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左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成都611137)
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历史与现状综述
王芹,左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成都611137)
摘要:研究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检索了彝族和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的文献资料,对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了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脉络和途径。
关键词: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省区,拥有久远的历史、古老迷人的风情文化。据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彝族总人数于2010年已达8 714 393人,居于全国少数民族的第六位,是中国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此外,据彝文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彝族人自唐朝中期以后,就开始经云南等地迁徙到东南亚一带去,初步估计现今在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居住有十多万彝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彝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姿、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曾吸引了不少外国探险家、传教士、学者等的关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民俗文化等更是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学者等来旅游、考察交流和参观访问,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交流日趋频繁。
笔者认为,彝族文化需要走出国门,在国际交流互动中实现其文化发展,探索研究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彝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推进和演变,彝族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面貌相比过去已经发生了质变,其传播途径、方式、速度、传播范围及受众群体均发生了质的变化。探索总结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利于指导实践,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段对彝族和彝族的文化国际传播概况进行了整理,大体梳理和介绍了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情况。
(一)1949年前
1.肇始
彝族及彝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可追溯到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于十三世纪来到中国游历和考察,就到了彝区。在其所著的《东方见闻》即《马可·波罗游记》中有一章题为《建都州》的,记述的就是他在现今彝族积聚区(四川凉山和云南大理)的所见所闻。《东方见闻》是首次向欧洲人全面介绍中国的著作,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这可能是国际传播彝族及彝族文化较早的文献记载了。自此,彝族社会的神秘开始受到一些外国学者的关注。
2.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叶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叶的半个多世纪里,西方人从当时的殖民主义和传教需要的目的出发,多国的探险家、传教士、学者等来到了中国彝族地区,对彝族和彝族传统文化进行了考察研究,也将彝族及彝族文化传播到了西方世界。
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纷纷进入云南彝区进行考察,代表人物有:杜达尔·特拉格莱( Doudsrd Delagree )、儒贝尔( Joabert )、德·拉波特( De Laporte )、杜布益( B. Dupuis )、安邺( Carncer )、托雷尔( Tnorel )等;考察之后,学者们还著书详尽地介绍了云南彝族的民俗风情。如埃米尔·罗杰( Emile Roger )的《云南省》、《云南亲王史》(南诏史)等,将彝族迷人的风情习俗文化介绍到欧洲。19世纪末,普亚( T. R. Pourrias )、德维亚(C. Dereria )、拉古柏里( Terrien De Lacoupere )、法国亲王奥尔良( Henrt D. Orleans )等人也进入四川、云南彝族地区,对彝族进行实地考察,对彝族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调查,奥尔良还搜集了大批彝文文献,现今,这些彝文文献成为了法国图书馆珍藏。
同一时期,英国人巴伯( Barber )也到彝区考察研究,并将大小凉山彝族民情风俗介绍到西方。1862年英国人布拉克斯顿(T. Blaekiston)出版了《扬子江五月考察记》一书,描述了彝族的民俗风情。英国人亚历山大·郝西(A.Hoise)于1882年带队考察了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彝区,将考察搜集的资料载入其所著的《华西三年记》。美国人威廉·洛克哈特( William Lockhart )、安德森( A. Anderson )、布莱斯基顿( T. Blackiston )、威廉( B. William )等人也来到中国彝区进行考察。
