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金蕊
(1.常州大学 发展规划处,江苏 常州 213164;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新常态视角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研究
唐琳1,金蕊2
(1.常州大学 发展规划处,江苏 常州 213164;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摘 要]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强化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社会领域主动开展科学研究,构建高校科学研究转化机制,建立高校社会服务的激励与评价机制,是高校社会服务主动适应和服务“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投稿日期]2016-01-14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挖掘和拓展高校社会服务的导向功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寻找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契合点,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撑。
作为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理论界和学术界在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界定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就广义来说,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仅仅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指向高校整体的社会功能,即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狭义方面来看,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咨询等方面,即高校的社会功能是“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性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即指高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1]。
从高校与社会的主客体关系来理解,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处理高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社会为主体来看,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强调高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应当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即从社会的角度来评判高校的作用;以高校为主体来看,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强调高校如何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即高校应当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笔者认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是高校作为重要社会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是高校利用自身发展的特殊优势参与并融入社会生活的体现,就整体而言,高校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必然伴随着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赋予高校新的使命,而不断丰富并拓展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推进自身社会功能的纵深发展。
(一)“新常态”的内涵及特征
“新常态”在国内官方层面的首次提出,是2014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所作的重要指示,并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新常态”的表述。国内外媒体对“新常态”进行重点关注和大量的报道,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2]这是从全局的高度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战略性研判,深刻揭示了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新常态”主要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变而提出的新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发展理念的“新常态”,即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由于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常态”,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从高速向中低速的换挡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必然带来我国社会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重要转变,在此背景下,高校应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常态”,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作为切入点,有力地推进高校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的应然性与必然性
1.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是社会经济领域“新常态”的应有之义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传统的经济高速增长进入了换挡期,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三驾马车“投资、进出口、消费”渐进常态化,经济增长点需要寻找新的动力,这个新动力就是“新常态”所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概念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首次被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特别是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产业创新与研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的“新常态”将进一步赋予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的历史使命,使高校成为重要的社会“服务站”,基于此,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2.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是“新常态”背景下破解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这一轮快速增长以地方高校的异军突起为代表,然而,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较为突出,例如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软实力建设不足等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们开始对高校提出了“效益”、“产出”等更高的要求。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的转型发展,在资源投入无法大规模增加的前提下,如何有限利用资源建设地方高校,保持各项资源稳定、合理地投入结构,促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转型的重要难题。在此背景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将促进高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参与到区域地方经济中来,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等方面,推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同时,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也将帮助高校自身获取办学资源,夯实生存发展的根基,不断突破自身办学的瓶颈,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因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破解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不断强化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观
强化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观。首先,需要高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有清晰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更好地融入区域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其次,经济领域的“新常态”,需要高校重新审视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认识,使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动服务于经济的“新常态”,同时认识到“新常态”背景下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不是简单的、随机的、短期的行为,而是需要从整体性、长远性、全局性的角度进行规划;再次,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在资源较为短缺的“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社会服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将社会服务提高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利用特殊的人缘、地缘关系,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稳固自身的办学根基。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般来说,高校对社会服务的贡献可以分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部分美国高校的经济影响报告中指出高校的直接贡献包括缴纳税收、学校消费行为、学校捐助行为、提供的就业岗位以及就业薪酬等,而间接贡献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参与工作、科研成果用于生产所带来的地方经济的增长,具体来说包括技术转让的直接收入,技术转让创造的就业机会、企业以及税收等社会价值。而从对高校绩效的评估来看,国内外学者在高校的社会服务贡献上具有一致性,即重视高校的间接贡献,人才培养正是高校社会服务间接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对社会资源的重组与配置,而人力资源又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参与,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拓展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企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一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及时关注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寻找准确合适的切入点,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调整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的设置不断契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灵活、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特别是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实践中的无缝对接,高校可以探索不同形式的与企业联合人才方式,既可以通过企业“订单式”培养,也可以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还可以与企业联合设立实验室或研究院,在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构建起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面向社会领域主动开展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提升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改革,科技创新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3]。