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戏剧语言的交融现象

2016-03-06 10:57乔金果
关键词:交融戏剧语境

乔金果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戏剧语言的交融现象

乔金果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中外戏剧语言的交流、融合是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交流、融合、互通的突出现象之一。语言层面的交融深化,则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中外戏剧文化的相互学习与借鉴。然而,由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认知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加之全球化所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嬗变,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外戏剧语言的协调交融。只有着力调整戏剧语言交流的导向与方式,从语意、语境、语感等细节层面进行改良,方能实现中外戏剧的互动共进。

全球化;中外戏剧语言;交融

打破空间区域限制、谋求跨文化艺术重构是新世纪以来全球包括戏剧在内的各类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族群之间文化往来的加深,则使得不同类型戏剧的交流与沟通显得更为便捷、全面[1](P46)。得力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中外戏剧在语言层面的交流、融合则成为全球化背景之下颇为引人瞩目的跨文化现象[2](P98)。毋庸置疑,全球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世界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冲突与颠覆,其作用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两重性。而这一作用反映到中外戏剧的语言交融层面上,则主要表现在表述形式、表意内涵以及综合表现力等环节。首先,考虑到跨语境所产生的美学接受障碍,中外戏剧都有针对性地对语言表述形式,进行更为简明、多样的混搭,较为合理地设置长短句的搭配比例;其次,基于全球一体化文化框架的延伸,当前中外戏剧,都会强调台词内涵的多重表意,普遍引入寓意、预言、谚语等多种,释放具有反思性的语言魅力[3](P85);再次,一体化所带来的全球社会文化演变也催生出更为多元的消费需求,这也使得时下的中外戏剧都逐步加强对于观赏艺术性与文化趣味性的交互呈现,促使不同语言文化的共融性得到显著增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外戏剧从形式到内容的革新。然而由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认知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性,加之全球化所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嬗变,也应该看到在目前中外戏剧语言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失调现象:如语言混搭在强化形式独特性的同时,又容易导致表述风格的不一致;虽然通过语言重组凸显了表意的别致性,但也同时增加了某些受众对于语意的认知难度。此外,突出语言表达的新颖性,又难以保障各自语言使用的规范性[4](P46)。以上失调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中外戏剧良性交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戏剧语言交融的主要特征

(一)注重跨语境下的形式重组,以自由式混搭为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被纳入全球一体化发展体系,社会文化也快速朝向更为自由、多元的趋势拓展,民众对于国外语言文化的接受度与认可度逐步提高。加之中华文化在21世纪的强势复苏、民族自尊意识的增强,则使得国内的戏剧受众开始希求在国外戏剧之中,也能欣赏到带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化元素。所以,基于消除在跨语境下所形成的语言文化认知障碍,不少在华公演的国外戏剧都开始有针对性地对语言表述形式,进行更为简明、多样的混搭,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比较合理地设置了长短句的搭配比例,兼顾了外语(大部分为英语)的简练与汉语的含蓄。同样的,随着中国戏剧走出国门、流播海外,为了适应国外受众的观剧习惯,其也比照在国内上演的外国戏剧的语言重组手法,并根据国外受众的审美偏好,采取了简化汉语长句、增加外语短句,从而有效降低了国外受众对于中国戏剧语言外在形式的理解难度。

(二)台词内涵强调多重表意,凸显反思性语言魅力

自20世纪80年代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之后,国外戏剧开始迎来了在中国传播的全新发展期。而在这一时期,由于全球化尚未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性的文化影响,因此,国外戏剧在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以本国语言为表意核心的叙述方式,并未融入中国本土的语言语意。而随着中国在21世纪全面融入全球一体化发展浪潮之中,使得社会文化的接纳、兼容程度大为提升,社会群体自身的精神诉求也较之从前,显得更为开放、自由、追求个性化。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国外戏剧制作方,则开始在剧作台词表意上进行大胆的“中西合璧”,其在保持外文戏剧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巧妙添加了不少内涵相近的中外寓言、典故、谚语等,有效拓展了外国戏剧的表意内涵空间,充分调动了国内受众的观赏积极性。而近年来在国外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中国戏剧,也同样开始注重去挖掘、呈现其台词的多重表意,集中展现了成语、典故等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言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不少具有广泛认知度的西方格言、名言等,凸显了具有思考性、警醒性的语言文化感染力。