3.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各国对华的入侵,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中国彝区,也让西方更多地了解到了彝族独特的社会结构、语言、文化、文字、历法等。1906—1909年,法国一支殖民军在少校多龙( Dollin )率领下,分别在川、滇、黔三省彝区实地考察,出版了多本研究彝族的著作,如《中国非汉民族的历史记载》。1907—1910年,另一名法国人吕真达( A. F. Legender )率队两次进入四川凉山和云南彝区,研究考察彝族风情,并著书将彝族文化风俗介绍到西方。这一时期,英国人李特尔( A. H. Little )、布洛克( Brock )、费格森( Fergusson )、杰克( R. L. Jack )、约翰斯顿( R. F. Johnston )等人也到四川、云南彝区考察。李特尔深入云南西北小凉山考察,在其发表的《滇西北旅行》一文中,介绍了小凉山彝族。1940年法国驻昆明领事弗朗索瓦( W. C. Francois )、美国学者哈里·弗兰克(Halley Franck )到凉山和云南各地考察,哈里·弗兰克着重考察了彝族的语言文字,在其所著的《华南漫游记》详细介绍了“诺苏文”(彝文)。1902—1903年,日本人鸟居龙藏带领考察团到云、贵、川等地考察,对彝族生活习俗、文化、语言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在其所著的《从人类学上看中国西南》(1926年)游记中,详实记录了中国西南地区彝族的生活文化实态,他还著有《彝族的体质》(1907年)、《红岩山的古代文字和彝族的关系》(1907年)等书。
(二)1949年后
1.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外对彝区和彝族文化的考察、研究再度复苏。日本著名学者鸟越宪三郎教授探索研究日本人的起源,考察彝族的文化风情,在他编著的《倭族之源——云南》、《从倭族到日本人》、《古代日本家屋文镜》等书提出了“日本人的根在云南”的观点,吸引了众多日本学者更多地关注于中国彝族传统文化。他的研究影响了更多的日本学者,如白鸟芳郎、松本信广、加佐明、藤义美、大林太良、竹村卓二、栗原悟、八卷佳子等,他们对彝族的历史、起源、社会组织结构、语言文字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许多对中国彝区的考察著作译成日文并在日本出版。美国学者谢飞( R. Shafer )、马蒂索夫( Dames A. Matisoff )、美国语言学家戴维·布雷德利( David Bradley )等对彝族语言文字进行了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初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汉文整理本以来,被译成了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流传,彝文书面文学开始传播到西方。1982年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将彝族民间叙事长诗《赛玻嫫》译成英文。英国著名学者威宁顿( A. Winnington )到四川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并将凉山奴隶社会制度形态介绍到西方。此外前苏联的学者也在著述中论述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问题。
2.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交际的需求日益增加,彝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开始了新的发展。首先,彝族毕摩文化,太阳历,火把节习俗、原始傩戏等传统文化引起了国外学者对彝族和彝族文化的极大关注和研究,其次,中国彝族主动融入世界,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国际传播。
日本的横山广子女士在1985年发表了《彝族密枝节小考》,对彝族撒尼、阿细等支系的社会祭祀习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学博物馆坪井洋文教授率团深入贵州彝区调查,伊藤清司教授对彝族文化与日本文化进行比较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成立了“彝族文化学会”,大量学者研究彝族文化,代表人物有小河修次教、丸山孝一教授等。1986年,日本的马场纪美史先生出版两本专著:《神武天皇东征隐谜解》和《北辰信仰的起源和宇佐神宫》,较为集中地把日本文化和彝族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1990年,法国海外科学院乔治·雅格尔院士将彝族历法介绍传播到法国,他还在法国海外科学院院刊《世界与文化》上发表了《彝人墓与10个月每月36天的中国历》一文。法国人魏明德多次到凉山美姑等地,开展毕摩文化的田野调查工作。
1995年8月由美国人类学家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发起,首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在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举办,在国外撞响了彝人千年文明的号角和响亮的声音,接下来,彝人走向国际的脚步一发难收,第二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于1998年6月在德国特里尔市举行。2000年、2005年,中国彝学研讨会回归故里,第三届在云南石林、第四届在凉山美姑,再次将彝族绚丽的文化向世界展露。2013年第五届国际彝学会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3.本世纪以来
本世纪以来,彝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彝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绚丽的民族风景,吸引了更多的国外学者、游客等来到彝区,凉山西昌、楚雄、毕节、红河等地的高等院校每年均有国际留学生来学习和培训,来彝区的外国人不甚枚举。各地政府、组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纷纷组织各种活动让彝族文化走向世界。
(1)各种组织走出去。2000年,凉山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马尔子副研究员带领彝学小组,与Stevan Harrell(郝瑞)教授一道发起在美国举办彝族文化展览的合作项目,在华盛顿大学博尔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展出了名为“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的专题展览及相关的一系列学术活动,是中国彝族诺苏文化在美国成功的一次传播活动。2010年凉山州组织小学生演员前往韩国参加“韩国江陵第九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2011年,韩国安东与云南楚雄举办文化论坛,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傩文化为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赴韩国安东市,参加了第14届国际假面舞节;四川省会理县文化馆16名演员往韩国江陵郡参加2011年端午祭文化交流演出;凉山州歌舞团2012年赴荷兰参加第六届芬洛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专场演出活动,同年,赴香港举办专场演出并赴法国进行交流演出,2013年前往加拿大演出,2014年,前往老挝参加2014年老挝金三角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1997年、2000年、2005年,云南双柏的“老虎笙”表演队赴日本、法国等地表演。
