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芳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2.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斯大林的意识形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开芳1,2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意识形态思想是斯大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斯大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活动作为时间轴,其意识形态思想的产生过程分为萌芽、奠基、形成和强化4个阶段。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意识形态本质、与语言的关系、阶级属性和划分标准等。研究分析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不管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行动方面,都必然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提供更多的依据;在重视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抵制各种霸权思想对意识形态的侵蚀;证明西方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理论的欺骗性。
关键词:斯大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思想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20世纪50年代初,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战略,强调经济、科技竞争之外,还需通过输出本国消费观念、娱乐文化、宗教思想等途径来逐步弱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思想,以达到从内部对社会主义进行瓦解的目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高明”。斯大林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其主政期间,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强化和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实践检验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长期的领导和管理实践使斯大林在意识形态理论领域也提炼出一些理论和观点。对这些理论和观点进行全面剖析,必然能够对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警醒作用。
一、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产生条件及生成过程
“任何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地形成起来的,意识形态在诞生时,总会从传统的武库中择取某些和自己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观念材料,以便借着已死先辈的服装和口号,来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2]137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基础上的,其生成也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初步形成到逐步确立的渐进过程。
1. 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产生条件
鞋匠家庭的出身、作为虔诚的新教徒的母亲的辛劳以及父亲的嗜酒与喜暴决定了斯大林性格中自卑、刚毅和冷漠。教会学校(曾就读于东正教小学和中学)并没有将斯大林的思想禁锢在宗教的藩篱之中,他中学时期就开始研读马克思的作品并参加革命活动。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和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的经历,让斯大林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值得一提的是,早前的神学教育让斯大林深刻认识到人是有精神需要的,并且这种精神需要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斯大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包括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在内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
斯大林在东正教中学就读期间,已经广泛阅读过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列宁的阶级划分、对无产阶级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等先进思想和理论,对斯大林产生了很大影响。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精神,并且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需要,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新的说明,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存在阶级性和科学性特征。列宁提出了意识形态党性原则,认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存在着对立的意识形态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指导思想和革命武器。从革命斗争到苏联国内建设时期,尤其是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斗争过程中,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对斯大林产生很大影响。
俄国不断衰落的现实、人民生活的困苦、大国思想的民族精神以及当时世界格局的变革,是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历史上最强盛的罗曼诺夫王朝逐渐衰落的现实,强化了俄国人民期盼英雄的心理。人民在大国思想和强国意识作用下强烈渴望国家再次辉煌,国内农奴制改革缓慢、资本主义发展艰难的现实情况又使这种渴望不断膨胀。世界格局的不断分化,资本主义独霸天下的历史局面被打破,社会主义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凸显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魅力和实力。斯大林探索和不断完善苏联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举措,得到了希望通过变革求得发展的俄国人民最大限度地包容和支持。
2. 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生成过程
汤普森将斯大林集权行为界定为官僚化的革命精英主义,这种说法尽管有失偏颇,但却不能否认这一点,即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跟斯大林拥有的权力和统治者的地位息息相关。因此,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产生过程,与斯大林的权力获得和集中过程是同步的,可将这一过程分成4个阶段。
萌芽阶段。从1898年斯大林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斯大林成为革命领导班底成员,期间发表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及其当前任务》《无产者阶级和无产者政党》《略论党内意见分歧》《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等文章。在这一阶段,斯大林强调了工人阶级组建自己独立政党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处理党内产生意见分歧以及什么是民族问题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奠基阶段。从1918年内战爆发、斯大林入选五人主席团到1924年列宁逝世。十月革命后,苏俄国内出现严重饥荒,反革命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趁机对新苏维埃政权进行双面夹击。在这种种困境之中,如何在重重困难中恢复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是当时苏共的工作重心。在当时的情况下,斯大林出色完成了列宁部署的极其困难和重要的征粮任务,这使他在党内的威信和个人权力都得到了加强。在这一阶段,斯大林发表了《当前任务之一》《论列宁主义基础》《关于争论》等文。斯大林指出党内存在“后方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民族问题,他拟定了“兄弟的统一”的战略思想,分析了两个阵营的世界格局及斗争形势。1922年因列宁健康出现问题,斯大林开始担任苏共总书记。
