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盐亭县文同小学(621600) 何晓成
浅析数学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四川盐亭县文同小学(621600) 何晓成
数学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分析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的成因,围绕教学的主要环节,正确制定教学情境更实、课堂提问更巧、新知探究更适、练习设计更精等对策,既能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有效统一,又构建了高效的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 高耗低效 成因 对策 教学情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许多竞赛课、研究课、常态课中出现过度应用情境创设、过分注重自主探究等问题,导致预设的教学任务未完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未形成、有益的教学资源未生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未达成,不仅教师叫苦,而且学生喊累。为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的高耗低效现象:(1)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如昙花一现,华而不实;(2)课堂提问过于琐碎,缺乏思维含量;(3)学生的自主探究停于表面,导致探究无结果,时间白浪费;(4)课堂练习过于随意化,且简单重复……如此种种,高耗低效的现象不一而足。
透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分析造成的主要原因,实践并制定以下应对策略。
1.教学情境更实一些
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创设情境已成为一种必然,其中过亮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繁琐的情节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不仅使数学问题游离于情境之外,而且过多地强调教学内容生活化,忽略了教学内容本身的数学味。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实在、实用、实效,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例如,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我直接出示互为倒数的一组算式并计算出得数,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简单、直接且来自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同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2.问题设计更巧一些
问题是思维的心脏。课堂教学中,适合的问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但问题如果过大、过小、过多、过密,就会影响提问的效果和学生的理解,造成时间的无端浪费。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探究的空间。”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具有实用价值。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以下一组问题:(1)3、30、300,这些数的大小相等吗?你能在这些数的后面加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它们相等吗?(2)你还能将它们改写成小数吗?(3)改写后它们相等吗?可借助米尺,找一找、比一比、看一看。(4)观察后,你发现了什么?哪些字或词比较关键?(5)一个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零,大小会发生改变吗?(6)小数的性质如何应用呢……通过适当的提问、适时的追问,学生探究小数的性质水到渠成,不仅理解清晰、深刻,而且应用灵活。
3.新知探究更适一些
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学习几乎成了课堂中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表现为无课不探、无探不欢。这种把讲授学习和探究学习对立起来的做法,导致教师放任学生的探究,出现撒手不管、怯于出手的现象。因此,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思考无向、思绪无序、探究无果、“山重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应给予适时引领、适度点拨、适当指导,让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让学生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间过去许久,可学生迟迟没有探究出结果,这时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探究下去,就会白白浪费时间。于是,我马上改变探究的材料,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出位数不同的数。学生有的用小棒操作,没有小棒的用笔操作,纷纷动手摆了起来,很快摆出6、15、51、24、42、33、123、123、231、312……一个个不同位数的数,学生从中惊异地发现这些数无一例外的都是3的倍数。观察这些数的特征时,学生开始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定式影响,思维局限在个位数的特征上。在一个个答案遭到否定后,学生终于恍然大悟,脱口而出:“摆出这些数的小棒都是6根,也就是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样,适时调整教学预案,改变探究活动材料,既提升了学生的原有认识,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课堂练习更精一些
以往的传统教学,由于只注重练习的量,忽略练习的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练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练习,突出练习的针对性、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练习,让学生轻松地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出现高耗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解决的策略是灵活多变的。只要我们教师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勇于应对,就会减少、避免课堂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果的目标。
(责编 杜 华)
G623.5
A
1007-9068(2016)3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