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妊娠妇女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2016-03-06 07:18:50温晓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感染性妇女

温晓红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妊娠妇女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温晓红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妊娠妇女感染性疾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205例感染性疾病妊娠妇女分为病毒感染组(105例)和细菌感染组(100例),同期健康妊娠妇女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及CRP水平。结果入院24 h和治疗7 d后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治疗7 d后PCT及CRP水平均低于入院24 h水平(P<0.01);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与CRP呈正相关(r=0.657、0.549)。结论PCT及CR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妊娠妇女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妊娠妇女;感染性疾病

临床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采用菌群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因此确定感染性疾病敏感菌种类在治疗前显得极为重要[1]。本研究通过分析妊娠妇女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及CRP的水平评估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联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12月205例感染性疾病的妊娠妇女,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1.5±7.3)岁,将其分为病毒感染组(105例)和细菌感染组(100例)。另选本院健康妊娠妇女90例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于观察对象入院后24 h内及经相应治疗后7 d,分别采集血液标本以检测PCT及CRP。PCT浓度测定采用美国罗氏公司生产的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为电化学发光异相免疫测定。血清CRP定量测定采用贝特曼Access电化学发光检测。操作均严格按说明书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变量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时间点三组PCT及CRP水平比较 入院24 h和治疗7 d后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治疗7 d后PCT及CRP水平均低于入院24 h水平(P<0.01);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PCT与CRP水平比较(±s)

表1 三组血清PCT与CRP水平比较(±s)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aP<0.01,b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5;与本组入院24 h比较,eP<0.01,fP>0.05

组别 例数 PCT(ng/ml) CRP(mg/L)入院24 h 治疗7 d后 入院24 h 治疗7 d后细菌感染组 100 3.96±0.95a 1.42±0.41ae 18.29±5.31b 4.11±1.05be病毒感染组 105 0.05±0.01c 0.04±0.01cf 1.18±0.35d 1.09±0.29df对照组 90 0.04±0.01 0.04±0.01 0.97±0.27 0.95±0.26

2.2 血浆PCT及CRP水平相关性分析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与CRP呈正相关(r=0.657,P<0.01),治疗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r=0.493,P<0.01),治疗后PCT与CRP呈正相关(r=0.549,P<0.01)。

3 讨论

PCT在健康人血清中含量极低[2]。有研究表明,细菌、毒素均可刺激患者体内PCT的释放,含量增高明显,而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PCT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PCT对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CRP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同时其浓度的增高早于白细胞(WBC)的改变,如个体遭受到由各种原因引发的炎症或是组织损伤,都将造成血清CRP 的浓度急速上升,且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是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在病毒感染时,CRP通常增高不明显,因此在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间的鉴别方面应用较多[3]。

综上所述,血清PCT与CRP在妊娠妇女感染病原体类型鉴别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有重要指导意义,两个指标联合检测更利于妊娠妇女早期判断感染类型及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适于国内进一步推广。

[1]李瑞华,李晓兰,刘永娥.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8):1105-1106.

[2]彭道泉.诊断性试验研究及评价现代临床科研方法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35-39.

[3]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5(1): 74-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060

2016-02-18]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感染性妇女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9:04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30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0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当代妇女的工作
视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鼻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