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嘉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罗定52720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刘嘉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罗定52720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师资不足,教学个性缺失;应用性较差,培养方式缺乏活力;教学理念模糊,培养目标不明。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师资力量;创新实践课程,创建实践训练基地,提升教学活力;创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为我国成功融入全球经济圈、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人才保障。
经济全球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专业师资;实践性;应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国际商务活动相应地更趋频繁。在国际经济连接更加紧密的同时,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既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又具备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相应地更显紧缺[1-2]。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智力支持,是获取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3]。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2014年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并不断推动长三角经济圈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必然。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英语作为外贸的基本工具,在国际贸易洽谈、协议拟定、电子函件、合同签订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而且在这些领域基本是以商务英语为核心交流工具。据相关统计显示,除英、美、加拿大等国家将英语作为母语外,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可以熟练运用英语,高达70%以上的贸易都是通过英语来实现的,英语已成为覆盖面最广的语言媒介,也是唯一在国际通行的语言[5]。
为了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不断推动英语的大众化教育,为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学科,在推动区域贸易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社会经济合作对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英语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综合素质较强的商务英语人才才是社会最需要的。商务英语在应用范围、应用广度及创新等方面都与一般英语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商务英语内涵、语言技能及文化风俗等能力的综合培养[5]。
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受美国、希腊等国债务危机的冲击,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我国国际商务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商务英语人才应能对国际商务环境进行把握,全面掌握国际商务环境的变化,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去看待国际市场,并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去。然而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为了推动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扩招成为时代教育的特征,在这种爆发式教育增长的模式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面临师资力量较弱、培养模式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一)师资不足,教学个性缺失
师资不足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1999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后,我国高校进入扩招时代,当年招生规模仅为108万人,但是截至2014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高达939万人。虽然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国内高校的计划经济色彩相对较浓,教师规模并未相应增长,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师资不足问题非常严重,同时很多教师的专业性不够突出,均由一般英语教师承担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商务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商务实践经验,这样教师才能将商务英语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掌握重点,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当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大多仅有英语专业背景知识,英语专业知识相对扎实,但缺乏商务实践[6],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将商务英语作为语言学来讲解,缺乏个性[7]。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领域经验,在教学中自然缺乏创新的基础,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难度较大,大多是以理论教理论,这必然导致学生对商务英语在具体商务环境中的运用了解不多,很难真正将其上升为实践经验,在参加工作后很难适应国际商务的需求[7,10]。
(二)应用性较差,培养方式缺乏活力
应用实践性较差同样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问题之所在,也是制约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教材为主,主要开展理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不强,形式相对单一。同时,商务英语理论教学的针对性较弱,在现实商务领域中的应用性较差,难以形成系统的商务英语理论教学体系[1,3]。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缺乏实践课程的安排,商务知识与英语知识没有形成合力。一方面,高校缺乏必要的商务实训基地,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另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语言课程较多,商务知识课程较少,知识结构脱节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9]。
(三)教学理念模糊,培养目标不明
教学理念模糊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其一,教师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有认识缺陷[3,10]。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以商务英语的理论教学为主,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对商务英语知识掌握不够好[10]。同时,在该种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在商务领域的主体性认识不清,容易引起学生主体意识模糊的问题,难以准确把握商务英语的应用方式、标准等。其二,学生对商务英语的运用领域认识不清,对就业前景、发展目标等认识不明。因此,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兴趣不浓,在学习过程中应付了事,缺乏学习商务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简单地将商务英语归结为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以获取英语4级、6级、8级证书为学习目标,对商务英语的内涵把握不到位。其三,高校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缺乏,在师资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都缺乏国际化视野[5,8,9]。
(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师资力量
在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师资问题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缺陷的关键,因此需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商务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与商务实践经验,高校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师资水平,还可鼓励教师寻找机会参加国际商务活动,从国际商务活动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3,9]。同时,各个高校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参加外贸商务活动锻炼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与国内外大型外贸企业展开人才交流活动,让教师从一线了解商务活动的流程,积累丰富的操作实践经验,并将之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建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师资引进制度,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配备中,不仅重视英语专业知识的评价,还可以跨学科引进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海归人才,实现全程双语教学,建立商务英语客座教授的教学制度[9]。
(二)创建实践训练基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创建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活力。一是树立商务英语人才的创业意识,促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充分剖析自己,将商务英语运用到现实案例中去,结合国际贸易规则开展商务英语的学习,直面市场。二是高校应该积极加强与国内外贸易企业的合作,创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训练基地,促使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化、应用化,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商务活动中去,不断提升商务英语人才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三是不断完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把握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把握,教师可通过深入企业了解国际商务环境,了解市场客观需求,将这种需求设计为商务英语教学方案,切实推动市场需求走进课堂,形成良好的培养环境,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了解国际商务谈判流程、管理模式、翻译需求等活动,以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创新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高校反应滞后,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教学理念把握不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第一,通过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高校重视现代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竞争环境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么把握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商务环境就成为必然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结合新环境、新特征、新要求做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教师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创新性和应用性更强的教学理念[1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商务往来更加频繁。国际商务活动离不开既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又具备商务知识、技能的商务英语人才。只有正视并深入剖析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才能有效培养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应用性强的国际化商务英语人才,为我国成功融入全球经济圈、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人才保障。
[1]李刚.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76-80.
[2]张桂航,李丹.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师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9):26-32.
[3]孙倚娜,李翠英.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优化与大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外语,2016(1):19-24.
[4]韩立红.高校“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25-27.
[5]王丽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商务英语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0):109,172.
[6]朱金兰.我国港台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比较与启示[J].外语界,2015(4):66-73.
[7]魏俊玲,李辰亮.以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推动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21):188-189.
[8]金扬松,陈薇薇,何世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师范生外贸职业素养的提升[J].读书文摘,2014(14):62-63.
[9]曾咏梅.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省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14(4):117-120.
[10]孙泽文,刘文凡.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特征、成长路径与机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4):44-48.
(责任编校:彭芬辉)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
LIUJia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Luoding Polytechnic, Luoding 527200, China)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hindered by the following problems: 1) lack of teachers specialized in Business English, 2) lack of characteristics in teaching, 3) lack of vitality and real-life application, 4) vague teaching ideas and objectiv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1) hast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going out" strategy, encouraging th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mselves in practices outside the classroom, 2) enhance teaching vitality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training bases, and practice sites, 3) innovate our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clarify the goal for talent cultivation. Only in doing so, can China better incorporate itself into the world, be more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improve it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Business English; practice; application
2016-04-25.
刘嘉(1977—),男,湖南洞口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及英语教学。
H319.3
A
1673-0712(2016)04-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