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丽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新建学校 辽宁盘锦 124200)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方法
陈 丽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新建学校 辽宁盘锦 124200)
“导语”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段能够引发新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注意和思考的简短 的教学开场语言。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简短的导语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营造课堂活跃氛围,让它真正成为开启新课 的一把钥匙,在整个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呢? 就在教学中摸索的几种导言设计方法谈了点滴体会。
语文教学 导语设计 理解课文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里的“课的第一锤” 指的是一堂课的导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紧紧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语设计得好,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备好精神状态,使学生迅速地投入教学情境中。那么,小学语文课该怎样设计导语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的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 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地怀有 好奇心。注意力比较集中。如果教师把握住这一时机创 设问题情境,导人新课,就能始终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自觉学习。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教师抓住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巧妙导入新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新型玻璃》一文时,就以一个故事轻松导入:“有一天深夜,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付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打开课文,朗读课文。”学生情绪高涨,立即投入到新课学习中。[2]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例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这样导入新课:“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同走进桂林山水。”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这种用语言、背景、 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导人方法,不仅使学生有身临 其境之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我在教《落花生》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种实物,分别拿出:桃子、苹果、石榴、花生。大家看他们的外表,最普通,色彩平淡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花生!”我接着导入:“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它很有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落花生》一课,一同吃花生→议花生。”这样导入阅读课文。
屏幕上形象逼真的视觉效果,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我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播放花园里鲜花盛开,孩子洋溢笑声的美好景象,当学生都沉浸在美好之中时,突然画面上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花园被冰雪覆盖。这时在学生的脑海里马上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花园会突然变成隆冬的景象呢?由此,便引出了课文的主题。悬念就在这变换的画面中油然而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导语设计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有效地激发并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紧张、活泼、和谐、张弛有度的理想气氛。
总之,导语的设计既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 特点灵活运用,又要根据教材实际内容去掌握。我们既 要重视导语的形式,又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使导语和教 学内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使每一节课都 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导言,能给学生留下悬念。 牢牢抓住学 生的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给学生不尽的联想和想象的 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正确地感知和理解课 文内容和主题。总之,导课虽然短短几分钟,寥寥数语,但它是兴趣,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主观能动性,可见,一个良好的导语是决定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1]李英姿.小议低年级语文课的导课艺术D].小学语文教师,2000,(06).
[2]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节选)[M].鸟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