形成阶段。从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至1929年布哈林被清除出党的这一历史阶段。斯大林在1924年正式提出了著名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这是对伯恩施坦有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开启苏联模式的理论前提。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和全力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决议,并于1928年起开始进行计划经济建设。斯大林得到苏联人民的拥护,政权对手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以及对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持反对意见的政治局委员布哈林等人也先后被清出党。
强化阶段。从30年代初斯大林在党内地位绝对巩固到1953年斯大林因脑溢血去世。在这一时期,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并且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惠及世界人民的的伟大胜利。到1937年,苏联已经顺利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经济已经在欧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苏联的日益强大使苏联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也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达到空前。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斯大林将反犹太主义定性为“种族沙文主义极端形式”“是人吃人恶习的最危险残余”,批驳斯卢茨基的错误观点,使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得到进一步强化。他的这些观点不仅在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并着眼于从社会存在与思想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论述意识形态问题,构成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框架。”[2]213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是斯大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可归结为意识形态本质、与语言的关系、阶级属性和划分标准等几个方面。
1. 意识形态本质论
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尽管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人类阶级社会产生时期,但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时间要延伸至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特·托拉西《意识形态原理》一书1801出版,在该书中,意识形态是一个摆脱偏见研究认识的肯定性概念。拿破仑对该理论从支持到否定,使意识形态从此有了一种负面的批评意义,也因此而受到冷落,研究和使用的人很少。直至1927年,马克思发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当时存在的一系列落后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虚假性”特征。该著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标志性著作,马克思也成为是第一个在德文中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人。
虽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无法找到他们为意识形态下的确切定义,但在对现代德国哲学等“一般意识形态”批判过程中,逐渐确立了无产阶级基本立场,揭露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特征。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德国哲学家卡尔·柯尔施认为,列宁修正了马克思惟一主张的作为否定性“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概念,从政治功能视角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意识形态学说,从而把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3]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武器。
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源泉,产生社会思想、社会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源泉,不应当到思想、理论、观点和政治设施本身中去寻求。”[4]1901年,斯大林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及其当前任务》一文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最失败的原因,即脱离生活实际的“乌托邦”式理想,无法揭示社会生活发展的本质规律的。斯大林据此判断出俄国前期革命屡屡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社会主义者与工人阶级处于分离状态。“要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就必须有工人的独立自主的活动,必须使工人不分民族和国家团结成一个有组织的力量。”[5]他认为不管是哪种阶级意识形态,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基础——组织力量。斯大林分析了俄国早期社会主义者与工人阶级因各行其是而使运动变成混乱的骚动,指出缺乏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指挥棒、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的行动最终只能走向“空想”。同样,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虽是指挥棒,但这一指挥棒如果失去物质的力量,也只能因虚无而毫无价值。在现实活动中,社会主义者如果不将自己的先进思想与工人阶级结合,不向劳动人民宣传灌输,就无法在人民中间形成力量,其斗争也只能归于失败。因此,在斯大林看来,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一定要建立在工人阶级逐渐成熟基础上。
2. 意识形态与语言关系论
语言在认知、交流、记忆等领域的功能,决定其在哲学尤其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论证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语言的产生与人类的产生的同步性,从而证明语言是劳动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的符号系统。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语言思想,批判了苏联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将语言作为上层建筑的错误观点,指出语言的无阶级性、工具性、民族性等特征,语言和意识形态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工具关系。
30年代初,马尔的语言新学说开始占据苏联语言学的统治地位。马尔声称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研究发现语言是一种具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这种学说因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一经出现就在苏联语言学领域成为权威。1949年,机关报《真理报》刊登了契科巴瓦的《论苏联语言学的若干问题》,对马尔的语言新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斯大林也加入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发表了《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通过对马尔观点的批驳,斯大林强调不能把语言和上层建筑混为一谈,不能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看成是社会的完全分裂,否认社会统一的语言、民族的语言。斯大林通过对语言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指出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手段,具有的工具性特征,但不具有阶级性特征。因为语言的延续性并不会因一个社会形态的覆灭而中止。“语言作为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的工具,同样为社会一切阶级服务,在这一方面表现出语言对各个阶级是一视同仁的。”[6]
3. 意识形态阶级属性论
