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天
抗战剧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作用——从经典抗日剧到“抗日神剧”
□何天天
【摘要】在各大卫视播出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不乏一些具有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优秀抗日剧,但是由于其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抗日神剧”也频现荧屏。抗日剧再现历史,表现了中华儿女面对侵略者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抗日神剧”解构历史,消费历史,传播文化负能量,有损国家国际形象,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
【关键词】抗日剧;国家形象;传播
(一)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旋律VS以娱乐化为主线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以下简称“抗日剧”)在各大卫视热播。尽管数量较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抗日剧甚至出现夸张、雷人的场景,被网友戏称为“抗日神剧”。
综观热播的抗日剧,其主旋律大多是为了彰显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抗日战争作为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人类的和平事业。历史不应该被封存,历史应该被永远铭记,而电视剧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再现历史和传承精神的良好途径。抗日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再现和解读,使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激励中华儿女要铭记历史、珍微博话题的规划设置,对于微博的推广效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懂得如何运用微博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微博时事话题相结合,将企业营销理念与微博特性相融合是专业微博营销团队的优势所在。[4]即实时话题在提高微博点击率的同时,也间接扩大了电视节目的知名度,是一次双赢的合作,更满足了观众不断提高的媒体使用需求和享受层级。
此外,《极限挑战》节目微博还与新浪微博联合进行多项活动,从简单的微博互动直播到声势浩大的“微访谈”,努力在微博上引起大范围话题讨论。从主持人微博拉动、明星造势、大V直播、热门选手号召、粉丝引导、话题制造等多种手段入手,在运营层面也进行积极引导,提升微博话题讨论热度,既维护了微博话题热度与收视率的良好互动,也达到了提高收视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微博这种传播迅速、影响力大、实时互动且营销成本低的优势,是对电视制作周期长、不互动、时效性差的补救。各类电视节目应积极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努力在微博空间发出强有力的声音。正如谢尔在《微博力》一书中所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5]单纯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正在被能够参与互动共享的微博所吸引,利用微博平台带动电视传播是促进娱乐节目发展不容小觑的力量,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参考文献:
[1]彭兰.媒体微博传播的策略选择[J].中国记者.2011(2):83.
[2]熊兴无,廖振华.从湖南卫视《变形记》看中国电视“身份互换”真人秀[J].东南传播,2008(8).
[3]秦秋翠.电视媒体微博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3.
[4]张雯雯.微博营销发展及困局破解探析——基于新浪微博营销案例[J].新闻爱好者.2014(1).
[5]谢尔.以色列:微博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王艳玲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刘姿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爱和平。
编校:董方晓
在热播的抗日剧中,不乏一些具有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电视剧。如《太行山上》,呈现了我军9000将士挺进太行山,经过8年抗战,发展成30万晋鲁豫野战军的奇迹。《东北抗日联军》全面展现了抗战期间东北人民奋起抗战的历史及东北抗日联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此外,像《东方战场》《黄河在咆哮》《吉鸿昌》及经典抗战日剧《小兵张嘎》《亮剑》《铁道游击队》等都是优秀的抗日剧。这些电视剧,以史料为依据,真实再现历史,不夸张、不轻浮,较好地表现出中华儿女面对侵略者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是中流砥柱的事实。这些优秀的经典抗日剧将对电视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娱乐化色彩的“抗日神剧”,即以娱乐化的方式来演绎历史的影视剧。这类影视剧置历史事实于不顾,将娱乐性放在首位,尽可能地利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技术和元素,肆意对历史进行娱乐性修饰,人为降低电视作品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有的抗日剧几乎脱离了抗战的时代背景,整个电视剧的布景、道具、人物装饰等都充满着现代气息,如果不是看到电视剧中日本军人的典型装扮,还真看不出是抗日剧。有的“抗日神剧”为了突出娱乐效果,居然在中国军民和日军的打斗过程中加上富有跳动性的音乐,仿佛就是一场闹剧,毫无历史严肃性可言。
