓后裔等几个说法。

6000年前,全球气候仍处于温暖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部分是浅海、滩涂和湿地,山东丘陵地区实际上是座孤岛,不适合农耕。这里居住着创造了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昊民族。他们的图腾是升上山峰和云彩的太阳,还有玄鸟(乌鸦)。也许是每天在鸣叫的鸦群中看到日出日落,他们认为乌鸦是太阳的使者和载体,形成太阳——玄鸟——黑色三位一体的图腾标志。他们的直系后代应当就是夷人,太昊、少昊都是他们的著名领袖。“夷”从大从弓,说明他们体格强健,英勇善战。后来,气候转冷,海水消退,露出华北和江淮平原。由于山东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强大的太昊一支为开拓新领地,穿过鲁西低地进入了冀鲁豫及以西台地,与创造仰韶文化的先民产生冲突,进而同化了他们。少数不甘屈服的仰韶居民向西撤退进入黄河上游甘青高原一带,成为创造了马家窑文化的狄人先祖。

太昊风姓。甲骨文中“风”“凤”是一个字,所以风姓就是凤姓。而甲骨文“风”或“凤”字的图形其实就是孔雀。可见太昊、少昊的图腾崇拜都有太阳和鸟的存在,两者血脉相连。太昊是西迁的夷人部族,少昊是留守的夷人部族,两者以血缘为纽带又形成超级联合体,后来的五帝、三代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风姓是古华夏各姓的总源。风姓从鸟,地望上与山东有更密切关系,夏王任命风姓贵族主持鲍的工作是顺理成章的。

《尚书·禹贡》大禹说,“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九州中青州是唯一向中央政府进贡盐和海产品的地区。而4000年前的夏朝,中国地理环境与今日十分不同。当时山东气候潮湿,鲁北、鲁西、鲁南的华北平原多是沼泽湿地,这也是大禹治水的背景。胶东半岛全是盐碱地,只适合放牧牲畜,用大禹的话就是“莱夷作牧”。 当时夏的首都在河南中部洛阳一带,距离山东沿海约1000公里,从沿海运送货物到夏都,约3个月。这种环境下,海产品的生产、保管、运输都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早在大禹时代,对海产品的捕捞、加工、收藏、保管、运输已经形成一个专业行业,即鲍。它的产品是鲍,其管理者按照当时习惯自然也称为“鲍”。夏禹时代已是家天下,既然鲍是行业、产品甚至官职的称谓,在当时交通极其不便,政府直接管理能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为保证产品质量,由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者是必要和必然的。夏王姒姓,夏王的直系后裔被分封各地或派驻各地担任领导职务是当时的通则。尤其涉及朝廷进贡事务,派姒姓宗族也是可能的。上古国君给贵族赐姓,可以官职、驻地等多种方式。作为鲍这个行业的最高管理者的官员,虽职务不一定高,但一定是世袭的。既然鲍是夏朝产生的行业官职,如果 “官有世功”, 国君就会直接以官赐姓。夏朝历经400余年17位王,当时一个姓氏的产生不过一代至几代人数十上百年的事情。一个家族为历代夏王服务,不被赐姓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同获赐公子、公孙、司马等姓氏一样,管理鲍的就被赐姓鲍,这应当是鲍氏获姓的来历。三国韦昭云:“鲍叔,齐大夫,姒姓之後,”[6]222是有道理的。所以,鲍姓的出现最有可能是在夏。

海产品鲍作为行业和贡品,其管理机构在青州,即泰山至大海之间的山东半岛。作为鲍姓产生的地望应在山东。或者说,鲍姓应当产生自山东中部(青州),然后鲍姓人开始逐渐向西扩散。

二、上古鲍姓的迁徙流布

据现有古籍资料,鲍姓在夏朝、商朝、西周的具体迁徙扩散情况已无从考证。但在东周时期,鲍姓已是华夏显姓。也就是说,现存汉族的几千姓氏中,史籍中有明确记载能够追朔到东周的的姓氏并不多,而在齐、晋、秦三国鲍姓有多人见诸于《左传》。

