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6-03-04 11:12:46林丽清福建晋江紫峰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材作文

林丽清(福建晋江紫峰中学)

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林丽清
(福建晋江紫峰中学)

作文教学一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在写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利用好教材,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教学和生活相融合,真正落实阅读,让学生乐意表达,自然可提升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

作文;思维能力;教材;想象;生活

高考作文一向被视为决定高考语文成绩高低的关键区,在等级评分标准中,作文质量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或是语言表达,都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在写作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保证作文能取得高分,作文教学务必要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上下一番工夫。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离不开思维,因为思维能力就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训练,改善思维品质是主要方面。思维品质,表现为思维的质量。当思维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具有思辨特征与创新特征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具备了思维品质。

思维的思辨特征要求对生活、实践的某个现象、某个事件进行辩证分析,准确、鲜明地表现某个规律性的认识。现在“深化文体,强调多角度”成为高考作文新要求,因而在思辨领域就更需宽泛性。

思维品质在思辨特征上如何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发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与结果;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人们对事物整体进行思辨分析的全部内容。其中侧重于过程发展的思辨;对原因追溯的深层挖掘,对趋向结果的预想推测,对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够追求这种思辨效果,那么作文必能洋溢智慧的热情,放射哲理的光辉。

思维的创新特征要求对所给材料,运用求异思维方式、非定势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推理,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写出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文章来。

那么如何训练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呢?

一、利用好教材,落实阅读

俗话说:问题即思维。在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各种教材的时候,应引导学生针对现实状况、针对时代潮流,去整理阅读的思路,了解课文在说什么,为什么说,说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学习它有什么意义。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语文的人文特征,几乎每篇课文都是德育范例,从育人的角度,导读课文,就是在进行教育、道德陶冶、意志培养、习惯养成,教学设计中自然也就会有教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某个道理、某个法则规范的设计。教师在课堂行为过程中,要懂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运民生、关注自身成长轨迹。如导读《记念刘和珍君》,要了解英雄壮举,更应了解英雄的思想基础、英雄的社会意义,尤其应了解作者写英雄的真实意图。要求学生向鲁迅学习,向刘和珍学习,培养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学以致用,见贤思齐,见训省己。在语文课堂的说话活动、讨论交流、表演演示、片段赏析、辩论主持等阅读与表达形式,就是训练。

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精髓,指出教材不足,都需要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问,在思考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坚持或修正或补充自己的见解。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一篇课文就是由若干个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教读课文,就是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训练。教师要将教材用好、用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学习作者的思维品质,了解思维品质对文章价值的重要意义。在阅读中建立思维品质意识,有意识地主动投入课堂赏析、课堂研读等思维训练中,提升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磨砺作文的思维品质,就是要真真切切地从阅读开始。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真正运用到写作中去,那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

二、丰富知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心理学指出,想象是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也是人头脑中构建新事物、新形象的思维方式,应该说是人最大的本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想象在文学创作中更为重要,偏僻乖张的贾宝玉,智慧超群的诸葛亮;吝啬出奇的葛朗台;勤苦质朴的祥林嫂;百折不挠的桑地亚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应该说都与作家们极为丰富的想象分不开。想象的过程正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将所学的各种语文知识和日常生活积累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的过程。虽然人人都有想象的能力,但是在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启想象的方法尚不足,写作中同一素材太多,写作不生动,没有创意。这些难道不都与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开

分类、筛选、分析、整理,思考那些对阅读技能是有帮助的,有用的材料,并让学生在上课时展示,如有的学生Introduce Mark Twain,有的学生谈到了Mark Twain'smain works,也有的学生谈到了 Mark Twain's funny stories and his famous sayings,这样上课内容由传统的老师直接讲改为共同探讨学生自己寻找的内容,这样让学生从让我学什么到自己决定学什么,这样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2.读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辨

在教材文本阅读之前,给学生呈现问题,以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比如The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

What isa play?

How to read a play?

Whoare the charactersof the play?

Whatare happening to them?

Who isHenry?

Why did he arrive in London?

让学生先思考这些问题再阅读,阅读过程中再提出更多的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理解文章信息、作者意图及文章中隐含的信息。

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选择的原因,并提出更多的问题,如Why did the two brothers choose Henry to give him a ten-million bank note?From whatHenry said to the two brothers,what can you infer the character of Henry?Can you predictwhatwillhappen to Henry ifhe take the note?

通过问题让学会思考。将“一言堂”改为“我问你答,你问我答”,从回答问题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3.读后学生辩论并做课堂陈述

阅读文章输入后,学生通过问题,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并且有了想自己输出自己想法的意愿,这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在课堂上陈述文章内容,锻炼他们加工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陈述他们读后的感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观点的看法,其他同学可以与之辩论,是否持相同观点等。比如在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让学生辩论Do you agreewith thatmoney iseverything in your life?总之,课堂上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敢于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多让学生思考、阐述,提升思维能力。

一种思辨能力可以有多种培养途径,一种途径可以培养多种思辨能力,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学习者自觉成为学习主体,通过苏格拉底教学法和学生合作式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合作是思想交流的过程;提出问题是思考的过程;找出题解是思辨的过程。而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问题的启发者、过程的引导者和讨论的组织者,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和通过不同的途径,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实践提高,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辨能力。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

[2]于咏昕.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6):51-54.

[3]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A].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文秋芳,刘艳萍,王海妹,等.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J].外语界,2010(4):19-26.

[5]李朝晖.英语精读教学过程中的思辨能力培养[A].英语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常俊跃,陈胜国.“内容依托”阅读教学改革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发展的影响[J].英语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7]李予军.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基于“3C”模式的《高级英语》教学改革[J].北京城市学院,2014(6).

·编辑谢尾合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