(二)以经典故事、经典人物为原型VS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固化
经典故事和经典人物是抗日剧创作的宝贵素材来源。抗日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这些经典故事和人物进行重塑,能够传承经典,启发人们反思战争,珍爱和平。正确的历史观和真实的历史语境能够为抗日剧的创作确立“言之可为、为之可物”的历史坐标与叙事基点。[1]一些抗日剧的创作者正是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创作出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才能赢得社会和观众的普遍认可。如2015年8月央视黄金时段热播的《黄河在咆哮》讲述了八路军在山西的抗战故事,全景式地展示了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中的重要战役;《长沙保卫战》以抗战期间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长沙会战为题材,再现抗战的历史风云;《东北抗日联军》则成功地塑造了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杰出将领——杨靖宇的形象,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浴血奋战后壮烈牺牲的英雄气概。这些优秀的抗日剧,在真实和艺术创作之间找到了平衡的支点,能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抗日剧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固化这个问题。传统的抗日剧展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基本上是“高大全”的形象。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英雄神话被瓦解,新的英雄模式陆续登场,抗日剧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从曾经的圣坛之上走向人间,经历了从“精英英雄”到“江湖英雄”再到“草根英雄”的不断“人性化”的历程。在“抗日神剧”中,“江湖英雄”“草根英雄”是典型的代表形象,他们一般不拘小节、大大咧咧,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浑身上下充满着“痞气”与“匪气”,但是在关键时刻往往英勇无比,识大局、重情义。在“抗日神剧”中,英雄人物一般都具有以上特征。这种人物形象的设计并没有因为鲜明的对比而使得英雄人物的形象变得高大,甚至还造成作假之嫌,使观众觉得人物的虚构太过离奇。同时,在“抗日神剧”中,日本军人也被打上了“矮、丑、笨”的标签,几乎成了中国军民玩弄的对象。这种固化和极端化的人物形象,在“抗日神剧”中比比皆是,这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另外,对中国军民和日本军人的形象也是随意设计,甚至完全不负责任,这对我们国家形象的传播是极为不利的。试想一下,日本民众看到这类“抗日神剧”会作何感想?恐怕不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忏悔,而是当作笑料罢了。
(三)叙事视角多元、艺术手段丰富VS矫枉过正走向“类型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制作者在抗日剧的创作形式及剧本编排中加进现代元素,以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观赏习惯。所以,今天的抗日剧在叙事手法和创作风格上,已经与早期拍摄的抗日剧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叙事手法上看,以往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主要是讲述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彰显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而近年来创作的抗日电视剧,不仅仅局限于八路军的视角,有的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彰显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伟大精神。此外,在以往的抗日剧中,较少涉及剧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及情感,而近年来的抗日剧,增加了不少关于剧中人物生活环境和情感的内容,不仅使剧中人物更接地气,而且也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更真实地了解抗战的历史及当时的战争环境。
不过,这种发展出现了矫枉过正的迹象,一些“抗日神剧”甚至走向了“类型化”的极端,“抗日”逐渐成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已经被替换成爱情剧、偶像剧,甚至是武侠剧。在“抗日神剧”中,尽管“抗日”仍是主线,但爱情、枪战、武打、时尚、性感等元素都被裹挟进来,使得整部电视剧有抗战之名,无抗战之实。甚至有人这样调侃“抗日神剧”:“刚开始看以为是金庸武侠剧,5集以后发现是缠绵的琼瑶剧,最后才发现是武侠偶像剧。”
说起抗日电视剧的离奇、夸张情节,可谓五花八门。有一把飞刀消灭敌人重炮的,有一颗手榴弹可以把日军的飞机炸下来的,甚至还有徒手把日本士兵撕成两半的。近年来,诸多编导将武侠元素融入抗日剧中,塑造了一个个武功盖世、身怀绝技、刀枪不入的抗日英雄,仿佛他们个个是神仙在世,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可以毫发无损,一个人消灭一群敌人是轻而易举的事。最有名的当属《抗日奇侠》,这部电视剧将缩骨法、易容术、鹰爪功、化骨绵掌等功夫演绎得出神入化,大大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紧接着,在《一个鬼子都不留》中,主角更是用杀猪刀、石块、飞针,孤身一人消灭一百多个日本士兵。最近,“抗日神剧”又与情色挂上了钩。在《边城汉子》中出现了不堪入目的对白和强暴画面,该剧居然用大量镜头来详细描摹整个过程。而在最近播出的《一起打鬼子》一剧中,竟然出现了“监狱调情,裤裆藏雷”的桥段,同时配以污秽的对白,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些低俗化的桥段毁坏的不仅是抗战军民的形象,而且对整个国家形象的传播也是极其有害的。