《左传》中关于齐国鲍氏的记载最多。齐国第一人是公元前686年记载的鲍叔牙,“‘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1]176。其次是鲍叔牙的重孙鲍牵、鲍国兄弟。又次是鲍叔牙六世孙鲍牧,都是齐国卿相级大臣。可见春秋时期鲍氏是齐国著名望族,也当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中鲍氏第一望族。

鲍氏另一望族在晋国,即山西一带。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中,鲍癸是先锋部队的统帅。当时是家天下时代,能拥有决策权的前锋统帅,其家庭出身必然是贵族。这一战中,“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矢一而已。麋兴于前,射麋丽龟。晋鲍癸当其后,使摄叔奉麋献焉,曰:‘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膳诸从者。’鲍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辞,君子也。’既免”[2]735。视敌军三个重要将领为囊中之物,以鲍癸一句话放人,可见其权力威望之大。

鲍氏还有一望族在秦国。公元前562年秦晋栎之战,“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鲍先入晋地,士鲂御之,少秦师而弗设备。壬午,武济自辅氏,与鲍交伐晋师。己丑,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易秦故也”[3]994-995。秦晋栎之战,秦军总指挥姓鲍,官职为庶长。秦国官职中不设司马,庶长相当于司马,是军中最高职务。在鲍的指挥下秦军大胜,只可惜没有传下他的名字。然而能担当秦军最高职务者,若没有高贵的贵族背景,在文化落后更重身份的秦国,是不可能的。

那么,秦、晋鲍氏是否有可能是鲍叔牙后裔从齐国移居过去的呢?其一,晋国,鲍癸是晋军中军先锋理应是军中最有战斗经历和经验的指挥官。从他对事件的处理看,应有在前线临机决策的权力,因此年龄不会太小。如果算40岁,上有9个哥哥,其父应80岁以上。鲍叔牙去世于公元前644年,与鲍癸出生时间相差不过几年,所以鲍癸父亲的年龄应与鲍叔牙相当,自然不可能是鲍叔牙的后代。其二,春秋早期家天下制度仍严格执行,贵族如卿、大夫从姓氏到财产无不出自国君,他的身家性命自然也属于国君,必须绝对忠于国君。即使因故出逃,对其祖先也是大不敬的行为。如陈完逃奔齐国,齐桓公想委以重任,他以“羁旅之臣”自称,以示不忘祖宗和故国。即使到春秋晚期,伍子胥出使齐国时把儿子托付给鲍家,回国后吴王即以此为理由处死了他。其三,春秋及以前爵位世袭必贵族,贵族必世袭,贵族世袭必是大家族。鲍癸作为高级军官,不仅要有军功,更要有世代承袭、源远流长的贵族家族身份。其四,鲍叔牙及后代十几世得志于齐,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迁居它国。所以,晋国的鲍姓不是鲍叔牙的后代,秦国情况亦应如此。只是到春秋末期,君权旁落,大夫执政,士族才改变了姓氏、家族附属于诸侯的观念。个人人身独立,观念自由,开始把才能作为牟利手段,择国待沽。

