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西子胡泳
知乎: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试验田
□茹西子胡泳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壮大,过滤成为应对信息过载的手段。然而,这种信息过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自由的发展和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此外,网络赋权在促进表达平等的同时,也给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知乎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精英化、不以过滤为前提条件的媒介平台,对当今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发挥了独特作用。
【关键词】网络自由;公共领域;知乎;社会化媒体
知乎是一个社会化问答网站,创立于2011年1月,其宗旨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创始人周源希望以“共同编辑”为手段实现优质的知识自由传播这一目的。与传统问答网站不同的是,知乎的社交性更明显,它将社交关系融入问答体系之中,用户不仅能够在知乎提出和回答问题,还能通过关注、私信、评论等方式构建人际关系。在这一点上,知乎和微博、微信具有相似的功用,都能通过UGC平台搭建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社会化和社区性的影响力。然而,在用户群体层面,知乎与微博、微信存在明显差异。
知乎早期采用邀请+认证的实名注册方式,在严格的审核环境下保证了初创阶段质量较高的用户群,这对于一个UGC平台来说至关重要。经过严格筛选的用户,许多都是各领域的专家,他们针对特定问题的回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乎社区中。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数就从40万迅速升至400万。截至2015年3月,知乎已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月独立用户约8000万,月UV(Unique Visitor,访问某站点的不同IP地址的人数)接近1亿。[1]
虽然知乎的门槛在废除邀请制的实名注册后有所降低,但知乎长期形成的生产高质量内容的氛围并没有因此消失。知乎用户主要来自科技、媒体、法律、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学者,他们活跃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具有专业性和客观性的解答,可读性和借鉴性也较强。
知乎中排名靠前的高票回答大多由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撰写,他们将自己在本领域或行业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是一种专业知识的普及化过程,由此实现专业知识的传递。
有人曾用数据抓取的方式对知乎中的高赞同回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知乎中回答的赞同数与字数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统计数据表明,热门答案的总体字数趋势随着赞同的上升而不断增加,100字以上的答案占有赞同回答总数的80%;而1000字以上的答案虽然总数不到4%,所有人点下的赞同却有40%落在其头上。[2]虽然高赞同短答案也不容忽视,但具备“干货”性质的热门答案往往引经据典、论证充分,不少长篇幅文章采用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式,逻辑清晰,参考文献丰富。由此可见,知乎的内容具备很强的理性。
调查数据显示,在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绝大部分用户的职业来自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微信最主要的社会影响力有这几个方面:社交、资讯、娱乐、生活服务。[3]微信的影响力核心为社交,生产信息和资讯的公众平台为其扩展层。虽然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号获取丰富的资讯信息,但这些订阅号名目繁多、良莠不齐。
从新浪微博用户分析数据[4]来看,微博月活跃用户2.22亿,认证用户占总体的1%,大V用户占3%,而普通用户数量则占到96%。微博用户关注度最高的两类话题为社会和明星。从2015年12月热门微博榜来看,获赞最多的前10条微博中,有8条都是来自TFboys、邓超、林志颖、谢娜等明星,微博内容为自拍和秀恩爱。由于受到字数限制,微博的长文章只能通过长微博等方式实现,经常刷微博的人可以发现,目前微博中越来越多具有“干货”性质的长文章都来自知乎。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年2月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知乎答主们针对这个事件的讨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共讨论中的观点碰撞和理性之光。在问题“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从赞同数最高的前五个答案来看,其答主身份分别为:一线环保监察工作者、气象学博士后、环保学者、建筑节能领域从业者、环境工程领域科研人员,他们的答案图文并茂、篇幅较长,一些答案中还附有相关知识的链接。就内容而言,这些答案均为答主结合多年相关科研结果或从业经验进行的相对专业化的分析,对一些公众认知盲点进行科普、对相关谣言进行证伪。这些具有专业性的分析往往还根据其他用户的评论和指正进行修改和完善,这种理性的公共讨论无疑提高了中国网络讨论的质量。
