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梅,崔建新,冀辨丽,董文彬
(1.新乡市种子管理站,河南新乡453000;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中黑苜蓿盲蝽成虫形态学研究
朱素梅1,崔建新2,冀辨丽2,董文彬2
(1.新乡市种子管理站,河南新乡453000;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对近几年中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的盲蝽科中黑苜蓿盲蝽成虫进行了形态学重新描述.绘制了头部、胸部和腹部形态特征图,补充了雄虫的阳茎、抱器及雌虫产卵器的绘图或照片.为盲蝽科昆虫的分类、相近物种的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半翅目;盲蝽科;中黑苜蓿盲蝽;形态学
中黑苜蓿盲蝽Adelphococris suturalis(Jakovlev),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其寄主植物众多,包括豆科Papilionaceae、苋科Amaranthaceae、茄科Solan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等22个科83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地区[1-4].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棉田施药量的减少,原属兼治对象的绿盲蝽Apolygys lucorum、中黑苜蓿盲蝽等逐渐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导致蕾、花、铃大量脱落,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5-8].
中黑苜蓿盲蝽在豫北一年发生4~5代,在其年生活史中,越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该虫以滞育卵越冬[9].棉花及加拿大蓬、野苋、艾蒿、苜蓿等杂草都是中黑苜蓿盲蝽的越冬寄主[10].
张丽娟[11]从分子层面明确了中黑苜蓿盲蝽在我国的谱系地理结构情况和影响其分布的因素.齐宝瑛等[12]对中黑苜蓿盲蝽有过简要的形态描述.本研究对中黑苜蓿盲蝽成虫进行解剖、观测、分析,描述各部分形态特征,旨在为盲蝽科昆虫的分类、相近物种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1.1 供试虫源
供试昆虫为中黑苜蓿盲蝽成虫,于2015年8月下旬采自河南新乡的棉田.
1.2 研究方法
1.2.1 成虫形态观察方法用Motic双筒解剖显微镜对中黑苜蓿盲蝽的各结构进行观察,绘图,覆墨.把硫酸纸上所描的图用扫描仪进行扫描,将覆墨图扫描成数字文件.
1.2.2 成虫生殖器观察方法将雌、雄虫腹部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内煮沸约10 min,至虫体透明.在解剖镜下进行解剖,找到产卵器、抱器、阳茎等器官之后,分别放在Motic双筒解剖显微镜下对其拍照.扫描的数字文件和拍摄的照片,用Adobe Photoshop CS2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各结构的度量均是用测微尺放于高倍显微镜下,通过测量和实际校正值所得.
成虫体长5.5~7.0 mm,体宽2.1~2.6 mm,体在属内相对较小,狭椭圆形,污黄褐色至淡锈褐色.中胸黑色的小盾片与爪片两侧平行的黑褐色带连成宽带状,故名中黑苜蓿盲蝽(见图1).卵长约1.2 mm,茄形,浅黄色,边缘有一个丝状附属物,向内弯曲.
2.1 头部
头近三角形,锈褐色,复眼较大,无单眼.头长0.62~0.65 mm,宽1.05~1.20 mm,头部毛色浅,细,较稀.头顶及额为浅褐色,额上隐约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红色条纹,中叶黑褐色.
喙4节,第1节较宽,略宽于其他各节,伸达后足基节(见图2-B).
触角位于下方复眼内侧,细长,4节,采集时易断落,第1节略粗于其他各节,第2节略带红褐色,第3、4节污红褐色,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的长度比为0.80~0.85∶2.00~2.55∶1.80~2.10∶1.05~1.30(见图2-A).
口器后口式,刺吸式.
2.2 胸部
前胸背板呈梯形,边缘前端有一狭状的领,胝同体色,前缘凹,中后缘凸,侧缘稍凹.前胸背板两边的前端有一根粗大的刚毛,中央及两侧各具一黑色圆斑,表面具有小刻点,粗糙不平,布满细小的毛.
