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改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分别应用CT检查与X线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骨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B组患者术前行X线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鼻骨骨折的确诊情况。结果:A组患者鼻骨骨折确诊率为97.06%,同B组61.76%比较,显著较高(P<0.05),对于鼻部复合骨折及鼻中隔骨折的确诊率也明显较B组高(P<0.05)。结论:对于鼻骨骨折患者,应用CT检查进行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骨骨折;影像学;螺旋CT;X线
鼻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为外力撞击或跌碰后所致,对患者健康及面部美观有较大影响,需及时予以诊治。以往对于鼻骨骨折多采用X线检查,但由于其成像效果较差,因此漏诊率较高,近年来,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在骨折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检查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了两种检查方法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骨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A组与B组。A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你年龄20-59岁,平均(36.5±3.5)岁,其中鼻部复合骨折患者14例,鼻中隔骨折患者20例。B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你年龄21-62岁,平均(36.9±3.2)岁,其中鼻部复合骨折患者13例,鼻中隔骨折患者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复合鼻骨骨折诊断标准者;经手术证实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全身多处骨折者;鼻部有损伤史或畸形者。
1.2方法
A组患者在术前行CT检查,选择SECURA螺旋扫描机,层距与层厚均设置为2mm,窗位400-600Hu,矩阵512×512,窗宽1500-2000Hu,采用骨算法扫描,行冠状位扫描,基线为垂直听眶线,扫描范围从鼻尖至视神经管。
B组患者行X线检查,选择500mAX线机,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颅侧转,使其与矢状面平行,且瞳间线与床面垂直,投照条件为100mA,50-60Kv,20ms-30ms,拍左右侧位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鼻骨骨折确诊情况以及鼻部复合骨折与鼻中隔骨折确诊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9.0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X2检验,率(%)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A组患者鼻骨骨折确诊率为97.06%,同B组61.76%比较,显著较高(P<0.05),其中鼻部复合骨折确诊率及鼻中隔骨折确诊率,A组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鼻骨在颌面部较为突出,是鼻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额骨及上颌骨相邻,解剖关系较为紧密,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与美观性。由于鼻骨属薄质骨,其中间为空腔结构,如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易出现骨折。造成鼻骨骨折的原因较多,以暴力打击与交通事故致伤为主,其主要骨折类型包括鼻中隔骨折、单纯鼻骨骨折、鼻部复合骨折等。鼻骨骨折不仅可造成剧烈疼痛,且局部可出现炎性反应,导致鼻部变形及肿胀,影响正常呼吸,对患者健康及生命有较大威胁,因此需及时予以诊治。
以往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以传统的X线检查为主,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及无创等优势,患者接受度较高,但由于x检查分辨率较低,成像效果并不理想,同时x线摄片的骨折部位,容易受到周围解剖组织遮挡,因此漏诊及误诊率较高。近年来,CT检查在骨折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能有效克服x线检查的缺陷。首先,CT检查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对鼻骨及相邻结构的骨缝进行清楚显示;其次,CT图像可对骨折位移情况、范围及部位等进行显示,能较好对骨折程度进行判定;再次,该检查还能对相邻组织情况进行显示。而3D重建及MPR技术的应用,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更具指导意义。本研究中,A组实施螺旋CT检查,B组实施x线检查,结果显示,A组诊断准确性明显较B组高(P<0.05),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应用CT检查,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