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三小学(538021) 黄小梅
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三小学(538021)黄小梅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不仅获得所学的数学知识,还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更好的发展。
创新精神质疑问难开放性教材
“为创造而教”,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既敢于向权威挑战,又敢于提出难倒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转让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争辩问题的好习惯。此外,对于爱问“为什么”和爱提“怪”问题的学生,教师不能泼冷水,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而应善加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热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质疑的方式,做到学生自己能释疑的绝不相帮,对学生自己有信心释疑的问题,要组织他们积极讨论、争辩、翻书查找资料等,引导学生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善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如“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能为零”“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等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就会更加积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但受编排的制约和篇幅的限制等客观原因,不可能详尽地罗列所有内容,也不可能把知识发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一展示出来。数学教材的编制虽然已经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我们教师应当明白教材是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既带来发展的机遇,又带来比较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而应当另辟蹊径,使教学更适合所有的学生。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教师善于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系统性入手去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也可以将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变成与学生有紧密联系的内容;还可以将比较抽象、生疏的教材内容,变成比较生动而又形象的内容。
例如,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植树造林是学生陌生的,教师教学时将这样的学习素材改成学生熟悉的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六(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教师问:“根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有关百分数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探究兴趣,感悟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而真正成为磨刀石的数学习题,在数学教材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的开放性题型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素材。例如:“把校园内一块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空白地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方形、菱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和草坪。要求:(1)花池、草坪、道路所占面积的比例适中;(2)图案美观。”……这样就打破了人为编制应用题进行机械解题训练的模式,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不仅获得所学的数学知识,还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更好的发展。
(特约编辑木清)
G623.5
A
1007-9068(2016)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