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亟待强化的语文学习方法

2016-03-04 10:04:10江苏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225600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查字典司马迁苏教版

江苏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225600)郑 春(特级教师)



浅议亟待强化的语文学习方法

江苏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225600)郑春(特级教师)

[摘要]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强化的学习方法有查字典、会阅读、好思考、找关联、抓关键、善联想、做批注、勤积累等。

[关键词]强化语文学习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但语文学习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只有过程没有效果,有的与学习内容不相符,有的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有的最基本、最有用却常被忽视……这些现象势必影响学习质态,也警示我们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转化。

一、查字典

字典能让学生无师自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为此,无论课前预习,还是课中学习,无论课外阅读,还是自主习作,学生只要遇到不认识的字,或碰到有疑问的词,都应先查一查字典,进而逐步提高自身查字典的速度,以及利用字典解决更多学习困难的能力。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厄运、崎岖、坎坷”等词时,可以让学生先揣摩某个词的大概意思,再查字典或词典了解该词有几种意思,其中哪一种意思最切合文本的语境。然后,将选定的意思代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作出与语境相宜的灵活表述。这样长期地指导和激励,学生就会养成常查字典、善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二、会阅读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的重要性。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就某篇课文的某个学习阶段而言,选择何种读法大有讲究。单就朗读和默读来说,朗读有助于表达和积累,而默读有助于理解和感悟。为此,既要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和默读方法,又要指导学生适时地选择朗读或默读方法。诗歌教学中,朗读比默读更能表达诗歌的节奏韵味和思想感情;说明文教学中,默读比朗读更有利于悟得说明方法和行文思路;而预习新课,应先默读,再轻声读,然后朗读……以此类推,运用联系上下文读、分角色朗读、搜索读、首尾结合读、归类集中读、分层对应读、不懂处猜读等方法,都需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各种读法的好处,学会恰当运用,并提升阅读质态。

三、好思考

语文教学应教会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不可急于告知答案,而应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自读自悟,克服思维的随意、盲目、无序、低效和浅薄,从而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促使学生能思考、好思考和善思考。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时,有学生问:“郑和为什么要远航?”对此,教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郑和远航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当今航海事业飞速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如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当时的远航与如今的航海现状进行比较,在增强自豪感的同时,唤起了忧患意识,也领悟了郑和远航的目的和意义。

四、找关联

教材只是个例子,应发挥其举隅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之间、每一篇课文的几个段落之间、每一段话的几个层次之间、每一层次的几个语句之间的关联,学会瞻前顾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提升学生发现文本内在联系的敏感性,进而展开一篇带动多篇、一段带动多段、一层带动多层、一句带动多句、一词带动多词、一字带动多字的学习。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有志竟成”为主题,安排了《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课文。这四篇课文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有着相似之处。在精读《海伦·凯勒》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特点,然后激励学生带着本单元的共性目标自主学习《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样逐步放手,学生会在理清彼此关联中悟得单元共性与单篇个性的关系、单元教学重点与单篇教学重点的关系、单篇课文与前后课文的关系,以及单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特定价值。

五、抓关键

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些主导词、重点词、中心句、承上启下句、总领段、总结段等。这些字精词切、含蓄凝练的文眼,对全文起着支撑作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切中要领的点拨或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并利用这些关键的字词句,展开形散神聚、开合有度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从一点出发,整体把握全文,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的第三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教学时可以从这一过渡段切入,通过“作者是如何描绘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通过“作者是如何描绘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引入之后几个自然段的学习。这样,学生围绕第三自然段学习全文,聚集性强,整体感强,有利于学生悟得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

六、善联想

联想是由眼前的某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或联想写作的时代背景,或联想现实生活的相似做法,或联想与之相关的其他文本……把相距甚远的人、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入理解和感悟文本。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学生对“飞来横祸”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想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聚焦司马迁因替李陵将军辩护而得罪汉武帝的故事,想象司马迁受刑前后的巨变,从中理解“飞”的突然,“横”的悲惨,准确把握“飞来横祸”的意象,切己体会司马迁经受的奇耻大辱,进而融情入境地读好第三自然段,为学习司马迁在忍辱负重中“发愤”著书的可贵精神做好了铺垫。

七、做批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中的所感、所思、所疑可以用圈、点、勾、画、注、写等方式记在书上。做批注要注意阶段性要求:初读时,只要圈生字,标字音,释字意,搜集相关资料就可以了;再读时,可以抓住具体语句或段落,有所感,有所疑,记下自己的原始感受;精读时,应深入字里行间,品味文本意蕴,感悟表达的精妙,写下个性化的感受。当然,阶段性要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学生有感想、有发现、有疑问,都可以及时圈圈、点点、画画、写写。这个字不会读,加个点,查查字典,标上注音;那个词用得好,圈起来,加个批注;这一句很重要,画条线,写清要点;那一句不理解,打个问号,注明问题……这样因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利于学生表达独特的体验,提高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等能力。

八、勤积累

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求背诵的,学生一般都能及时积累,而没有要求背诵的,学生就不会主动去记忆,更谈不上自觉摘录一些有价值的词、句、段了。为此,我们应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积累方法。因为积累是新的认知的重建,而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积累的随意性,尽可能地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类,使之序列化、系统化,便于辨别、理解和记忆。如可以从含有动物的、表示“说”的、学习类、品质类、近义、反义、对偶、寓言、方位等方面对成语进行分类,使所学的成语形成积累链,生成记忆模块,便于学生记牢、提取和运用。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运用中积累。只积累不运用则毫无意义。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语用情境,激励学生尝试将自己的积累运用到生活中。

上述亟待强化的语文学习方法不是绝对的,要因班而异,因文而变,且学习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可以相互补充、互为促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学生就能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就能将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

(责编刘宇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9-001

猜你喜欢
查字典司马迁苏教版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查字典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08
查字典
查字典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12.查字典
幽默大师(2017年9期)2017-10-27 06:14:56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