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怀昆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赵怀昆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断增加壮大,巩固提高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建立并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实践性教学体系是必然选择。
高职高专 就业为导向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要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坚定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针,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但由于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目前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加强对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
1.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规范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项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较强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项包括培养目标、实施措施、技术方法和考核为一体的完整教学制度,是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依据。学校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还存在有很多问题,主要是原则性的意见多,可操作的标准少弹性内容多,强制落实的少,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无法与职业能力训练的特点相适应。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内容要求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甚至采取粗放式教学,删减实习实训项目,缩短实习实训时间较为随意,无法形成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
2.实践教学设备函待改进
高职教育同其它类型的教育相比,其特点是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训练条件和足够的训练时间,需要比其他教育有大得多的投入。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目前还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学校教学条件改善的经费投入也不足,这就使学校的实践教学的发展陷入了矛盾与困境中。办学资金的匾乏实训基地建设经费的不足,生均设备值偏低,学校不得不减少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次数和内容,导致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
3.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较薄弱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在待遇上存在有不合理之处,在政策上不利于调动教师从事专业实训教学的积极性。国家对学校评估的政策促使学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盲目向高学历高职称方向发展,忽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得从事专业实践教学人员的数量和“双师型”师资素质得不到提高,影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4.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如何监控与评价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校专业实践教学中缺乏科学有效的保障与评价体系,对专业实践培养的目标、项目、条件和时间无强制性的规定,使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尚未完整的建立起一套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为标准,以科学的专业实训规范为大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的构建必须紧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它是构建其他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与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即设定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目标,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制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充分吸收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教育专家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目标系统,而不是以传统学科逻辑体系来设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将目标系统分解成专业知识目标、岗位技能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专业知识目标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目标,岗位技能目标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包括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后,逐步实现各项目标,在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上达到相应的水平。例如以“双证制”为载体构建职业资格目标,将课程考核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接轨,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在完成课程学习目标的同时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2]
2.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必须依托坚实的物资、资金和人力保障
基本设施是实践教学开展的物质基础,在建设和完善时,要注重专业特色与教学功能,主要包括实训实习基地、实验室及相应的配套设备。构建时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建设主体多元化,就是学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要积极与社会企业联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集,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二是功能仿真化,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甚至真实的实训环境,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些高职院校的实习工厂,在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的同时,还承担着企业的生产任务,学生的实训就是真实的工作,这些做法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资源共享化,要积极发挥和开拓实践教学设施的作用,不仅用于学生实训实习实验,还可以作为社会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的重要资源。[3]
3.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对师资水平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即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应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积极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因此,一方面要安排专业教师、实训教师到企业工作或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考取相关技能证书,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加大力度聘用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来学校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从根本上改变师资队伍结构。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努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校园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二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一个学校人才水平的典型代表,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其所在院校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高层次人才的特征是不仅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还有高技能。各高等职业院校对人才工作十分重视,应同时抓好人才的引进与本土化培养。目前在人才规划、人才观念、人才机制、人才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4.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评价系统
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导向的监控,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和评价监督时缺少社会行业企业的参与,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以及社会需求对高技能人才不相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开展质量评价时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更多地听取社会意见,考虑就业市场变化,加强对职业岗位需要、学生需求的研究,避免开展一些知识技术落后或不实用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效节约办学资源;对专业的设置及时调整,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而现行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局限在学生接受教育活动期间的表现和成绩,缺乏对学生课(校)外学习活动以及就业发展能力的评价。采用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兼顾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重视学生课(校)外学习活动以及就业发展能力,是当前构建与完善评价体系的正确方向。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高职高专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仅是高等职业院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任重而道远。因此,从职业教育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等方面作了总体部署,这对高职高专教育职业教育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梁国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改革[J].企业导报,2010,(10).
[2]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姚永聪.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