(三)交互艺术性与趣味性,谋求不同语言文化的共融

随着戏剧行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在保持自身文化艺术性的同时,也开始受到市场经济的多重影响。而一体化所带来的全球社会文化演变,则催生出更为多元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消费群体、理念以及方式都比之前有了很大改变,受众既要求戏剧能够满足自身的感官体验需求,也希冀从中获得精神层面的熏染与诱导。这也使得时下的中外戏剧都逐步加强了对于观赏艺术性与文化趣味性的交互呈现,促使不同语言文化的共融性得到显著增强。所以,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公演的国外戏剧,亦或是逐步打入国外市场的中国本土戏剧,都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剧作主题的轻量化,注重在舞台语言的呈现上,导入青春、励志、逗趣、时尚等颇能吸引青年受众的流行元素,推出了不少模仿国内剧团制作模式的“青春版”“精简版”的中小型舞台剧、话剧以及音乐剧,改变了中外受众对戏剧偏于“严肃性”“刻板性”等的片面认知。而借助在语言层面上这一精准而灵活的改良,也确保了戏剧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兼顾,为中外戏剧更为深入地交融进行积极探索。

(四)在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频繁出现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及中国国力的迅速提高,中外戏剧的翻译,原先那种汉语吸收外来词汇、语法而出现的汉语西化现象不再是唯一的取向,开始出现外语迁就汉语语法、习语的外语汉化现象,中式英语频繁出现,在词汇中、语法中皆有体现。中式英语,按英语语法是错误的,原先人们都持反对的态度,现在则开始默认其存在的合理性[5](P98)。

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校里流传的翻译是“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成语“人山人海”,社会上流传的翻译是“People hill people sea”……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式英语,按照英语语法规则,完全是错误的,逐字逐句翻译,除了中国人谁也看不懂。原先,人们普遍反对,而今天则开始默认,在通俗读物、网络上被大量使用。

网络流行语“笑而不语”被网友翻译成“smilence”,把smile(微笑)嵌进了silence(沉默)里,形神兼备。“动车”,被网友们叫作“don’train”,don’t(不要)暗合“动”的发音,don’t和train(火车)加在一起,直接指出动车的速度不是一般的火车[6]。这些翻译的效果极好,虽然不合英语语法规则,但还是广泛流行起来。随着在网络上的流行、社会的逐渐认可,这些中式英语也开始在戏剧的汉英翻译中使用,而且大大增强了韵味。

二、中外戏剧语言交融中的失调现象

(一)语言混搭强化形式独特性,容易导致表述风格的不一致

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的推动下,中外戏剧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显著拓展,越来越多的经典戏剧被重新改编、登上舞台。而为了提升中外经典戏剧对于新生代受众的吸引力,其都不同程度地对原作台词进行适度修改,着重突出中外语言的混搭对白,以求通过这一新颖性的凸显,来调动受众的观赏热情。诚然,经典戏剧由于台词偏于精练、繁多,不加修饰地导入人物对白之中,的确会对青年受众产生一定的认知难度。而通过简化部分单词、句式,借助汉语与外语的叙事形式对调与结合,的确也可以降低受众对于台词的理解难度,并令其感觉新奇、有趣,更愿意继续保持相对高昂的观赏状态。而由于中外语言在表述形式上存在天然差异,戏剧对白的表现方式也自然不尽相同。所以,过量使用混搭形式,则又容易造成戏剧台词在整体语言风格上的不协调,给人以混乱、粗糙之感,当然也不能有效起到既有的凸显人物性格、推动情节演进的作用。

(二)凸显表意的别致性,增加部分受众对于语意的认知难度

与混搭式的台词表述形式相对应的是,近年来的中外戏剧都在台词表意上进行跨语境融合。尤其是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不同种类文化的融合,使得戏剧台词也开始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现象。如在一些颇受青年受众偏爱的现当代中外戏剧之中,就出现将中外各国的方言与俚语、俗语进行跨语境混合的台词设计。这些台词大多富于戏谑、逗笑,趣味性较强,很容易令观众捧腹。然而具体涉及受众的文化素养与认知层级,又必然有不少受众并不确切知晓中外各国俚语、俗语的真正含义,还是揣摩其大体表意的居多。这自然无法令大部分受众快速理解这些台词与人物、剧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导致其大多不明其意。

