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教师研修中心(226100)陈昕婷
教材与教学和谐共生——《心中有“规则”》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江苏海门市教师研修中心(226100)陈昕婷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品德课堂该如何使学生真正有效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地组合教材,逐步拉近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间的距离,赋予教材新生命。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主动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让教材与生活资源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发展。
[关键词]走进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道德品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品德课堂教学的手段、方式层出不穷,课堂上学生也是秀出真我、畅所欲言,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审视众多的课,我们也常常看到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讲究花哨、滥用媒体、不务实等。那么,究竟品德课该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资源,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呢?
下面,就《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片断一:
师:说起“规则”,我不禁想起了一段过去的经历。2003年4月,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种名叫“SARS”的病毒袭击了我们!原有的认识,加上课前的调查,想必大家已经对它有所了解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谈谈吧!
(生充分交流)
师(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那段痛苦的令人难以忘记的时光。
师:一时间,神州大地响起了生死存亡的警铃声,医护人员、医学专家都束手无策!
师:大家是否知道,在我们抗击非典的时候,我们要遵守哪些规则?小组讨论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热烈讨论,小组长记录,小组代表回答)
师:是啊,正是由于我们很多人都能严格地遵守非典的有关规则,中华民族才最终战胜了可怕的非典。
……
新课程指出:“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观察。”因此,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无疑使品德课堂呈现出新气象。但是,这样并不表明能虚化教材内容,强调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提取相关素材,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地组合教材,逐步拉近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间的距离,赋予教材新生命。
片断二:
师:战胜非典要靠规则,社会的正常运行更需要规则。生活中,你愿意做个严格遵守规则的人吗?遵守规则,首先要了解规则。下面,我来考考大家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规则。
(生积极抢答)
师:你还能想起生活中的哪些规则呢?
(生纷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师:看来,大家还是比较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公共规则的。是啊,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只有多了解规则,把规则放在心上,才能使自己的行为更合乎规范。
……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应当力求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生活着,并让学生深入地去感知真实的生活,从而增进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因此,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主动地对教材进行开发与拓展,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片断三: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有一些人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4页,一起来读一读医生黄某的做法。(生快速阅读书上的资料后,交流医生黄某做法的不对之处)
师:在非典期间,也正是由于个别人像医生黄某一样没有把规则放在心上,才使非典在一些地方迅速蔓延开来,导致更多人的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说或看到一些不守规则的行为?
(生纷纷联系生活所见,各抒己见)
师:看来,这些人只把规则挂在嘴边,却没有把规则放在心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生活中的一些悲剧,经常是因为人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破坏一下规则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正是因为“不拘小节”,悲剧才会一次又一次发生。可见,遵守规则是多么的重要啊!此时此刻,老师不禁感悟到:规则心中守,安全你我他。(板书)你是否也有所感悟?
生1:规则心中守,快乐伴大家。
生2:规则心中守,世界充满爱。
生3:规则心中守,幸福永相伴。
师:多么深刻的感悟啊!可是你是否发现,其实有很多的规则我们也没有去遵守,总以为那些悲剧离我们很遥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殊不知,假如我们心中没有规则的存在,麻烦就会找上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为了幸福的明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开始,一起开展“埋葬个人不良习惯”的行动。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生活中不守规则的行为,诚实地写下“埋葬清单”)
师:同学们都很诚实,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就有力量改正!不妨在课后为自己最想改掉的一个坏习惯做个“埋葬计划”,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看谁的计划最可行。过一段时间,我们再比一比谁的不良习惯真正彻底“埋葬”了。
……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生活实践课程,教学要使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因此,品德课的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需要和学习需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让教材与生活资源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有所发展。
为落实“回归儿童生活”这一品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大家做了很多尝试,但我认为“回归儿童生活”并不意味着摒弃教材,不是让教学进行儿童生活简单的翻版,而是联系儿童生活,挖掘教材与生活中的有利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利用与“二次开发”。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逻辑体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删、整合、重组。强调生活情境的课堂,不是学生现实生活的简单照搬与复制,不是停留在学生现有的道德层面上,而是应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复原学生生活的本来面貌,从中提取相关的素材,赋予教材鲜活的生命,从而达到生活与教材和谐共生的目的。
(责编杜华)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