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

2016-03-05 03:21:26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专职研究性家长

范 心 胜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1)



教学新论

审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

范 心 胜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1)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高中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生机。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有效实施,需要学校的推动,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高考、招生的关系,使其与高校招生平稳接轨;同时,需要确保指导教师队伍走向专职与专业化,提升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认可;高考;指导教师

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普通高中第八个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已经有十多年的实践经历。这门课程是此次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生机,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形成探究、主动发展的学习环境。然而,实施过程中对学校和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与难点,课程实施者每攻克一个难关,都会推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向前迈进一步。

一、社会:认可程度需学校推动

相对于传统学科动辄几百年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还算一门新兴课程,它的作用和优势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目前仍然存在一定阻力。如有的学生计划在周末搞问卷调查,家长发现后说“作业、考试题都做不完,搞什么调查研究,你先把成绩提上去再说吧!”家长与社会的不理解、不支持是制约课程深入开展的外部因素。

社会是由数以亿计的家庭组成的,若要取得社会广泛认可,就要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想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搭建平台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参与这门课程后的进步与成长,看到孩子除了学习成绩还不曾表现过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个平台是什么呢?那就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这个平台谁来搭建?很显然:学校!学校可借助家长会、校园开放日、校庆日,或举办科技节、艺术节等时机,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展示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度的活动成果,可采用展板、图纸设计、实物模型、讲座、微视频等形式,让家长亲眼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亲身感受到这门课程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破除“唯分数论”,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这门课程。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家长好像非常重视考试与分数,让自己孩子能考上理想大学。但是,也没有哪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书呆子”,成为一个只会考试别的什么也不懂的考试机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既好,又能说会道、积极阳光、聪慧灵透……这一点恰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非高考科目能够打动家长,引起社会关注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争取学生家长的帮助和支持。[1]根据家长的学历、专业背景与工作经历,学校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方向选择家长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校外指导教师或专家顾问,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来。通过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他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进这门课程,感受到这门课程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高考:需要平稳接轨

高考政策的滞后与不确定性必将带给课程实施者迷茫与不安。基于现实考虑,研究性学习活动一则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二则在高校招生录取时赋予一定的权重,这是本课程与高考平稳接轨,顺利开展的必要措施。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课程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两方面脱节,往往是造成各地屡屡出现新瓶装旧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的区域、学校、教师、家长拒绝这门课程的托词与借口也是“这门课不高考!”然而,一旦列入高考科目,在我国普遍“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的现实“民情”之下,又会将生动、活泼、充满开放性与探究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陷入考试题目的机械训练、背诵复习知识点而拒绝走出教室开展实践活动的尴尬局面。

1.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进入高考题目的探索已经结束

上海市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保送生综合测试中就出现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试题。21世纪初,上海进行高考科目调整,文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都会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大题组[2],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这个做法一直坚持到2012年取消综合能力测试为止。另一个典型例子,山东省2007—2013年间执行“3+X+1”的高考方案,其中“1”是“基本能力测试”科目,考试范围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这个方案在2004年底宣布后引起学校高度关注,各地纷纷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配备师资、提供活动场地等等。但是,考过一年后,许多学校把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兴趣点转移到考试题目的训练上,教师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转向考试题目分析与知识讲解,学生从到现实生活开展调查与访问、动手实验与设计变成了背诵调查问卷、记忆实验与项目设计的流程及要求等。

2.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也渗透到高考题目中

现在的高考试题与十多年前的题目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是一直做高考命题研究的人,他一定能发现目前的考试题目正在向能力型、综合性、探究型延伸,尤其是文综和理综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自主命题试卷,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一些研究性学习式的学科探究题目,要么题目情景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资料,要么考查学生材料分析、探究与综合能力,越来越注重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实践体验与创新能力。然而,这毕竟属于传统学科的探究题目,对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力度微乎其微。