马克思将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意识形态称为“虚伪的意识形态,“资产者的假仁假义的虚伪的意识形态用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的利益”[7]。列宁强调“工人的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工人需要消灭政府的无限权力”[8],意识形态的阶级立场是由阶级利益决定的。“列宁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与以往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区别与决裂。”[9]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这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阶级属性理论。“现代社会生活的轴心是阶级斗争。在这个斗争进程中,每个阶级都以自己的思想体系为指南。”[10]斯大林分析了苏联社会中最危险的敌对力量,“旧社会遗留的旧的传统和习气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它们会控制劳动群众和无产阶级各阶层,对无产阶级专政构成威胁。”[11]他认为对先进思想的掌握情况决定了无产阶级在实践中的水平,政治水平和马克思主义觉悟越高的人,工作效率就越高。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大力开展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在各个方面同资产阶级遗留的这些旧习气、习惯、传统和偏见作斗争。
斯大林在1936年《关于苏联宪法草案》中曾错误地认为,苏联当时已经不存在剥削阶级,因而不需要进行阶级斗争。不过这种观点很快被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判断所代替。国内敌对势力的破坏,使斯大林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性。他认为,“阶级的消灭不是经过阶级斗争熄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国家的消亡不是经过国家政权削弱的道路,而是经过国家政权最大限度地加强的道路到来的;只有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12]这一理论本身没有错误,但过分夸大意识形态的斗争性是斯大林在政治斗争中犯下错误的根本原因。这种环境下,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滋生也就不足为奇,这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4. 意识形态的划分标准
列宁去世以后,苏联党内针对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并在苏共全党范围内进行了多次争论。托洛茨基派反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布哈林和斯大林一道同其进行了坚决的辩争。在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上,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又产生分歧。经济政策的不清晰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混沌,这时迫切需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定一个统一标准。为了统一思想,明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向,斯大林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情况,进行理论总结,陆续发表了《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论反对派》《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等一系列文章,为科学宣传和认识意识形态提供指导性文件。“……必须有一个觉悟的领导者集团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无产者大军,把这支大军联合起来,并在斗争中领导他们。”[13]1938年斯大林亲自撰写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内容。
斯大林用专制手段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标准的制定,即只有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在表面上暂时解决了苏联经济建设和思想教育领域的分歧问题。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会碰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而不能仅仅教条地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条条框框中寻求答案。斯大林没能掌握这一规律,为了确保社会意识形态思想的统一性,他在著作中,试图对任何问题都给出标准答案,其结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单化、教条化、片面化。斯大林不仅在政治权力机构,而且还在思想文化领域,层层设立全权负责人,使苏联的意识形态被领导人意志化。在这样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下,苏联的民间文化艺术团体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党和国家控制并列入下属机构的官方组建的文化和学术团体,导致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僵化。
三、研究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斯大林执政时期所创造的辉煌和犯下的严重错误,决定了斯大林及其思想的争议性。研究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不管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行动方面,都必然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1. 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提供更多的依据
斯大林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在其去世的60多年间,关于他的讨论和评价一直没有停止。有人把他称为英雄,有人称他为魔鬼。“从纯粹学术和科学发展来看,探索无禁区,多学派并存、自由探讨和平等对话是必要的,这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但是意识形态并不是纯粹的科学,或者说,它在本质上并不是实证科学。”[14]在斯大林执政苏联期间,意识形态思想对其决策及决策结果有巨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证明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建设诸多模式中的一种,但这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也可以多样性。以此为视角,对斯大林进行评价,可以使评价依据更加完善,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客观。
人物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的国情民情特点使斯大林对意识形态的把握出现科学与错误共存的结果。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较早地辞世,丢给苏联人民的是一个经济落后且内外受敌的异常艰难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斯大林领导人民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把苏联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这与斯大林对局势的把握和对苏联人民意识统一有密切联系。在对社会主义探索性建设过程中,斯大林在很多问题上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有所发展和创新。在肯定贡献的同时,斯大林独断的性格特征使他即使可以到达权力顶峰,但仍然无法克服自身主观判断能力上的缺陷,并进而将苏联人民拖入痛苦、悲惨甚至无辜丧命的境地。尽管历史已经成为历史,但不能因为有贡献就忽略其错误,也不能因为有错误而抹杀其功绩。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建设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研究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斯大林,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参考,以免重蹈覆辙。