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也需要主动适应经济领域“新常态”,不断调整科学研究的目的,使科学研究不仅局限于加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服务教育教学等目的,而应拓展到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来,重点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前瞻性的经济社会问题,在国计民生的社会经济与生活领域发挥高校导向性的社会服务功能。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首先应依托于自身的优势学科、办学特色,充分挖掘自身的人力资本,并立足于基础性理论研究,不断拓展高校的社会服务,加强科学研究的应用性,重点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寻找高校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契合点,通过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科学技术转移等合作,积极参与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来,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难题,使高校真正成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其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还应该超前部署具有前沿性技术领域,选择关系国家和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不断拓展高校应用型研究的新领域,加速创新型研究的成果转化,从而进一步培育市场的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四)努力构建高校科学研究转化机制
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不仅要主动面向社会领域开展社会研究,还要积极探索和推进高校科学研究的转化,通过科学研究转化机制的构建,直接将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在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从高校科学研究的侧重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侧重于研究理论的前沿问题,应用研究侧重于“产学研”合作,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而言,高校科学研究的优势和重点在于基础研究,这也是高校开展创新工作的重要方面,而高校社会服务的拓展正式要协调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以应用研究为手段,进一步建立起高校科学研究的转化机制,也只有通过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才能真正把“高校里发现和创造的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上、商业上,使之便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4]。
高校科学研究转化机制的构建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这一转化机制的重点在于建立起协作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产权、技术的归属,以及完善参与各方的风险承担机制,这有赖于社会各方力量的协作,从地方政府来看,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在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重要作用,将高校的科研转化工作纳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中,积极为高校的科研转化搭建平台,制定并出台有利于高校科学研究转化的政策文件,激发高校科研转化的动力机制,对于能够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可以为其转化提供一定的风险投资和责任保障;从地方高校来看,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明确发明者和创新者在科研转化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明确产权、技术参股的方式,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科研转化的利益所得更多地为教师所享有,激发教师开展科研转化的积极性;从教师主体来看,高校教师应当明确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在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深刻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树立起科研成果转化意识,主动适应与服务于经济“新常态”。
(五)建立高校社会服务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当前从高校社会服务的总体实施情况来看,社会服务的开展在外部来看,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推动力,通过政府牵头,联合高校与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合作,相互之间所开展的合作缺乏目的性、不确定性,因而取得的社会效益也极为有限;从高校内部来看,高校的社会服务也主要依靠高校的行政助推力,往往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的方式,推动高校教师与企业、地方政府等开展社会服务,这种外在的动力机制虽然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却难以激发高校社会服务的主体——教师的积极性。随着中国经济领域的“新常态”的到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这就使原有的社会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实现社会服务的多元化,满足社会经济领域的不同需求,在此背景下,以往单纯的依靠行政外力推动的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必定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要,这就需要不断构建起高校社会服务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立高校社会服务的动力机制,关键是激发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重要途径便是通过高校内部资源的重组与配置,构建起与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相适宜的社会服务激励与评价机制。这种激励与评价机制的构建主要包含着两个层面,即国家与社会层面和高校自身层面,从国家与社会层面来看,国家与社会,应着重关注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借鉴国外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估的思路和评价体系,在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进行考评的同时,还应从经济贡献的角度衡量高校的贡献度,特别是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上考核,将科研、教学等各项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并在政策上配套性的支持,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加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就高校自身层面来说,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与建设驱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既是高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重要责任,也是重大挑战,高校应不断探索教师社会服务激励与评价的制度驱动力,通过学校内部的相关制度建设,将涉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切身利益问题,例如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业绩考核等与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及其成效相挂钩;同时,通过配套政策的完善对教师投身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一系列的保障和奖励;积极鼓励承担国家或本地区重要课题的广大教师、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经济领域的“新常态”带来了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重要变化,也给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则是高校抓住“新常态”的历史契机,主动适应“新常态”,变挑战为机遇,获取办学资源,夯实办学基础,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畅.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基本特征与实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33-35.
[2]冯之浚,方新.适应新常态,强化新动力[J].科学学研究,2015(1):1-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
[4]胡锦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6(2):4-6.
[责任编辑 陶爱新]
Extension research on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normal perspective
TANG Lin1, JIN Rui2
(1.Development & Planning Department,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2.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Fashion Department,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ir intrinsic meaning and inevitable choice under the “new normal situation”.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view of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and cultivate pragmatic talents based on demands of the society.To hel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adjust to and serve for the new normal, the following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actively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on social field; construct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tablish incentive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services.
Key words:new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477(2016)01-025-04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LSC011)
[作者简介]唐琳(1979-),女,安徽淮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