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6-03-06 07:19:01田艳娟彭小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神经功能神经

田艳娟 彭小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田艳娟 彭小婉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92例并发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实验组给予前列腺素E1与高氧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芪、香丹与生理盐水配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0%)高于对照组(60.9%)(P<0.05);实验组各项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与高氧液治疗,能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宜于推广使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前列腺素E1;神经功能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对病程较长的患者而言,其发病率极高[1]。目前医学领域对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做出明确论断[2]。本文采用不同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并探讨其疗效优劣。现将分析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并发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1.2±7.3)岁。实验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2.1±7.3)岁。临床症状:患者均具有手足疼痛、麻木等临床表现,其感知能力有所下降。采用肌电图进行检测,发现其神经传导系统已产生障碍。实验前由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具有感觉障碍与持续性疼痛;双踝反应及拇趾振动感觉消失会减退。主侧神经传导速度低于标准值[3]。实验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30ml黄芪、20ml香丹、10ml高氧液配伍,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以100 μg前列腺素E1和250ml高氧液配伍,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治疗均以3周为期。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麻木与疼痛等体征消失,神经传导速度>5 m/s为显效;疼痛、麻木等体征有所缓解,神经传导速度<5 m/s标准为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另对两组患者采取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在尺神经、胫神经以及腓总神经功能方面的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各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检查对比(±s)

表2 两组各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检查对比(±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与本组治疗前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尺神经 胫神经 腓总神经实验组 46 治疗前 41.21±2.61 34.61±3.26 34.21±2.15治疗后 52.14±3.12ab 40.22±5.16ab 38.12±5.21ab对照组 46 治疗前 40.23±3.21 34.58±3.26 32.51±2.16治疗后 45.15±3.22b 36.25±2.16b 35.26±1.68b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症中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高,且具有慢性发病特征。患者临床症状以自主神经症状和感觉症状为主。代谢紊乱会导致血糖升高,并使组织蛋白出现糖基化,从而破坏神经髓鞘结构并导致轴性突变,对周围神经产生持续性损害。而肌酐醇和果糖、山梨醇的代谢异常均会加重该疾病症状。微循环障碍会造成微血管病变,引发缺氧、缺血,使血管中活性因子减少,加剧血液高凝和血管收缩[4]。

前列腺素E1能改善血液流变与血流动力学,提升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能对细胞表面的鸟苷酸环化酶起到刺激作用,提升其浓度并对血小板的聚集形成抑制,从而使血液黏度降低。此外,前列腺素E1还能有效避免血管痉挛和收缩,防止发生血栓堵塞。而通过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还能有效改善微循环状况。高氧液内含溶解氧,可供给细胞组织所需,缓解缺氧、缺血对组织细胞所造成的损伤。通过与前列腺素E1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对周围血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对已经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高氧液与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都能得到明显改善。其应用价值较高,适宜于广泛推广。

[1]徐风梅.甲钴胺与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79-80.

[2]陈洋.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工企医刊,2014,27(2):673-674.

[3]王毓.运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糖尿病新世界,2015(17):50-51.

[4]杨忠华.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糖尿病新世界,2015(5):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30

2016-01-27]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综合内科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神经功能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前列腺素联合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家庭医药(2020年12期)2020-12-28 06:59:27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家庭医药(2020年23期)2020-01-03 00:45:48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家庭医学(2018年1期)2018-03-09 00:13:11
“神经”病友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1:13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