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北京探索

2016-03-04 15:57刘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刘娟



政府主导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北京探索

刘娟

摘要:分析了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特点,介绍了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基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不适应问题日益凸显。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研究生培养的类型结构,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受到了参与各方的高度肯定。北京地区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丰富,既有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良好资源环境和雄厚基础,也有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广阔市场空间,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发展潜力巨大。

一、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设立背景

北京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是北京市教委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的积极尝试。200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基地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教委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以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和国外一流大学、有特色大学为依托,以学科领域为核心,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北京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发挥高校和合作单位优势,合作解决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经济、社会或技术难题,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等。

2008年,北京高校有9个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获得批准。2012年基地一期建设工程完成时,北京市共系统规划和建设了13个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3年12月,增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印刷学院为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至今,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总数达到15个。

二、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特点

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从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与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它以“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具有“需求导向、育人为本、协同创新、辐射国际”的特点。

(一)需求导向:面向地区发展需求,择优择强予以支持

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先进制造、信息技术、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医疗卫生、司法等关键问题,严格遴选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技术研究应用和人才培养项目。如入选的华北电力大学从国家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出发,设立能源电力安全、高效、清洁供应关键技术研究基地,为北京市能源电力企业输送高端人才。北京科技大学结合首钢搬迁设立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环境保护和地区钢铁布局调整问题。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北京市振兴汽车产业的需求,依托基地培养车辆与动力技术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构建了基础创新性和工程应用型人才相结合,全日制工学博士、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相结合的模式。北京市教委在基地项目建设中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对已设立的项目,要求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对新增建设项目,遵照从严控制的原则,选择有限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建设,注重建设效益和特色。

(二)育人为本:以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科研育人、服务育人

基地建设把高端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在实践中以“高端人才是核心利益”为建设理念,以“高端人才培养”为合作切入点和利益汇合点,把长期以来联合培养各主体以科研成果为承载的利益诉求转变为高端人才培养。把高校的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大力整合优势资源投入到研究生培养之中,协同打造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各培养主体的互利共赢,并获得在各自领域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1]。

经费使用改变了以往项目经费仅用于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强调直接用于研究生培养,让学生直接受益。从组织管理上,在实行双方导师联合指导的同时,建立由高校和合作单位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并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研究生的安全教育,提供相应的助研报酬和人身保险等,对学生的管理服务做到细处。

(三)协同创新:各方参与积极性高,形式多样

基地建设采取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自愿合作的形式,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从基地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来分,基地建设主要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兼顾共建合作研究中心、实验室等以培养研究生,引进企业人才兼任导师,联合编制研究生教材、开设课程,受企业委托培养研究生等。

从组织形式上讲,各高校以优势或特色学科为主,形成了五种合作形式[2]:①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点对点形式。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合作共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②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点对面形式。如中国政法大学与政府部门、立法司法机关、行政执法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③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点对面形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以五个学科为基础分别和相关领域的若干个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④以多学科为基础形成学科群的面对面形式。如北京工业大学以机电、电控、材料、计算机、激光五个主干学院为依托筹建了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工程学科群研究生培养基地,与2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四)辐射国际:立足北京,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国际化

基地学校通过和跨国企业、国外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合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和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道路,为我国产学研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中国政法大学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北京市国资委基地联合派学生赴美国、日本、荷兰、英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北京邮电大学基地与法国电信Orange研发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培养研究生,与中国三星通信研究院通过“校企联合招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双方共同成立运营委员会,共同协调师资、研究课题技术交流等问题;中国石油大学联合石油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形成了以企业海外开发油气资源项目为依托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并相继与苏丹、哈萨克斯坦、蒙古、越南等国的石油企业、政府机构及高校合作,探索了建立面向资源国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3,4]。

三、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一)基地建设的主要成效

北京高校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由来已久,但从市级层面专项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尚属首次,因而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基地建设推动了产学研联合育人从前期扩大合作数量、以松散项目驱动为主逐步转移到以提升合作品质、拓展内涵、优化机制为重点的新阶段。

1.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运行机制

各高校从经费投入、机构组建、制度完善等方面稳步推进,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

(1)经费筹措机制。北京市教委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每个基地每年投入100万元,连续投入三年。在教委经费投入引导下,高校不断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构建了政府投入、学校配套、企业(科研院所)投入、国家及行业课题经费、社会捐赠等多方筹资机制。据统计,北京市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一期工程中投入经费达5025万元,其中,市财政专项经费2765万元。

