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结构问题的思考
——专业方向课前提的构想
王 辉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当下美术教育(师范类)的困境是其“生产”出的人才与作品,凸显太多毫无“本土”自信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其固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倍感困惑。当代“流量”性图像的快速更叠,其不管优劣的“拿来”充斥特征,让现行高校教师读图式的教学指导更显自身文化传承的无力。所以从美术教育课程结构这一问题着手,针对专业方向课前提这一构想进行思考和探讨,为在美术教学中坚守传承文化的国民精神,在教学中体悟中国的“中西融合”的自信意味,为构建本土的绘画语境做好准备。
美术教育;基础;传承;调整
Abstract: Immediately fine arts education (including pedagogical kind) the difficult position is it “the production”the talentedperson and the work, highlight too many not in the least“the native place”the self- confident cultural value and the artistic value, underits inherent educational model, the student feels urgently puzzled, the present age “the current capacity”the natural image fastfolds, its no matter the fit and unfit quality“bring”flood the characteristic, lets the present university teachers interpret drawings - likethe teaching instruction reveal own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incapability, therefore we begin from fine arts education curriculum structurethis question, carries on the ponder and the discussion in view of specialized direction class premise this conception; For perseveresthe inheritance culture i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the national spirit, realizes from experience China in the teaching“China and theWest fusion”self- confident meaning, for constructs the native place the drawing linguistic environment to prepare for.
Keyword:Arts education;Foundation;Inheritance;Adjustment;Premise
学院式美术教学从二十世纪初至今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由当初个人式推广和私人办学演变成国立办学已成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主要模式。这种教学体制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传统几千年来的传承方式。经过一些国人“负责任”感知和审视,提倡以西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中西绘画兼教,也形成了后期时代至今中西融合的学院教育形态。此后的各个时期,虽然每个时期历史及艺术发展的存在的情况不同,但是中西融合自身的问题和中西融合与传统延伸之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是提倡探索、呼唤“经典”声音不断的时期,由于之前文化艺术及教育较长时间的不稳定状态的原因,艺术视角关注范围主要集中在创作领域,并且多是存在油画民族化、本土艺术语言掌控等方面,造成以“作品”片面追求话语权的尴尬。高校美术教育本身与那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让现实中的一些所谓高端“评论”人士一般多着眼于作品和与之相关的领域里去探讨,涉及艺术教育方面的不多,与美术基础教学相关的内容就更少了。从艺术教育本身的方面讲,基础与创作的关系问题在教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需要不断思考和调整的问题。之所以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因为它影响到人才的艺术素质、艺术修养、艺术观基本构造的构建。从一件作品创作的过程可以看到,创作的问题。首先是创作者的问题——创作者的专业能力、文化积淀、人格精神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而作品内涵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涉及文化品位与表达能力的基础,正是由艺术教育所奠定。以下就从美术教育课程结构这一问题着手,对专业方向课前提这一构想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加强。在所谓“国际化”的文化冲击下,当代文化呈现多元的盛世,庞杂信息化的图景,使本土文化在本土无优势可言。述源的话,我们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在经过“五·四”和“文革”两次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大冲击。加上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现代文化思潮涌入国门,原本富有、精深的文化精神和氛围早已在现代意识和社会环境中淡化。实际上,现行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方向的划分越来越细,在学科研学中更多专注理性逻辑的现实应用,从而强调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挖掘及现实性填充,造成我们倍感尴尬的图景——中国人甚至一些所谓中国现代文人,其不懂中国历史、不懂中国画、不会写汉字已不足为怪,更甚的是年轻一代的人更愿意接受西方价值观,而走入另一极端。这个结果恐怕也是运动倡导者所始料未及的,这是我们值得深度反思的问题。
