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益锋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6-0035-03
1 鸭无公害饲养防控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鸭病的种类在增多,表现形式复杂,一些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疫病也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对同一鸭群或个体协同致病、并发感染和继发感染的例子屡见不鲜。目前,凡有养鸭的地方都有疫病流行,疫情此起彼伏,延绵不断,对养鸭业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搞好鸭场的无公害饲养和疾病防控工作,是保障养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这是防疫工作的总方针、总策略。由于鸭病的发生,既与鸭体本身的抗病力有关,又受到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仅用过去一般的、单一的预防治疗模式防治,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鸭的无公害饲养,建立健康的鸭群,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和实施防治疫病的生物安全等综合措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是科学防病的关键,重中之重。
2 传染病发生、发展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在鸭群中发生、发展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能构成流行。当传染病已构成流行时,能及时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停止。
2.1 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患病并带有大量病原体的鸭只或患病死亡鸭只的尸体是最危险的外源性传染性来源。病鸭排出的病原体微生物直接参与传染给健康鸭只,或污染了环境中的各种物体,使其成为传染媒介。当易感动物接触了这些传染媒介,就能构成传染发病。被感染发病的鸭只又成为新的传染来源,再污染周围环境,如此继续传播下去,就形成了水平传播,构成了疫病的大流行。
病愈或正常带菌(毒)的鸭只也是危险的内源性传染来源。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就能引起鸭只发病并造成传染。
患病或病愈鸭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在蛋的形成过程中,以内源性的途径潜入蛋内,构成垂直传播,用这种带有病原体的蛋孵化,往往引起各种胚胎病或者雏鸭出壳后发病死亡。
2.2 传染途径 传染源经一定的传播方式再侵入其它易感鸭只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染途径。
病鸭或带菌(病毒)鸭排出的病原体,通过被污染的饲料、牧草、饮水、空气、土壤、昆虫、老鼠、运输工具,以及养鸭者和有关人员、参观者的手脚、衣服、鞋等传染给健康鸭。
2.3 易感鸭群 是指鸭群对某种传染病原体的感受性,此感受性是受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状态与特异性免疫力决定的。病原微生物侵入鸭体后,能否引起鸭只发病,还决定于病原体致病力的高低、毒力的强弱和数量的多少,同时与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也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病原微生物侵入途径的不同,可将传染途径分为三种:①呼吸道传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及尘埃传染;②消化道传染: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染;③伤口及黏膜传染:主要通过昆虫叮咬或经损伤皮肤、黏膜接触传染(如配种)。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应查明和消灭传染源、截断传染途径和提高鸭只的抗病力、免疫力。
3 疫病防控策略
疫病的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防控鸭病的生物安全措施。精心选择场址,鸭场建筑要合理布局,这是无公害饲养的成败关键和先决条件。除此之外,必须紧紧抓住搞好鸭场的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建立防控疫病的生物安全体系;制定鸭群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供给卫生饮水;避免应激,增强鸭只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给鸭群的生长繁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1 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育雏室必须每天清扫干净,垫料要求干燥、无霉变、无污染、不含硬质杂物。垫料在使用前先暴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其中的微生物。食槽及饮水器每天清洗并消毒。定期清理粪便和垫草时,先把鸭群赶出舍外,在清理垫草前,先喷洒消毒药在垫草上,以防止尘埃飞扬,然后对育雏舍进行清洗消毒。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定期消毒,避免出现低洼地积水及尖硬杂物。在鸭群下水的水域岸边,要有一定的坡度,并设有适当的台阶。场内不得堆积杂物,及时扫清场上残留的饲料。做好科学灭鼠、灭蝇工作。
3.2 做好消毒工作 为了消灭散布于鸭场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途径,阻止疫病的蔓延,必须搞好消毒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鸭场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3.2.1 消毒对象 消毒的对象包括一切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饮水、设备、用具、粪便、衣物、车辆、种蛋、孵化室、孵化器及运动场等。
3.2.2 消毒方法 鸭舍墙壁可用消毒药液喷洒,或定期用石灰乳粉刷。扫干净的运动场以及鸭舍地面与墙的夹缝和柱子的下端,每周用2%~3%的氢氧化钠或其它消毒液喷洒2~3次;鸭场的大门口、生产区门口以及生产区内各栋鸭舍、孵化室及育雏室的入口处的水泥结构消毒池内,放置一块大小适中的折叠旧麻袋,倒入2%~3%的氢氧化钠或其它消毒液,浸没麻袋,以便人员进入时踩踏消毒,并适时彻底换洗。或在每栋鸭舍的门口放一个桶,装上消毒液,以便饲养人员所穿的长筒靴浸泡消毒,同时放置一个消毒盆进行手的消毒。
