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乐,阙红玲(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
李思乐,阙红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摘要:国家形象一词内涵丰富,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方兴未艾。文章梳理了国家形象一词的概念和构成要素,透析了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妖魔化呈现及其背后各种力量的角力,并主张用跨文化的视角审慎构建海外中国的国家形象,以解构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消解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污名化。
关键词: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构建
学术思考理应关注社会现实。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毋庸讳言,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已是学界共识,如察哈尔学会认为国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良好的国家形象将会给一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巨大红利。
管文虎主编的《国家形象论》是比较早的以国家形象为题进行论述的专著。他在书中简要地梳理了国家形象的基本架构并较系统地厘清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流变。目前,国内学者对国家形象的理论建构多有论述,主要是进一步梳理了国家形象的概念,解析了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尤其是重点探讨了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当前还没有形成对国家形象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甚至在“国家形象”一词的定义上也有较大的分歧。
(一)国家形象的定义
国家形象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词语,对其下一个精当的定义是国家形象相关研究的起点。国内学者对其定义大体分为三派。一派倾向于把国家形象认定为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的媒介形象,将国家形象简化为国家的媒介形象。一派倾向于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即他国及其公众对另一国的形象认知和评价。而另外一派则认为,国家形象还应包括该国内部公众对本国的评价与认定。
(二)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在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方面,很少有学者作出过具体的论述,没有将国家形象细化到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指标上,只是将其模糊认识融入到了国家形象一词的概念上,容易造成对国家形象空泛的理解。也有不少学者则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综合各学者的论述,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物质要素、制度要素和精神要素等三类要素。虽然学者们对国家形象具体的构成要素的阐述不太一致,但无疑都承认了国家形象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国家形象的特征是对国家形象本质属性的抽象归纳和宏观认识,意义重大。只有明晰了国家形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其机理并进而提出国家形象的建构策略。国家形象特征主要体现在客观性、主观性、复杂性、历史性、稳定性和民族性等方面。
段连城的《对外传播学初探》和沈苏儒的《对外传播学概要》当属现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奠基之作,不仅简单梳理了中国国家的历史变迁,还搭建了一个对外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时至今日,国内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一批以此为业的研究机构得以成立,如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得以立项,如中国外文局的“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北京大学的“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的“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及新华社的“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研究”等;一批学者从自身的学术背景出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进行了批判性省视和对策性研究,涉及的学科涵盖了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外交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语言学等。研究维度无外乎两个方面,即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和自塑研究。研究方法涉及定性和定量研究,具体包括文献综述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中国学者大都正视世界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现实和世界话语体系中现实的权力架构,因此格外关注西方主要大国如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对中国这个他者形象的呈现。事实上,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热本身就源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妖魔化。通过对西方主流平面媒体某段时间内涉华报道的内容分析不难发现西方刻画中国形象的惯用路径,那就是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习惯于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规则的“破坏者”。
有些学者通过对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特定时间内特定事件或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来检验西方媒体如何在报道框架、报道手法上塑造中国形象。比如,西方媒体通过对中国的环境形象、海军护航、北京奥运开幕式、世博会和故宫失窃案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以特殊的语篇建构方式,隐喻地映射中国的“问题”,暴露了西方媒体的险恶用心及可能对中国形象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国学者对该类问题的关注研究路径极为相似,基本上关注的都是西方主流平面媒体,对电视及广播媒体、新媒体以及都市类报纸的研究相对较少,也较少关注电视及网络视频网站中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
研究发现,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其说是一个学术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文化传播问题。与其陷于对西方国家客观呈现中国国家形象的浪漫化幻想,不如依赖我国自身的对外传播媒体加强国家形象的自塑工作。因此,众多学者纷纷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解构西方媒体的霸权,消解其对中国的污名化。
与此同时,学者们用批判的眼光检视了我国既有的“国家队”外宣媒体的现状、不足以及改进的策略。毋庸讳言,由于媒体理念、国际可信度、非产业化运作以及语言和文化等原因,我国英语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说是差强人意。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英文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日报网站、新华网英文版、中央电视台法语国际频道等多渠道拓展我国国家形象的书写路径,将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
学者们同样注意到了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的互动,认为这些宏大叙事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将会对呈现、构建我国的国家形象产生显著的、深刻的影响。事实也证明了,中国政府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汶川地震救灾中所展现出的大国风范和公正公开的媒介态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的各个构成要素都会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名人就会对中国国家的形象带来潜在的良好作用。不难想象,具有国际化影响的中国杰出人物在塑造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和目标国受众的认同。另外,领导人的形象,中国宪法的践行情况、中国的舆论环境、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体育盛事以及文学作品都与中国形象建构和塑造有着重要关系。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也有可能反复的过程。妄图仅仅依靠国家的“外宣机器”就可以深度改善中国国家形象无疑是痴人说梦。正如上文所说,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因此,用跨文化的视角,充分动员国家各个层面的跨文化的参与方来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3):5-10.
[2]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J].国际论坛,2007,(5):76-79.
[3]胡春艳.中国对国际机制的参与与国家形象的建构[J].国际问题研究,2011,(1):11-14.
[4]李彦冰,荆学民.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0,(6):118-122.
[5]张昆,徐琼.国家形象刍议[J].国际新闻界,2007,(3):11-16.
[6]赵雪波,张键.对当前阶段中国公共外交的再认识[J].现代传播,2010,(6):58-6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Q 105)
作者简介:李思乐(1981-),男,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