总体而言,社会化媒体赋予草根阶层话语权,让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平等表达,解构了传统的权力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精英的话语权也被消解。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代表精英发声的单向传播,那么新的社会化媒体更像是草根的众声喧哗。也正因为此,微博等平台往往更易沦为网络谣言等问题的泛滥之所。知乎却非常不同——作为一个相对精英化的问答社区,知乎聚集了大量高学历和拥有各种专业背景的知识精英,用户倾向于就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回答。知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中国互联网中崇尚理性的一种力量。
微博、微信和知乎同属于社会化媒体,它们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公开性、交互性、依托于人际关系、开放的言论平台等。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语境中,这些平台或多或少都起到了营造公共讨论空间的作用。例如,微博中的“话题”和知乎中的“问答”异曲同工地搭建了线上的讨论和交流平台,在这里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同一个话语场域得以表达和交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虚拟的公共领域”。然而,基于用户群体的差异和功能的区别,微博与知乎体现出了不同的讨论模式和风格,在中国的网络社区中,知乎似乎代表着一种相对理性和更加精英化的讨论模式。
微博和知乎在产品设计和功能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差别。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微博与知乎在社区结构、开放程度、内容特征、社交关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两个平台的话语特征,也使得分属于二者的公共讨论具有明显不同的模式。
微博诞生后,在促进网络民主乃至社会民主层面上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作为Web2.0时代的代表,微博也许是最能体现网络赋权的媒介平台,它的注册申请门槛很低,几乎对所有人开放,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在微博这个场域“畅所欲言”。伊尼斯曾说:“不同媒介对控制力有着不同的潜力。不能广泛传播的,或者需要特殊编码和解码技术的媒介很可能会被上流阶层所利用,他们有时间和来源获得这些媒介。相反,如果一种媒介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它就会被民主化。”[5]正是由于微博低门槛的特征,它“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因此在微博中草根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Yahoo Research研究表明,微博中具有明显的同质性,草根之间的相互关注、转发机制的乘数效应、临时性热节点[6]等都使草根的话语权和传播力得到放大。有学者认为,微博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使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平等性的自主传播行为得以实现,这对于新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无疑具有重大影响”[7]。
微博的到来,第一次打破了此前网络对于传统媒体在影响力上的依附,第一次在话语权方面走向相对独立,并且,它直接参与对一些公共事件的建构,从而成为替代性公共领域。[8]然而,微博只是因其特有的功能,以其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参与的虚拟讨论空间,与完善的网络公共领域还相去甚远。微博中存在的诸如群体极化、谣言、水军等现象,也消解着为公共领域所必需的平等协商和理性讨论。
微博通过名人大V吸引用户,而要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第一是博主处于信息源的上端,会成为注意力信息的权威发布者;第二是博主的社会身份;第三是博主的发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9]从这三个条件来看,微博中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大V用户,是在把线下社会身份向线上转移,实名认证制更加强化了这一过程。
在中国众多的网络社区里,知乎可以算是构成了一群精英引领的文化前沿。有学者对知乎中关注者排名前60的用户的职业构成、居住地、受教育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首先,超过1/3的用户都居住在北京,且职业集中于互联网、传媒、金融投资、咨询等领域。[10]北京作为IT和金融行业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精英,这些精英依靠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纵深分析在知乎中做出高质量的回答。与微博的名人大V机制不同,知乎通过知识和信息进行权力赋予,掌握知识、文化、文凭的人拥有这个社区中最核心的文化资本,该资本可以直接转化为话语权和影响力。知乎靠知识类信息吸引其他用户的关注,在知乎信息生产的金字塔底端有大批文化资本匮乏而又嗷嗷待哺的受众。如果一位知乎用户同时具备知识和幽默细胞,作答严谨又懂得如何“抖机灵”,更容易成为知乎上的意见领袖。