其次,艺术教学现状是——“中国高等学府的基础训练,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写实’语言为主体,又因语言的来源不同,语言借鉴的复杂,造成基础训练整体差异:一是以中央美院为代表的古典写实绘画风格(主要以欧洲十九世纪以前写实绘画系统和契斯恰可夫教学体系为主);二是以中国美院为代表的表现性写实绘画风格(主要二十世纪初期及后来的现代绘画理念与风格为主)。但他们在基础教学的共性上都是强调要直面自然,认真严谨的研究客观物象,整体把握对象和表现对象”。实际在我们的教学中,事实是现行的高校美术教育体制要求高考前考生的专业学习都是统一比照西方学院派绘画方法和标准进行训练、参加考试,才被选拔录取的。因此,本已对传统知之甚少的学生,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感情更加缺失。从近些年教学实践来看,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所能具有的美术素质和美术观念的现实表达中,已十分欠缺传统文化本源认识及内涵性的人文关注的深度思考,使师生对绘画的理解和语言形式探索更加突显淡薄,而现实中这一教学趋势明显在加强。
在相当长的教学实践里,我们由于受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和中国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主义倾向的“诱导”,简单的理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原因,使我们的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学日益表面化、技能化,对本土文化内涵的艺术深度的探讨造成搁浅。例如,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的美术院校里中国画教学中传统题材形式一度无法正常教学,中国画的传承体系受到漠视,如花鸟画、仕女画等,在当时背景下文化传承已不再是主要问题,甚至中国画的称呼也被一些人改为“彩墨画”。这种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多以“新”实用、“新”创作见长,但缺少积淀、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其作品艺术语言平淡,或以形式“新”异、博人眼球为“名利”所求。现实中,“中西融合”作品之范例,难与和传统名作媲美,缘由其作品由于传统功底的欠缺显得作品——“中国”底蕴的不足。到今日,实际情况是学生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各画种中所应承载“中国文化”内涵的认识是肤浅的,以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造成具备一定传统文化底蕴通才类型的教师,恐将成为“历史”。
另外从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现代教学培养模式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其所欠缺的还有:一是人文情怀的培养;二是能融会贯通的机制。所以使得在师范性美术教学中对点的关注甚于面,对技的关注甚于道,造成所培养的“实用”人才,少文化积淀的厚度,少人文理想的追求,其创作的艺术作品——艺术审美趣味不高,文化价值有限。例如:就油画教学而言,首先需要理顺的是基础造型与创作造型之间的关系;基础造型指的是素描、色彩、速写等一般性训练课程,而创作造型侧重在运用油画语言的艺术形式手段表达的训练课程。在相当长的高校美术教学实践里,中国学院式基础教学中是没有专业分别,均采用西方写实再现的教学模式。而在普遍的“中西融合”的教学实践中,因为中西画种的画法渊源与思维基础不同,它们在对待空间、结构、形式、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一定的难以调和的状态。所以在油画基础性教学和创作中,出现西化的基础训练——借鉴或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形式因素以及文化认识,却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思路中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诚然,基础造型课程研究是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个根本性问题。其中必然会提出“怎样的基础教学更适合中国化的美术教育”的问题。所以带着问题,才能促使我们在专业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中,使教学体现出应有的观察与表达的深入。建国后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被引进的写实性基础教学与它的再现性造型体系是配套和互补的,而“我们”在“拿来”时只取了“一半”就嫁接到各个美术专业的基础造型训练中应用了,以致连变通或转换的想法都未及产生,造成不能直接作用或促进专业思维和形式表现的进展,与相关专业教学不能有效互补,导致矛盾频现。所以针对基础教学模式方法存在的尴尬局面,就值得我们不断探讨。
从当下艺术文化的视觉存在角度看,大学教育:一是传承文化;二是蓄力发展。似乎没有哪一种类型教学,比美术教学与作品更要兼容这两方面的内容,谓之“眼见为实”。不能传承就谈不到发展,这是美术教育的基本事实。近些年的美术高考现状,让我们看到当代考生无一例外必以西画的技法、观察方法、思维参与高考的选拔,入学后的基础教学按惯例多是“高考训练”的延续,此时无论传统文化认识(文学、历史、书法等),还是造型基础课都与专业方向课程涉及很少,比如:中国画方向的专业内容就很难嵌入,此方向需在短期内完成素描教学向国画专业方向的过渡,使得学生从专业知识到审美趣味都缺少相应的条件,所以这一环节上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可否认,现在一些专业院校在美术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上不断修订充实和改进,但多是着眼于在新手段、新材料和新观念的引进方面。如:水墨构成、材料拼贴、装置合集、综合材料等等,偏重于在视觉效果上谋求突破,而对传统自身的进一步发掘上努力不够。造成在课程设置上,目前国内各类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学多年来还是维持先素描后专业的教学模式。
现在提出专业方向课前提,就是试图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专业方向,了解各画种特性,并建立各画种的专业形式感知辨识维度。这不仅仅是及早掌握各画种理论和技法规律进入专业状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接受一种文化信息,是比掌握技法和造型更重要的基础。使学生在入学后的基础阶段训练中,首先在先素描而后各专业研习的教学模式中:一是各专业所配套的选修理论课程可以相应提前,做好专业知识的早期铺垫,在教学方法上多是以临摹与写生贯穿结合为主;二是教师应多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堂专业相关理论及优秀作品的欣赏与讲授。例如:中国画课程中的白描——梅、兰、竹、菊等,油画课程中的风景写生中嵌入对本地域考察性的民族美术的收集等,都可以提前开设。这样从专业常识和技法起步这一阶段开始,就进入各画种的专业语境,从造型规律和审美系统上认识和把握它们的独特性,并辅助开设中国文化鉴赏、中国美术作品欣赏、民族民间美术鉴赏等课程,从知识的延续的历史角度和可辨识比较的认识上,着重增进学生对各专业方向语境形式的“中国意味”的理解及审美品格的提升。对于新生来说,较先明确方向:(一)是有助于学生从思想上更早的进入专业学习和方向认识的状态,毕竟各画种在造型观念、趣味、形式方法上与他们此前接受的专业训练有明显的相对差异性。使其感受到“别样”的观察与表现形式存在,并且是各个自成系统。(二)是有助于对专业感情的培养,激发对专业信心上的激情,新生对新的专业知识与技法的好奇及求知欲正是接受和建立各专业方向意识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是缓冲考前惯性的思维状态,重新认识自己当前专业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进入专业学习的过程,对于学习各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只有在感性上了解各专业方向的审美观念、趣味方法,才能具备用专业语言表达的条件。
