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菊
(甘肃省武威第三中学)
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
钟菊
(甘肃省武威第三中学)
学生学习数学都有一个思考理解和消化接受的过程。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往往思维能力很强,他们不仅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还有正确的学习途径和领域。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兴趣
思维能力,也就是探索发现能力。高中生的思维特点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面对一个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彰显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教会学生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克服难题的意志和勇气,还可以促进思维由具体形象向逻辑抽象转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学习兴趣是由个体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而引起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刚参加工作,我认为只要课前做好准备,课堂内容讲得多一些,学生就能学好。所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嘴巴的功能,一个劲儿地给学生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对所学内容掌握不了,只好跟着老师“坐飞机”。课后学生的反应是:听课时懂了一些,做起题来就不会了。学生感到一节课比一节课难懂,逐步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上课时看到老师那严厉的面孔,上课内容又听不懂,只好坐在那里发懵或打瞌睡,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也难怪,如果做一件毫无兴趣的事,谁还会有持久的兴趣呢?
随着工作阅历的丰富,我有一个简单的认识,那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会做数学题,起码要会做基础题目。学生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就需要老师教学方法的及时跟进。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逐步走进课堂。现在,我在课堂上每讲一句话都留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体会,再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学生不敢接近老师,老师就应该主动接近学生,多和学生谈心。上课时对授课内容较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回答正确的问题,适时鼓励表扬,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现在,问我问题的学生多了,跟我谈心的学生多了,使我真正感觉到: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
思维来源于疑问,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为解决疑问而进行思维活动的需求。因此教师上课时必须创设一定的疑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合作动机,既解决了疑点又增强了合作意识。原先我上课时总是不放心这,不放心那,自以为讲透了,学生就会了。特别是一些几何证明题,学生一直觉得很难,我就把课本中的练习题大部分都讲出来或揭示解题思路。有的题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甚至让学生抄在书本上,上数学课几乎都是“满堂灌”,整节课不见学生讨论,练习又跟不上,结果是老师讲得苦,学生听得累,教学效果甚微。
这些年我有一个认识:学生到学校来,并不是一定要听老师讲课的,他们自己通过自主合作能解决的题目,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新课程指出:教学是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教给学生思维的途径。教师演学生看,不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吗?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除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能把教材上设计的题目,全部让学生去做。备课时一定要精选题目讲解,同类习题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想不出再问教师。辅导学生时,不能直接说出解题思路,而是先让学生回忆该题能用上哪些公理、定理和推论,让他们自己找出解题方法,这样会大大开拓学生的思维途径,提高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是不断发展的,思维活动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开拓思维领域,发展求异思维。我们知道,学生思维发展是有顺序性、有阶段性的,更是有个体差异的。所以,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求更高些,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降低标准,我们的教必须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符。例如,有的证明题,对成绩好的学生我要求用多种方法证明,逐步探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只用一种方法就可以。遇到题目,先独立思考,实在想不出,可相互合作讨论或找老师探究,让学生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
当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我们都体会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成绩的高低。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智力的开发,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只有这样,高中生的数学成绩才会大幅度提高。
[1]王喜林.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2]高圣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数学通报,2005(6).
·编辑孙玲娟