新闻与传播研究
作为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交问答社区,知乎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影响力体系,催生了新的意见领袖。微博上的意见领袖更接近于传统社区中的意见领袖,身份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知乎社区,身份因素不再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用户认真负责的态度、货真价实的分享、积极主动的交流、默默无私的奉献更能为其赢得声望和影响力。[11]因严谨规范的信息内容而生成的意见领袖在社区讨论中更客观理性,他们在社区讨论中往往能博引相关材料,对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引导其他用户从多方面多角度发表较理性的见解。
知乎中的问答没有严格的学科界限,问题对所有人开放,支持用户各抒己见。学科范式的消解带来的是阅读压力的降低,这就使内容可以由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而做出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的回答,也因此更加鲜活真实。虽然知乎与微博都倾向于对碎片信息予以获取和传播,但知乎有着更严格的筛选机制,比如赞同和反对的投票系统、折叠答案、友善度积分系统等,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比如,友善度积分系统对站内的不友善行为进行明确定义,用户在个人主页即可查看自己的友善度分值。另外,用户可随时举报他人的不友善行为,知乎将通过“系统判定+人工审核”等多重方式进行核实处理。当友善度低于一定值时,用户会被限制使用一些评论、私信等功能。知乎还允许用户通过点击“没有帮助”来参与维护一个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问答氛围。当一个回答被多次点击“没有帮助”并满足一定条件后,该回答就会被折叠。通过对无用答案折叠隐藏、公开自由投票等方式净化知乎的公共讨论空间。
以知乎中关于艾滋病的一个问题为例,提问者通过引用百度搜索得来的“艾滋病数据报告”提出这样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2015年我国学生患艾滋病的数量相比2008年增长270%是怎么造成的?截至2015年12月2日,问题下的回答共有184个。其中,有12个回答因出现事实性错误和过于偏激的主观判断等原因被折叠。排名第一的回答共516字,从国家调查投入、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与来自基层相关工作者的口述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原因所在,在回答之后还鼓励读者通过浏览艾滋病贴吧等途径亲自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其他的高票回答还通过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数据分析、疾病传播途径分析等方式做出了不同角度的分析,这些回答共同构成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
美国法学家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写道:“一个共同的架构和经验,对异质的社会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当我们有无数的选项可以选择时,我们常会放弃某些重要的社会价值。”[12]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中,随着个人媒介参与度的提高和媒介的细分发展,我们的信息越来越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固然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好处,然而,在认知盈余时代,我们不能仅仅把碎片化的时间用于自己所关心的那些话题。如果社会缺乏全体成员共同的认知和经验,那么一个良好的公共领域就难以建立,也无助于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
社会化媒体成为信息获取的主流载体,但其在协同过滤的层面上正将我们抽离于公共的讨论空间。信息超载与过滤需求是相伴而生的,在信息泛滥的时候,过滤成为必要手段。在微博上,我们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和感兴趣的话题,获取的信息多基于我们事先选择好的类别。在微信里,我们建立起许多基于亲缘和地缘的强关系链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获取的信息多来自这些公众号的推送或朋友圈的转发,这些内容多为我们自身兴趣所在。这种方式无形中屏蔽了那些不属于我们兴趣范畴的内容,对这些信源的过滤导致一些公共议题无法抵达更多网民,由此就窄化了网络公共空间。更典型的如基于算法推送的“今日头条”等新闻资讯平台,用户可使用微信、微博、QQ账号或注册今日头条账号登录,而今日头条则根据用户的社交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进行数据挖掘。通过社交行为分析,5秒钟就能计算出用户兴趣;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13]“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一口号足以看出今日头条的产品宗旨。这种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虽然迎合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兴趣爱好,但这样的服务也会使受众细分至小圈子和同质化群体,不利于用户对多元信息的接收。
