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腾飞
摘要:糖尿病属于伴随终生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如何使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提高依从性以及健康自我管理的能力已经成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医护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学者开展了针对利用电话短信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系列研究。目前,国内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多种移动通讯手段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但这些研究主体对医疗资源分布的地域性、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健康管理者的能力要求等方面研究并不充分。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在电话短信糖尿病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现状提出合理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话短信;糖尿病;自我管理
由于糖尿病属于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病程漫长,并发症的出现是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直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外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原因作了较多研究,并逐渐将研究所得的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而国内对社区如何提高患者长期依从性的研究很少,且是以单个医疗机构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够系统,且可推广价值有待考查。本文将对照国内外基于电话短信干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的现况,结合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布的特点,找到其中的差距及问题,探索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1国内外研究对照
1.1研究方法
Nundy等人通过对糖尿病参与者的依从性、心理活动、生活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并且研究了医生和患者亲友在受试者的自我健康中起到的作用。他们发现,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患者本身的调整,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健康管理的成效。
戴美琴等国内学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短信干预,比较了1个周期后受试者与没有参与干预的患者身体指标参数的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在刘向阳的研究中,采用干预法,利用专家讲座和远程视频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干预,在经过1个周期的干预后,与干预前身体指标参数进行对照,其对照结果显示,患者的糖化血红、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指标有明显改善。国内学者除注重身体指标参数的变化之外,还加强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教育,经过1个周期的健康教育后,通过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问卷答题成绩,糖尿病患者在短信干预后,对糖尿病的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有大幅提高。
国内外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不同。国内研究者更注重患者短信干预前后自身身体指标参数的变化来分析短信干预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国外研究者则是从患者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和社会关系、患者的心理以及糖尿病患者对社会公共卫生的支出造成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身体指标的改善对于患者个体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但不能完全说明短信干预措施已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心理因素和对社会公共卫生政策产生的影响也应该要考虑在内。胡传峰在《2型糖尿病与心理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指出,心理因素虽然暂时不能确定是否会导致影响糖尿病的前期诊断,但Eaton WW等在美国进行一项长达13年的研究中发现,心理因素确实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所以,使患者与亲人朋友的关系融洽,生活在舒心的生活空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健康自我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1.2地域性
Burner指出,由于美国国内低收入人群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对美国公共卫生费用及人力的支出压力也逐渐增大。针对类似问题的研究,Sanjay对已经推广短信干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社区医院,与没有推广此方法的社区医院进行急诊部门使用率的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在推广短信干预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的医院,其急诊部门使用率及医生工作压力明显减小,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与拉丁美洲相似,我国偏远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不足,人均收入较低,仅有小部分糖尿病患者能够做到按时按量服药或接受治疗,造成该地区糖尿病并发症率较高。相反,在医疗资源配置较好的城市中,由于医院就诊没有实行分级,大量患者涌入二三级医院,导致二三级医院急诊部门使用率及医生压力过大,同时增加了患者就医成本。
1.3患者招募
在国内外参与研究的患者中,年龄一般在40~64岁之间,几乎所有参与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患病时间至少1年以上;体重指数(BMI)19~30kg/m2,空腹血糖(13.0mmol/L,HbAlc7.5%~10.5%,无严重肝肾疾病。
其中,参与研究的糖尿病患所具有的相同点是:文化程度均要在小学以上,能够独立阅读且编辑手机短信。这是本项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但若要将本次研究推广实施,必须考虑国内外糖尿病患者中“文盲”患者(无法独立阅读或不能编辑手机短信)人群的存在。
由于国内在移动电话短信干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研究干预健康自我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集中在医院医务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或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广泛,缺少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无法切实、有效地保证每位糖尿病患者及时学习和了解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并且影响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的因素很多,从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心、心理健康情况,到患者居住地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等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2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现状进行讨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1)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医护人员需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增强抗病信心,减少对糖尿病的恐惧,并且要定期观察患者近期心理变化,将心理健康指标纳入身体指标体系中。亲人朋友应给患者营造轻松温馨氛围,保持患者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2)针对偏远地区患者就医不便利的情况,医院应开通免费咨询电话并且患者就诊时建议患者随身携带手机,并统计每位患者的起居时间,避免打扰患者休息或工作。凭借健康档案逐渐完善,医院可定期查询新增糖尿病患者名单及家庭电话,及时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以及自我管理。
(3)针对无法独立阅读和编辑短信或视力不佳的患者,医护人员可建议患者家属给患者配备具有语音短信功能的手机。由于目前具有此功能的手机价格不高,不会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患者收到短信后,手机自动阅读短信内容,若患者需要回答或咨询问题,也可通过语音编辑短信发出。
(4)糖尿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同样对医院的医务人员配备有要求。首先,负责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糖尿病学相关知识;其次,由于糖尿病患者数量较多,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务人员;最后,可按照家庭医生模式,划街道将患者分配给每位医务人员,每位患者需有一本自我管理记录本,医生在电话短信咨询后及时填写,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情况。
随着移动健康和远程医疗逐渐加入到常规的医疗护理中,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发送短信提醒,还可以更正健康信念。使用移动电话短信干预糖尿病自我管理应该是属于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应用手机短信进行糖尿病管理及时方便,费用低廉,适用人群广泛,对患者文化程度及网络环境要求不高,而且可与患者进行个体化沟通,增加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互动的机会,增强其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并及时、准确地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尽可能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同时还可减少患者复诊频率和就诊相关费用。短信教育工作的开展将是健康教育理念的新形势,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欢迎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