(三)突出语言表达的新颖性,难以保障各自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对于戏剧行业而言,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交流层面上的实效性,更为深刻的则是对于文化基因上的催化性。特别是在泛娱乐化消费理念的大范围传播与影响之下,不少中外戏剧都必须通过调整剧作表现形式与内容,来满足变化多样的受众需求。所以,基于这一背景,在一些将受众定位于青年群体的中小型戏剧之中,其都会添加更具流行性的中外语言元素,开始融入部分汉化式、自创性的各式词汇。这虽然有效制造了新颖独特、妙趣横生的“混搭式”语言体验。然而由于其将娱乐性作为核心诉求,并未严格要求中外各类词汇、语法的正确使用,所以自然又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使用。当然也会对受众在语言学习、运用上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推动中外戏剧语言良性交融的措施

(一)确保中外语言表述原意,注重表述方式的通用、规范

中外戏剧都具备鲜明的族群文化属性,在涉及人物角色亦或剧情内容的对白、旁白以及引述上,都必须放在各自语言的文化表意下,添加表意相同、相近的词句,才能真正感知其交融韵味。而为了进一步消除中外语种之间的表意文化隔阂,让受众更为充分地感知到其中的语言艺术美感。就需要采取忠实中外各自语言表意不变、嫁接各自通用表述方式的处理手法,在保障其语意、语境纯正性的基础上,将其中相对书面化、生僻的各类词句,转化得更为通俗化、规范性,继而使得观众群体的认知更为简易、明了,以有效缩短中外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接距离。

(二)合理构建中外语言语境,凸显表意的流畅性、简明性

在观众群体对近年来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中外戏剧产生审美疲劳之后,则需要在语言表述上寻求改良[7](P260)。比照一些同行的成功经验,则可以将一些认知度较高的中外地方方言、俗语以及俚语,融入一些轻喜剧的人物对白之中,并合理加入一些相对简单的寓言、谚语以及格言。通过这种混搭式的语言表述方式,形成鲜明的语境特色,满足了大部分观众群体的观赏需求。而在进行戏剧语境的跨文化构建之时,也应当考虑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多使用一些结构简单、含义明确的趣味性较强的词句,从而充分营造轻松、诙谐的观赏氛围,使得不同语言文化得到协调交融。

(三)灵活添加中外新式语言,营造更具协调性的语感氛围

在完成商业化、产业化的转型拓展之外,当前不少中外戏剧制作团体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剧作产品的人性化与“接地气”,更多的新鲜元素也开始出现在剧作之中。譬如考虑到网络文化在全球范围之内的影响力度,一些带有网络文化特征的流行语言,则快速占据了中外新生代戏剧的对白环节,以更为有效地吸引年轻受众群体。而在一些先锋戏剧之中,中外各方的创作者也都会有选择性地添加一些在各自地区流行度较大的流行词汇、短句[8](P421)。与汉语相比,世界各地区流行词汇同样也具备简单、有趣的观感效果,二者彼此搭配,同样也制造了新颖独特、妙趣横生的语言体验,继而也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群体的观赏兴致。

[1]张鲁艳.中外戏剧的双向交流[J].戏剧文学,2009(9).

[2]刘家思.中外剧场性概念的偏失与辩正[J].文化艺术研究,2011(10).

[3]何敏.浅谈戏剧语言中节奏的运用与实践[J].华章,2013(35).

[4]刘芬芳.现代歌剧作品的大众审美特征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2(7).

[5]杨英法,张骥.借力汉语国际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6]百度百科.中国式英语[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中国式英语/9178051?sefr=sebtn.

[7]刘颖.网络语言的盛行对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7(2).

[8]杨英法.大中华文化的汉语根基探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薄 刚]

2016-09-27

乔金果,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H08

A

2095-0292(2016)06-0108-03

猜你喜欢
交融戏剧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有趣的戏剧课
真美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戏剧类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