(2)英文宣传片、宣传海报和英文网站。如凉山州政府组织制作的《大美凉山》《锦绣凉山》《美丽凉山》等英文宣传片通过凉山州赴外访问团在到访国家(荷兰、泰国、新加坡等)进行播出宣传。彝族人网(http://www.yizuren.com/)英文版是规模最大、建站最早的彝族文化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中也有彝族的英文版专门介绍等,这些都是世界了解彝族文化,彝族文化走向世界的网络窗口。
(3)彝族文化研究学者们编著出版介绍彝族及彝族文化风俗的英文书籍。如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China'sEthnicMinorities,兰佩瑾等编著)中,第六章就专门介绍了彝族和对彝区的描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涛等编著的《凉山风(汉英对照)》一书介绍凉山民族文化、凉山特产及旅游基本概况、重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2009年,由西南民族大学马林英教授和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Dennis Elton研究员、Susan Gary研究员共同编著的《彝汉英常用词词汇》出版,2013年、2014年西昌学院阿育几坡教授分别出版了彝族传统文化典籍的彝汉英对照版:《玛牧特依——彝汉英对照》和《勒俄特依——彝汉英对照》。这些学者的成果对彝族文化国际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4)四川凉山、贵州毕节、云南楚雄等地多次举办彝族国际火把节、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举行文艺演出、民族艺术品博览会、彝族传统选美大赛、民俗体育活动、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立足于将彝族文化推向世界,已成为展示彝族独特魅力、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5)各彝族集聚区县、市纷纷与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如楚雄分别与美国塞班市、瑞典王国卡尔斯克鲁纳市结成友好城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河口县与越南老街市结为友好城市,屏边县与越南沙巴县结为友好城市等。
彝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化,纵观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可以看出,在
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国外殖民者、学者来到彝区,所谓的传播可以说完全是单方面,被动的,被侵略掠夺的。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政府和彝区人民才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国际传播活动,彝族及其文化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和传播。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起步较晚,传播途径、方式还较单一,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彝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少数民族人口数据[EB/OL].[2015-10-22].http://tieba.baidu.com/p/1896448524.
[2]马学良.国际彝学研究小史[EB/OL].[2015-10-22].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2646.
[3]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J].宗教学研究,2001(2):92-95.
[4]廖玲.中国彝族宗教文化研究综论[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20.
[5]列来拉杜.彝族服饰资本化的语境[EB/OL].[2015-10-22].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3712.
(责任编辑:王明雯)
An Overview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Yi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Qin, ZUO 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Yi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e. Thus, the author did som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Yi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on its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nd treads.
Key words:Yi Peopl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作者简介:王芹(1972—),女,四川西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途径的调查与研究”(YZWH1521)。
收稿日期:2015-12-22
中图分类号:K281.7;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6)01-0009-03
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