(2)合作伙伴及企业导师遴选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合作伙伴,高校采取了不同的遴选和管理方式。如北京交通大学根据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导师水平、科研实力和实验环境等将其分为教学科研型、科研项目型、教学科研双型三类来合作。北京科技大学根据企业导师实际情况,实行分类聘任管理。达到学校学术委员标准的企业导师由学校聘任,聘期较长,未达到标准的由学院聘任,聘期可长可短,从而有效发挥了学院和企业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3)分工合作机制。高校和合作单位在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锻炼、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建立明确的分工合作机制。共同选派人员成立管理机构,明确合作双方的职责,负责基地工作目标、师生管理、经费使用等日常工作,同时完善了研究生选拔、导师遴选和联合指导、项目管理、合作协调等规章制度,使得联合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主体能有规可依。基地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高校导师侧重于基础性研究指导,合作单位导师侧重于研究生实际应用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由双方导师和研究生三方共同商定论文选题,双方导师共同参与论文答辩和研究生评价工作。

2.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水平。基地建设重视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技能[5]。研究生直接参与来自生产实际的科学研究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同时,研究生实地了解了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他们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了有效帮助。据统计,到2012年6月,参与建设产学研基地共有3191名学生,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数达68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1项。共发表论文194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33篇,发明专利达273项,获奖48项,其中国家级7项。共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

(2)提升高校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水平。在基地一期建设期间,主要合作单位达到了274个,聘请企业导师1151人,增强了研究生导师的团队指导力度,提升了指导水平;推动了学校跨部门、跨学科的资源整合和优化,使学校强势学科得到加强,交叉学科得到有益融合。

对研究型高校和行业特色院校,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进入大项目、大平台、大手笔、大成果的新阶段。对教学科研型高校,基地建设不仅有效提升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水准,还推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改革。基地建设优化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新格局,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了企业科技和人才竞争力,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培养技术骨干和充实补充人才队伍的重要依托。

2012年7月,市教委组织专家组对首批设立的9个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①由于基地审批时间不同,后续加入的几所高校还未到3年一期的验收时间。,专家组认为,“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高校的社会声誉,拓展了研究生培养合作范围和合作形式,探索了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载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强了教学科研与实践的互动,开阔了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联合培养,解决了实际应用部门的一些技术难题和企业的实际困难,实现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6]

(二)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剧了合作育人的复杂性和推进难度。

1.以经费投入为主的政府支持方式单一,作用有限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设立初衷是为充分调动北京地区得天独厚的各方资源,突破壁垒,打破束缚,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联合培养研究生。这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通过有效举措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充分释放合作单位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7]。目前以经费投入为主的政府支持方式较为单一,缺少部门协调、政策倾斜、市场服务、行政指令等综合管理举措,作用有限。此外,受项目经费管理制度限制,北京市年度财政经费下拨时间较晚、使用期限短,造成基地建设的一些常规工作难以按时顺利开展,影响了基地的发展速度,严重时还会导致资金突击使用的情况发生。

2.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呈现基地建设成就

目前基地建设质量评价标准仍然延续了传统的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单一评价方式,重视参与学生的数量和论文发表、课题项目数量和级别、申请专利等科研量化指标,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这使得参与高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投入产出率,往往会忽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更为重要的职业软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支撑和生产转化等实际应用贡献的考量。此外,大部分高校的优势学科都会获得众多项目经费支持,以基地项目支持获得的增量成果难以独立辨识。若仅仅强调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容易造成高校学术上的投机取巧,片面夸大基地建设成就。

3.产学研合作育人缺乏多部门协调合作

基地建设提出要面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四个中心”的建设;要更加关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特色突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研究生教育布局。但从目前基地中研究生参与的科研工作来看,多是为解决企业(科研院所)实际问题的“短、平、快”项目,缺乏围绕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中长期合作项目,更缺乏面向产业和地区长远发展所需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合作项目。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组织形式也多为“点对点”线性联盟,网络式集群合作较少,组织形式难以实现产业重大技术的集成创新活动,因而存在着解决产学研合作组织松散、行为短期、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8]。要把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乃至跨国家的合作已成必然。目前北京市教委一方主导的领导管理机构组织协调难度很大,须建立更高层次的领导协调小组,并加强与科技、财政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为基地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4.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对合作双方的经费、人才、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部分高校出台了一些鼓励科研人员开展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政策措施,但在评优、职务晋升中,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仍处于劣势。校企(所)之间人员流动、岗位聘任、薪酬、职称评定等相关管理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企业和高校关心较多的“共同研发的关键技术保密”等相关问题在现有法规下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9],这些都导致高校教师和企事业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动力不足。完善政策体系,突破高校在产学研联合育人过程中急需解决、自身又难以解决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成为政府主导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进一步推动政府主导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早,发展较好,从以下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的异同:①从建设主体看:北京市、上海市的研究生培养基地都是以高等学校为主体,依托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建设的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江苏省以企业工作站为联合培养基地,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究的机构。②从政府参与部门看:北京市由市教委组织实施,上海市由市发改委、市国有资产监管会、市科委、市经委、市人事局、市知识产权局等九部门协作实施,江苏省由省教育厅与科技厅分工主管。③从政府支持形式看:北京市以经费投入为主,并成立了专家评审组和基地建设联席会,加强对基地建设质量的监控,推动学校沟通协调工作。上海市通过经费投入、多部门协作、开展制定系列“特殊政策”(如高校和企业人员职务互聘和流动,创新成果申请专利)等方式予以推进。江苏省通过经费投入、部门协调、制定优惠政策(把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全省的人才工作站点及科技工作平台,优先将研究生工作站研发项目列入市县级科技计划)等方式推动合作①江苏省的材料由江苏省教育厅提供。。

