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窥视物理“双课堂”教学过程——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1为例

2016-03-05 18:14员贵云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荷电容器电容

员贵云

(甘肃省秦安县魏店中学,泰安 741612)



以课例窥视物理“双课堂”教学过程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1为例

员贵云

(甘肃省秦安县魏店中学,泰安 741612)

当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出现诸多困境时,物理“双课堂”教学以全新的姿态在物理教学改革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初步显现出与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物理学科是怎么实施“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本文观摩物理“双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电容器的电容》[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的教学过程来揭示谜底.

课前

课前的预习是学生在初阅课本和调用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同时浏览、批注回帖.

1.主探究.(1)电容器的构造——学生收集电容器实物和图片,亲眼观察电容器的外形,拆开电容器观察其结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电容器结构图和常见的电容器,获得常见电容器结构的感性认识;(2)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学生通过平台提供的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模拟动画演示,直观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知道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荷量的变化;(3)了解电容定义和电容器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平台提供的“平行板器的电容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实验视频,初步了解实验基本操作.这一环节,学生在网络学案问题引导提示下,通过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完成.

2.互动讨论.(1)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特点;(2)“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储存的电荷就越多”,这句话对吗?学生讨论后提交,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思考、理解重点知识;还提交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网络平台把预习讨论结果记录保存,供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预习情况.利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浏览回帖实现对学情掌握情况的反馈,从而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为师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与通道,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课前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为课上学习做好了铺垫和准备,赢得了更充足的时间,减轻了课堂教学的负担,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课上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呢?

课中

课上学生合作学习唱主角,教师不唱独角戏,搭台做配角,适当点拨学生,引导学生探究.主要分为两个学习流程.

1.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并介绍课前收集的电容器,教师拆开电容器介绍构造.学生不但再次更直观地了解了电容器的构造,还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2)展示网络教育平台上的互动讨论(1)与互动讨论⑵点评.

打开互动讨论(1)回帖点评.教师组织学生点评对充放电过程特点讨论内容的不足,让一个掌握较好的同学演示并讲解“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动画模拟”,让学生从内部角度再次认识电容器;然后做实物实验,概括,感性认识充放电过程,增强物理实验的真实感.

教师引导学生衔接过渡——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元件,那么电容器上储存的电荷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不是电容越大储存的电荷量就越多?自然转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打开互动讨论(2)回帖点评.学生浏览讨论回帖,教师适当点评学生观点.学生理解不透的,教师先不作讲解,而是提供演示实验2——电容器电荷量与电容和电压的关系——帮助理解,学生轻松得出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荷量与电容和电压有关的结论,同时引出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的概念;接着在教师提示下进一步得出“同一个电容器,电荷量与充电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这样为建立电容概念做好了铺垫.

2.合作探究(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引领探究).

(1)建立电容概念.分析演示实验2表格一的数据(同一个电容器电荷量与充电电压间的关系),得到“电荷量与电压等幅度变化,其比值是恒定的”的结论,从而得出电容的定义,认识电容的单位,通过类比阐述电容的物理意义,顺利突破难点.教师提问:“电容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呢”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平行版电容器的大小”.

(2)推导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探究电容器的电容由哪些因素决定).

分组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学生选择学习资源——实验注意事项和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实验录像视频(用事先录制好的实验录像代替由于天气不好难以完成的静电实验,用虚拟实验达到实验目的.由于当地当时天气条件限制——连续阴雨天,静电实验很难做成功,所以这样处理),辅助完成探究任务.

学生根据学案引导逐步进行探究:猜想(合作探究出与多种因素有关后明确实验方法——变量控制法)—设计实验(改变影响电容的决定因素观察电容的变化)并思考—实验操作记录—归纳实验结论.

可以看出,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物理实验的方法,这是本课的创新点.

3.练习反馈.学生限时完成关于电容器定义式和决定式的三个课堂练习题:(1)关于电容器说法正确的是( );(2)对电容定义式说法正确的是( );(3)平行板电容器(带上一定的电荷量)与一个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可采用的办法是( ).每题下面提供A、B、C、D四个选项以供选择,教师利用平台功能进行统计,及时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网络平台对课前预习情况准确反馈,教师明确学生的疑难所在,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利用资源中心丰富生动的资源,辅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化解疑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上顺利完成了电容的定义和平行板电容器决定式的探究这两个重难点知识.

课后

网络平台对课外作业进行补充,改变传统教学“吃不消”“吃不饱”的现象,同时可实现在复习中实施分层教学;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讨论功能,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线上实时讨论答疑,便于跟踪每个学生的具体的学习过程.

1.观看微课巩固.观看学习资源里提供的三个微课:(1)如何理解电容大小的决定式;(2)电容器的电容不同能储存的电荷是否一样多;(3)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和场强的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达到对重难点知识的巩固与加强深化理解.

2.思考讨论提升.若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与电源断开,增加两极板间的距离,请分析电容、板间电压、板间场强如何变化,并说出理由.通过互动讨论师生再次沟通,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教师利用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知道教学的不到位之处,以便查缺补漏,为下节课教学做好准备.

从本课例可以清楚看出,物理“双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学案”为基础,形成课前学案预习,问题反馈,课中重点探究,即时检测,课后分层作业的新型导学模式.同时,平台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供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学习.

基于网络的物理“双课堂”教学就是在“教育云”网络教育服务平台上进行的网络“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无缝结合的物理课堂教学,虚拟课堂解决个性问题,现实课堂解决共性问题.

本课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借助(课前、课中、课后)网络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了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的过程学习在虚拟课堂中展现得更完善,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使新课程高效课堂由空喊变为现实,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王丝月.电容器的电容[J/CD].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11(3).

(责任编辑:余娟平)

1 迪克—凯瑞(Dick & Carey)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是美国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十二五”重点项目《基于网络的双课堂教学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前期优秀实践案例.

猜你喜欢
电荷电容器电容
电荷知识知多少
低压电容器电容值衰减原因分析及改造
电荷守恒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浅析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
现代传感器中的微电容检测技术
宽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