在艺术手段方面,近年来的抗日剧大多借助技术手段、视音频效果的设置及镜头剪辑等对战争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的现场感更强,如身临其境。这对于观众全面地了解抗战的历史有积极作用。“借助电视剧艺术地真实再现生活、细腻刻画心灵、揭示人的命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这些艺术手段,可以反映抗战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和现实价值。”[2]当然,我们也需要警惕,不能过度地使用艺术手段进行渲染,否则,只有艺术观赏性而没有历史价值的抗日剧,与其他的战争大片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经典抗日剧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抗日剧在我国一直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它不单是作为一种影视题材来重现历史,更是“承担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3]。在这种强调影视作品的宣传教化功能的背景下,抗日剧成为官方支持的剧种,并且一直活跃于荧屏之上。国家形象是“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物质基础、国家政策、民族精神、国家行为、国务活动及其成果的总体评价和认定”[4]。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形象不仅是对外的,而且也包括国内民众的评价和认定。
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上,大众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大众传播,大众媒介通过媒介话语的传播来影响社会舆论,实现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和表达,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公众心目中“投影”国家形象的过程。[5]同样,影视作品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抗日剧作为一种再现抗战历史的艺术传播手段,涉事双方主要包括中国和日本,叙事内容基本围绕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展开。它在传播过程中,直接涉及国家形象的建构,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一批优秀的抗日剧,以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基础,再现了抗战的严峻和艰巨,传播了抗战的事实和真相,揭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永恒真理,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此类抗日剧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目前抗日剧中鱼龙混杂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抗日神剧”为了商业利润和收视率,不惜进行夸张的艺术加工,添加荒诞离奇的情节,不但有损抗日题材的神圣,而且导致抗日剧给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
(二)“抗日神剧”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消极作用
1.解构历史:消解国家记忆
抗日战争对整个中国来说是一场劫难,日军的铁蹄踏遍大半个中国,广大的中国民众生活在悲惨之中,更有无数的先烈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抗日战争带来的苦难与荣光已经成为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国家记忆,就是把大灾大难中的国民个体记忆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要把为国家牺牲的英雄放在忠烈祠里,就是永远不能忘却遭遇不幸的死难者,就是把悲伤与荣光共同构成的真相锻铸成国家历史,传之永久。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对于没有经历过抗战的人来说,历史记忆只能来自抗战经历者的故事及传播媒介,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历史记忆正在变得模糊。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媒介盛行的今天,人们对抗战的认识大部分来自媒介,而抗日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众媒介构造的拟态环境之中,许多受众会觉得电视剧展现的就是抗战的历史,殊不知这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尤其在“抗日神剧”盛行的今天,它的剧情安排、人物设置、场景布置等基本上都缺乏对史料的详实考证,创作者也缺乏严谨的创作态度,对抗战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常识进行臆断和编造,将活跃于荧屏上的虚假的英雄形象和国家形象传输于受众头脑之中,是对真实历史的解构,是在不断消解受众头脑中的抗战记忆。
2.消费历史:人间劫难成为赚钱工具
在一些抗日剧取得不错的收益之后,更有大量的编导盲目跟风,投身于抗日剧的制作之中。这种跟风导致大量粗制滥造、情节雷同、毫无底线的“抗日神剧”的产生,“以错误的历史观念、混乱的叙事逻辑、荒唐的情节设置、夸张的人物塑造和越轨的台词设计,消费这场人间劫难”[6]。这种跟风的背后是商业利润的刺激。“抗日神剧”集中反映了当前某些文艺创作者“为人民币服务”、缺乏专业精神和基本底线的不良倾向。[7]