长期以来各类艺术院校在美术教育中需要什么样的基础造型的问题上的观点从未形成共识,至今这样的争论仍在继续着,教学各自仍在继续各抒己见。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当下艺术教育不具备同一性的特征,事实上各自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以实际教学为例:中国画的造型因素是表意的符号形式的,与通行的专业基础素描教学是属于两个有别的审美体系,因而对这种造型因素的掌握单靠一种写生是难以领悟到。而事实上现在的教学中是偏重于西画理念,或是没有专业指向的单一化的基本功训练。在遇到“什么样的基础训练,能为‘中国化’美术教育教学提供理念与方法上的支持”这样的问题时,就必须找到新的解决办法。对这个问题,显然我们强调的是在对专业造型因素及意识形成一定感知之后,再去研究基本造型各问题,这是建立在相对明确的形式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规制造型因素的研究和表达。
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包括师范性)的基础教学应针对它所特定的形式因素来研究其固有规律及与外界渗合途径的掌握。所以任何人的作品的艺术语言都是在某种限制基础上去求取最大限度的表达自由。探讨自由抒发之前,首先应知道抒发的前提——限制是表达的前提,在限制中形成每种形式语言的特色,国画、油画、版画等不能相互取代的原因也在于此。实际上我们的美术教育的基础教学都是围绕造型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专业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怎样造型、造什么样的型?仅仅是围绕方法手段作探讨是不会得出答案,造型方法手段必然要涉及审美、文化背景、认识直觉等专业因素。所以建立中国化的具有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美术教育,必须在审美系统上重新认定,同时也体现出是对本土文化的弘扬。
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多是实践教学部分的内容,当然不能涵盖整个美术教育教学的全部,毕竟从发展眼光看艺术作为一种载体是要承载和传达出本来存在背景所对应的文化信息。但当下的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认识及理解要求不高,包容性也不大。所以我们探讨调整的目的是使美术教育教学的主线清晰起来,理顺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关系,使从事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师们面对当下高校美术教育困境的现实状态,重新审视这个教学系统,从而作整体策略性的思考,而不是局部修补和填充。
如果“中国化美术教育”这一概念,以及传达的意义存在合理性,那么在此前提下的艺术作品表达形式,就只能在进入“中国化美术教育”这一系统进行思考,并在领悟其核心价值之后,方能谈到其发展问题。现实中的确中国化美术教育由于需要传承悠久的文化、丰富的内涵,面对调整与发展,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要领的,它需要更持久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在不懈的探索中,做到求实、深虑、悟真、达变之后,才有可能扎实地推进。
[1]李浴.西方美术史纲要[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1).
[2]牟宇宙.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结构模式探究[J].艺术教育,2012(1).
[3]杨贤均.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
[4]杨成.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系统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4(5)
[5]兰天.风格模仿与个性化培养——油画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思考[D].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6]熊胜利.油画教学之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7]杨正发.美术学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的方向[J].美术大观.教学论坛,2011(06).
[8]齐鸣.对中国画课程结构问题的思考[Z].艺术中国.2009.
[9]卫戈.从“模式转变”看高等美术教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04).
责任编辑:韦家燕
Thinking on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of Art Education Courses——On the Premise of the Idea of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Courses
WANG Hui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562400)
1009—0673(2016)05—0112—04
J20-4
A
2016—07—08
2015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以‘工作室项目教学’为依托实施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批准文件号:黔教高发[2015]337号。
王辉(1976— ),男,贵州铜仁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油画教学及绘画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