政府主导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往往基于实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利用其宏观调控的优势,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诸多便利条件等方式为合作育人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大学发挥育人主体功能,企业积极参与。由于政府是合作的主导力量,政府的意图和行为强烈地作用于其他参与方,引导着具体进程甚至是合作的最终结果,这种合作模式往往具有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高效性的特点。优点是政府投入大、经费有保障、资源充足,校企(科研院所)双方容易达成合作。缺点是经费使用限制较多,政策不稳定性也使得校企建立长期合作的难度加大。

因此,在实践中如何扬长避短,集中发挥政府主导型的优势成为研究重点。

(一)建立目标导向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竞争性经费投入方式

产学研合作育人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政府在保证持续、稳定投入经费的同时,应建立以目标为导向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竞争性经费投入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根据高校目标设计及绩效表现情况来动态调整资金投入幅度。选择一批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的基地,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对不合格基地以减少投入或者裁撤等方式来实现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可将政府投入的财政专项经费作为主要的人才联合培养经费和合作初始经费,通过设立种子基金,制定相应的财政资助、税收减免和投融资优惠政策等方式,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开展和企业资金的进入[10],增加企事业单位参与产学研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在经费使用上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为高校争取更多的经费使用空间,不断优化经费管理制度。

(二)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基地多元评价体系

应建立以基地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科研成果转化和地区参与度等为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标准既要强调育人功能,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细化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创新团队等具体指标和权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有效协同起来[11]。通过学校自评、合作单位评价、学生及导师评价、第三方机构评价等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客观、全面地展现基地建设的增量成果和质量水平。

(三)构建协调机制,搭建集成创新的高端战略合作平台

为保障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基地建设工程协调小组。由主管教育、科技工作的市领导担任,做好市教委、市科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工作。各部门携手合作,为产学研合作育人提供各种便利和支持,推动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校所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整合提升。同时,政府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跨行业、跨领域集成创新的高端战略合作平台,改变目前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以“点对点”线性联盟为主的合作形式,大力组建某个行业内或供应链上的多个高校与多个科研院所、企业紧密结合,多个行业领域共同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的“网络式”联盟方式,提高基地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能力。

(四)构建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除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之外,更需要政府的有效参与,构建创新性的政策体系,以合理诱导不同创新要素实现社会最优配置。这些政策包括:制定推动高校与企业(或科研机构)之间人员交流政策,实行弹性雇佣制度,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提倡人才在协同体内的相对自由流动和成果的互认与共享[12];改革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完善以参与产学研合作育人贡献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合作育人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和企业人员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金龙,张淑林,裴旭,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33.

[2]刘晖,刘娟,王晓燕.基于基地建设的北京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4(增刊):106-107.

[3]汪志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多元主体培养模式探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3.

[4]张来斌.面向中国石油工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2(8):56.

[5]李杰,黄先海,马虹.创新型研究生培育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22.

[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第一批北京高校产学研及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EB/ OL].(2012 -10 -08).http://www.bjedu.gov.cn/publish/portal0/tab67/info26143.htm.

[7]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8]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6):46.

[9]张玉赋,高凯,孙琳,等.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71

[10]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32.

[11]万清祥,魏海勇.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实践的理性审视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5(1):69.

[12]李兰娟.精准定位,以机制体制改革促进协同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11.

(责任编辑周玉清)

作者简介:刘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45。

DOI:10.16750/j.adge.2016.06.005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规划课题“北京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模式优化研究”(编号:CDA13090)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
大连市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问题探究
浅谈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创新力的机制研究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