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311100)严佳崎
环环相扣层层剖析——论王崧舟《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步骤
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311100)严佳崎
[摘要]教学步骤的相关性和层次性对于一堂语文课的成功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以王崧舟老师所上的《孔子游春》一课为例,探寻教学步骤相关性和层次性的体现、优势和影响因素,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层次性相关性《孔子游春》
一堂课之所以能成为一堂好课,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当下教师最关注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等,都是一堂好课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以王崧舟老师《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为例,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课堂影响因素,即教学步骤之间的相关性和层次性。
王崧舟老师执教《孔子游春》一课,课堂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层层剖析,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如剥笋般从文本表层的意思走向文本深层的含义,使学生深入体会了孔子的伟大教师形象。
我们可以从教学步骤的整体设计和重点段落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立足整体,环环相扣
环环相扣即教学步骤之间的相关性。教学步骤的整体设计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各个步骤相互独立,承担着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各个步骤又紧密相连,每一个步骤的内容、设计、实施都和其他步骤息息相关,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王崧舟老师《孔子游春》的教学实录来看,王老师以孔子的身份——老师为中心,围绕“老师”,一一展开“孔子的课堂”“孔子的课文”“孔子的课题”几个版块的教学,课脉清晰,环环相扣,别具匠心。
(二)把握关键,层层剖析
层层剖析指教学步骤之间的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其实有两种理解。一种偏重于“层”,各个步骤之间没有程度上的逐渐加深,只是将教学步骤划分清晰,便于教学;另一种理解偏向于“次”,除了步骤的清晰分明外,还有程度的逐层加深,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由简到繁,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逐层展开教学,前一步骤的完成会对下一步骤的成功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崧舟老师《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将重点语段的分析定位于深入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课堂”,第八自然段——“课题”是本次教学设计的重难点。我认为,第二自然段教学步骤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次”,第八自然段则较好地体现了“层”。
1.关于“课堂”,偏重“次”
在这一段的教学步骤设计中,王老师将教学步骤分为四层,分别为感知“课堂”、比较“课堂”、移情“课堂”、感悟写法。这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感知“课堂”是对“课堂”的表层感知,使学生对“孔子的课堂”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比较“课堂”中,王老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让学生把握了“孔子的课堂”的特点;在移情“课堂”中,王老师假设学生能够穿越时空,亲身经历、深入感受“孔子的课堂”;感悟写法中,在理解孔子课堂的基础上,王老师以“看到_____,想到_____”来进行语言训练。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了比喻的恰当。“初步印象—把握特点—深层体会—拓展写法”,教学就在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中不断加深。
“词语—短语—句子”,第二层“比较课堂”阶段也很好地体现了层层递进、程度加深。教师分别出示词语。第一组出示“阳光普照、泗水欢腾、桃红柳绿、草色青青”;第二组出示“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春风”;第三组将几个比喻的本体、喻体对应出示:“大自然——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甜蜜的絮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体会、朗读、背诵,运用优美的音乐渲染,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孔子的课堂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2.关于“课文”,偏重“层”
在“课文”教学阶段,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什么?”王老师从水的四个特点“有德行”“有情意”“有志向”“善施教化”出发,对这四个特点进行逐层的深入分析与讲解。以此为基础,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何谓“真君子”。我们可以看到,“有德行”“有情意”“有志向”“善施教化”这四个层次的划分并不涉及程度的逐级加深,只是为了更加清晰、方便地实施教学而已。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步骤有什么优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王崧舟老师《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就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逐层达到教学目标。
(二)清晰明了,便于操作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不仅便于教师的课堂操作,也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孔子游春》教学中的理解“课文”阶段,王老师为了避免关于“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分析的纷乱无章,就根据水的特点,逐层进行教学。这不仅有助于教学的清晰明了,也有助于学生对水的特点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三)富有节奏,参与度高
一堂好课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节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一堂有节奏的课,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节奏,满怀兴致,深入地投入其中。我认为,教学步骤设计具有相关性和层次性的课堂是具有节奏的。相关的环节、逐级的层次正是节奏优秀的代表。《孔子游春》中,王老师带领学生在奏着一曲富有节奏的春日舞曲。
(一)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教学步骤设计是以教师的文本解读为基础的。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学步骤相关性和层次性的重要因素。在《孔子游春》的教学中,王老师将课文的主题定位为“游学”而不是“游春”,自然而然,这篇文章的文本解读重点就是孔子的教师身份。围绕着孔子的教师身份,解读出“孔子的课堂”“孔子的课文”“孔子的课题”的深刻含义。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大概的教学步骤。
(二)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步骤设计的相关性和层次性并不意味着课堂的最终呈现也是具有相关性和层次性的,这与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密切相关。一些教师,由于学生在预料范围之外的质疑或回答,往往就忘了原来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节奏。或者说,教师为了不打乱原来教学步骤的相关性和层次性,而忽略、否定了学生的质疑和回答,这样的教学步骤是不可取的。而王老师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王老师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教师对学情的把握
环环相扣、层层剖析的教学步骤设计往往要选定教学起点以及各个层级之间的难度距离,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准确把握。王老师的课堂,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六年级的学生较容易理解文章的表层意义。但是,将泗水河边与课堂联系起来,将水的特点与君子的特点联系起来,学生是不能把握的。因此,王老师将第二、第八自然段设为教学重难点,以此来实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
教学步骤的相关性和层次性对于一堂课的顺利、成功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王崧舟老师《孔子游春》的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设计相关性和层次性的重要性。也许,这正是王老师《孔子游春》一课之所以是一堂好课的钥匙;也许,这也正是王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一项秘诀。
(责编刘宇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