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第二小学(224000)吕琳琳
蓬勃的樟树伟大的人格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盐城市第二小学(224000)吕琳琳
[摘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的教学,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樟树的外形特点及其可贵精神,引申为宋庆龄高贵的人格品质。在“活动单”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关键词]樟树人格蓬蓬勃勃伟大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设计时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通过两个活动贯穿全课。通过个人批注阅读、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等环节,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朗读体味,了解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特点及拒虫的可贵之处。旨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过程】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3.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两个问题,还记得吗?(①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②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回顾,却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同时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形成阅读期待。】
1.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樟树的?首先让我们聚焦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活动一: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觉得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抓住关键词想象这两棵樟树的样子。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立体的形象永远是学生感知文本的基础,“蓬蓬勃勃”“四季常青”这样的关键词语就像美术技法一样,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出樟树的立体形象。在这样的问题抛出后,配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2.汇报交流。
预设:(1)“枝干粗壮”。樟树的枝干很粗,要5、6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才能把它抱住。它很强壮,像一位战士。
(2)“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伸出了很多很多的膀臂,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3)“稠密”。樟树的叶子虽然小,但是很多,挨挨挤挤的,枝繁叶茂。
(4)“绿得发亮”。樟树非常绿,青翠欲滴,从远处看,仿佛有一颗颗珍珠在树叶上跳动。
3.综合学生的想象,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蓬蓬勃勃)“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呢?联系课文说说。
【设计意图:中年段我们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就像上述片段中对“蓬蓬勃勃”一词的理解,可让学生从枝干粗壮、叶子稠密和绿得发亮这些方面感受它旺盛的生命力!】
4.樟树的“蓬蓬勃勃”仅止于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吗?
“总是”指什么时候?仅仅是夏天和冬天吗?(四季常青)看到“夏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看到“冬天”呢?
5.谁能试着说一说?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设计意图: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樟树的魅力远不止于枝干的粗壮、枝叶的稠密。引导学生想象夏季的炎热,冬季的寒冷,这些熟悉的生活体验,可以最直接地唤起学生对樟树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1.过渡:课文除了介绍樟树的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还介绍了樟树的什么?
2.活动二:
(1)樟树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里?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圈词语,写感受。
(2)将你的收获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
3.汇报交流。
师小结:是呀,风霜雨雪可以摧残樟树的身躯,却摧残不了樟树的香气;刀砍斧凿可以改变樟树的形态,却改变不了樟树的香气。这也正是樟树的可贵之处。
【设计意图:教师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樟树的可贵之处,但学生在小组里的合作学习,圈、画、批、注等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更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在此项活动中学会了感悟文本。】
4.本文的描写对象是樟树,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再看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是呀,描写石榴树的这段文字到底跟描写樟树的香气永久保持有什么关系呢?认真读读就能明白。(师生合作读)
(1)别的树木容易招虫,而樟树“只要这……”。
(2)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真烦人,而樟树“只要这……”。
(3)石榴树上的这些虫子,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带给人无尽的烦恼,而樟树“只要这……”,多令人舒心啊!
5.描写石榴树跟描写“樟树的香气永久保持”有什么关系呢?
师小结:这就叫反衬。通过石榴树的招虫,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樟树拒虫的可贵,我们以后写作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设计意图:反衬的表达方式,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自然明白了石榴树与樟树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写石榴树的招虫,目的是为了突出樟树拒虫的可贵。】
6.现在这个问题(指上文的问题①)可以解决了吗?
这两棵樟树成了宋庆龄生活乃至生命中最留恋、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现在……(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瞻仰”是什么意思?人们仅仅把这两棵樟树作为留影的背景吗?
其实,树木本无情,但它融入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之后,就枝枝叶叶总关情了,让我们走近宋庆龄,你会发现,这两棵樟树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树了。
1.交流资料。
(1)她爱国爱民的精神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绿、万古长青。
(2)她永远站在正义的这一边,像樟树一样拒虫,一身正气。
(3)她在我们所有儿童的心中就是一个和蔼的奶奶,一个知心的朋友,她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像樟树的香气一样永久保持。
2.人们仅仅是把这两棵樟树作为留影的背景吗?永久纪念的是什么?这里的樟树其实就是宋庆龄的化身,这又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种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3.小结:宋庆龄的形象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她的精神就像樟树的香气一样,永久保持,流芳百世。再次深情地读课题。
1.背诵课文。
2.阅读宋庆龄奶奶的《愿小树苗健康成长》,写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蓬勃的樟树,伟大的人格。此时,樟树与宋庆龄已经融为一体。樟树的蓬蓬勃勃、一生驱虫的品质正是宋庆龄一身正气的象征。人们因为怀念、爱戴而瞻仰宋庆龄的故居,更因为对宋庆龄伟大人格的尊重而在樟树前留影。课后的拓展阅读,是对课文的补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宋庆龄伟大的人格魅力。】
(责编刘宇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