小盾片呈三角形,表面平坦,相对较小,明显短于前翅长之半,中间凸,边缘凹.
前翅为半鞘翅,翅基部为半革质,背面中央从小盾片至前翅膜片有一条深褐至黑色纵斑.爪片宽大而显著,斜梯形表面密生细毛,有细小的刻点,内缘和外缘平行,爪片中央附近有一根明显隆起的纵脉.革片近三角形,在前翅中所占面积最大,较平坦,表面也密生细毛和刻点,隐约可见几条翅脉.革片后方的三角形部分楔片,颜色较浅,表面光滑无刻点.前翅末端为膜片,浅绿色,有线形的刻点,翅脉比较明显,少而且简单,围成2个翅室,大室位于内侧,小室位于外侧的偏基方(见图2-C).后翅浅绿色,膜质,极薄(见图3-A).
足细长,黄褐色,基节较粗,相对较短,适于跳跃.股节较细,呈狭纺锤形,没有明显的加粗,股节下方有明显的黑褐斑点,并着生粗大的刚毛.胫节细长,着生有细毛和粗大的刚毛,胫节末端为黑色.跗节3节,黑色.爪2个,爪垫着生于爪下(见图2-E、F、G).
2.3 腹部
腹部呈圆筒形,10节,没有明显的侧接缘.臭腺开口很大,臭腺孔缘隆起.雄虫腹部第9节膨大伸长,形成了两侧不对称的生殖囊,端部向背方开口,开口的两端各着生一枚抱器,左右两枚抱器不对称(见图2-D).
2.4 生殖器
雄虫的左右两枚抱器是不对称的.一般情况下,右抱器比较直,并且较左抱器小(见图3-C);左抱器弯曲呈钩状或者镰刀状,比较大(见图3-B);阳茎呈马蹄形(见图3-D).雌虫腹部末端为产卵器,针状(见图3-E).
中黑苜蓿盲蝽属于半翅目盲蝽科,是我国北方棉田重要的刺吸性害虫.其体色变化较为复杂,在不同地域的地理种群之间亦有差异,由此造成的错误鉴定给此类棉田害虫的精确防治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提供的全面的外部结构信息(特别是两性外生殖器结构)为这一重要棉田害虫的准确鉴定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这些形态学资料对苜蓿盲蝽属近缘种类的正确鉴定以及相关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起源进化研究也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1]姜典志,杜国忠.中黑盲蝽的寄主植物和越冬场所研究[J].昆虫知识,1996,33(5):264-266.
[2]蔡晓明,吴孔明,原国辉.中黑盲蝽在几种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2):431-436.
[3]陆宴辉,吴孔明.盲蝽蟓的生物学及控制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陈培育,封洪强,李国平,等.3种豆科植物对棉田盲蝽蟓的诱集效果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5):66-68.
[9]陈培育,封洪强,李国平,等.中黑盲蝽滞育与非滞育卵的形态学观察[J].植物保护,2010,36(2):80-82.
[10]郑乐怡,吕楠,刘国卿,等.中国动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17.
[11]张丽娟.中国中黑苜蓿盲蝽种群遗传结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12]齐宝瑛,金洪,刘爱萍,等.内蒙古苜蓿盲蝽属的记述[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2(1):39-46.
(责任编辑:邓天福)
Adult morphology of Adelphococris suturalis(Jakovlev)
ZHU Sumei1,CUI Jianxin2,JI Bianli2,DONG Wenbin2
(1.XinxiangStationgofSeed Control,Xinxiang453000,China;2.Henan Institute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453003,China)
The methed of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adult morphological of Adelphococris suturalis(Jakovlev)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describ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insect head,thorax and abdomen,proving drawings or photographs of the insect parts,which also includes male phallus holding device,and female ovipositor.
Hemiptera;Miridae;Adelphococris suturalis(Jakovlev);morphology
S433
A
1008-7516(2016)05-0034-04
10.3969/j.issn.1008-7516.2016.05.007
2016-04-22
朱素梅(1967―),女,河南新乡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种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