2. 警惕霸权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实际上,在观念世界,意识形态是包罗万象的。意识形态的这种广阔性,决定了它的可以被操控性。葛兰西将一定社会形态下某一社会集团在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领导权称为“文化霸权”。在苏联建设过程中,国际国内环境异常复杂,历史又无例可循,铁腕人物斯大林自身又不可能完全摆脱性格和能力上的限制,种种原因导致了霸权思想对苏联意识形态所进行的操控和影响。斯大林在领导苏联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其集权专断思想和作风,不仅对苏联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制定等产生巨大影响,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也痕迹明显。“任何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地形成起来的,意识形态在诞生时,总会从传统的武库中择取某些和自己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观念材料,以便借着已死先辈的服装和口号,来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2]137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没能真正领悟,就简单、片面、教条地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有些情况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斯大林来说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工具,用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工具。
斯大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往往会对整个苏联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在一种社会形态中,霸权思想对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也如出一辙。这不得不警惕在当前这样的和平环境中,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巨大冲击。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起来。文化霸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领导权,这种领导权的范围超出本国权利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通过种种手段以达到让其他国家接受其思想文化,最终实现用该国文化统领他国意识的目的。文化霸权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掌控权的表现方式和实现途径。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本国民族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是应对文化霸权的重要举措。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很多国家提升本民族文化认同度的重要途径。
3. 证明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欺骗性
曼海姆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他认为意识形态会逐渐衰弱,并针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虚假性”理论提出质疑。曼海姆认为,知识正确的相对性使自身逐渐消亡,马恩坚持的意识形态虚假性,最终导致意识形态走向消亡。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本身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阶级被完全消灭的时候会自然消亡。这两种理论虽然都试图证明意识形态最终会走向终结,但二者有本质性区别。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终结理论是建立在理论正确的相对性观点之上,是任何意识形态都具有的特征,这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因阶级利益之争而形成意识形态不同归属之间的斗争性的观点,实则是大相径庭。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进行创新和发展,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这是对曼海姆意识形态终结理论的有力反击。
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尤其是坚持并发展了列宁意识形态阶级属性理论。在两个阵营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斯大林立场坚定,同各种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虽然斯大林错误的形势估计导致“肃反运动”的发生,数百万人命丧这场政治斗争和文化革命批判运动中,给苏联和苏联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这也并没有影响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并与头号大国——美国争霸数十年。而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使苏联人民对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开始质疑,并将斯大林推向“历史的罪人”的不义位置。勃列日涅夫尽管纠正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过激批判,但是他在思想与政策上的过度僵化没能推动苏联的发展,为后来戈巴乔夫试图通过改革改变苏联经济停滞不前的现状埋下了祸根。戈巴乔夫取消意识形态垄断,强调意识形态多元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民主化”,主动放权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最终将苏联推向解体亡党亡国的深渊。八一九事件后,背叛戈尔巴乔夫的叶利钦迅速公开退党,申明反共。实际上,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后,叶利钦并没有将俄罗斯人民带到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强大的道路上。“和平演变”目的达到后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对俄罗斯进行任何经济或者技术援助。相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了20多年后,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民开始怀念斯大林。这充分证明,“意识形态终结论”不过是以资产阶级“普世价值”为核心的西方中心论,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植资产阶级意识,从而实现政治全球化的最终目的。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5]阶级消亡前,意识形态必然会继续存在,而且还会在人们思想尤其政权、政治斗争中发挥比以往更加明显的作用,这是意识形态形式复杂性、斗争隐蔽性等现状决定的。以历史为镜,对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我们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误入歧途。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这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2]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
[3] 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堤,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89.
[4] 斯大林.斯大林文选:上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89.
[5]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
[6]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95.
[8] 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2.
[9] 王永贵.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精髓及其现实意义[J].学术界,2014(4):60.
[10]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71.
[11]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6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7.
[12]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0.
[13]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
[14] 侯惠勤.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价值[J].常熟高专学报,2003(3):1-4.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DOI:10.3876/j.issn.1671-4970.2016.01.005
收稿日期:2015-09-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KS016)
作者简介:开芳(1978—),女,江苏徐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A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970(2016)01-0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