因此,经过多年的考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在高考这种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高利害性质考试中,直接出现研究性学习活动科目难以实现开设本课程的目的。高考试题的严谨与严密程度,让具有高度开放性、自主性与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难以命题,因为纸笔测试难以甚至无法考查学生真实的实践与体验、探究与创新能力水平。

3.作为学分最高的必修课程,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国家课程方案赋予了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必修学分,是学分最高的必修课程。如果在高等学校招生中没有一定体现,这与赋予的地位不相称,现实中难免被忽视。因此,可以考虑将这门课程纳入学业水平测试范畴,作为合格与否的考察科目;或者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相关项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招生录取环节赋予一定的权重,提出考察要求,考察的指标突出学生的课题研究过程,亲自参与和实践活动环节以及代表性的活动成果。据“第一教育”微信平台2015年12月26日报道,作为2017年新的高考改革配套项目,上海市教委建立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其中提及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部分包括: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市级)科技活动项目,创造发明项目和专利类型。另据最新消息,山东省教育厅2016年6月发布《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评价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明确要求高校招生录取要将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重要参考,在考生录取总成绩中占一定权重。[3]上述地区在探索研究性学习活动与高考的平稳接轨方面做出了坚实有力的决策,相信越来越多的地区会陆续出台类似文件,这将从政策层面有力推动学校认真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指导教师:走向专职与专业化

1.专职指导教师来源

学校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是近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必然要求。然而,缺少专业的专职教师是制约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深入实施的内部因素。目前,各高中学校的专职教师有三个来源。第一,学校选取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背景,熟悉教科研工作的人员担任专职教师,由他们带动兼职指导教师开展教学与指导,能够较快地形成一个较为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第二,由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感兴趣、指导学生开展过社会实践与调查、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线教师担任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实践经历丰富,经过课程培训与理论学习,能较好地胜任专职教师角色。第三,由于种种原因,如身体问题、单位超编或因故转岗而来的,还有一些具有教师资格担任图书管理员、实验员、宿舍管理等工作,为保留教师身份而成为“专职教师”。这个层面的教师背景比较复杂且各地较为普遍,这些专职教师中有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论水平非常高,有的不理想,对开展专业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与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是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走向规范、科学与高效发展的一项紧要而长效性的工作。

2.指导教师走向专职与专业化的保障

(1) 专职教师专人负责。学校应该从具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背景或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中,从有过研究性学习指导经验、成果较为突出的学科教师中遴选人员固定做专职教师,然后由他们“输出”专业知识与指导经验,带领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

(2) 待遇有保障。为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在高中阶段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指导教师工作必须纳入常规教学管理之中,如师资培养、管理制度、教师评价、课时保证以及指导教师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的考核指标,应该把课堂教学与课下课题指导工作纳入常规教学工作量统计之中[4],保障教师的正当权益,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3) 区域联动共同进步。区县级教研部门要按照就近原则,组建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共同体,组建本辖区骨干指导教师队伍。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沙龙,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成果展示等,研究教学与课题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共同破解难题,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与指导能力;另一方面定期深入学校开展经验交流考察活动,组织教师到有经验的学校参观考察,向走在前列的学校学习,实现共同提高。

(4) 专家引领专业成长。学校、区域开展上述“低、小、实”的培训活动,解决一线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省、市级教研部门应牵头组织一些相对“高、大、上”的培训,引进专家,解读有关政策与文件,拓展教师理论视野,提高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引领专业发展。

[1] 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2.

[2] 钱源伟,丁伟明.走进高考的研究性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3] 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教基字〔2016〕7号)[EB/OL].[2016-03-22]. http://www.sdedu.gov.cn/sdjy/_zcwj/831079/index.html.

[4]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1.

[责任编辑:黄晓娜]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8.010

2016-04-28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ZC15075)。

范心胜(1976-),山东汶上人,硕士,教研员。

633.98

A

1002-1477(2016)08-0041-03

猜你喜欢
专职研究性家长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8:14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6
专职媒人的变化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