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波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中学 陕西渭南 715203)
浅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
郭小波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中学 陕西渭南 715203)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展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地协调观念,对于复杂问题具备综合思维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些都是地理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与素养,这些过程也是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中 地理教学 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展开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对于实际教学过程有更多灵活有效的设计。在课堂上要充分视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有更多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而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地理素养,促进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1]
核心素养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组成,首先,教师要在地理课堂上增强对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这是核心素养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会接触到各种地理环境、地形、地貌,会对于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等都有较深入的获知,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是地理课程教学的全部组成,这也不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地理教学的重心应当落在指导学生在充分了解不同地理环境的背景下明确合适的人地相处的模式,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地协调的理念,并且将这些理念能够充分表达出来。这才是地理课程教学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很多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对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例如,对于“区位”这个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从人地协调观出发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概念。因为区位就是指人类活动所占的场所,反映了非常强的地理空间概念,而且区位中的主体——人的活动又是不断扩展变化的,所以我们在对学生就某一区位进行调查研究时,要求他们必须从动态和发展这两个角度入手,以人地协调观作为引导,并综合区位相关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掌握“区位”,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要透过具体的知识教学来深化对于学生的引导,这也会让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地理素养有更加清晰直观的领会。[2]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在讲解全球气候变暖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温室效应现象产生原因、产生过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出温室效应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二氧化碳后,再引导他们对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行探析,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又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课本是以西北地区为例的。在本节课的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拓展延伸,不要把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个个孤立地分别讲述,要引导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地理资源运用不合理的事实。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治理措施。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可以透过事物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从挖掘内在联系的角度,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对产生这种联系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行探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用辩证思维解释生活中各种地理问题。[3]
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而言,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这是体现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用以及知识实践价值的有效平台,这也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时的一个重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们以熟悉的“四季变化”、“昼夜更替”为突破口,进行类比和总结,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语。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形成能够起到有效帮助。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与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春游时,要求学生们在地图上标记出自己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并且标志出来回的交通路线。回来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整理的信息来找到一条最便捷的去春游场所的路线,这便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过程。[4]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知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这也是体现地理课程学习的实际效用,让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个机会和平台。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展开对于学生地理素养的锻炼,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会收获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5]
[1]仉家亮.高考地理试题的地理学科能力体现状况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徐雪.基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区域差异内容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侯星宇、刘帅.浅论中学生地理素养养成的必要性及其提升途径[J].才智,2012年01期.
[4]朱琳琳.中学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A].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48-49.
[5]单正婷.浅谈历史地理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