带鸭消毒是一项较为实际的消毒方法,不但可以消灭鸭身上沾染的病原微生物,对鸭呼吸道黏膜浅表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还可以沉降鸭舍内的尘埃,净化室内的空气,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环境。在消毒之前,应先扫除舍内的蜘蛛网、墙壁、通道的尘土、鸭毛和粪便等;选择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强而毒性和刺激性低,对金属、塑料制品的腐蚀性小的消毒药,如百毒杀、过氧乙酸(每立方米鸭舍空间用30ml、0.3%的过氧乙酸);水温一般控制在30~45℃,寒冷的冬天水温要高一些,夏季可低一些;喷雾器的雾点直径为60~80μm;喷雾量掌握在30~50ml/m2,每周1~3次。
3.2.3 谢绝参观 严禁车辆及外单位人员进入鸭场,因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进行消毒,车辆经过一个长7m、宽5m的消毒门廊(即消毒门廊上下左右都有喷嘴,可从四面喷洒消毒液到达车身),司机若要下车工作,应同本场工作人员一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endprint
切忌在大门口设立的消毒池上面没有遮盖,任由日晒、雨淋,消毒液失效,变成流于形式,达不到消毒目的。有条件的鸭场,应经常检测池里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并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
3.2.4 粪便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平时若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鸭只尸体,应深埋并在尸体上撒生石灰或喷洒其它消毒液,不得乱丢。粪便定时定点堆积作无害化处理。
3.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有条件的鸭场应在免疫监测的指导下,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本场的特点,制定较为科学、较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不断修改和调整,不应照抄别的鸭场的免疫程序。选择疫苗准确、接种操作规范、保证免疫效果。注射油乳剂苗会引起一定的反应,1~2d内鸭只出现食欲减少,但很快恢复,产蛋鸭会出现1~2d的降蛋现象。注射疫苗过程中,抓鸭动作要轻,放下要慢,避免应激过大而加大反应。
3.4 做好隔离工作 不同日龄鸭群隔开饲养;发现病鸭(包括出现绿色粪便、软脚、体弱等),立即隔离;新引进的鸭群应在另处隔离饲养15~21d后才能混群,避免引进疫病。
3.5 供应清洁饮水 如果有条件利用人的饮用水喂鸭,那就不用消毒了。倘若水源的污染程度较大,则应用药品明矾或硫酸铝(其本身无杀菌力,但入水后立即水解为氢氧化铝的胶状物,可吸附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和细菌而沉降,可以得到比较清洁的水),然后在水中加入漂白粉,使氯的含量达到6~10g/m3,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用于饮水消毒的药物还有百毒杀、次氯酸钠等。
3.6 严防应激综合征 在养鸭和鸭病的防治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免疫注射、药物防治,而忽略了应激因素对鸭只健康及防治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激可以影响鸭只的采食量、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繁殖力、抗病力和免疫力,而且还会在应激因素的刺激下发生应激综合征而引起大批死亡,必须重视严防应激综合征给养鸭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3.6.1 加强饲养管理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始终要保持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平衡,并在特殊情况下注意及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在阴雨季节严防饲料发霉,所喂饲料的质量不但要可靠,而且要相对稳定,一旦发现质量有问题,要及时调整;注意鸭群的稳定性,尽可能避免随意混群,破坏群体的整体关系;在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和减轻动态应激因子对鸭只的影响。
3.6.2 改善环境条件 改善环境的清洁卫生状态,清除周围环境的各种污染;舍饲的鸭群要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适中的光线、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避免或减少噪音的干扰等。总之,给鸭群的生存创建一个良好和安全的环境。
3.6.3 及时采取药物预防 在捕捉、运输或免疫接种前1h,于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利血平10~15mg,或添加盐酸氯丙嗪500~600mg,或补充维生素C100~200mg,同时添加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有更佳的抗应激效果。延胡索酸可按0.2%拌料饲喂,它能使机体保持正常的抗氧化状态,同时还可增强机体的免疫保护力,从而提高鸭群的存活率和生产性能。琥珀酸盐可按0.1%的浓度拌料饲喂,它能使处于应激状态的鸭群较快地恢复正常生理状态。
3.7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增强鸭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各种疫病的重要措施。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合理的、科学的饲料组合;适当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微生态制剂;保持优良的环境(特别是清洁卫生、消毒及提高空气质量);放置足够数量的饲槽和饮水器;供给清洁的饮水;做好保温工作。
3.8 发生传染病时及时处理
3.8.1 早期发现疫情 发现疫情要及时。对鸭群要勤观察,特别要观察鸭群的食欲,若采食一旦有明显的减少,往往是发生疾病的前奏。发现疫情越早,工作越主动。一旦发现少数鸭只发病,应立即将其隔离、治疗或处理。发现疫情后,尽快请有关部门剖检(有必要时可病料送检)作确诊。
3.8.2 尽快采取措施 尽快将病鸭隔离,若确诊为烈性传染病,应立即上报,并将病鸭场(群)封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尽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有弱毒疫苗预防的疫病,如鸭瘟病可立即注射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小鹅瘟、副粘病毒病可注射高免蛋黄液或高免血清;尽快进行消毒,消毒工作与病鸭的隔离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每天消毒一次,若不是在严冬育雏,都可以采取带鸭消毒。
尽快积极治疗。除高免蛋黄液或高免血清外,还可配合药物治疗。治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病时间、发病程度及药物组方是否合理。
3.8.3 淘汰和正确处理病鸭死鸭 属高致病性或重病鸭只没有必要治疗,应及早淘汰,但严禁出售。死鸭不能乱丢,应当深埋,疫情控制以后,全场再进一步彻底消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