同时,受众的“娱乐道德”也为“抗日神剧”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让·波德里亚看来,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者拥有“普遍”的好奇,总是怕“错过”什么,怕“错过”任何一种享受。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这种或那种接触、这种或那种经历会不会在你身上造成某种“共鸣”。这里起作用的不再是欲望,甚至也不是“品位”或特殊爱好,而是一种被扩散了的牵挂挑动起来的普遍好奇——这便是“娱乐道德”,其中充满了自娱的绝对命令,即深入开发能使自我兴奋、享受、满意的一切可能。[8]在这种社会形态之下,“娱乐道德”成为受众选择“看什么”的标准,而影视剧制作者便循着这个标准,为了争取受众而不断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需求,使得抗日剧这种文化商品充斥于荧屏之间,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甚至有些制作者为了吸引受众,不顾历史真实,将武侠、言情、色情等元素添加到抗日剧中,使得抗日剧不伦不类。
3.传播文化负能量
影视作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影视作品承担着传播文化、传递国家价值观念的重要功能,它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塑造国民精神品质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视剧的传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抗日神剧”作为一种文化乱象,传递出过多的负能量,它没有实现提升国民认识战争,进而反思战争的目的,相反,它带来的只是受众在民族复仇心态下虚幻的满足,带来的是迎合受众的低俗桥段及对历史的亵渎。
“抗日神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的文化创造能力亟须提升。抗日战争为影视制作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我们应当如何通过影视作品演绎这段历史,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如何在历史教育功能与商业利润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在抗日剧中将我们对战争的看法、态度及追求和平的理念融入其中,传递正能量?这些才是抗日剧创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我们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民族历史的正确解读和积极传播,尤其需要我们警惕错误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态度给国内观众乃至国际舆论带来错误信号。[9]抗日剧涉及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国家文化的传播,我们应当通过这些影视作品,传递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和中国人民为维护和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国际上赢得广泛支持,挫败妄图篡改历史、否认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阴谋。
4.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
当前,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正面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就需要我们的传播媒介发挥积极的作用,影视作品也不例外。“抗日神剧”作为一种影视作品,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离奇古怪、匪夷所思的桥段,表面上看是歌颂抗日力量神勇无比,但实际上却是通过制造可笑情节贬低观众智商,而最终变相诋毁的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透支的是中国的军民形象和国家形象。
抗日剧作为一种展现民族苦难战争史的剧种,应当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运用艺术的手法展现日本的侵略行径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应当肩负起唤起民众对于国家复兴的希望,承担起建构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文化表现形态的责任,为打造中国正面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砖添瓦。
[1]陈芳.抗战剧回暖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5-07-20,(14).
[2]“抗战剧”热播彰显民族精神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4-09-13,(12).
[3]胡谱忠.大众消费主义文化里的“抗战戏/片”[J].当代电影,2012(10):99.
[4]张昆,徐琼.国家形象刍议[J].国际新闻界,2007(3):11.
[5]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 (2):61-66.
[6]杨洪涛.“抗日神剧”:历史不容亵渎[N].人民日报,2015-05-26,(14).
[7]杨洪涛.“抗日神剧”:历史不容亵渎[N].人民日报,2015-05-26,(14).
[8]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1—72.
[9]杨洪涛.“抗日神剧”:历史不容亵渎[N].人民日报,2015-05-26,(14).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编校:董方晓
应用新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