今日知春秋晋国有鲍氏家族,全因晋楚邲之战;知秦国有鲍氏一族,又因秦晋栎之战。史籍记载下这两件事,十分偶然,并且难得。由此可想,被吞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鲍氏先人,不知何其多也。如果按春秋时期各国共有500万人,人均寿命35岁计算,不算齐国的鲍氏成员,鲍姓人出现概率只有1/4500万。这又印证了春秋时期各国庞大的鲍氏人口基数和广泛的分布,否则这样的小概率事件是不会在几大国同时出现的。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还提到一位传说中的鲍氏名人鲍焦。“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7]449。“鲍焦、华角,天下之所贤也,鲍焦木枯,华角赴河,虽贤不可以为耕战之士”[9]326。鲍焦何时何地人已不可考,但一般认为是周初人是有根据的。常与鲍焦同时出现的伯夷、叔齐、申徒狄等,往往被后人讥为虽贤然而逢圣世却不自知者。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申徒狄不愿接替成汤王位赴水淹死,鲍焦看不上周王饿死。既然成汤、周武王乃圣王,鲍焦看不上的周王德行不应差到哪里,不外文武周公。其后每况愈下,被鲍焦蔑视则不应被诸子非难。因此,鲍焦最有可能是周初时人。如此,鲍姓的已知源头可追溯到商代。

三 、齐国鲍姓的命运

考诸史籍,司马迁关于田常杀绝齐国鲍姓人的说法是错误的。春秋战国之际,关于齐国鲍氏最权威的记载当属《左传》。《左传》作者与鲍牧、田常同时或稍年长,生活在与齐国比邻的鲁国,以治史为业,其人大概卒于鲁哀公27年(公元前468年)以后的若干年,而记载鲍牧和田常的事迹是在其生命最后二十几年,对鲍氏和田常情况的了解比后世任何学者都要清楚得多,这是其一。左氏以编年体例著史,逐年记之,因此差错率较低。司马迁以传记体例著史,是在博览群书后凭记忆分人记载其生平,易出现记忆偏差,这是其二。左氏见证了鲍氏与田常的关系,司马迁未能。而且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史料缺乏,司马迁撰写鲍氏与田氏关系也借重左氏的材料,这是其三。历史学认证真伪对错的一个简单原则是唯早唯古,《左传》比《史记》早300多年,这是其四。因此,如果左氏与司马氏叙事相左,自然应以左氏为准。

比较《史记》与《左传》关于鲍氏与田氏的记载,《史记》有若干严重错误。第一,左氏凡提到田氏一律用“陈”氏,因为左氏在世时田氏就是姓陈。当陈氏代姜齐而称田氏时,左氏已不在人世。因此司马迁囿于后世材料,将陈完后人全部称田氏的倒溯称谓是错误的。如司马迁称田厘子、田成子,左氏则称陈僖子、陈成子,因为左氏无法知道他们被后人改姓。同样,司马迁说的田常在左氏笔下名陈恒。这里看似姓名不同,其实反映出左氏与司马氏对这段历史真相了解的天壤之别。第二,司马迁谓齐悼公四年(公元前484年)“鲍牧与齐悼公有郄,弑悼公。”[11]1883而根据左氏记载,公元前488年齐悼公登基盟誓的会议上,鲍牧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但迫于形势最后又表示同意。齐悼公也表态保证鲍牧的生命安全。然而两年后 “公(齐悼公)谓鲍子‘或谮子,子姑居于潞以察之。若有之,则分室以行;若无之,则反子之所。’出门,使以三分之一行,半道,使以二乘。及潞,麇之以入,遂杀之。”[4]1651一个被杀的人不可能两年后杀害杀他的人。成书于田齐时代的《晏子春秋》记载,“景公没,田氏杀君荼,立阳生。杀阳生,立简公。杀简公而取齐国。”[8]16杀害齐悼公的恰恰是陈氏而非鲍氏,这里司马迁显然记忆错误,颠倒了事实。第三,齐悼公死后其子立,为简公。陈恒与监止为左右相。监止者《左传》记名为阚止,字子我,先秦典籍认为就是孔子的鲁国弟子宰予,是齐悼公和简公登基前在鲁国避居时的随从,也是随齐国君返国的客卿,所以极得二君宠信,自然也是陈恒的头号敌人,后被陈恒杀死。但就是这样重要和出名的人物,却被司马迁误会成两人:“子我者,监止之宗人也……田氏之徒追杀子我及监止。”[11]1883-1884根据左氏记载,监止即阚止,字子我实为一人[4]1685,因此司马迁有误。