新闻与传播研究
当科技能轻易让人自绝于他人的意见时,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极度危险的,这时科技的进步将成为通往自由之路的阻碍。桑斯坦认为,对异质民主里的公民来说,一个分裂的传播市场将带来危险。他指出,自由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广泛的选择之上,一个表达自由的完善机制必须符合两个不同的要件:第一,人们应该置身于任何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第二,大部分公民应该拥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共同经验,特别是由媒体所塑造的共同经验,提供了某种社会黏性。[14]然而,在当下,技术正在赋予人们力量去过滤其不想要的信息,个人对内容的掌控激增,协同过滤使信息消费者沉溺于固有的品位,共同经验的缺乏以及个人化的过滤系统将使网络赋权大打折扣。
桑斯坦对自由做出这样的诠释:自由不是只为满足特定喜好而存在,自由更是让人们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喜好与信仰,而且是置身于充分的信息及广泛的、不同方面的选择中。自由必须依赖某些先决条件,除了确保能尊重选择和满足喜好,也必须确保欲望与信仰的形成是自由的。如果人们在公共议题上被剥夺接触反对意见的机会,而且若因此对这些意见缺乏评判的能力,那就是没有自由,不管他们的喜好和选择是什么。窄化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领域,是在限制自己的公民权和自由。[15]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赋权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我们在网络中参与广泛公共议题的自由。
知乎的一个有价值之处在于,在每一个问题下,它都几乎保留了全部的讨论内容,不因预设的用户兴趣标签和个人喜好屏蔽用户可能不感兴趣的回答。当然,知乎中也存在过滤机制。知乎首页基于关注关系显示经过个人选择过滤的信息,话题页则根据用户关注的话题显示最新问题,这二者都采用了过滤模式。但与之并列的发现页则会显示不经个人过滤的信息,另外,知乎圆桌和热门话题等栏目都鼓励用户参与到关注度最高的讨论中,而这些讨论不一定是用户兴趣之所在。在评论区,大量评论都不来自已有的关注关系,陌生人和陌生的观点往往更能带动讨论的进程。就这个层面来说,相对于微博等其他网络讨论空间,知乎更能彰显网络自由。就互联网的社会和政治作用而言,这种自由相对于高度过滤和小圈子化的微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另外,知乎生产的知识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比如在用Google搜索“知乎美食”时,排名靠前的搜索结果大都来自知乎中的各个话题和回答。知乎中的信息内容也容易链接,每一个答案都有相应的网址,这样就提高了搜索的可得性,进而丰富了公共领域的优质知识。相对而言,微信和微博的搜索可得性不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微博平台生产的内容很难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以同样的方式在Google中分别搜索微信和微博中关于“美食”时的内容,针对微信的搜索结果中大多不是直接来自微信公众号,而针对微博的搜索结果多数都为带有“美食”二字的个人账号,其内容并不一定与美食有关。因此,知乎平台的信息易得性能让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知识内容,获取准确链接,对于公共领域知识的丰盈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知乎门槛的降低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众所周知,微博的低门槛导致大量无意义的私人话题流入公共空间,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常常被一些明星八卦、心灵鸡汤、奇闻逸事边缘化。随着大量用户的涌入,知乎不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种无意义的问题往往会成为用户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比如“长得帅是怎样一种体验?”“女朋友长得漂亮是怎样一种体验?”这种问题很容易因为关注度高和回答数量多而成为知乎的热门问题,经常可以看到几百甚至上千的用户在这种问题中做出回答,回答方式基本为爆照、“抖机灵”、秀恩爱等等。在这些问题下的评论多为简单的夸赞或讥讽,甚至还会出现人身攻击。以“长得好看,但是没有男朋友是什么体验?”这个问题为例,截至2015年12 月2日,共有回答2340条,被折叠回答38条。其中获赞最多(3776次)的回答来自一名年轻女性,答案中贴出多张该女性的个人照片,文字均为说明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下方共有评论922条,多为夸赞该女性美丽的简短言论。其他高票答案基本为爆照和恶搞两种类型。
门槛的下放和过滤的消减虽然导致了知乎公共空间里无意义的讨论话题增多,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知乎中很多用户都能够自觉意识到这种问题。在知乎中有很多相关话题的讨论,比如“知乎最近涌入了很多在校大学生,这会对知乎产生什么影响?”(261个回答)“如何看待知乎涌入越来越多的高中生?”(158个回答)“为什么近来感觉知乎用户水平急剧下降?”(222个回答)等,也有许多用户针对这些问题在答案中或评论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有许多人担心开放注册后的知乎会流失大批优质答题人士,
新闻与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