司马迁认为田常尽诛鲍氏更是错上加错。第一,陈恒意在取代姜齐,所以有利于达成此目的的力量要保护,反之要铲除。鲍氏是齐国望族,齐君食言理亏杀鲍牧与鲍氏结下深仇。鲍牧被杀同时意味着鲍氏被排除出权力核心。因此,鲍氏应当是陈氏代齐争取又不至威胁自己的力量,陈氏没有理由诛鲍族。第二,陈氏连弑两任国君,自身地位不稳,收拢人心稳定局面。史称“陈恒为人,虽自大负杀君之名,至于行事亦修整,故能自保”[11]1885。行事风格如此,说他对姜姓强者重手出击是必然的,但对与齐君有隙的外姓贵族大开杀戒,不符合后人对其行为方式的一贯评价。第三,鲍氏此时已是七代豪门,族人多任卿相掌国柄,封地盘根错节于齐及周边各国各地,不是陈氏想灭就能灭的。当时陈氏全力对付立国500余年、人口繁衍遍布齐国的姜姓,及姜姓所出国、高两姓,自不敢四面树敌,节外生枝。第四,如果陈氏灭了鲍氏,应是当时极为轰动的新闻,左氏不可能不知。《左传》对各国要人被族诛事件记载甚详,独于鲍氏灭门事件毫无记载,是因为此事从未发生。第五,战国时期齐国仍有被苏秦称为堪与名将赵奢并提的齐国鲍姓名将。“昔者秦人下兵攻怀,服其人,三国从之。赵奢、鲍佞将,楚有四人起而从之。……夫攻而不救,去而不从,是以三国之兵困,而赵奢、鲍佞之能也,故裂地以败于齐。”[13]152这里明确赵奢、鲍佞并为赵、齐、楚三国联军的总指挥,可见鲍氏家族在田齐不仅存在,且仍受重用,否则不会派他率齐军主力远征韩魏。如果田常灭鲍族,就不会有鲍佞。第六,更重要的,司马迁还曾说:“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12]2132。自鲍叔牙算起到鲍牧七世,到田齐时代的鲍佞恰恰十余世。所以,田氏代齐后鲍氏仍世代受宠,是有封邑的望族。在鲍氏灭族问题上,《田敬仲完世家》说是七世灭族,《管晏列传》又说是十余世有封邑,观点自相矛盾,必有一说错误。由此,可以认定鲍族灭族记载有误。另作为旁证,司马迁认为晏氏被灭族也有误。战国时期,齐国“邹忌事宣王,仕人众。宣王不悦。晏首贵使仕人寡,王悦之。”[13]345说明田齐王身边仍有得势的晏姓高官。

综上所述,田氏代齐过程中没有发生对鲍氏的重大打击事件,更没有产生灭门事件,理应是真实的。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6]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曹基础.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张纯一.诸子集成:卷6[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9]张纯一.诸子集成:卷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10] 司马迁.史记: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1] 司马迁.史记: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 司马迁.史记: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3] 刘向 .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15.

(责任编辑:李晔)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Surname Bao

YUE Haiying1,2

(1.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2.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ion, Weihai 264504, China)

The Chinese family name, especially the Han family name, is an important field i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and civilization. The current study of surname Bao is still in blank. The errors of surname Bao in Historical Records were corrected by the previous. But there were no corrections on the genocide event of Bao family in Qi.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the fate of Bao family in Qi will be discussed.

Chinese surname; origin of Bao; Bao family in Qi; errors inHistoricalRecords

2016-06-27

岳海鹰(1951—),男,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教授,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史。

K207

A

1008—4444(2016)05—0149—04

猜你喜欢
鲍叔牙齐国姓氏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老马识途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齐国强 作品
姓氏拆解
鲍叔牙与管仲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屌丝管仲: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